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et S2000B V100R001B01D001P005SP2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用户手册V1.2(090805).doc_第1页
TiNet S2000B V100R001B01D001P005SP2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用户手册V1.2(090805).doc_第2页
TiNet S2000B V100R001B01D001P005SP2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用户手册V1.2(090805).doc_第3页
TiNet S2000B V100R001B01D001P005SP2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用户手册V1.2(090805).doc_第4页
TiNet S2000B V100R001B01D001P005SP2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用户手册V1.2(09080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iNet S2000B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用户手册版本号:V1.2出版日期: 深圳市新格林耐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修订记录Version Control日期修订版本描述作者2008-08-01V1.0初稿完成2008-10-07V1.12009-08-05V1.2Luoyong0303声明深圳市新格林耐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本公司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手段翻译、摘抄、复制本手册的任一章节。 目录TiNet S2000B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1第一章访问设备11.1访问方式11.2登录配置11.3用户登录1第二章 交换机管理42.1口令设置42.2系统IP设置52.3系统状态52.4恢复默认值62.5固件升级72.6设备重启8第三章 端口设置93.1端口配置93.2端口镜像103.3带宽控制113.4广播抑制123.5端口报文计数123.6端口Trunk设置13第四章 VLAN设置144.1VLAN模式144.2VLAN成员164.3VLAN快速设置18第五章 Qos设置195.1优先级模式195.2优先级类型205.3基于TCP/UDP的QOS22第六章 报文安全过滤236.1MAC地址绑定236.2TCP/UDP过滤24第七章 Spanning Tree设置257.1 STP Bridge设置257.2 STP Port设置26第八章 配置备份与恢复268.1 配置备份与恢复26第九章 其他功能279.1 其他功能28第十章 页面超时及退出2810.1页面超时2810.2 退出29第十一章 硬件恢复默认值2911.1 硬件恢复默认值29附录1附录1 常见故障诊断1附录2 术语解释2附录3 网线制作3RJ-45连接器3网线制作4 前言内容介绍本手册对TiNet S2000B(F)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的各主要特征进行了详细地介绍。通过这部分的阅读,您可以清晰地了解交换机的功能特色、端口设置、VLAN设置、Qos设置等各种业务配置的方法。读者对象本手册主要是针对有一定网络知识的用户以及负责组建网络设备,并熟悉设备配置的系统管理员。本书约定1. 通用格式约定格 式意 义黑 体除一级标题采用宋体外,其余各级标题均采用黑体宋 体正文采用宋体表示楷 体警告、提示说明等内容一律采用楷体2. 命令行格式约定格 式意 义粗 体命令行关键字(命令中保持不变、必须照输的部分)采用加粗字体表示斜 体命令行参数(命令行中必须由实际值进行替代的部分)采用斜体表示表示用“”括起来的部分为命令行参数X| Y|表示从两个或多个选项中选取一个X| Y|表示从两个或多个选项中选取一个或者不选!由惊叹号“!”开始的行表示为注释行3. 