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高程控制测量.ppt_第1页
第4章 高程控制测量.ppt_第2页
第4章 高程控制测量.ppt_第3页
第4章 高程控制测量.ppt_第4页
第4章 高程控制测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高程控制测量 本章提要 4 1国家高程基准与高程控制网的布设4 2精密水准仪与水准尺4 3精密电子水准仪4 4精密电子水准仪和水准尺的检验4 5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影响4 6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施4 7跨河水准测量4 8水准测量的概算4 9垂直角观测与三角高程测量4 10高程控制网的计算与平差 习题 本章提要 重点 精密水准仪与水准尺 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施 三角高程测量 难点 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性及其改正数计算 本章讲述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精密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目的是解决高程控制点位置的测定问题 内容涉及国家高程基准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精密水准仪与水准尺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施 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性及其改正数计算 水准测量的概算 三角高程测量 4 1国家高程基准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4 1 1高程基准面和高程系统4 1 2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4 1大地测量基准面 一 水准面1 水准面是重力等位面重力位是标量函数 只与点的空间位置有关给出不同常数将得到一簇曲面 在每一个曲面上重力位都相等 重力位相等的面称为重力等位面 即 水准面 在质体周围可以形成无数个水准面 由于地球具有很复杂的形状 质量分布特别是外壳的质量分布不均匀性 使得地球的水准面具有复杂的形状 1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 似大地水准面 地球椭球 l q g W 2 水准面相互既不能相交也不能相切3 水准面是均衡面每个水准面都对应着唯一的位能W C 常数 在这个面上移动单位质量不做功 亦即所做的功等于0 4 两个水准面彼此不平行由于两水准面之间的距离 因为重力在水准面不同点上的数值是不同的 两个无穷接近的水准面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常数 故两个水被面彼此不平行 处处与重力方向相切的曲线称为力线 力线与所有水准面都正交 彼此不平行是空间曲线 二 大地水准面 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 不受潮汐 风浪及大气压变化影响 并延伸到大陆下面处处与铅垂线相垂直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由它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可近似地把它看成是地球的形状 我国曾规定采用青岛验潮站求得的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我国统一高程基准面 1988年改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 作为高程起算的统一基准 三 似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的严密测定取决于地球构造方面的学科知识 目前尚不能精确确定它 苏联学者英洛金斯基建议研究与大地水淮面很接近的似大地水淮面 似大地水准面与大地水淮面在海洋上完全重合 在大陆上也几乎重合 在山区只有2 4m的差异 似大地水准面可以严密地解决关于研究与地球自然地理形状有关的问题 似大地水准面是由地面沿垂线向下量取正常高所得的点形成的连续曲面 只是用以计算的辅助面 正常高为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的高程 高程系统概论 一般说明 如图设由O A B路线用水准测量方法得到B点的高程 由O N B线路得到B点高程 理论闭合差 由于水准面不平行 和不相等 这样经过不同路线测得B点的高程也就不同 即B点高程不是惟一确定的 产生了多值性 对于水准闭合环线O A B N O来说 由于 即便水准测量没有误差 水准环线高程闭合差也不等于零 这种由水准面不平行面引起的水准环线闭合差 称为理论闭合差 1 高程系统 大地高系统是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 某点的大地高是该点到通过该点的参考椭球的法线与参考椭球面的交点间的距离 大地高也称为椭球高 大地高一般用符号H表示 大地高是一个纯几何量 不具有物理意义 同一个点 在不同的基准下 具有不同的大地高 大地高系统 高程系统概论 正高系统正高系统是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 某点的正高是该点到通过该点的铅垂线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 正高用符号Hg表示 正常高系统正常高系统是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的高程系统 某点的正常高是该点到通过该点的铅垂线与似大地水准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 正常高用H 表示 高程系统概论 高程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 