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_第1页
专题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_第2页
专题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_第3页
专题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_第4页
专题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AOJIANHUA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首诗词艺术价值的高低 既在于 写什么 更在于 怎么写 因此 语不惊人死不休 成了诗人的至高追求 作为诗歌欣赏要求之一的 表达技巧 就属于 怎样写 的范畴 纵观古今诗歌的发展历史 诗歌的表达技巧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而走向成熟的 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 如果对表达技巧不熟悉 不了解 就会影响对诗歌的深层次分析和鉴赏 考点解析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 创造意境 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 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的使用 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 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 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 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艺术构思 一修辞手法 比喻 对比 比拟 拟人和拟物 对偶 借代 夸张 互文 双关 反问 设问 反复 反语 引用等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正面描写 直接 实侧面描写 间接 虚 细描 对事物特征细致刻画 使用的修辞白描 抓住事物主要特征 用简练笔墨 不加烘托 渲染 铺排 进行粗线条勾勒 直接抒情 即直抒胸臆 往往直接记叙主观感受 心理反应 思想感情等 间接抒情 融情于景寄情于物 托物言志 寓情于事 借古讽今 二表达方式 三表现手法有 想象和联想 对比 对照 衬托 渲染 烘托 用典 悬念 抑扬 赋比兴 象征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借景抒情 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 托物言志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等 四艺术构思篇章结构 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 曲笔入题 卒章显志 点面结合 承上启下 以景结情 总分得当 以小见大 层层深入 过渡照应 伏笔铺垫 画龙点睛等 比喻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 能将无形化为有形 例如写 愁 李后主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江水写愁 则使人想见愁意之漫长 贺知章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夸张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 借助于想象 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 以引人注目 烘托气氛 增强联想 给人启示 如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中的 三万里 五千仞 上摩天 泪尽 都是夸张 正是这些夸张描写 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 对苟且偷安 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 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拟人把物人格化 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 表意更加丰富 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 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 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将 南风 人格化 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 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 以及对南风 恶作剧 的亲切喜爱之情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嫌 故 使穿树飞花的春雪具的灵性 给全诗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对比运用对比 可以把不同的人物 不同的生活现象 不同的思想感情 区别得更加鲜明 使美者更美 丑者更丑 梅尧臣 陶者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高适 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 形象鲜明 揭露深刻 辛笛 风景 中的 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 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设问无疑而问 自己回答 反问 故作疑问 自己不答 让读者去思索体会 设问如杜甫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 横槊曹公 反问 例如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 而借用和该人和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 名称去代替 用借代的手法可以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 引发读者联想 使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 李贺 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吴钩 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 这里代指精良的武器 运用借代可使语言简练 富于变化 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樯橹灰飞烟灭举酒欲饮无管弦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对偶对偶也叫对仗 是指把字数相等 结构相同或相似 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 对偶可以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 更加明确 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 节奏鲜明 和谐悦耳 从结构上看 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 正对 反对和串对 正对 上下句的意思相同相近或相补相衬 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个对偶 意思互相补充 描绘了从室内向外观察到的草堂景色 反对 上下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如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须输梅一段香 串对 流水对 上下句的意思相关相连 有承接 递进等关系 如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 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往往采用双关的修辞手法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互文 指古诗文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 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辞格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就用了互文的修辞 既是秦时明月秦时关 又是汉时明月汉时关 也是今时明月今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 而是秦汉以来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悲剧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 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 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辞格叫衬托 也叫映衬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1 正衬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 反衬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一 从 衾枕冷 写 写被子 枕头的冷 反衬雪之大 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二 从 窗户明 来写 这是视觉所见 雪越大 就越明亮 看到的越明亮 反映雪也就越大 三 从 折竹声 来写 是听到的 雪大 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 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 折竹声 自然烘托雪大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正面描写 直接 实侧面描写 间接 虚 细描 对事物特征细致刻画 使用的修辞白描 抓住事物主要特征 用简练笔墨 不加烘托 渲染 铺排 进行粗线条勾勒 概括描写 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直接抒情 即直抒胸臆 往往直接记叙主观感受 心理反应 思想感情等 间接抒情 融情于景寄情于物 托物言志 寓情于事 借古讽今 