图标说明图 标注 意 类 型描 述提示信息对内容的附加说明信息注意信息提醒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技术服务关于产品更新、新产品发行、手册修订、软件升级、技术服务等信息,请访问深圳市新格林耐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网站。网 址:E_mail :服务热线:800-830-6786(尚未开通800的地区和手机请深圳市新格林耐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TiNet S2000B(F) WEB配置 第一章 访问设备1.1 访问方式通过WEB登录到设备的配置页面,通过网页的方式进行各项配置包括交换机管理、端口设置和VLAN设置等。您可以使用Web浏览器(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5.0以上)进行操作。1.2 登录配置设备各网口支持WEB管理,管理IP默认为,子网掩码为,默认网关为54。管理员的PC只要能与设备通信便可管理。1.3 用户登录使用Web页面登录时,在Web 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设备IP 地址(注意维护管理员的PC到设备是连通的),输入后按“回车键”,如下图:用户在【用户名】和【密码】栏输入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按【OK】,就可进入配置主页面。说明:默认登录用户名为admin和登录密码为123456。对应用户名及密码可以在【口令设置】中进行修改。主页面如下图:页面左边框分别是各功能选项目录,右边框是交换机【高级特性】和【基本特性】介绍。第二章 交换机管理2.1 口令设置点击左侧【交换机管理】目录下的【口令设置】,转到如下的页面该页面用来修改当前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点击【Update】配置。如果修改成功会转到如下提示页面:点击【Relogin】重新登录。说明:用户名和密码只能使用字母或数字。2.2 系统IP设置点击左侧【交换机管理】目录下的【系统IP设置】,转到如下的页面这里可以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IP获取方式】。IP地址不可配置全0、全F和组播地址。点击【update】配置,配置成功后需reboot设备。2.3 系统状态系统状态页面中,显示包括交换机的【MAC地址】、【端口数目类型】、【机器标识】和【系统版本】。如下图:2000B(F)系列交换机类型分为: 15电口+1光口(15Tx+1Fx)、16电口(16Tx)、8电口+1光口(8Tx+1Fx)和8电口(8Tx)四种类型。在【机器标识】输入框中输入机器标识,点击【Update】即可修改成功,此处标识将会在登录页面中显示。在【MAC地址修改】输入框中输入密码”setmac”,点击【Confirm】,转到如下的页面:此处可写入交换机的MAC地址,可读写交换机的PHY 寄存器、MAC芯片寄存器及EEPROM配置值。2.4 恢复默认值恢复默认值即将交换机配置恢复到初始状态,但不包括设备的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点击左侧目录【交换机管理】目录下的【恢复默认值】,转到如下的页面点击【load】按钮,设置成功后需reboot设备。点击【Reboot】按钮重启设备。2.5 固件升级 目前交换机可支持以下两种升级方式:1. web浏览器方式点击左侧目录【交换机管理】目录下的【固件升级】,跳转如下页面输入密码并确认(密码与用户登陆密码相同),点击【Update】进入flash擦除页面, flash擦除完后将会弹出如下页面点击【浏览】,在文件选择框中选中升级文件,点击【Update】升级。整个升级过程需要40秒左右时间,升级成功后会自动跳转到系统登录页面。2. TFTP升级方式flash擦除完后,在微软的命令行窗口运行tftp客户端程序,这里假定设备的IP地址为。输入格式: c:tftp -i put文件路径文件名.bin,按回车键。如图:完成后请重新登录系统。 注意:升级密码默认为123456。如果固件升级页面返回错误或升级时间过长,请根据页面文字提示重新连接登录。请确保您在flash擦除和升级期间不关闭电源。2.6 设备重启点击左侧【交换机管理】目录下的【设备重启】,跳转如下页面点击【Confirm】,设置成功后需reboot设备。