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概论 高程系统概论 正高系统 正高是不依水准路线而异的 正高是一种惟一确定的数值可以用来表示地面点高程 我国规定采用正常高高程系统作为我国高程的惟一系统 高程系统概论 正常高系统 是按正常重力公式算得的正常重力平均值 所以正常高可以精确求得 共数值也不随水准路线而异 惟一确定 有正常高计算公式 高程系统概论 是沿O A B水准路线上各点的正常重力值 随纬度而变化 正常高系统 水准测量测得的高差 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改正数 重力异常改正项 当计算两点高差时 有式 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引起的高差改正 重力异常引起的高差改正 高程系统概论 正常高系统 是A B两点的纬度差 以分为单位 是 路线上的正常重力 A B两点平均纬度 高程系统概论 国家高程基准 一 高程基准面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1957年确定青岛验潮站为我国基本验潮站 该站1950年至1956年7年间的潮汐资料推求的平均海水面作为我国的高程基准面 1985国家高程基准 新的国家高程基准面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 1979年中取19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 高程系统概论 国家高程基准 二 水准原点 我国的水准原点网建于青岛附近 其网点设置在花岗石基岩上 水准原点网由主点 原点 参考点和附点共6个点组成 1985国家高程基准系统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 260m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 289m 二 水准原点 4 1 1高程基准面 高程基准面就是地面点高程的统一起算面 由于大地水准面所形成的体形 大地体是与整个地球最为接近的体形 因此通常采用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假想海洋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时的海水面延伸到大陆地面以下所形成的闭合曲面 事实上 海洋受着潮汐 风力的影响 永远不会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 总是存在着不断的升降运动 但是可以在海洋近岸的一点处竖立水位标尺 成年累月地观测海水面的水位升降 根据长期观测的结果可以求出该点处海洋水面的平均位置 人们假定大地水准面就是通过这点处实测的平均海水面 长期观测海水面水位升降的工作称为验潮 进行这项工作的场所称为验潮站 根据各地的验潮结果表明 不同地点平均海水面之间还存在着差异 因此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只能根据一个验潮站所求得的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统一起算面 高程基准面 1957年确定青岛验潮站为我国基本验潮站 以该站1950年至1956年7年间的潮汐资料推求的平均海水面作为我国的高程基准面 以此高程基准面作为我国统一起算面的高程系统名谓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的高程基准面的确立 对统一全国高程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对国防和经济建设 科学研究等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从潮汐变化周期来看 确立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的平均海水面所采用的验潮资料时间较短 还不到潮汐变化的一个周期 一个周期一般为18 61年 同时又发现验潮资料中含有粗差 因此有必要重新确定新的国家高程基准 新的国家高程基准面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 1979年19年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 根据这个高程基准面作为全国高程的统一起算面 称为 1985国家高程基准 4 1 1高程基准面 4 1 2水准原点 为了长期 牢固地表示出高程基准面的位置 作为传递高程的起算点 必须建立稳固的水准原点 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将它与验潮站的水准标尺进行联测 以高程基准面为零推求水准原点的高程 以此高程作为全国各地推算高程的依据 我国的水准原点网建于青岛附近 在 1985国家高程基准 系统中 我国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 260m 1985国家高程基准 已经国家批准 并从1988年1月1日开始启用 今后凡涉及高程基准时 一律由原来的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改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 由于新布测的国家一等水准网点是以 1985国家高程基准 起算的 因此 今后凡进行各等级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以及各种工程测量 尽可能与新布测的国家一等水准网点联测 也即使用国家一等水准测量成果作为传算高程的起算值 如不便于联测时 可在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的高程值上改正一固定数值 而得到以 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为准的高程值 4 1 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国家高程控制测量2城市和工程建设高程控制测量 