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崇文区2010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统一练习化学试卷.doc_第1页
北京市崇文区2010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统一练习化学试卷.doc_第2页
北京市崇文区2010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统一练习化学试卷.doc_第3页
北京市崇文区2010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统一练习化学试卷.doc_第4页
北京市崇文区2010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统一练习化学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崇文区2010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末统一练习化学试卷 2010.1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答第II卷时,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09年11月25日,我国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和近期指标,旨在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B加高工厂的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远离地表,减少污染C减少直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D采用“绿色化学”工艺,建立环境友好型化工体系2.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CO2的比例模型: B. 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 次氯酸的结构式: D. 甲基的电子式: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C6H14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1.96.021023B同温同压下,原子数均为6.021023的氢气和氦气具有相同的体积C0.50 mol的亚硫酸钠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6.021023D常温下,7.1gCl2与足量NaOH溶液作用,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6.02102342008年10月8日,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16岁时,他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荣获“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B将水库中的水闸(钢板)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正极连接到一块废铁上可防止水闸被腐蚀C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合金的耐腐蚀性也都比其成分金属强D铜板上的铁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 = Fe3+,继而形成铁锈5常温下,某无色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则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Mg2+、NH4+、K+ 、SO42- BNa+、S2O32-、OH一、Br CNa+、K+、NO3一、SO42一 DK+ 、Cr2O72-、NO3一、Cl 6. 某物质的球棍模型如右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B. 该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C. 该物质既可以与强酸反应也可以与强碱反应D. 该物质可以聚合成高分子物质7.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利用焓变的数据或熵变的数据一定都能单独判断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B利用沸点数据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C利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D利用溶液的pH与7的大小关系,来判断任何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在CaCl2和NH4Cl中均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用蒸馏水即可鉴别甲苯、乙醇和四氯化碳三种无色液体;KAl(SO4)2与Ba(OH)2溶液按照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1:2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除去混在SiO2 中的少量CaCO3可加足量盐酸并过滤。 A.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9. 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 A. 把SO2通入品红试液,可验证SO2水溶液的酸性B. 构成如图所示装置时,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C.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D. 已知:4NH3 (g) + 3O2 (g) = 2N2 (g) + 6H2O (l) H1 N2 (g) + O2 (g) = 2NO (g) H2 则4NH3 (g) +5O2 (g) = 4NO (g) + 6H2O (l) H3=H1+2H210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 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A B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 C D11. 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弱酸化学式CH3COOHHCNH2S电离常数(25)1.810-54.910-10K1= 1.310-7K2= 7.110-1525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CH3COONa)pH(Na2S)pH(NaCN)B. a mol/L HCN溶液与b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 c(CN-),则a一定大于bC. NaHS和Na2S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 c(H+)= c(OH-)+ c(HS-)+2c(S2-) D. 某浓度HCN的水溶液pH=d,则其中c(OH-)10-d mol/L 12. 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结论A某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物质一定是氨气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是氯气C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气味气体该溶液一定含有大量碳酸根离子D向铁和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反应后溶液中肯定有Fe3+,可能还有Fe2+13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推断Y、Z、M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YZM B离子半径:MZYCZM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三种元素中,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14.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串级萃取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稀土元素铈(Ce)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 + 4HI CeI4 + 2H2B. 在一定条件下,电解熔融状态的CeO2制Ce,在阴极获得铈 C. 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4+ + 2Fe2+ = Ce3+ + 2Fe3+ D. 四种稳定的核素136 58Ce、138 58Ce、140 58Ce、142 58Ce,它们互称为同系物15反应A2+B22AB,在温度或压强改变时,AB%的变化如图所示。a为500、b为300时的情况;c为300时,从t3时刻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2、B2、AB均为气体,正反应放热B. 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放热C. AB为气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D. AB为液体,A2、B2中最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正反应吸热16将11.2g的MgCu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x气体。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g沉淀。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 A0.3mol NO2 和0.3mol NO B0.2mol NO2和0.1mol N2O4C0.1mol NO、0.2mol NO2和0.05mol N2O4 D0.6mol NO第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17.