第三章 端口设置3.1 端口配置在端口配置页面中,设置端口功能包括:自动协商(Auto-N-Way)、速率(Speed)、双工模式(Duplex)、流控(802.3x/backpressure)、端口发送使能(Tx Capability)和端口学习(Addr.Learning)功能。注:从V100R001B01D001P005SP2开始增加端口描述功能,暂时只支持20个数字加英文字母的组合。在【选择端口】勾选配置端口,在功能的下拉框中选择端口配置,点击【Update】配置。交换机的【端口状态】和【端口配置】:【端口状态】栏是指端口链路协商后的实际状态。3.2 端口镜像系统提供基于端口的镜像功能,即可将指定的一个或多个端口的报文复制到监控端口,用于报文的分析和监视。如下图所示,在【目的端口】中选择镜像端口,在【源端口】中选择被镜像的端口。【监探类型】包括:disable(关闭)、Rx(入向)、Tx(出向)和Rx&Tx(双向)四种策略。用户根据自己需求,选择配置交换机端口进行多对多监探。点击【Update】配置。说明:此处不支持一对一端口监探。3.3 带宽控制在此功能中,用户可配置每个端口的最大发送速率和接收速率。速率粒度分别为:Low 32Kbps和Hight 512Kbps。计算公式:最大发送/接收速率 =Rate control (0255)x 32 kbps (low bandwidth) =Rate control(0255) x 512 kbps(high bandwidth)点击【update】即配置成功。点击【LoadDefault】可恢复默认。恢复默认值后各端口的为连接速率。如下图,说明:如果所选端口的连接速率小于带宽控制速率,那么系统将连接速率作为带宽控制速率。3.4 广播抑制如下图,在【端口使能】中选中配置端口,并在阀值输入框中输入063,此参数表示端口在单元时间内最大允许进入的广播报文数。端口速率10Mbps相对应时间单元为5000us,端口速率100Mbps相对应时间单元为500us。3.5 端口报文计数端口计数模式包括:Receive Packet & Transmit Packet、Transmit Packet & Collision Count、Receive Packet & Drop packet和Receive Packet & CRC error packet四种类型。点击【refresh】刷新计数。点击【Update】清零计数。说明:系统不会自动刷新计数,须手动点击【refresh】。3.6 端口Trunk设置Trunk功能根据哈希逻辑关系分为:port ID、SA、DA和SA&DA四种策略。系统默认情况下为port ID类型。说明:单独选择一个端口作为Trunk,视为无效设置。请不要连接2个Trunk通道到交换机,一旦有广播报文发出,无法限制该环路。第四章 VLAN设置4.1 VLAN模式VLAN模式分为Port Based VLAN和Tag Base VLAN。默认状态下为Port Based VLAN模式。如下图点击【Change VLAN mode】可相互切换系统VLAN模式。在Tag Base VLAN模式页面,用户可以配置端口的Tag属性,包括Tag、Unmodify、Untag三种,如下图所示:说明:如果连接的对端是PC机网卡,一般无法识别802.1Q Tag. 在这种情况下,请设置相应端口为Untag属性。4.2 VLAN成员根据系统VLAN模式可分为:1. Port Based VLAN 成员设置【Port】为上行端口设置,【Dest PORT】为下行端口设置。【LoadDefault】为恢复默认设置。例如配置01上行端口,0116为下行端口,这样交换机01端口将会向0216端口转发报文。配置结果如下图所示:点击【LoadDefault】可恢复该模式下的默认值,即所有【Port】端口包括所有【Dest PORT】端口。说明:设置的下行端口必须包括上行端口,例如上图【Dest PORT】必须包括端口01。2. Tag Base VLAN成员设置Tag Base VLAN模式下划分16组VLAN(116),不可删除,也不创建。建议用户在配置之前,先点击【Read】读取配置VLAN所对应的VID值,并在【VID】输入框输入VID配置值(14094),【Dest PORT】中勾选VLAN成员端口, 【PVID Index】输入框输入端口pvid对应的VLAN Index No。点击【Update】即可。配置结果如下图所示:点击【LoadDefault】可恢复该模式下的默认值,即VLAN116的VID值分别为116,各VLAN包含交换机所有成员端口。说明:设置端口PVID值的VLAN必须包含该端口,否则设置不成功。4.3 VLAN快速设置该功能是在Port Based模式下进行端口隔离设置。