国家精密水准网的布设 用途 经济建设的基本高程控制 地球科学研究 如地壳运动 海面变化等 布设原则 从高级到低级 从整体到局部分四个等级布设 逐级控制 逐级加密 水准网分四个等级 一 二等水准网为精密水准网 三 四等网在 测量学 已经讲授 国家精密水准网的布设 国家高程控制网自1951年开始分以下几个阶段 1951 1975 一等水准长度50000公里 精度 2 3mm km二等水准长度140000公里 精度 4mm km1976 1984 一等水准路线289条 构成100个闭合环 联测42个验潮站 长度93000公里 按环闭合差估算的精度 1 03mm km1981 1990 重新布设国家二等水准路线136000公里 由822闭合环或附合到一等点的附合路线构成 由环闭合差求得精度为 1 54mm km 国家精密水准网的布设 1986年完成国家一等水准网的平差计算 求得每公里测量中误差为1 15mm 1976年 1990年完成的水准网称为国家第二期水准网 一等水准网的环长在1000 2000km之间 二等水准网的环长在500 750km之间 城市和工程精密水准网的布设 城市与工程水准网分二 三 四等3个等级布设 精度与相应等级的国家水准网一致 联测2个以上的国家精密水准点 起始高程应采用稳定的基岩点 在上海这种软土地区域的精密水准网 由于地面沉降 一般每年都至少复测一次 且有足够密度的基岩标或深层标 上海地面每年约沉降1厘米 有些城市如苏州 宁波更大 北方城市 特别是华北平原的城市 因大量开采地下水 地面沉降更是惊人 城市和工程精密水准网的布设 因此 使用水准点成果时 特别要注意水准点是否沉降 需要进行检验 确认没有沉降后才能使用 精密水准网布设的工作程序 1 水准网的图上设计 2 水准点的选定 3 水准标石的埋设 4 水准测量观测 5 平差计算和成果表编制 国家水准网分4个等级布设 一 二等水准测量路线是国家的精密高程控制网 一等水准测量路线构成的一等水准网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骨干 同时也是研究地壳和地面垂直运动以及有关科学问题的主要依据 每隔15 20年沿相同的路线重复观测一次 构成一等水准网的环线周长根据不同地形的地区 一般在1000 2000km之间 在一等水准环内布设的二等水准网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 其环线周长根据不同地形的地区在500 750km之间 一 二等水准测量统称为精密水准测量 3 国家水准网的布设原则采用由高级到低级 从整体到局部逐级控制 逐级加密的原则 3 国家水准网的布设原则 我国一等水准网由289条路线组成 其中284条路线构成100个闭合环 共计埋设各类标石近2万余座 全国一等水准网布设略图如图所示 3 国家水准网的布设原则 二等水准网在一等水准网的基础上布设 我国已有1138条二等水准测量路线 总长为13 7万公里 构成793个二等环 三 四等水准测量直接提供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所必须的高程控制点 三等水准测量路线一般可根据需要在高级水准网内加密 布设附合路线 并尽可能互相交叉 构成闭合环 单独的附合路线长度应不超过200km 环线周长应不超过300km 四等水准测量路线一般以附合路线布设于高级水准点之间 附合路线的长度应不超过80km 城市和工程建设高程控制测量 城市和工程建设高程控制网一般按水准测量方法来建立 为了统一水准测量规格 考虑到城市和工程建设的特点 城市测量和工程测量技术规范规定 水准测量依次分为二 三 四等3个等级 首级高程控制网 一般要求布设成闭合环形 加密时可布设成附合路线和结点图形 各等级水准测量的精度和国家水准测量相应等级的精度一致 城市和工程建设水准测量是各种大比例尺测图 城市工程测量和城市地面沉降观测的高程控制基础 又是工程建设施工放样和监测工程建筑物垂直形变的依据 水准测量的实施 其工作程序是 水准网的图上设计 水准点的选定 水准标石的埋设 水准测量观测 平差计算和成果表的编制 水准网的布设应力求做到经济合理 因此 首先要对测区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搜集和分析测区已有的水准测量资料 从而拟定出比较合理的布设方案 如果测区的面积较大 则应先在1 25000 1 10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进行图上设计 城市和工程建设高程控制测量 图上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水准路线应尽量沿坡度小的道路布设 以减弱前后视折光误差的影响 尽量避免跨越河流 湖泊 沼泽等障碍物 2 水准路线若与高压输电线或地下电缆平行 则应使水准路线在输电线或电缆50m以外布设 以避免电磁场对水准测量的影响 3 布设首级高程控制网时 应考虑到便于进一步加密 4 水准网应尽可能布设成环形网或结点网 个别情况下亦可布设成附合路线 水准点间的距离 一般地区为2 4km 城市建筑区和工业区为1 2km 5 应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 以求得高程系统的统一 6 注意测区已有水准测量成果的利用 城市和工程建设高程控制测量 根据上述要求 首先应在图上初步拟定水准网的布设方案 再到实地选定水准路线和水准点位置 在实地选线和选点时 除了要考虑上述要求外 还应注意使水准路线避开土质松软地段 确定水准点位置时 应考虑到水准标石埋设后点位的稳固安全 并能长期保存 便于施测 为此 水准点应设置在地质上最为可靠的地点 避免设置在水滩 沼泽 沙土 滑坡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 埋设在铁路 公路近旁时 一般要求离铁路的距离应大于50m 离公路的距离应大于20m 应尽量避免埋设在交通繁忙的岔道口 墙上水准点应选在永久性的大型建筑物上 水准点选定后 就可以进行水准标石的埋设工作 我们知道 水准点的高程就是指嵌设在水准标石上面的水准标志顶面相对于高程基准面的高度 如果水准标石埋设质量不好 容易产生垂直位移或倾斜 那么即使水准测量观测质量再好 其最后成果也是不可靠的 因此务必十分重视水准标石的埋设质量 城市和工程建设高程控制测量 国家水准点标石的制作材料 规格和埋设要求 在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以下简称水准规范 