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二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客路二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客路二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客路二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客路二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考号 客路二中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面哪个点在y=2x3的图象上?( ) A、(,2) B、(,2) C、(,2) D、(,2)2、下面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的是( )A、y=3x+2 B、y=3x2 C、y=3x+2 D、y=3x2 3、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0 B、0 C、0 D、全体实数4、直线上的点在轴的下方时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是 ( ) A、x2 B、x2 C、x2 D、x25、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k, b的符号是( )(A)k0,b0 (B)k0,b0(C)k0 (D)k0,b06、如图,ABC中,ABAC,BDAC于D,CEAB于E,BD和CE交于点O,AO的延长线交BC于F,则图中全等直角三角形的对数为( )A.3对 B.4对 C.5对 D.6对7、如图,在CD上求一点P,使它到OA,OB的距离相等,则P点是( ) A. 线段CD的中点 B. OA与OB的中垂线的交点 C. OA与CD的中垂线的交点 D. CD与AOB的平分线的交点8、数学老师布置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课代表将全班同学的答题情况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如图),根据统计图,全班同学总数及平均每位同学答对的题数分别为( )学生数做对题数97108 A20,8 B 34,8 C50,8.6 D 49,9ABCEDFO第7题第6 题9、小颖从家到学校是1000米,她以不变的速度从家出发20分钟到书店看了10分钟的书,接着她加快步伐匀速行走,用10分钟到了学校,下列图像中表示小颖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分)与路程(米)之间的关系是() 10、扇形统计图中扇形占圆的30%,则此时扇形所对的圆心角为( )(A)120 (B)108 (C)90 (D)60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项目的具体数量 B、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C、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个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D、统计图只有以上三种 12、 现有一组数据,最大值为93,最小值为22,现要把它分成6组,则下列组距中,合适的为() A、9 B、12 C、15 D、1813、下列条件:ABAB,BCBC,ACAC;AA,BB,CC;ABAB,BCBC,CC;ABAB,BB,CC其中不能说明ABC和ABC全等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4、如图,AEAF,ABAC,EC与BF交于点O,A600,B250,则EOB的度数为( ) A600 B700 C750 D850 第14题 第15题15、如图中的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可以看作哪个方程组的解( )A B C D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一组数据经整理后分成四组,第一、二、三小组的频率分别为 0.1,0.3,0.4,第一小组的频数是5,那么第四小组的频数是 .17、点A(2,4)在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上,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18、 已知,如图2:ABC=DEF,AB=DE,要说明ABCDEF, 若以“ASA”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_;19、如图4: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如果AD=7cm,DM=5cm,则AN=_ cm。20、如果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像的交点在第一象限,那么的取值范围是_三、 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21、已知y与 x+1成正比例,当x=5时,y=12,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A22、已知:如图,AB=AD,BC=DC。求证:B=D B D C23、已知一次函数图像经过点A(2,3)和点B(1,3),(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试判断点C(1,1)是否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像上?24、如图,三条公路两两相交于、B、C三点,现计划建一座综合供应中心,要求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请你画出符合条件的点。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A B C 25、如图,已知DCE=90,DAC=90,BEAC于B,且DC=EC, 能否在BCE中找到与AB+AD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四、 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6、已知:如图,A、F、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FCD,ABDE,且ABDE求证:(1)ABCDEF;(2)CBFFEC27、政府为了更好的加强城市建设,就社会热点问题广泛征求市民意见,方式是发调查表,要求每位被调查人员只写一个你最关心的有关城市建设的问题.经统计整理,发现对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最多,共700个,同时制作了相应的条形统计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共收回调查表多少张?(2分)(2)提道路交通问题的有多少人?(3分)(3)请你把这个条形统计图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5分)班级 姓名 考号 28、网络时代的到来,很多家庭都接入了网络,电信局规定了拨号入网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以任选其一:A:计时制:0.05元分;B:全月制:54元月(限一部个人住宅电话入网)。此外B种上网方式要加收通信费0.02元分。某用户某月上网的时间为x小时,两种收费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1(元)、y2(元),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5分)在上网时间相同的条件下,请你帮该用户选择哪种方式上网更省钱?(5分)五、 解答题(第29题12分,第30题13分,共25分)29、(1)已知PMN中, PR为角平分线,Q为PR上一点,且MQRNQR,求证:PMPN;(6分)PMNRQ(2)若把(1)中“PR为角平分线”换为“PR为高线”,其它条件不变,结论“PMPN”还会成立吗?为什么?(6分) 30、已知:如图,直线yk x6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E,F。点E的坐标为(8,0),点A的坐标为(6,0)。(1)求k的值;(4分)(2)若点P(x, y)是第一象限内的直线yk x6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5分)(3)探究:当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A的面积为9,并说明理由。(4分) F P O A E 客路二中八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B 3、B 4、C 5、D 6、D 7、D 8、C 9、D 10、A 11、D 12、B13、B 14、A 15、A二,填空题16、 10; 17、 ; 18、ACB=F或ACDF; 19、7; 20、k0. 三、解答题21、设,由得,解得,=2,所以,即。22、证明:连结AC,在ABC和ADC中,ABCADC,B=D。23、解:(1)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依题意,得,解得,所以,。(4分)(2)把代入,得1,所以点C(1,1)不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像上。(3分)24、提示:作ABC任意两个内角平分线,它们的交点为所求。25、答:BE=BA+AD 26、证明:(1)AF=CD AF+FC=CD+FC证明:BEAC 即AC=DFEBC=90 ABDCE+ECB=90 A=DDCE=90 在ABC和DEF中即ACD+ECB=90 E=DCE ABCDEF在ADC和BCE中 (2)ABCDEF(已证) BC=EF,ACB=DFEADCBCE 在BCF和EFC中AD=BC,AC=BE AC=AB+BC=AB+AD BCFEFCBE=AB+AD CBF=FEC27、(1)700; (2)140人;(3)略28、(1) (0), (0)(2)由y1y2得,0.05x0.02x+54,解得X1800;由y1=y2得,0.05x=0.02x+54,解得X=1800;由y1y2得,0.05x0.02x+54,解得X1800;综上所述:当该用户上网时间少于1800分钟时,选择计时制上网省钱;当上网时间等于1800分钟时选择计时制、全月制费用一样;当上网时间超过1800分钟时选择全月制上网省钱。29、证明:(1)MQP=180-MQR (2) 结论“PM=PN”还成立。 NQP=180-NQR 理由如下: 且MQR=NQR PR为ABC的高 MQP=NQP QRM=QRN=90PR平分MPN 在QRM和QRN中 MPQ=NPQ 在PQM和OQN中 QRMQRN PRMPRN RM=RN PM=PNPQMOQN 在PRM和PRN中PM=PN 30、解:(1)把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