2015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2015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2015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2015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2015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满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班级 姓名一、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新 课 标 第 一 网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怯弱(qi)纨绔(k)戏谑(xu)敛气屏声(bng)B拓片(tu)负疚(ji)悚然(sng)沸反盈天(f)C吞噬(sh)脊髓(su)撬开(ho)韬光养晦(hu)D石栈(jin)朔漠(s)迁谪(zh)群山万壑(h)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漱 纳罕 孽根祸胎 懵懂顽童B寒喧 踌躇 惴惴不安 瘦消不堪C残骇 桅杆 司马轻衫 咀嚼赏鉴D抚赝 缭倒 恬然自安 赴汤蹈火w W w .x K b 1.c o M3下列句子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_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处,中间是一个叫人沮丧的弧度。因此,_,_,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去。_ 他用神秘化的手法来回避直接明白的叙述,_这个作家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被人识破他是一个伪造者,而其他出于同样需要而苦恼的作家都会赞扬他。A诱惑 时时在意,步步留心 假如/则B招引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假如/则C诱惑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如果/那么D招引 时时在意,步步留心 如果/那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海明威以前的一个世纪,长篇小说的对话向来都给一大套精雕细镂的老规矩压得东摇西摆,迈不开步。长篇不知想了什么办法,居然活了下来;短篇却一直岌岌可危。B余华犹如一滴水珠,投入到大海之中,声名大噪,他没有引起多少注意。C红楼梦博大精深,匠心独具,后代的研究者往往管窥蠡测,难以道其万一。D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似诉平生不得志整顿衣裳起敛容 暮去朝来颜色故 我从去年辞帝京A BC D6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 B C D7.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下) B画图省识春风面 (曾经)C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 (预料)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可以理解为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9.下列各句所含修辞格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个核桃。B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C两面坟墓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D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10.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 ,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顺着眼乌裙月白背心脸色青黄眼角上带些泪痕蓝夹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A BC D二、阅读部分(共16分)(一)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下列各题。(12分,每小题2分) (甲)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是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乙)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11.画线“活得有趣的人们”是指( )A.鲁镇所有的人B.“我”和所有认识祥林嫂的人C.受封建礼教毒害而厌恶祥林嫂的人们D.鲁四老爷等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人们12.画线“总算”在文中的意思是( ) A祥林嫂终于死去了,“我”不必再为她感到不安,算是了却一桩心事。B祥林嫂终于死去了,她总算得到解脱,不再受痛苦的折磨了。C祥林嫂终于被迫害至死,这是不可避免,无可奈何的事情。D祥林嫂终于死去了,不会再令“活得有趣的人们”怪讶了。13.画线中“惊醒”的含义是( ) A从沉思中惊醒 B从睡梦中惊醒C从麻木中惊醒 D从迷惘中惊醒14.上面两段话都提到雪花的描写,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B衬托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深化小说的主题。C以有声衬托无声,表现冷寂凄凉的气氛,衬托“我”心境的孤寂沉重。D突出雪下得大,时间又很长。15乙段文字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A描写议论B描写抒情C记叙议论D记叙说明16.对甲段中画线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祥林嫂活着无依无靠,受穷受苦,死了倒是一种解脱,鲁镇活着的人从此可以清静了,这对双方都很合适。B这是反语,表达了“我”对黑暗社会和鲁镇阔人们的憎恨。C语句流露激愤,也带有沉痛,表现了对祥林嫂的深切同情。D句中的“无聊”一词与“在无聊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中的无聊意思不完全相同。(二)阅读下面诗段,回答问题。