中都有具体的规定和说明 关于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普通水准标石是由柱石和盘石两部分组成 如左下图所示 标石可用混凝土浇制或用天然岩石制成 水准标石上面嵌设有铜材或不锈钢金属标志 如右下图所示 城市和工程建设高程控制测量 首级水准路线上的结点应埋设基本水准标石 基本水准标石及其埋设如左下图所示 墙上水准标志如右下图所示 一般嵌设在地基已经稳固的永久性建筑物的基础部分 水准测量时 水准标尺安放在标志的突分 埋设水准标石时 一定要将底部及周围的泥土夯实 标石埋设后 应绘制点之记 并办理托管手续 4 2精密水准仪与水准尺 4 2 精密水准仪的构造特点4 2 精密水准标尺的构造特点4 2 WildN3精密水准仪4 2 ZeissNi004精密水准仪4 2 国产S1型精密水准仪 4 2 1精密水准仪的构造特点 对于精密水准测量的精度而言 除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外 观测仪器 水准仪在结构上的精确性与可靠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为此 对精密水准仪必须具备的一些条件提出下列要求 1 高质量的望远镜光学系统为了在望远镜中能获得水准标尺上分划线的清晰影像 望远镜必须具有足够的放大倍率和较大的物镜孔径 一般精密水准仪的放大倍率应大于40倍 物镜的孔径应大于50mm 2 坚固稳定的仪器结构仪器的结构必须使视准轴与水准轴之间的联系相对稳定 不受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般精密水准仪的主要构件均用特殊的合金钢制成 并在仪器上套有起隔热作用的防护罩 3 高精度的测微器装置精密水准仪必须有光学测微器装置 借以精密测定小于水准标尺最小分划线间格值的尾数 从而提高在水准标尺上的读数精度 一般精密水准仪的光学测微器可以读到0 lmm 估读到0 Olmm 4 高灵敏的管水准器一般精密水准仪的管水准器的格值为10 2mm 由于水准器的灵敏度愈高 观测时要使水准器气泡迅速置中也就愈困难 为此 在精密水准仪上必须有倾斜螺旋 又称微倾螺旋 的装置 借以可以使视准轴与水准轴同时产生微量变化 从而使水准气泡较为容易地精确置中以达到视准轴的精确整平 5 高性能的补偿器装置对于自动安平水准仪补偿元件的质量以及补偿器装置的精密度都可以影响补偿器性能的可靠性 如果补偿器不能给出正确的补偿量 或是补偿不足 或是补偿过量 都会影响精密水准测量观测成果的精度 我国水准仪系列按精度分类有S05型 S1型 S3型等 S是 水 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 S后面的数字表示每公里往返平均高差的偶然中误差的毫米数 我国水准仪系列及基本技术参数列于下表 4 2 1精密水准仪的构造特点 我国水准仪系列及基本技术参数 4 2 2精密水准标尺的构造特点 水准标尺是测定高差的长度标准 如果水准标尺的长度有误差 则对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成果带来系统性质的误差影响 为此 对精密水准标尺提出如下要求 1 当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发生变化时 水准标尺分划间的长度必须保持稳定 或仅有微小的变化 一般精密水准尺的分划是漆在因瓦合金带上 因瓦合金带则以一定的拉力引张在木质尺身的沟槽中 这样因瓦合金带的长度不会受木质尺身伸缩变形影响 水准标尺分划的数字是注记在因瓦合金带两旁的木质尺身上 如图 a b 所示 4 2 2精密水准标尺的构造特点 2 水准标尺的分划必须十分正确与精密 分划的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都应很小 水准标尺分划的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分划刻度工艺的水平 当前精密水准标尺分划的偶然中误差一般在8 llum 由于精密水准标尺分划的系统误差可以通过水准标尺的平均每米真长加以改正 所以分划的偶然误差代表水准标尺分划的综合精度 3 水准标尺在构造上应保证全长笔直 并且尺身不易发生长度和弯扭等变形 一般精密水准标尺的木质尺身均应以经过特殊处理的优质木料制作 为了避免水准标尺在使用中尺身底部磨损而改变尺身的长度 在水准标尺的底面必须钉有坚固耐磨的金属底板 4 2 2精密水准标尺的构造特点 4 在精密水准标尺的尺身上应附有圆水准器装置 作业时扶尺者借以使水准标尺保持在垂直位置 在尺身上一般还应有扶尺环的 5 为了提高对水准标尺分划的照准精度 水准标尺分划的形式和颜色与水准标尺的颜色相协调 一般精密水准标尺都为黑色线条分划 如图5 7所示 和浅黄色的尺面相配合 有利于观测时对水准标尺分划精确照准 装置 以便扶尺者使水准标尺稳定在垂直位置 在精密水准测量作业时 水准标尺应竖立于特制的具有一定重量的尺垫或尺桩上 尺垫和尺桩的形状如图所示 线条分划精密水准标尺的分格值有l0mm和5mm两种 分格值为10mm的精密水准标尺如图 a 所示 它有两排分划 尺面右边一排分划注记从0 300cm 称为基本分划 左边一排分划注记从300 600cm称为辅助分划 同一高度的基本分划与辅助分划读数相差一个常数 称为基辅差 通常又称尺常数 水准测量作业时可以用以检查读数的正确性 分格值为5mm的精密水准尺如图 b 所示 它也有两排分划 但两排分划彼此错开5mm 所以实际上左边是单数分划 右边是双数分划 也就是单数分划和双数分划各占一排 而没有辅助分划 木质尺面右边注记的是米数 左边注记的是分米数 整个注记从0 1 5 9m 实际分格值为5mm 分划注记比实际数值大了一倍 所以用这种水准标尺所测得的高差值必须除以2才是实际的高差值 4 2 2精密水准标尺的构造特点 4 2 3WildN3精密水准仪 WildN3精密水准仪的外形如下图a所示 望远镜物镜的有效孔径为50mm 放大倍率为40倍 管状水准器格值为10 2mm N3精密水准仪与分格值为l0mm的精密因瓦水准标尺配套使用 标尺的基辅差为301 55cm 在望远镜目镜的左边上下有两个小目镜 在下图a中没有表示出来 它们是符合气泡观察目镜和测微器读数目镜 在3个不同的目镜中所见到的影像如下图b所示 转动倾斜螺旋 使符合气泡观察目镜的水准气泡两端符合 则视线精确水平 此时可转动测微螺旋使望远镜目镜中看到的楔形丝夹准水准标尺上的148分划线 也就是使148分划线平分楔角 