二表达方式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 发展 变化过程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 闺怨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 书愤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 事件 景物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直接描写是直接描写景物 间接描写是衬托手法 直接描写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王维 间接描写 衬托 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诗中没有直接写罗敷如何美丽 而是通过观者的惊艳反应 间接表现她的光彩照人 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 纯用线条勾画 不用渲染烘托的写法 田家父耕田上原 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 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 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 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 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细描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流泉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 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惟见江心秋月白 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 形 声 色 态 味 形 色 是视觉角度 声 是听觉角度 态 分为动态和静态 味 是触觉角度 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 是非 价值 特点 作用等表示的意见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此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抒情 有直接抒情 也有间接抒情 1 直接抒情 不借助任何物 直接抒发情感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苏轼的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城 无处话凄凉 间接抒情 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 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为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情景交融 借古讽今 用典抒情 一 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 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二 情景交融 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 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 松竹梅兰 山石溪流 沙漠古道 边关落日 夜月清风 细雨微草 芭蕉残荷 梧桐细雨 飞蓬浮萍 鸿雁闲鹤 长亭短亭等等 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 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 托物言志的 志 可以指感情 志向 情操 爱好 愿望 要求等 情 志 的区别 在诗歌里 情 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 志 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 抱负 情操 品格等 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 三 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借历史上的古迹或事件来讽喻当朝 四 用典抒情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1 颔联全用名词组合 构成典型环境 诗人来到院子里 远处传来雄鸡的啼鸣 看看天色 一弯残月还高悬于幽暗的天际 收拾行装上路 路上十分空旷 沉寂 板桥上铺满白霜 留下行人的踪迹 作者选取了鸡鸣 残月 茅店 寒霜 板桥等富有特征的景物 极其生动鲜明地描绘出一幅立体的荒山早行图 凄清 寂寞的环境 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艰辛 衬托出思乡的深切 2 颈联仍是早行中商山路上的自然景色 路边槲树的叶子落满山径 枳树的白花把驿站的墙照得亮亮的 叶花本无情 但叶落归根撩人思乡之情 枳花让驿墙更醒目 使羁旅之人又倍感异乡奔波的劳顿之苦和思乡之切 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 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 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 道出了蕴含的真理 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 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 自能声名远播 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 淡雅 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 纯洁的操守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 诗歌中只要有景语 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 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 关键在于情是何情 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 哀景 乐景 愁景 一般情况下 是乐景写乐情 哀景抒哀情 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 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乐 哀 景哀 乐 情 谢亭送别 唐代谢诨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 红叶青山 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 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 说 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 极言春光融洽 如此美景 何以思归 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 如此谋诗 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 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 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寓情于景 诗人怀着特有的情感去看眼前景象 这种景象自然带上了诗人情感的色彩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 春望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杜甫 春雨 春归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从景的角度看 这首诗写了作者 春行 时的所见所闻 有草有水 有树有山 有花有鸟 可谓一句一景 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 而是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 从情的角度看 诗中 花自落 鸟空啼 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 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 凄凉之情 双调 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 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本诗前两句 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 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 作者没有直接外露 却是以 西风 红叶 黄花 芭蕉 秋雨 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 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 衬出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以景衬情诗人在描摹细微婉曲 隐秘难言的情感或浓情蜜意时 往往通过景物来渲染衬托 如 触景生情 因见到某一景物 某一场景 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 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 情与景的融合 题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缘情写景 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 在其笔下 这一景物或违场景 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 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此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情景 属写景诗 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带有凄清萧疏孤寂特点 这正与作者的羁旅之愁相融 1 动静关系 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 