(4分)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7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听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18以下对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都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后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三、默写(共20分,包括课内名句和课外积累,其中(6)两空1分;(10)一空1分。)(1)世事洞明皆学问,_ 。(曹雪芹红楼梦)(2)万两黄金容易得,_ 。(曹雪芹红楼梦)(3)_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4)寄意寒星荃不察,_。(鲁迅自题小像)(5)无情未必真豪杰,_。(鲁迅)(6)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你尽可以_,_。(海明威老人与海)(7)沧海月明珠有泪,_ 。(8)同是天涯沦落人,_。(9)_,无复鸡人报晓筹。(10)剑阁峥嵘而崔嵬,_,_。(11)飞湍瀑流争喧豗,_。(12)_,不尽长江滚滚来。(13)丛菊两开他日泪,_。(14)_,环佩空归夜月魂。(15)_,枫叶荻花秋瑟瑟。(16)一去紫台连朔漠,_。(17)_,以手抚膺坐长叹。(18)连峰去天不盈尺,_。(19)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 四、诗歌鉴赏(共11分)(一)阅读杜甫孤雁,完成诗后问题。(6分)孤 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注】孤雁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滞留夔州期间。古人评诗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二)阅读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完成(1)(2)题。(5分)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注】元九,唐诗人元稹。元稹曾与白居易一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县一带),白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w W w .x K b 1.c o M(1)诗的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灭灯”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前后映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选择一个角度,鉴赏诗歌最后一句。(3分)五、语言运用。(13分)1.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后面语段的横线上。(只填序号)(3分)如果没有微风,没有树叶的坠落和林鸮的鸣叫,周围本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几株稀疏的白桦在微风中摇曳,在这平静如镜的光海里变成了几处漂浮的岛屿。流淌的小河在这树林间时隐时现,河水辉映着夜空的群星。对岸是一片草原,草原上沉睡着如洗的月光。天鹅绒般的淡蓝的月光照进树林,把一束束光芒投射到最深的黑暗之中。_。远处不时传来的尼亚加拉瀑布低沉的咆哮,穿过重重荒原,最后湮灭在遥远的森林之中。2.根据下列例句,运用比喻仿写句子。(4分)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优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奇瑰而雄健,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李白的诗是_杜甫的诗是 _ 3校刊“文学形象我来评”栏目向同学们征稿,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位进行点评,向该栏目投稿。(不超过60字)(6分)凤姐(林黛玉进贾府)祥林嫂(祝福)桑地亚哥(老人与海)六、作文(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联系。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w W w .x K b 1.c o M请以“绿色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西安市第70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必修第一、二单元)2015年3月二、阅读部分(共16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1. D 12.D 13.A 14.D 15.B 16.A17D(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写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18B(音乐并未结束;“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陶醉在乐声之中,解说不当。)三、默写(共20分,其中(6)两空1分;(10)一空各1分。)(1)人情练达即文章(2)知心一个也难求(3)横眉冷对千夫指(4)我以我血荐轩辕(5)怜子如何丈夫新 课 标 第 一 网(6)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7)蓝田日暖玉生烟 。(8)相逢何必曾相识。(9)空闻虎旅传宵柝。(10)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1)砯崖转石万壑雷。(12)无边落木萧萧下。(13)孤舟一系故园心。(14)画图省识春风面。(15)浔阳江头夜送客(16)独留青冢向黄昏。(17)扪参历井仰胁息。(18)枯松倒挂倚绝壁。(19)猿猱欲度愁攀援。 四、诗歌鉴赏(共11分)(一)(共6分)诗眼是“孤”字(1分)。本诗标题为“孤雁”,暗示诗眼。(1分)首、颔、颈联侧重正面描写雁之形象:孤独的大雁不饮不啄,边飞边鸣,声声“念群”;只有“一片”孤影;远望似乎看见、听见消失于万重云之中的雁群。从声音、形象、心理等角度写出大雁之孤独。(2分)全诗以雁自比(或用大雁象征自己),写出留滞夔州的作者孤独一人,无限思乡思亲思友的情怀,(2分)(答尾联侧面描写了纷纷鸣噪的野鸭,反衬大雁之孤独亦可。)(二)(共5分)(1)“灯前”“灯残”“灭灯”,写出了“ 读诗”“ 诗尽”,“ 暗坐”的过程,表达的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之情。(2分)(2)示例:诗的末句运用了双关的手法、一方面,“ 逆风吹浪打船声”,是诗人在舟中雨夜读诗时的真实情境,一方面又是政治风浪;比喻的手法,以惊风骇浪喻指险恶莫测的政治环境;象征手法,以风浪拍击船的景象象征无情的政治风浪对作者及友人的戕害;以景结情(借景抒情)的手法,写的景物,蕴含的情感。(手法任答一点。)表达了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