再在测微器目镜中读出测微器读数653 即6 53mm 故水平视线在水准标尺上的全部读数为148 653cm 图a WildN3精密水准仪 图b 图c WildN3精密水准仪 1 N3精密水准仪的倾料螺旋装置上图c所示是N3型精密水准仪倾斜螺旋装置及其作用示意图 它是一种杠杆结构 转动倾斜螺旋时 通过着力点可以带动支臂绕支点转动 使其对望远镜的作用点产生微量升降 从而使望远镜绕转轴作微量倾斜 由于望远镜与水准器是紧密相联的 于是倾斜螺旋的旋转就可以使水准轴和视准轴同时产生微量的变化 借以迅速而精确地将视准轴整平 在倾斜螺旋上一般附有分划盘 可借助于固定指标进行读数 由倾斜螺旋所转动的格数可以确定视线倾角的微小变化量 其转动范围约为7周 借助于这种装置 可以测定视准轴微倾的角度值 在进行跨越障碍物的精密水准测量时具有重要作用 必须指出 由上图c可见仪器转轴并不位于望远镜的中心 而是位于靠近物镜的一端 由圆水准器整平仪器时 垂直轴并不能精确在垂直位置 可能偏离垂直位置较大 此时使用倾斜螺旋精确整平视准轴时 将会引起视准轴高度的变化 倾斜螺旋转动量愈大 视准轴高度的变化也就愈大 如果前后视精确整平视准轴时 倾斜螺旋的转动量不等 就会在高差中带来这种误差的影响 因此 在实际作业中规定 只有在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的分离量小于lcm时 这时仪器的垂直轴基本上在垂直位置 才允许使用倾斜螺旋来进行精确整平视准轴 但有些仪器转轴的装置 位于过望远镜中心的垂直几何轴线上 1 N3精密水准仪的倾料螺旋装置 下图是N3精密水准仪的光学测微器的测微工作原理示意图 由图可见 光学测微器由平行玻璃板 测微器分划尺 传动杆和测微螺旋等部件组成 平行玻璃板传动杆与测微分划尺相连 测微分划尺上有100个分格 它与10mm相对应 即每分格为0 lmm 可估读至0 0lmm 每10格有较长分划线并注记数字 每两长分划线间的格值为lmm 当平行玻璃板与水平视线正交时 测微分划尺上初始读数为5mm 转动测微螺旋时 传动杆就带动平行玻璃板相对于物镜作前俯后仰 并同时带动测微分划尺作相应的移动 平行玻璃板相对于物镜作前俯后仰 水平视线就会向上或向下作平行移动 若逆转测微螺旋 使平行玻璃板前俯到测微分划尺移至10mm处 则水平视线向下平移5mm 反之 顺转测微螺旋使平行玻璃板后仰到测微分划尺移至0mm处 则水平视线向上平移5mm 2 N3精密水准仪的测微器装置 在下图中 当平行玻璃板与水平视线正交时 水准标尺上读数应为在两相邻分划148与149之间 此时测微分划上读数为5mm 而不是0 转动测微螺旋 平行玻璃板作前俯 使水平视线向下平移与就近的148分划重合 这时测微分划尺上的读数为6 50mm 而水平视线的平移量应为6 50 5mm 最后读数为 148cm 6 50mm 5mm即 148 650cm 5mm由上述可知 每次读数中应减去常数 初始读数 5mm 但因在水准测量中计算高差时能自动抵消这个常数 所以在水准测量作业时 读数 记录 计算过程中都可以不考虑这个常数 但在单向读数时就必须减去这个初始读数 N3精密水准仪的测微器装置 4 2 4ZeissNi004精密水准仪 该仪器的主要特点是对热影响的感应较小 即当外界温度变化时 水准轴与视准轴之间的交角的变化很小 这是因为望远镜 管状水准器和平行玻璃板的倾斜设备等部件 都装在一个附有绝热层的金属套筒内 这样就保证了水准仪上这些部件的温度迅速达到平衡 仪器物镜的有效孔径为56mm 望远镜放大倍率为44倍 望远镜目镜视场内有左右两组楔形丝 如右图所示 右边一组楔形丝的交角较小 在视距较远时使用 左边一组楔形丝的交角较大 在视距较近时使用 管状水准器格值为10 2mm 转动测微螺旋可使水平视线在10mm范围内平移 测微器的分划鼓直接与测微螺旋相连 见右图 通过放大镜在测微鼓上进行读数 测微鼓上有100个分格 所以测微鼓最小格值为0 1mm 从望远镜目镜视场中所看到的影像如右图所示 视场下部是水准器的符合气泡影像 Ni004精密水准仪与分格值为5mm的精密因瓦水准尺配套使用 在右图中 使用测微螺旋使楔形丝夹准水准标尺上197分划 在测微分划鼓上的读数为340 即3 40mm 水准标尺上的全部读数为197 340cm ZeissNi004精密水准仪 4 2 5国产S1型精密水准仪 S1型精密水准仪由北京测绘仪器厂生产 仪器物镜的有效孔径为50mm 望远镜放大倍率为40倍 管状水准器格值为10 2mm 转动测微螺旋可使水平视线在10mm范围内作平移 测微器分划尺有100个分格 故测微器分划尺最小格值为0 1mm 国产S1型精密水准仪望远镜目镜视场中所看到的影像如右图所示 视场左边是水准器的符合气泡影像 测微器读数显微镜在望远镜目镜的右下方 该仪器与分格值为5mm的精密水准标尺配套使用 在右图中 使用测微螺旋使楔形丝夹准198分划 在测微器读数显微镜中的读数为150 即1 50mm 水准标尺上的全部读数为198 150cm 4 2 5国产S1型精密水准仪 4 3数字水准仪 电子水准仪的优点 1 操作简捷 自动观测和记录 并立即用数字显示测量结果 2 整个观测过程在几秒钟内即可完成 从而大大减少观测错误和误差 3 仪器还附有数据处理器及与之配套的软件 从而可将观测结果输入计算机进入后处理 实现测量工作自动化和流水线作业 大大提高功效 电子水准仪 电子水准仪的基本原理 条码水准尺 图2 35 DiNi12电子水准仪介绍 DINI12特点介绍 精度高每公里往返测中误差0 3mm先进的感光读数系统感应可见白光即可测量测量仅需读取条码尺30cm范围 DINI12特性介绍 新设测量快捷键 集成弧型提手 可多角度观测的水准气泡 DINI特性 宽大图形液晶显示屏 可输入字母和数字 标配2M内存的PCMCIA数据存储卡 DiNi特性 多种水准导线测量模式并具平差功能全新 快速高程放样功能可进行 角度 面积 坐标等测量 DiNi特性 快速的测量时间 3秒低电耗设计 一个电池可使用3天工作温度 20 50 重量轻 仅3 5公斤 电子水准其实与光学水准没有多少不同的地方 在光学水准中用到的许多原理和方法在电子水准中任然需要用到 电子水准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 电子水准仪器的工作原理 电子水准仪工作原理 利用仪器里的十字丝瞄准的电子图象感应器 CCD 当您按下了Measure测量键时 仪器就会把您瞄准并调焦好的尺子上的条码图片来一个快照 然后把她和仪器内存中的同样的尺子条码图片进行比较和计算 这样 一个尺子的读数就可以计算出来并且保存在内存中了 DiNi12图示 水平微动螺旋 水平气泡 电池锁扣 键盘和显示面板 