采用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 传达情感 分类 以动衬静 以静衬动 动静结合 表现手法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遥看瀑布挂前川 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弯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艳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 是静景 后两句写鱼抢新水 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 是动景 全诗动静结合 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通过描写花落 月出 鸟鸣这些动景 营造出春天的山谷中的一派生机 而这些动景更衬托出一片静谧的意境 以动衬静 韵味无穷 2003年春季安徽卷小桃红秋江倪瓒一江秋水澹寒烟 水影明如练 眼底离愁数行雁 雪晴天 绿萍红蓼参差见 吴歌荡桨 一声哀怨 惊起白鸥眠 这首小令描绘了意境幽远的秋水景色 读来如同欣赏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卷 请从动静和色彩两方面对这首小令进行赏析 这首小令头两句写出江面水影浩白如绢 属静景描写 最后几句 吴歌 惊起白鸥眠 则显出动景 首尾动静呼应 和谐统一 雪晴天 两句描写了在晴朗的天空之下 绿色的浮萍 粉红色的蓼花高低不齐地长在水边 作者将白 绿 红几种色彩巧妙地调和在一起 把秋天点缀得异常绮丽 2 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要事物的艺术手法 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 称正衬 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 称反衬 分类 正衬 反衬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绝句二首 其二 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景 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 你看 漫江碧波荡漾 显露出白翎的水鸟 掠翅江面 好一派怡人的风光 满山青翠欲滴 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 简直就像一团团燃烧着的旺火 多么灿烂 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此 而在后面两句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今春 之景不可谓不美 但 看又过 包含着时光流逝 归期遥遥 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 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这样看来全诗更主要的技巧是以乐景衬哀情 极写春景之美 更能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李煜的 望江南 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3赋比兴 赋 比 兴 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 的主要表现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 是直接叙事写景的方法 卫风 氓 叙述古代一个女子从恋爱 婚变 决绝的过程 比是打比方 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是烘托气氛的渲染手法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4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化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 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 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 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 不思北上的行为 简洁而有意味 颇显豪气 绝句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用典 使语言精炼 内容丰富 5虚实结合诗人在诗歌创作中 离不开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对表现诗歌的主题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联想与想象须有一定的现实根基 现实客观景物或事件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 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 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诗歌中的 虚 包括以下三类 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二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 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三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 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实 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 实事 实境 虚实相生 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 以达到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的境界 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 开拓诗中的意境 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塞上听吹笛 唐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天山 一二句实写景 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 冰雪消融 牧马的季节到了 傍晚 战士赶着马群归来 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 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 那是熟悉的 梅花落 曲调啊 三四句虚写景 将 梅花落 拆用 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 它们四处飘散 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 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 胡地没有梅花 想到梅花之落 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哪几句是写眼前的景象 哪几句是作者想象的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上片除外 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 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 是实写 下片述怀 承 念 字而来 设想别后情景 是虚写 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相间 情景相生 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前两句作者读妻子问归期的信及自己所处的环境 是实写 三 四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 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 只有寄托在将来 表达作者想家思归之情 6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 表现某种志向 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 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例如蜡烛 光明磊落 焚烧自己 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 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 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 运用眼前之物 寄托深远之意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 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 如 以 梅 象征高洁 清秀 淡雅 素朴 以 菊 象征高洁 傲霜斗雪的坚强 被称为 隐逸之花 以 兰芷 象征名贵 孤芳 清高 以 牡丹 象征富丽 等等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借物喻人 咏物言志 表面上写石灰 实际上写人 写自己 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 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 8联想和想象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 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 仙境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 他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 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所描绘的梦境 仙境 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小时不识月 呼着白玉盘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郞西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乱 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怨诗孟郊试妾与君泪 