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基础研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二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基础研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二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基础研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二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基础研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二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基础研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二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抓住基础 研考向 战考场 第二讲 强技能 备考方向要明了 2 相同基因 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 1 2009 江苏高考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 实现亲本的杂交b 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 但无需考虑雌蕊 雄蕊的发育程度c 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 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的特性 解析 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的特性 这样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但需要考虑雌 雄蕊的发育程度 在花蕾期进行去雄 确保实现亲本杂交 孟德尔依据性状是否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来判断某表现型个体是否为纯合体 答案 d 2 2011 山东高考改编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 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 分别用a a和b b表示 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 进行了杂交实验 如下图 1 图中亲本基因型为 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 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 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 推断亲本基因型为 2 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 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 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 根据以上遗传规律 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 有已知性状 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 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结果预测 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解析 1 由图解可知f1是三角形果实 f2出现约为15 1的比例 因此 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且f1的基因型为aabb 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由f2的数据可知 双显基因型及单显基因型都表现为三角形果实 因此 f1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三角形果实 卵圆形果实 3 1 若另选亲本 使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 可选择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2 基因型为aabb aabb aabb的荠菜种子都结三角形果实 可分别让其与卵圆形植株 aabb 杂交得到f1 然后再让f1自交得到f2 统计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 aabb与aabb杂交 f2中三角形果实 卵圆形果实 15 1 aabb与aabb杂交 f2中三角形果实 卵圆形果实 3 1 aabb与aabb杂交 f2中三角形果实 卵圆形果实 27 5 同理 我们也可用测交法对三包荠菜种子的基因型进行鉴定 答案 1 aabb和aab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三角形果实 卵圆形果实 3 1aabb和aabb 2 答案一 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 得f1种子 f1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 得f2种子 f2种子长成植株后 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5 1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27 5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 1答案二 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 得f1种子 f1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 得f2种子 f2种子长成植株后 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 1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5 3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 1 1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特殊遗传分离比 重难点 某些生物的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这两对基因在遗传的时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但是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却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性状分离比 如9 3 4 15 1 9 7 9 6 1等 分析这些比例 我们会发现比例中数字之和仍然为16 这也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表 3 2010 新课标全国卷 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 红色和紫色 现有4个纯合品种 1个紫色 紫 1个红色 红 2个白色 白甲和白乙 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 结果如下 实验1 紫 红 f1表现为紫 f2表现为3紫 1红 实验2 红 白甲 f1表现为紫 f2表现为9紫 3红 4白 实验3 白甲 白乙 f1表现为白 f2表现为白 实验4 白乙 紫 f1表现为紫 f2表现为9紫 3红 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 请回答 1 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2 写出实验1 紫 红 的遗传图解 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a a表示 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a a和b b表示 以此类推 3 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 可将实验2 红 白甲 得到的f2植株自交 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 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 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 则理论上 在所有株系中占4 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解析 1 由题中9 3 4的比例可知 该植物的花色是受两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 依据实验分析 紫色的基因型为a b 红色的基因型为a bb 白色的基因型为aab 和aabb 第一种情况 或者紫色的基因型为a b 红色的基因型为aab 白色的基因型为a bb和aabb 第二种情况 若是第一种情况 因实验1的后代没有白色 则亲代紫色的基因型和红色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遗传图解见下图甲 若是第二种情况 因实验1的后代没有白色 则亲代紫色的基因型和红色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遗传图解见下图乙 图甲图乙 3 实验2中 红色和白甲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或者aabb和aabb f1紫色的基因型都是aabb f2紫色的基因型为4aabb 2aabb 2aabb 1aabb 故占4 9的株系的基因型为aabb 则aabb自交所得的f3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9紫 3红 4白 答案 1 自由组合定律 2 或答 3 9紫 3红 4白 例1 2011 海南高考 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 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 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 在下列预期结果中 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 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b 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c 