PCMCIA卡插槽 条码尺图例 提把 对焦目镜 主测量屏幕 Line 水准路线测量模式 IntM 中间点测量模式 SOut 放样模式 已测量的数据信息 下一个要测量点的信息 键盘和按键分部 电源开 关 背景光开 关 对比度调节 距离测量 不记录 测量并记录 键盘和按键分部 当处于主测量显示屏时数字键有以下功能 RPT 重复测量模式INV 倒尺测量INP 输入尺子读数PNr 输入点号REM 输入记忆代码EDIT 编辑功能Menu 仪器设置等INFO 一般信息DISP 相关显示 键盘 RPT键 RPT 1key 设置每次测量重复次数 2 设置重复次数测量后的最大标准误差如果测量时的误差超过您设置的最大误差 DINI会提醒您 键盘 INV键 INV 2key 如果设置仪器立尺人把尺子倒过来 可以设置仪器读数并获得尺子上方的高程 注意设置正常和倒尺模式后仪器上的显示 键盘 INP键 INP 3key 允许手工输入数据当立尺人扶尺时 操作仪器的人可以自己从照准部读出尺子的读数然后估算出距离 和读数 再向普通仪器手工记录一样手工输入到仪器内存中去 PNr 4key 允许输入点号 有两种类型 cPNo iPNo cPNo 输入当前点号并且可以自动增加点号 iPNo 输入点号但是她是独立点 下一个继续CPNo输入的点号并自动增加 注意您可以输入数字和字母 键盘 PNR键 REM 5key 允许使用者输入正在测量点的代码 用于记忆和保存 注意 一旦代码被输入 他会一直保持到您修改后 您可以输入字母和数字 您可以输入更长的点代码 键盘 REM键 字母和数字输入 Akey Bkey Ckey Fkey Hkey Gkey Dkey Ekey 数字和字母输入转换 不同字母和符号键的滚动 键盘 编辑 EDIT 6key 一个单一的编辑功能 Esc 退出这个屏幕Disp 显示每行数据的信息 Del 从内存中删除信息Inp 允许输入数据到内存PRJ 项目键 见下页 项目 项目设置 使用箭头到新项目2 您也可以输入项目名3 创建目录和输入项目名 在项目菜单中的选项 键盘 菜单键 MENU 7key 仪器设置和功能等 也可以察看下一个项目的详细解释 在菜单中循环 也可以直接输入数字键来直接进入您所想要的选项 或者使用上下箭头来滚动选择后按YES键 菜单项 输入 Maxdist 输入最大测量距离 当测量的距离超过此距离时会警告用户 Minsight 输入最小视高 Maxdiff 输入在线路测量的BFFB模式中一测站最大偏差 Refrcoeff 允许用户输入大气折射率参数 Vtoffset 输入尺子读数的改正数Date 设置日期Time 设置时间 菜单项 调节 调节仪器选项可以让用户运行 pegtest 您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得到正确的改正数 您也不需要自己去改正他 在仪器内部他会自动把改正数加到测量的数据里面 当前的 C 值 菜单项 数据传输 在数据传输的选项下您可以看到设置数据传输有两个不同的端口 下面的通讯参数可以设置这两个端口的各种协议 您可以不需要重新初始化端口直接就可以进行传输数据了 Interface1 选择端口1 可能是PC电脑 Interface2 选择端口2 可能是打印机 PCDemo 可以和电脑连接电脑显示屏和仪器显示将是同步的 Update service 软件更新 必须和特定的监控软件连接 菜单项 记录 Recordingofdata2 Parametersettings 设置数据记录时通讯参数 协议和波特率 1 RemoteControl 设置记录数据到外部电脑 2 Record 记录数据到哪里3 RodReadings 当记录时 记录数据的那些选项 测量原始数据 RM 或者计算数据 RMC 4 PnoIncrement 点号自动增加步长5 Time 测量时时间记录开关 菜单项 仪器设置 HeightUnit 测量的高程的单位和记录到内存的单位 InputUnit 手工输入的单位 Displayresolution 最小显示单位 ShutOff 自动关机时间 Sound 蜂鸣开关 Language 语言设置 Date 日期格式Time 时间格式 提示 MOD键可以修改反亮条的选项 菜单项 测段平差 路线平差可以对闭合路线和附和路线进行平差 在您对一个内存中的闭合环进行平差后 被平差过的信息会被保存起来 所以记住在平差之前要下栽下来他的原始数据 提示 平差后的数据会被永久的记录下来 键盘 INFO键 INFO 8key 一些和水准相关的信息 电池容量表示 日期和时间 记录当前仪器设置到内存中 也就意味着在开始测量时可以记录下仪器的各种参数 提示 当进行水准测量时 要检查前视和后视的距离相等 她门的差要在一定限差中 键盘 DISP键 DISP 9key 当有更多信息要显示时 您可以按下这个键来显示相关的不同的信息 DiNi功能 电子水准主要有3个主要功能 Line 进行水准路线测量 仪器会给一直跟踪测量信息并且如果是测量两个已知点的路线时 仪器在最后时会自动给出电的闭合差 IntM 中间点或者支点 这个功能对于监控或者对于闭合环时的测量支点高程时是很有用的 SOut 放样您设计的高程 高程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从内存中调出 观测一条测段 开始路线测量 按下在线路测量Line屏幕下的箭头所指的按键按下新建路线newline输入路线号一个路线号是项目文件下一个水准环的标示 在一个项目文件下可以有不同的路线号 观测一条测段 4 选择您的测量模式 BF BFFB BBFF BFBF 输入后视点高程 如果您想另外计算可以输入0输入点号BM如果您喜欢可以输入代码 观测一条测段 您现在可以开始测量了 按下测量键MEASURE 要记住您观测的是那一边 测量的结果 下一个要观测那个方向 Back 后视Fore 前视 Tp 我们所处的转点数Cp 当前点号 控制点或者后视 Rb 后视尺子的读数HD 测量的距离 开始测BM高程 观测和中断测段测量 当您前视观测结束后 您就可以换站了您可以把水准仪关闭后在换站 当您打开仪器后您可以直接就进入您刚才所在的地方 并且可以继续您的水准路线测量 当您已经观测结束并且已经观测了最后的闭合点 您就可以按下测段结束键 当您已经观测了一整条测段了 在水准环测量中显示按键显示的例子 您是否把最后一站闭合到已知点 结束一条测段 通过按下YES键您可以看到以下的提示信息 已知点高程点号代码 就会获得一些计算的结果 结束一条测段 Sh 起始点和终点的高程之差 如果您的起始点高程是635并且您的终点的高程是634那Sh就是 1 00 Dz 如果您测量的是闭合环 那这个值就是最后一点的高程 