【选择端口号】为上行端口选择,【端口禁能】在此选项中,非勾选的端口默认为下行端口,且相互之间隔离,勾选的端口为下行端口禁能。例如,上行端口选择01,端口禁能选择02,点击【Update】配置。配置成功后的端口1不能向端口2转发报文,但能向其它所有下行端口转发报文。VLAN成员如下图所示:第五章 Qos设置5.1 优先级模式优先级模式包括:1. 先进先调度队列调度时,按照报文入队列的时间顺序,交换机以先进先调度的规则处理报文(系统默认情况下为此模式)。2. 严格优先级调度(Strict-Priority Queue,简称PQ)队列调度时,PQ 严格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次序优先发送较高优先级队列中的分组,当较高优先级队列为空时,再发送较低优先级队列中的分组PQ队列调度,是针对关键业务型应用设计的。关键业务有一重要的特点,即在拥塞发生时要求优先获得服务以减小响应的延迟。3.队列按权重调度(Weighted Round Robin,简称WRR)WRR 队列调度将每个端口分为四个队列,依次为Q1、Q2、Q3、Q4 队列,队列之间轮流调度,保证每个队列都得到一定的服务时间,WRR 可为每个队列配置一个加权值,加权值表示获取资源的比重。如一个100M 的端口,配置它的WRR 队列调度算法的加权值为1、2、2、5(依次对应Q1、Q2、Q3、Q4),这样可以保证最低优先级队列至少获得10Mbit/s 带宽,避免了采用PQ 调度时低优先级队列中的报文可能长时间得不到服务的缺点。说明:当队列权重设置为0时,实际作为8来处理。5.2 优先级类型如下图,此处可配置优先级类型包括以下:1.Port Base优先级。2.802.1Q VLAN Tag优先级。3.IP/DS优先级。如图,此处可配置交换机端口基于Port Base优先级等级:Low、Middle Low、Middle high和High。使能基于VLAN Tag优先级和IP/DS优先级。【TOS优先级】定义包括:6b001010、6b010010、6b011010、6b100010、6b101110、6b110000和6b111000七种类型IP/DS类型,点击【Update】配置。说明: 设置VLAN Tag、IP/DS、基于TCP/UDP的QoS后,Port Base优先级设置不再生效。VLAN Tag、IP/DS、TCP/UDP同时设置时,选取最高优先级为最终的报文优先级进行调度。5.3 基于TCP/UDP的QOS基于TCP/UDP端口协议的优先级调度,将使网络管理员可以设计一些特殊的应用。如上图,可配置优先级等级包括:Low、Middle Low、Middle high、High和drop(丢弃协议报文)。可配置的除20项网络协议,另外还有用户自定义端口协议以及TOS,如下图:【用户自定义端口范围】包括165535,Define_a、Define_b和Define_c其范围不可相互重叠。勾选交换机端口并点击【Update】配置。第六章 报文安全过滤 6.1 MAC地址绑定如下图,【Select Port】为端口选择,【Filter】状态使能enable为有效,否则无效,【Read】为读取端口绑定MAC值。每个端口可以绑定2组MAC地址(注:V100R001B01D001P005SP2之前的版本支持绑定3组mac地址,之后只支持绑定2组mac地址),非绑定MAC的报文将不会转发。例如,配置【Select Port】01端口,【Filter】选择enable,绑定MAC地址00:0a:5a:01:01:01,配置成功后,交换机01端口只转发源地址为00:0a:5a:01:01:01的报文。说明:默认状态下,交换机各端口【Filter】为disable状态。6.2 TCP/UDP过滤【功能使能】下拉框enable为此功能有效,否则无效。【端口过滤规则】选项Negative 表示所选协议端口报文被丢弃,其他协议端口报文被转发,positive表示所选协议端口报文被转发,其他协议端口报文被丢弃。【Secure WAN Port】表示设置TCP/UDP过滤功能的交换机WAN端口;【Protocol】包括20项不同网络协议。另外,UserDEF_a、UserDEF_b和UserDEF_c为用户自定义端口协议(这三个协议需先在“基于TCP/UDP的Qos”页面中设置)。例如enable该功能,配置端口过滤规则negative,选择secure WAN port01,选择Protcol协议FTP。配置成功后,交换机port01将会丢弃FTP协议报文。