(10分) 高锰酸钾是锰的重要化合物和常用的氧化剂。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高锰酸钾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下列试剂不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是 (填字母代号)。a. 浓硝酸 b. 氯水 c. 烧碱 (2)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机理与下列物质不同的是 (填字母代号)。a. 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 b. 75%酒精c. 臭氧 d. 双氧水(3)写出MnO2催化H2O2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在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的生产中需要纯净的CO2气体。 若实验室要制备纯净的CO2,从下列给出的试剂中最好选择 (填字母代号)。a. 石灰石 b. 浓盐酸 c. 稀硫酸 d. 纯碱 与上述所选试剂对应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5)通常状况下,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能与下列物质中的 反应(填字母代号)。 a. 乙醇 b. Na2SO3溶液 c. 环己烯 d. 苯 e. FeSO4溶液将用稀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入盛有足量草酸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已知1mol草酸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是26.021023,锰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为+2。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10分)(1)在298K时,1molC2H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1558.3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利用该反应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做电极,在电极上分别通入乙烷和氧气。通入乙烷气体的电极应为 极(填写“正”或“负”),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填字母代号)。a. 2C2H6 14 e- +7O2 = 4CO2 + 6 H2O b. C2H6 14 e- + 18 OH- = 2 CO32- + 12 H2Oc. O2 + 2H2O + 4 e- = 4OH- d. O2 4 e- + 4H+ = 2H2O (3)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如果起始 时盛有1000mL pH=5的硫酸铜溶液(25,CuSO4足量),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浓度(温度不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 (填物质名称),其质量约为 。19. (14分)AF六种元素中,除C外其他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结构或性质如下表所示:元素结构或性质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1/5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为固体C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它有两种常见的氯化物,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与D同主族F与E同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2)C的某种氯化物的浓溶液可以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铜,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B的单质与D的氢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D和另一产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4)F的盐酸盐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的单质与C、D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A与F形成的合金是重要的工业材料。某同学仅使用天平和右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定某些数据即可求出该合金中A元素的含量。(装置中因空气质量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实验需要测定三个物理量:合金的质量m以及a和b。a是 ;b是 。合金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用含m、a、b的式子表示)。20. (13分)氨是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氨的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1)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N N键能为945 kJ/mol,NH键能为391 kJ/mol。写出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由键能计算说明此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合成氨反应(消耗1molN2 时)的H = 。(2)恒温下,向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2.6 mol H2,反应过程中对NH3的浓度进行检测,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51015202530c(NH3)/(mol/L)0.080.140.180.200.200.205min内,用N2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容积不变,若向平衡体系中加入0.4 mol N2 、 1 mol H2和0.2 mol NH3 ,化学平衡将向 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3)氨是氮肥工业的重要原料。某化肥厂生产铵态氮肥(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向沉淀池中加入CaSO4悬浊液后,需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CO2的原因是 。操作的名称是 。 煅烧炉中产生的固态副产品为 ,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X为 。21. (13分)某种芳香族化合物A,其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82倍。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经测定碳、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3.2%和7.32%。 (1)A的分子式是 。(2)已知:. (R1、R2、R3代表烃基). 又知,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某些生成物(如H2O等)已略去。请回答: 步骤的目的是 ; 若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E的结构简式是 ;E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 个吸收峰(填数字); FH的反应类型是 ; F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M(M与FeCl3反应,溶液呈紫色;且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一个七元环)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的结构简式是 ;上述转化中BD的化学方程式是 。(3)已知A的某种同分异构体N具有如下性质: N与FeCl3反应,溶液呈紫色; N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银镜反应,N与H2在苯环侧链上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1作用后的生成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在通常情况下,1molN能与含1molBr2的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N分子中苯环上的取代基上无支链。请写出:N可能的结构简式 (写一种即可)。崇文区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0.1选择题116:题号12345678答案BDCBCABB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DCCDCBBC17.(10分)(1) c (1分)(2) b (1分)(3) 2H2O2 2H2O + O2 (2分)(4) cd (1分)c (1分)(5) d (1分)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1分) 2KMnO4 + 5H2C2O4 + 3H2SO4 = 2MnSO4 + K2SO4 + 10CO2 + 8H2O (2分)18.(10分)(1)2 C2H6(g) + 7 O2(g)= 4 CO2(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