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册期中试卷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册期中试卷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册期中试卷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册期中试卷人教新课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试卷 (出卷人:) 姓名: 准考证号: 说明:1 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认真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 全卷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习作”三部分,共6页。3 第30、31、32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其余都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填涂。4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请合理安排答题时间。5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根据拼音,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写出对应的词语。(8分)bin c l j ji sho mo dn( ) ( ) ( ) ( )p to w y q zi zhn jng( ) ( ) ( ) ( )二、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读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6分 1 xun shang chn q A.舷窗 B.和尚 C.掺杂 D.鸟栖早居 2 j li hu r A.接济 B.狐狸 C.教诲 D.蠕虫 3 ch yng zng sh A.刹那间 B.无垠 C.棕色 D.宽恕三、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项含有错别字,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4分 4 A.说谎 B.锻练 C.一贯 D.身临其境 5 A.激励 B.墙壁 C.妥贴 D.迫不及待 四、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项加点字的解释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并将这个答案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4分6A、戛然而止(停止) B、奔腾不息(停止) C、十年树木(培养) D、意欲捕鸣蝉(想要)7A、一扁舟(小船) B、凶相毕露(毕业) C、名副其实(符合) D、滥竽充数(不好的,不合格的)五、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选项填入画线处最恰当?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2分8“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的同学真是_,表演了许多精彩的节目。A、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B、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C、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D、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9老朋友提着烟酒来找张法官,请他网开一面。张法官说:“对不起,这件事我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啊!” A、无能为力 B、竭尽全力 C、大显身手 D、终生难忘10下列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邓小平同志深受全国人民的爱戴。B、国庆期间,爸爸特意去省城拜访了他中学时的班主任刘老师。C、贾岛觉得诗中那个“推”字不够好,或者改用“敲”字更恰当些。D、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高尔基。11.无论是幸福还是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都在启示我们: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B、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C、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D、赠人玫瑰,手留余香12.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13.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 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 ,变成 。A、由浅而深深绿色棕黑色 B、由深而浅棕黑色深绿色C、由浅而深棕黑色深绿色 D、由深而浅棕黑色深绿色五、下面三道小题中,哪个古诗文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把这个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6分)14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不是描写儿童的? A、牧童骑黄牛B、小娃撑小艇C、一曲高歌一樽酒D、蓬头稚子学垂纶15唐朝诗人贾岛推敲的诗句 A、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B、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6.下列诗句中,最符合右边图画内容的一项是: A、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B、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C、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二部分 阅读 六、阅读提供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30分) 每个选择题都有A、B、C、D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答案,并把这个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一)1947年,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开普敦巡视工作,在卫生间里,看到一位黑人小伙正跪在地板上擦水渍,并且每擦一下,就虔诚地叩一下头。