您输入的 和有仪器测量所得的高程之差 Db 后视点距离的总和Df 前视点的距离的总和 INTM 支点测量 按IntM对应的按键输入测点的高程测量后视按下Ok来确认测量设置完毕 开始测量 当进行中间点测量时 测完中间点后这个屏幕可以显示 并且所有的这些都记录在内存中 注意在屏幕右上方标着您正在使用的模式 下一个测量的点号 刚刚测量点的高程 SOut 放样 按下Sout下面对应的键开始放样输入后视点高程照准后视并测量通过按下对应着OK的按键确认 SOut 放样 5 仪器回给您一个标准的高程 这个高程也就是您所设计和需要测量的点的高程 测量这个点得到结果 已经测量得到的点的高程 这样要设计的高程可以通过挖掘或者充填来实现这个数字就是您所需要挖掘或者充填的数字 一直显示的模式会一直显示我门在放样点的高程 从PCMCIA卡中下载数据 在微软浏览器中 可以通过帮助菜单 您可以发现仪器的PCMCIA的驱动设置 通过做完后他的驱动器就可以看见了在微软浏览器中 从PCMCIA卡下载数据 当您的计算机安装完PCMCIA卡的驱动支持后 您就可以从浏览器中点击和拖放到您指定的目录中了 从RS232串口下载数据 DiNi 到超级终端的设置和过程 超级终端的设置 连接时使用的端口 Com1 或者通过电缆连接其他的端口 波特率 9600数据位 8奇偶检较 None停止位 1流量控制 Xon Xoff建议 最好在您设置了传输参数后 创建一个桌面的快捷方式 我们也建议创建一个DINI传输的目录路径 以后数据全放在里面 从RS232串口下载数据 DiNi数据传输参数和过程 在电脑上的 1 点击超级终端或者快捷方式 2 从数据传输菜单中选择下载捕获文本文件的方式 3 给出文件名和路径 4 您已经准备好了接受数据了 在电子水准仪器上的设置 1 按下菜单键 7 2 选择数据传输3 选择端口2 假设端口1可能接在打印机上 端口2接在计算机上 4 选择Dini Periphery 电子水准到外围设备 来下载数据 注意 通讯参数可以修改在这个屏幕上 您的参数必须按如下设置 Format REC EProtoc Xon XoffBaud 9600Parity noneStopBit 1Timeout 10sLinefeed Yes5 选择您要传输的数据 比如 所有 6 选择yes来开始测量 Lengt500数据传输软件 Length500是我公司技术人员独立开发的国内唯一电子水准仪数据处理软件 其他信息 电子水准测量时需要的条件 尺子上必须有30cm的刻度区域可见 也就是大约在十字丝上方必须有15cm的条码可见 电池是NiMh 一次充电1 5小时可以连续使用3个工作日 电子水准仪是高精度仪器需要小心使用 日常护理和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在标准的像台上进行圆气泡的调节 4 4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一 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关系 水准管轴LL 视准轴CC圆水准轴L L 竖轴VV横丝要水平 即 VV 二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一 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1 检验 气泡居中后 再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 看气泡是否居中 2 校正 用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向中央移动一半 再用三个 校正螺旋 使气泡居中 二 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 1 检验 整平后 用横丝的一端对准一固定点P 转动微动螺旋 看P点是否沿着横丝移动 2 校正 旋下目镜处十字丝环外罩 转动左右2个 校正螺丝 三 水准管轴 视准轴 i角 的检校 1 检验 1 平坦地上选A B两点 约50m 2 在中点C架仪 读取a1 b1 3 在距B点约2 3m处架仪 读取a2 b2 得h2 a2 b2 若h2 h1 则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 1 校正水准管旋转微倾螺旋 使十字丝横丝对准 a2 h1 b2 拨动水准管 校正螺丝 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2 校正十字丝 可用于自动安平水准仪保持水准管气泡居中 拨动十字丝上下两个 校正螺丝 使横丝对准 a2 h1 b2 校正 水准尺的检验 因瓦水准尺使用前应经过检验 检验是用一级线纹米尺进行 图2 40 检验的项目和要求有 1 每米平均真长的误差 0 15mm 2 每分米分划误差 0 1mm 3 水准尺零点差 0 1mm 4 5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4 5 1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的误差4 5 2水准标尺长度误差的影响4 5 3仪器和水准标尺 尺台或尺桩 垂直位移的影响4 5 4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4 4 6电磁场对水准测量的影响4 5 6观测误差的影响 1 i角的误差影响虽然经过角的检验校正 但要使两轴完全保持平行是困难的 因此 当水准气泡居中时 视准轴仍不能保持水平 使水准标尺上的读数产生误差 并且与视距成正比 4 5 1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的误差 上图中 为前后视距 由于存在角 并假设角不变的情况下 在前后水准标尺上的读数误差分别为和 对高差的误差影响为 对于两个水准点之间一个测段的高差总和的误差影响为 1 i角的误差影响 设 要求对高差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如 0 lmm 那么前后视距之差的容许值为 为了顾及观测时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所以规定 二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应1m 为了使各种误差不致累积起来 