第七章 Spanning Tree设置7.1STP Bridge设置有如下设置项:STP模式:disable、stp、rstpBridge Priority:0-61440Hello Time:1-10secondsMax Age:6-40secondsForward Delay:4-30seconds7.2STP Port设置1端口设置可设置端口优先级、端口路径成本2. 端口状态显示主要显示端口路径成本、优先级、转发状态、stp端口状态等等第八章 配置备份与恢复8.1 配置备份与恢复1. 配置备份点击【Download】即会弹出的文件下载框,选择路径以Bin文件保存到本地。2. 配置恢复点击【浏览】即会弹出的文件选择框,在相应的本地路径打开配置文件。输入用户密码,密码默认值为123456,点击【Update】,待配置成功后需reboot设备。说明:配置恢复的内容不包括交换的MAC地址。第九章 其他功能9.1 其他功能其他功能配置包括:1. VLAN透传: 此项功能使能后,即使两端口不在同一VLAN下,交换机也将会转发目的MAC已知的单播报文到目的端口。2. 使能IGMP snooping功能。3. port-car功能:从V100R001B01D001P005SP2开始增加的隐藏功能,对于单个端口送往cpu的报文进行速率限制(bpdu报文70pps,其他报文210pps),超过阀值端口会powerdown,20秒后重新打开第十章 页面超时及退出10.1页面超时页面默认10分钟超时,要求用户重新登录,如图 点击【Relogin】重新登录。10.2 退出点击主页面【退出】选项,将跳转如下页面:点击【Accept】关闭系统页面,点击【Back】返回上一层页面。第十一章 硬件恢复默认值11.1 硬件恢复默认值 用户第一次使用交换机前,建议先进行硬件恢复默认值操作。在交换机上电前,先按住Default 按钮不放,然后再上电。保持按住该按钮约5秒后再松开。这时交换机会自动进行恢复默认值的设置,可以看到系统(System)灯不停的闪烁。等系统灯恢复正常的闪烁频率后(即以1Hz的频率闪烁),然后重新登录系统。注意:硬件恢复默认值除了软件恢复的参数外,还包括恢复交换机的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但不包括交换机的MAC地址。深圳市新格林耐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附录 附录附录1 常见故障诊断故障现象可能故障原因解决方法加电时所有指示灯均不亮电源连接错误或供电不正常检查电源线和插座Link/Active指示灯不亮网线损坏;网线类型错误;网线过长,超出允许范围;网线连接接触不良;连接对方没有正常工作更换网线;重新连接网线;检查连接对方是否正常工作Link/Active指示灯亮,但网络不通交换机与网络终端以太网口的工作模式不匹配;网络设置不正确设置以太网口工作模式使其匹配或将其设为自适应工作模式;检查网络设置,包括交换机的设置以及连接对方的设置所有Link/Active闪烁,网络速率变慢或网络不通广播风暴检查网络连接是否形成环路,合理配置网络;检查是否有站点发送大量的广播包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工作电源不正常;过热;程序工作异常检查电源是否有接触不良、电压过低或过高;检查周围环境,通风孔是否畅通;重新上电复位附录2 术语解释术 语描 述主干作为网段间传输通信量的主要路径的网络带宽网络信道的频带宽度,通常表示网络信道传输数据的能力广播风暴由于以太网上大量的广播包造成网络阻塞,引起网络故障10BASE-TIEEE802.3简略术语,表示在3类或更好的双绞线电缆上基于曼彻斯特信号编码的10Mbps以太网100BASE-TXIEEE802.3简略术语,表示基于4B/5B信号编码和使用两对5类双绞线电缆的100Mbps快速以太网100BASE-FXIEEE802.3简略术语,表示在光纤上基于4B/5B信号编码的100Mbps快速以太网自动协商自动协商模式是端口根据另一端设备的连接速率和双工模式,自动把它的速率调节到最高的公共水平,即线路两端能具有的最快速率和双工模式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HOLHead-Of-Line,线头阻塞,指外出端口上的拥塞限制了通往非阻塞端口的吞吐量,与过载无关全双工一种允许设备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的通信方法半双工一种设备在某一时刻只能发送或接收数据的通信方法MDI介质有关接口,它是用来在收发器和介质段间建立物理和电气连接的连接器的名称MDIX交叉的介质有关接口,它将一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