贝里奇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何如此?黑人答,在感谢一位圣人。贝里奇很为自己的下属公司拥有这样的员工感到欣慰,问他为何要感谢那位圣人?黑人说,是他帮助找到这份工作,让自己终于有了饭吃。贝里奇笑了,说:“我曾遇到一位圣人,是他使我成了美孚石油公司的董事长,你愿意见他一下吗?”黑人说:“我是孤儿,从小靠锡克教会养大,我很想报答养育过我的人,这位圣人若使我吃饱以后还有余钱,我愿去拜访他。”贝里奇说:“你一定知道,南非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叫大温特胡克山据我所知,那上面住着一位圣人,能为人指点迷津,凡是能遇到他的人都会前程似锦。20年前,我去南非登上过那座山,正巧遇到他,并得到他的指点。假如你愿意去拜访,我可以向你的经理说情,准你一个月的假。”这位年轻的黑人是个虔诚的锡克教徒,很相信神的帮助,他谢过贝里奇就上路了。30天的时间里,他一路披荆斩棘,风餐露宿,过草甸,穿森林,历尽艰辛,终于登上了白雪覆盖的大温特胡克山,他在山顶徘了一天,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遇到。黑人小伙很失望地回来了,他见到贝里奇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董事长先生,一路我处处留意,直到山顶,我发现,除了我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圣人。”贝里奇说:“你说得很对,除你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圣人。”20年后,这位黑人小伙做了美孚石油公司开普敦分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名字叫贾姆讷。2000年,世界经济论坛大会在上海召开,他作为美孚石油公司的代表参加了大会,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针对他的传奇一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发现自己的那一天,就是你遇到圣人的时候。17.请为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A.贝里奇和黑人小伙 B.遇到圣人 C.黑人小伙的经历 D.寻找圣人18.第段中加粗的“圣人”意思是()A.自己 B.神 C.帮助他找到工作的人 D.品德高尚的人19.第段中加粗的“圣人”意思是()A.自己 B.神 C.帮助他找到工作的人 D.品德高尚的人20第段中“贝里奇笑了”,“笑”字反映了贝里奇怎样的心理?()A.看到黑人小伙“跪在地板上擦水渍,并且每擦一下,就虔诚地叩一下头”这种行为,他感到滑稽好笑。B.黑人小伙懂得感恩,他感到欣慰,这是欣慰的笑。C.嘲笑黑人小伙的迷信。D.讥笑黑人小伙看不到自身的能力,把功劳全归于他人。21.读完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A.只有懂得感恩,别人才愿意帮助你。B.相信自己,充满自信,不断奋斗,就能取得成功。C.黑人小伙贾姆讷的成功说明圣人的帮助是很重要的。D.人的机遇很重要。 (二)玉米的故事在我们家,玉米是餐桌上的常客,一家三口都爱吃。不过各自的口味却有些差别,母女俩偏爱稍老一点的,说是嚼起来香;我则喜欢品尝嫩玉米煮熟后那清香而又微甜的浆。乡下年迈的母亲知道我们爱吃玉米,年年秋天都为我们备下一些。虽说这在乡下不是什么稀罕物,但难题在于,玉米的生长期是一定的,熟过了头就不能再煮来吃,即使早早掰下来,放不了几天它也会自熟,口感就不对了。乡下人吃煮玉米,都是在将熟未熟之时掰来做。我回老家的时间没个准,很难恰好赶上掰玉米的时候。去年就晚了几天,我对她们母女俩说:“这次回家怕是吃不到新鲜玉米喽。”令我们惊奇的是,中午赶到家里时,一大盘刚煮好的新玉米已经热腾腾地摆在桌上,且既有老的又有嫩的,任各取所需。女儿问奶奶是怎么变的戏法,奶奶说,夏天我每隔七八天在院子里种上十几棵,多种几茬,这样不论你们早几天还是晚几天回来,就都有新鲜玉米了。与玉米相关的劳动记忆也有一些,感觉最苦的活儿是田间管理。玉米长在夏季,天气炎热,锄草施肥打农药,样样都要头顶烈日。锄地不说了,早有悯农诗做了宣传普及。当然,李绅笔下的“禾”一定是别的什么庄稼而绝对不是玉米苗,但场景和辛苦指数差不多。比锄地更苦的其实是后期施肥。早期施肥时玉米尚矮,干起来轻省些,后期施肥则苦得多,最大的考验是闷热。这个时候,玉米已经长高,庄稼地里密不透风。若赶上桑拿天,要钻进玉米地里弯腰低头一棵一棵地施肥,那般闷热与酸痛简直无法形容,汗水不只是浸透衣背,而是浸透全身,整个衣服黏黏地裹在身上;头上脸上沾满玉米花粉,汗水伴着花粉流入眼中,火辣辣的疼;胳膊和手则常常被玉米叶子划出一道道血印子,汗水一浸,其滋味不难想象。那个时候最渴望的,就是赶快干完一趟,好到地头上喘口气。到了地头,纵然是在太阳底下暴晒,依然觉得清爽无比。每每想起这个场景,我就想,所谓幸福,其实是没有什么绝对标准的,不过是从比较中获得,完全看你以什么作比较。还有一种农活干起来也比较闷热,就是到玉米地里拔草,拿回家喂猪养羊,余下的晒干、垛好,可以卖。这是所有乡下孩子都干过的。不过,拔草时偶尔也会有意外惊喜。比如找甜棒。成熟了的玉米地里,会有极个别的没长出玉米棒子,这种玉米的秸秆与众不同,泛着红色,光滑顺溜,且比正常秸秆要细一些。折断,去其皮,嚼来味若甘蔗,盖因没结下玉米而把糖分都转化到了秸秆中。昨日的这些如烟往事,在女儿听来简直有些天方夜谭。我却觉得,那段时光苦是苦一点,但却给了我许多东西,值得我好好回报。22. “在我们家,玉米是餐桌上的常客。”这句话的“常客”的意思是()A经常来的客人B来自常州的客人C常常吃到的玉米D熟悉的客人23.母亲为什么每隔七八天就在院子里种上十几棵玉米?() A 母亲根据玉米的生长期种玉米,这样玉米就不可能一起成熟。 B母亲这样做是让我们无论什么时候回来都能吃到新鲜的玉米。C 母亲看上去是种玉米,实际上是在播种对子女无私的爱。 D 母亲年纪大了,不懂得玉米的生长规律。24.怎样理解“纵然是在太阳底下暴晒,依然觉得清爽无比比”? () A 幸福是从比较中获得的,暴晒的太阳虽然酷热,但和玉米地里相比,依旧感到幸福。B 这样写更能突出“田间管理”的艰辛C 天气太热,已经分不清哪里凉意。 D 和闷热的玉米地相比,地头真的凉爽了许多。25.短文最后说那段时光给了作者许多东西,值得好好回味,你认为哪些东西值得作者回味?() A多种口味的玉米值得作者回味。 B 玉米地里拔草,偶尔找到甜棒,去其皮吃C 在玉米地里锄草、施肥。 D 与玉米相关的虽苦但充满欢快的劳动记忆。26.短文用“玉米的故事”为题目,主要目的是()。A 玉米的故事体现了年迈的母亲对我们无私的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