两地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 今年为谁死 9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 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 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 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两种 李商隐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 丝毫不露贬意 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 虚怀若谷 和对贾生的赞叹 可是读了后面两句 才恍然大悟 原来郑重求贤 虚心垂询 推重叹服 乃至 夜半虚席 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 却是为了 问鬼神 的本原问题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 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 讽刺辛辣 感慨深沉 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 应怜履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游园不值 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 被拒之门外 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 看到了满园春色 前后感情有个落差 前面遗憾 后面高兴 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毁教夫婿觅封侯 先写少妇 不知愁 后写 毁 先抑后扬 通过对少妇情绪变化的刻画 深刻表现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 突出了 闺怨 的主题 10细节描写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 又觉得有话要说 故 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 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元稹 行宫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11借古讽今 怀古咏史 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诗 乃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 作为现实社会某方面的鉴戒 借古是为了讽今 观今鉴古 两相对照 或颂古非今 或贬古刺今 以表达诗的题旨 理解鉴赏这类诗词 必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态 首先弄清作品中涉及的历史史实 人物和用典 其次推敲作者对这段史实 或古人 的态度 再次归结作者的写作意图 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 越中览古 赤壁怀古 京口北固亭怀古 石头城 乌衣巷 等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 陈后主作的靡靡之音 杜牧以其为媒介 让人从陈代的荒淫误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 12从对方来写 作者不写自己 而从对方入手来写 抒发的感情比直写更深一层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撇开自己 从对方入手 想象故乡亲人佳节登高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 更能表现出诗人的身在异乡孤寂思乡之情 除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1 诗歌描写了作者身处何境 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2 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试简析之 客居他乡 表达了孤寂思乡的思想感情 撇开自己 从对方入手 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 更能表现出诗人的孤寂思乡之情 13以小见大 言微旨远 往往以眼前景物反映重大内容 写眼前景物又较注重细节的描写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从 金陵 城中选取两个极有代表性的地名 朱雀桥 与 乌衣巷 既能标帜金陵的地理环境 更能激发关于六代繁华的联想 然后将 野草花 夕阳斜 两种荒凉景象和这两个显赫地名联结起来 于强烈反衬中蕴涵异常丰富的暗示 引人深思 前两句写静景 静 得凄凉 后两句 于 野草花 夕阳斜 的静景中添入燕子飞来的动景 以动形静 更见凄凉 燕子不仅是候鸟 还有 喜居故巢 的习性 写出了两个警句 王朝兴替 人世变迁的深沉慨叹 已见于言外 全诗落笔于眼前的 野草花 夕阳 堂前燕 等细小景物 却反映了一个深刻的主旨 封建权贵势倾一时 终究逃不脱衰亡的命运 司空曙的 江春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春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全诗以小见大 通过 不系船 这样一件小事 表现江村宁静幽美的自然环境和主人公悠闲安逸的情调 我们透过诗的画面和形象感受到的是一种单纯朴实的社会生活 14 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 戛然而止 转为写景 以景代情作结 使得诗歌 此时无情胜有情 显得意犹未尽 王勃 山中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 映衬一二句之情 以景寓情 用秋风萧瑟 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 张可久的 中吕 卖花声 怀古 阿房舞殿翻罗袖 金谷名园起玉楼 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 东风还又 野花开暮春时候 诗人叙事时只写淫乐不写败亡 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 耐人寻味 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 戛然而止 转为写景 以景代情作结 使得诗歌 此时无情胜有情 显得意犹未尽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 说到 边愁 用了 听不尽 三字 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 不尽 之情呢 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 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 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 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 秋月高照 景象壮阔而悲凉 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 还是渴望建功立业 是对现实的忧虑 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 不得而知 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抓结构赏诗歌古人作诗 讲究章法 结构 注重诗歌的起承转合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人情 这是一首深合起承转合体式的脍炙人口的七绝 起句如平地春雷破空而来 一个 飞 字 振人心魄 起句直露且显豁 承句 散入春风满洛城 句式和节奏转入从容和舒缓 既使文章的章法张弛有度 又进一步调动了读者的想象 赋予无形的音乐以实体形象 就像是一个可人的小精灵一般煞是可爱 此夜曲中闻折柳 却是陡然一转 闻 字 不仅点出了作者自己的感受 而且 更是用 折柳 一词点染了一种场景 一种情绪 何人不起故人情 以一句深情的发问关合了李白的思乡之情 一 抓住 起 句 1开门见山 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 不拐弯抹角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巾 首联 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 独 字当头 偏 字相衬 如平地高岗 句式突兀 既震慑读者又点题明旨 点出作者处处 惊新 处处怀乡的宦游之慨 2曲笔入题 含蓄蕴藉 不马上就触到本题 开头先来一个发端 运用的好 会使文章有跌宕起伏之感 造成悬念 吸引读者 玉阶怨 谢眺 夕殿下珠帘 流荧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 思君此何极 作者先景语后情语 以景象渲染而后委婉抒情的写法 切合 迂回 起式 诗歌中的 起句 其作用有两点 1 统帅全诗 奠定基调 点明题旨 2 作者着意点染某种情绪 渲染某种气氛 二 重视 承 句 承 句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总接 有分承 有明顺 有暗接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除钟磬音 颔联 曲径 和 幽处 禅房 和 花木 紧承首联中的 清晨 古寺 和 高林 既显章法的浑圆 又使得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造句挺拔且寓意深长 诗歌中的 承 句的作用 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缝合传递的作用 为下文铺垫和蓄势 以使 体物写志 更有根基 三 直击 转 句 转 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 由事及理 由景及情 由物及人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前两句的功用在于勾勒环境 包括时令季节和地域特色 黄梅 和 青草池塘 相互迎合 铺就了一幅在特有的环境下人物特有的一种舒朗的 散淡的 又略带喜悦的情绪的画面 但 有约不来过夜半 一句 不仅结构上是荡开一笔 而且 也是情绪上变化的关纽所在 同时 使得 闲敲棋子落灯花 的貌似 闲适 实则是焦灼的情绪表现的含蓄而有韵味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诗人从贬所渡江而归 离家愈近 思乡之情愈是强烈 但作者却宕开一笔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形象的说明了作者一方面渴望得知家人的 音书 的急切心理 另一方面作者又怕家人受自己牵连的消息得到证实 