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力第1节 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己设计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2从力的相关实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2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难点:1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作“力的示意图”. 【教学准备】 教学器材:弹簧、钢锯条、水桶、气球(两个)、磁铁、铁钉. 学生器材:橡皮泥、锯条、弹簧、磁铁、小钢珠、纸槽.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展示以下图片,结合语言引人新课:北京时间2012年7月29日,在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48公斤级比赛中,王明娟以抓举91公斤、挺举114公斤和总成绩205公斤的优异成绩为中国代表团摘得第二枚金牌 问题:杠铃是怎样被举起来的? 学生:是在运动员施加的力的作用下被举起来的 教师: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力的作用效果 (1)从生活实例中了解力的存在 提水桶提力 推自行车推力 拔河比赛拉绳拉力 敲打键盘压力 教师:这些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一定的效果例如:用力将地上的水桶提起,其作用效果是使水桶由静止变为运动 (2)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设问: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效果呢?桌面上有一些实验器材,同学们能否自己设计实验完成探究活动? 学生实验,要求:两人一组自选器材完成探究活动小组选派同学说明利用什么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1: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变瘪,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生2:用力压锯条,锯条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生3: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生4:用手推小钢珠,小钢珠运动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 学生5:用磁铁吸引小钢珠,小钢珠由静止变为运动,且运动得越来越快,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由慢变快 学生6:让小钢珠从斜纸槽中滚下,用磁铁垂直于小钢珠运动方向吸引,小钢珠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学生不能说出的教师可以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将以上现象分类,归纳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板书) 教师: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使物体的运动由慢变快,力也可以使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力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教师: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引导学生概括出力的第二种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板书) 讨论:观察课本图7.1-1甲、乙,说出图中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现象(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教师:你还能举出一些力的作用实例,并说出它的作用效果吗? 学生举例,例如:用力揉面团,面团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用力捏小皮球,小皮球变瘪了;篮球撞在篮板上被弹回;一阵风把地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过渡:我们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中知道两物体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什么是力呢? 2力的概念和单位 演示: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手对弹簧有力的作用 教师:刚才这一过程中,什么物体对什么物体施加了力? 学生:手对弹簧施加了力, 教师引导:手对弹簧施加了力,我们称它为施力物体;弹簧受到了力,我们称它为受力物体.在刚才的实例“提水桶、推自行车、拔河比赛拉绳、敲打键盘”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为了表示力的大小,物理学中规定了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例如,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N 介绍牛顿(可由学生讲牛顿的故事)教师鼓励学生向牛顿学习,学习他细微的观察,以及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力的三要素 教师设疑:要准确而完整地描述一个力,必须考虑哪些因素呢?或者说,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力的大小 演示:在锯条的同一位置,先用小一点的力向右弯锯条,再用大一点的力向右弯锯条 现象:锯条第二次的弯曲程度大 教师:锯条两次弯曲程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力的大小不同,第二次用的力大些,锯条的弯曲程度就大 教师: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板书) (2)力的方向 演示:用手在锯条相同的位置,用同样大小的力,一次向右弯锯条,一次向左弯锯条 现象:一次锯条向右弯,一次锯条向左弯 教师:锯条两次弯曲的方向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力的方向不同 教师: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板书) (3)力的作用点 演示:用大小相同的力向右弯锯条,一次在锯条的端点用力,一次在锯条的中部用力 现象:手离固定点越远,锯条弯曲程度越大 教师:锯条两次弯曲程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力作用的点不同. 教师说明: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板书) 教师举例巩固:用扳手松螺母时,要用大一点的力,手离螺母远些,螺母才能松动,且扳手还要逆时针转 教师总结:因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习惯上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4力的示意图 教师: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要素充分地反映了力的特征,我们认识一个力,只有认识了力的三要素才算认识清楚、全面 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下图,让学生试着阅读,看从这个图片中能获取多少关于力的信息 学生读出:小车受到斜向上的拉力(力的方向),拉力的大小为20N(力的大小),力的作用点在小车的左下角(力的作用点) 教师说明:屏幕上的图就是力的示意图 教师:力的示意图有什么作用? 学生:能简单、直观地表示力 设问:示意图是怎样画出来的? 教师边作图边强调作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温馨提示:一般来说,在同一图中,线段越长所表示的力越大. 【练习】如图所示,手用10N的力向下压弹簧,请画出这个压力的示意图 学生作图,如果有错误,教师及时纠正 5.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师:谁有穿旱冰鞋的经历?穿过的同学请举手.(很多学生举手)谁能说说当你穿着旱冰鞋推墙时会怎样? 学生:会后退. 教师: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动运状态改变推知自己受到墙的力的作用.自己推墙,墙受到力的作用,墙对自己也施加力的作用. 教师鼓励学生善于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 学生感受:两人拉钩,第一次同时用力;第二次一人不用力,另一人有什么样的感觉? 演示:(1)用一个吹起来的气球去挤压另一个吹起来的气球,观察现象. (2)用磁铁吸引铁钉:将磁铁放在几根玻璃棒上,手拿铁钉,铁钉与磁铁有一定的距离,观察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师:一个物体能产生力的作用吗? 学生:不能 教师:不接触的物体间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学生:可以 教师: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又是施力物体. 教师:陈艳青用力举起杠铃时,杠铃受到了力的作用,杠铃对陈艳青有没有力的作用? 学生:有 教师:你有没有感受过这种力的存在? 学生:当我举起较重的物体时,我会感到重物在压我 教师:你还能举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例吗? 学生:划船时,桨用力向后划水,船就会前进;游泳时,手用力向后划水,人就会前进 三、课堂小结 说说你对力的认识 板书设计 1.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构成方式课件
- 2025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 汉字听写大赛课件封面
- “职”引未来知到智慧树答案
- 春节放假的通知模板集合四篇
- 2025湖南省国内旅游合同
- 军事理论-综合版知到智慧树答案
- 水龙吟课件苏轼
- Ubuntu Linux 22.04系统管理与服务器配置 课件 项目5 配置常规网络与使用远程服务
- 建筑工程消防设施安装方案
- QGDW11337-2023输变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航天飞行器模型设计教学
-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
- 记账实操-节能环保企业的全盘账务处理实例
- 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txt下载
- 卵巢癌类器官规范化建立及临床转化初步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2024-2025学年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PEP版)(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解剖学基础课程全册教案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种设备电站锅炉司炉G2考前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重点题)
- 秋季驾驶员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