还规定由测段第一个测站开始至每一测站前后视距累积差 对于二等水准测量而言应3m 由此可见 在角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一个测站上的前后视距相等或一个测段的前后视距总和相等 则在观测高差中由于角的误差影响可以得到消除 但在实际作业中 要求前后视距完全相等是困难的 下面讨论前后视距不等差的容许值问题 4 5 1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的误差 2 角误差的影响当仪器不存在角 则在仪器的垂直轴严格垂直时 交叉误差并不影响在水准标尺上的读数 因为仪器在水平方向转动时 视准轴与水准轴在垂直面上的投影仍保持互相平行 因此对水准测量并无不利影响 但当仪器的垂直轴倾斜时 如与视准轴正交的方向倾斜一个角度 那么这时视准轴虽然仍在水平位置 但水准轴两端却产生倾斜 从而水准气泡偏离居中位置 仪器在水平方向转动时 水准气泡将移动 当重新调整水准气泡居中进行观测时 视准轴就会偏离水平位置而倾斜 显然它将影响在水准标尺上的读数 为了减少这种误差对水准测量成果的影响 应对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进行检验与校正和对交叉误差进行检验与校正 4 5 1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的误差 3 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精密水准仪的水准管框架是同望远镜筒固连的 为了使水准轴与视准轴的联系比较稳固 这些部件是采用因瓦合金钢制造的 并把镜筒和框架整体装置在一个隔热性能良好的套筒中 以防止由于温度的变化 使仪器有关部件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或收缩 而引起角的变化 但是当温度变化时 完全避免i角的变化是不可能的 例如仪器受热的部位不同 对角的影响也显著不同 当太阳射向物镜和目镜端影响最大 旁射水准管一侧时 影响较小 旁射与水准管相对的另一侧时 影响最小 因此 温度的变化对i角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 实验结果表明 当仪器周围的温度均匀地每变化1oC时 i角将平均变化约为0 5 有时甚至更大些 有时竟可达到1 2 由于i角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复杂 因而对观测高差的影响是难以用改变观测程序的办法来完全消除 而且 这种误差影响在往返测不符值中也不能完全被发现 这就使高差中数受到系统性的误差影响 因此 减弱这种误差影响最有效的办法是减少仪器受辐射热的影响 如观测时要打伞 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仪器 以减小i角的复杂变化 同时 在观测开始前应将仪器预先从箱中取出 使仪器充分地与周围空气温度一致 如果我们认为在观测的较短时间段内 由于受温度的影响 i角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 则可以采取改变观测程序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来消除或削弱这种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 两相邻测站 对于基本分划如按下列 程序观测 即在测站 上 后视 前视在测站 上 前视 后视 3 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 则由下图可知 对测站 观测高差的影响分别为为视距 为每次读数变化了的i角 3 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 由于我们认为在观测的较短时间段内 i角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 所以 由此可见 在测站 的观测高差之和中就抵消了由于i角变化的误差影响 但是 由于i角的变化不完全按照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 因此 严格地说 不一定完全相等 再说相邻奇偶测站的视距也不一定相等 所以按上述程序进行观测 只能说基本上消除由于i角变化的误差影响 根据同样的道理 对于相邻测站 辅助分划的观测程序应为在测站 上 前视 后视在测站 上 后视 前视综上所述 在相邻两个测站上 对于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的观测程序可以归纳为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后 基 前 基 前 辅 后 辅 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前 基 后 基 后 辅 前 辅 所以 将测段的测站数安排成偶数 对于削减由于角变化对观测高差的误差影响也是必要的 3 温度变化对i角的影响 4 5 2水准标尺长度误差的影响 1 水准标尺每米长度误差的影响在精密水准测量作业中必须使用经过检验的水准标尺 设f为水准标尺每米间隔平均真长误差 则对一个测站的观测高差h应加的改正数为 对于一个测段来说 应加的改正数为 式中为一个测段各测站观测高差之和 2 两水准标尺零点差的影响两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不等 设a b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分别为 a和 b 它们都会在水准标尺上产生误差 如下图所示 在测站 上顾及两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对前后视水准标尺上读数b1 a1的影响 则测站 的观测高差为 在测站 上 顾及两水准标尺零点误差对前后视水准标尺上读数a2 b2的影响 则测站 的观测高差为 则1 3点的高差 即I 测站所测高差之和为 由此可见 尽管两水准标尺的零点误差 但在两相邻测站的观测高差之和中 抵消了这种误差的影响 故在实际水准测量作业中各测段的测站数目应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