所以才 情更怯 和 不敢问来人 这里 近乡情更怯 的 转 上接 音书断 下关 不敢 句 把诗人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抒发得淋漓尽致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 秋丛绕舍 边绕篱边 渲染了作者喜爱菊花的氛围 作为铺垫 第三句却是结构上的过度和情感上的急转 从而使 此花开尽更无花 的千古名句更如平地高冈 既句式挺拔 更有令人 陡然一震 的功效 转 句是诗歌中重要的 结 1 它是文本的思路和作者的情路转换的明显的语言标志 也是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四 定格 合 句 所谓 合 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 是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的 神光所聚 所在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本诗的结句 细雨骑驴入剑门 细雨蒙蒙 不是 铁马渡河 为什么在微雨中骑着驴子走入剑门关 而不是过那 铁马秋风大散关 的战地生活呢 这一句 把数十年间 千万里路的遭遇与心情 涵盖于七字之内 既和首句的 征尘 应和 又形象逼真 含蓄蕴藉 故此诗在宋代别具一格 1 是直笔明接 就是尾句直接抒情 言志 阐理 孟郊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看尽 堪称为炼字炼句的典范 体现了作者的畅快得意乃至神采飞扬的情态 以至于我们在一千余年后 仍然能够想见其神态 2 是曲笔收束 所谓曲笔就是用折射 暗示 暗喻 等方法表现出作者的感情 寄托 抱负或诗歌的主旨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本诗中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中的 今日水犹寒 寓情于景 景中带比 不仅高度褒赞了荆轲在国家危难之时冒险犯难挺身而出和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 而且还隐含了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 水犹寒 一语寄托了多少深沉的感慨啊 确实是 以景愈结情语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勃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诗人在江边送走友人后 环顾离亭 仰望明月 远眺江山 感怀此夜 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 富有情味的江山月夜图 尤其是结句 江山此夜寒 上应和首句的 乱烟笼碧砌 的月色深沉 浑圆首尾 圆合篇章 更因 寒 字倍增其妙 古人曾说 一片离情 俱从此字托出 寒 字一语双关 既是自己身体的切肤之痛 又是这个特定达到离别之夜特有的感受 结句 江山此夜寒 使得本诗顿显空灵蕴藉之美 总之 合 句在古典诗歌鉴赏中的作用可以概括如下 1 在篇章结构上 它可以起呼应首尾 圆合篇章 2 揭示诗歌的主旨 层层渲染 铺垫 江上看山苏辙朝看江上枯崖山 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 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 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浓秀 依然不负远来人 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 描绘出一幅幅美景 赤如赭 的 荒村 落日 时分的 霭新画 更新色更深 的 前山 已让诗人观止 抒发感叹 谁知可爱信如今 却哪知巫山最浓秀 层层的渲染 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结构对比 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 前两句 写自由自在 任意翔鸣的画眉 与后两句 写陷入囚笼 失去了自由的画眉 构成对比 结构明晰 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 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 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 不及人间自在啼 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 又叫呼应 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 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 前面交待过的话 后面得有照应 后边要照应的话 前边得先有个交待 这样 文章前后才能贯串 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 照应的作用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 脉络清晰 结构紧溱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 此诗共分两阕 下阕照应上阕 心在天山 与 当年 句相应 身老苍州 与 关河梦 句相应 目的在于构成对照 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如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结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句 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 驰骋闲放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又如其另一首 行路难 尾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诗歌鉴赏表达方式 这首诗采用了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技法 写出了 意象 的 某某 特点 表现 突出 了 某某 思想 感情 起到了 某某 作用 答题要领 分析表达技巧 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 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 还是表现手法角度 还是篇章结构的角度 还是兼而有之 1 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2 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 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传达怎样的旨趣 分析技巧型答题步骤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常用典故 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 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 权力很大 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 檀道济大怒道 乃坏汝万里长城 后来就用 万里长城 指守边的将领 青鸾 仙海经 载 西王母每次出行 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 后人便用 青鸾 青鸟 借指传递书信的人 如李商隐 无题 彭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折腰 宋书隐逸传 载 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 因不肯 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而弃官归隐 折腰 意为躬身拜揖 后来喻指屈身事人 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 梦游天姥岭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化碧 庄子外物 载 苌弘是周朝的贤臣 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 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 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 化碧 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劳歌 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 劳劳亭旧址在南京 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 劳歌 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唐许浑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五柳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载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号为焉 后来 五柳 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东篱 陶渊明 饮酒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后来多用 东篱 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如李清照 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瑟瑟 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 后来借指绿色 如白居易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阳关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 围城 阳关 柳岸 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 后来就用 柳岸 指送别的地方 如柳永 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风骚 原指 诗经 的 国风 和 楚辞 的 离骚 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 如毛泽东 沁园春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雕虫 语出汉代杨雄 法言 童子雕虫篆刻 状夫不为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