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 红花亲本自交 子代全为红花 白花亲本自交 子代全为白花 解析 融合遗传方式主张两亲代的相对性状在杂种后代中融合成为新的性状而出现 即子代的性状是亲代性状的平均性状 性状在杂合子后代中不分离 分离定律中的f1表现显性亲本性状 或显性的相对性 f2代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答案 c 例2 2011 金华模拟 母性效应 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 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 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 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 但若单独饲养 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 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 旋转方向符合 母性效应 遗传过程如图所示 现有右旋和左旋椎实螺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 母性效应 现象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2 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 螺壳表现为右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 3 f2出现三种基因型的根本原因是 请写出f2自交的遗传图解 并注明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4 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 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 统计杂交后代f1的性状 若子代表现情况是 则该左旋椎实螺是纯合子 若子代的表现情况是 则该左旋椎实螺是杂合子 解析 1 由遗传图解知 母性效应 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2 螺壳表现为左旋 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 故表现为螺壳左旋的子代基因型为dd或dd 同理螺壳右旋个体基因型为dd dd或dd 3 f2出现三种基因型的根本原因是f1产生配子过程中因等位基因分离而产生数量相等的不同种配子 4 左旋螺的基因型为dd或dd 故可以用任意右旋螺作父本与该螺杂交 若左旋螺为dd 则子代螺壳应为右旋 若左旋螺为dd 则子代螺壳应为左旋 答案 1 符合 2 dd或dddd或dd或dd 3 f1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发生分离遗传图解 4 左旋螺右旋螺 遗传规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1 自交法 f1自交 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3 1 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9 3 3 1或 3 1 n n 2 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 2 测交法 f1测交 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1 1 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1 1 1 1或 1 1 n n 2 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 例3 2011 海淀模拟 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 单列鳞 野生型鳞 无鳞和散鳞 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 用a a b b表示 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 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 f1有两种表现型 野生型鳞的鱼占50 单列鳞鱼占50 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 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 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 3 2 1 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a aabb aabb或aabb aabbb aabb aabbc aabb aabbd aabb aabb 解析 该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 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并且bb有致死作用 可推导出该鱼种群4种表现型由a bb a bb aabb和aabb这4种基因型控制 f1中的单列鳞鱼相互交配能产生4种表现型的个体 可推导f1中的单列鳞鱼的基因型为aabb 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 能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单列鳞鱼 先考虑b和b这对基因 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 而亲本野生型鳞的鱼为纯合体 故bb为亲本野生型鳞的鱼的基因型 bb为无鳞鱼的基因型 再考虑a和a这对基因 由于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 且比例为1 1 结合以上分析 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 这样基因组合方式有aabb aabb和aabb aabb两种 第一种组合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表现为单列鳞 c项正确 答案 c 例4 2011 海南高考 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 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 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 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a 1 32b 1 16c 1 8d 1 4 解析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由于亲本组合中dd dd杂交后代中一定是杂合子 则子代中符合要求的个体其他四对基因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1 2 1 2 1 2 1 2 1 16 答案 b 性状分离比出现偏离的几种情况分析 1 具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 2 1 显性纯合致死 1 2 1 不完全显性或共显性 即aa aa aa的表现型各不相同 设计实验探究个体的基因型 判断性状遗传的显隐性及验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如2011年山东卷考查了个体基因型的判定 新课标全国卷考查了遗传规律的验证 在一批野生正常翅 h 果蝇中 出现少数毛翅 h 的显性突变个体 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而恢复正常翅 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 回复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是因为基因h又突变为h 二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 r 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 其中rr rr基因组合不影响h h基因的表达 只有出现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 因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 真回复体 因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 假回复体 请分析回答 1 表现正常翅果蝇 包括真 假回复体 的基因型可能为 以及hhrr hhrr 表现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 以及hhrr 2 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的回复体 欲判断其基因型是hhrr 还是hhrr 请完成以下简单的实验方案 实验思路 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杂交 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 则为hhrr 若 则为hhrr 3 若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属于假回复体 hhrr 请利用这些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 以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实验步骤 让这些果蝇与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得f1 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 观察f2果蝇的性状表现并统计其性状分离比 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若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若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解析 1 由题意可知 果蝇表现为正常翅的条件是含有h基因或有h基因和rr 其基因组成为hhrr hhrr hhrr hhrr hhrr 果蝇表现为毛翅的条件是含有h基因且不含rr 其基因组成为hhrr hhrr hhrr hhrr 2 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 其与回复体hhrr或hhrr杂交 若子代全为毛翅 则回复体为hhrr 若子代全为正常翅 则回复体为hhrr 3 回复体hhrr与hhrr杂交 f1为hhrr f1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