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七律长征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会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2、能正确、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诗句,会说全诗意思。二、教学重点:感受毛泽东极其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三、教学难点: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介绍历史背景1.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我国建国多少周年了?(60年)作为60年华诞献礼,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革命歌曲,请欣赏。2.你们知道这首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歌曲选自谁的诗词吗?对,这首歌是根据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谱写而成的。(板书课题:七律长征)3.大家熟悉毛泽东吗?谁来说说?(指名1人)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中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而且还是了不起的诗人和书法家。让我们通过本节课学习,走近毛泽东,去感受他的伟人风采和作为诗人的豪情,好吗?3.请大家齐读课题。(七律长征)4.有人知道什么是七律吗?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这种诗的特点是每首诗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诗句的末字押韵。5.我们了解七律诗篇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资料袋中了解,什么是长征,好吗?出示地图;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第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期间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陆续到达陕北,长征至此结束。下面就让我们顺着伟人的笔记去触摸长征、感受长征。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布置学习任务,出示自学要求。【出示大屏幕词语注释,让学生在有限时间自学,促进了了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节约了查字典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2.检查自学情况。(1)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范读齐读)(2)我们已经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了,老师检查同学们自学词语情况。等闲 逶迤 磅礴 细浪 走泥丸 尽开颜三、深入理解诗意(一)学习第一句1.刚才我们理解解词义,下面我们逐句来理解诗句。请看第一句:(出示图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总结过渡:你说的很完整, 红军为什么把经过万水千山,当成了平平常常的小事呢?请看第二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二)学习第二句1.介绍五岭山脉和乌蒙山。(画图大小山。)这就是五岭山脉,五岭地处五省的交界处。有五座山岭组成。五岭山脉连绵起伏长达两千多里。是中国江南最大的山脉,这就是乌蒙山,位于贵州和云南交界处,山高谷深,气势雄伟。2.谁能说说这句话意思?(这句诗是比喻句,什么样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像什么?连绵起伏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却像是腾起的小浪花”,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脚下滚过的泥丸。)3毛泽东为什么把连绵起伏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却像是腾起的小浪花”,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脚下滚过的泥丸?这里面还有故事呢?长征之初,红军经过五岭,国民党就想借此五岭山脉曲折蜿蜒的天然屏障设消灭红军。然而,红军数万人马在人民群众帮助以隐蔽奔袭的方式连续突破了敌人的三道封锁线。取得胜利。后来红军来到乌蒙山,国民党就马上集中了十几万人前来围攻。为避开强敌,红军在这里与敌周旋自如,国民党军却疲惫不堪且总追不上。经过一个月的“转圈”,红军又以隐蔽奔袭的方式在敌夹缝中跳出包围圈。红军走出乌蒙山两天后,敌人还在山中苦苦寻找红军的足迹。4. 了解了这两次战役, 谁能说说毛主席把这样浩大的五岭比喻成小小的浪花,把乌蒙山比作是脚下滚过的泥丸是为了表现红军什么精神?5.这种不怕困难,英勇无畏的精神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板书:英雄总结过渡:这句诗承接了首联的“千山”。板书:千山。把五岭比作细浪,把乌蒙比作泥丸,毛泽东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途中还有哪些战役表现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呢?请看第三句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三)学习第三句1.介绍金沙江和大渡河。金沙江在四川和贵州交界处,金沙江江面宽阔,水急浪大。两岸都是高耸入云的山崖,大渡河位于四川省南部,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是十三跟铁索组成的泸定桥。“暖”和“寒”是这句诗的关键词语,这里面蕴含着一个故事呢!你们想不想听啊?1935年5月3日红军到达金沙江,敌人戒备森严。毛主席进过勘察,命令红军一面假装进攻迷惑敌军,吸引他们的主力部队;另一面率领我军三万红军仅仅靠37名船工、7只小船,7天7夜悄悄地渡过了大渡河。可以说这是红军表现最富有智慧、最成功一次的战斗,也是唯一一次没有伤亡的战斗。2.了解历史背景,现在谁来说说“暖”在这里什么意思? 为什么高兴?3.说得很好,“寒”这里面蕴含着一个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1935年5月25日,红军到达大渡河敌人为了阻止我军渡江,不仅重兵把守,还抽掉桥上的木板,剩下了13根摇摇晃晃的铁链。英勇无畏的红军组成了22人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一面用双手和膝盖匍匐前进,一面投掷手榴弹,闯过泸定桥,经过两个多小时惊心动魄的战斗,消灭了守军,夺占泸定桥。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战斗,也是伤亡最惨重的战斗。4“寒”在这里指什么?为什么心寒?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含义?总结过渡:这句诗承接了首联的万水板书:万水。这一暖一寒的对比写出了红军渡金沙江的喜悦和为夺取泸定桥而惊心动魄。红军不仅战胜了强大的国民党军队,而且战胜了大自然赋予的严峻考验。请看第四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四)学习第四句。1.“喜 ”是这句诗的关键字,这里面还蕴含一个故事,请看录像。年9月,中央红军到达岷山脚下,岷山海拔4千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气温平均零下10度,晚间甚至达到零下30度。在高度严寒和极度缺氧中,红军战士草鞋单衣,食不果腹。他们用辣椒面、棕背心、麻布片等御寒,因此许多人饿倒、冻倒、病倒,牺牲无数。可以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最艰难地战斗。但是红军不悲观,不气馁,而是充满信心和希望翻越岷山。2.“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3.翻越岷山那么困难,红军还满怀喜悦这体现红军什么样的精神?4.在困难面前,还保持愉快的精神,充满信心和希望。这叫做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板书:乐观【抓住诗句的关键字:“暖、寒、喜”倾听故事,理解了关键字的真正含义。避免机械枯燥分析讲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5.谁能说说这句诗什么意思?6.刚才通过了解历史故事理解了诗意,谁来试着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四、激情诵读1.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率领部队翻越岷山时,回顾一年来长征途中千难万险,慷慨万千。满怀激情的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七律长征。这首诗毛泽东运用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列举了长征途中几次重大胜利。把红军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发挥到极致,可以称之为艺术精品,千古绝唱。老师想用自己的感情把这首诗朗诵出来,你们想听吗?2.相信你们比我读得更有感情,谁来读一读?(23人)3.下面请大家看着大屏幕来背诵这首诗。五、扩展阅读:1.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下面我们在学一首毛泽东的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谁能说说这首诗和七律长征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七律言诗,八行七字。 末字押韵。)2说的很正确。让我们有感情读一读这首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六、作业布置像这样的诗还有很多,让我们课后查阅资料,读一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来感受毛泽东诗词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下课!课后评析:引进课外资源,处理教材广、深。 判断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主要看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图文并茂的图片、视频(共四分钟):五岭、乌蒙山回旋战、巧夺金沙江,视频飞渡泸定桥、翻越岷山等课外资源,体现了挖掘教材的广度。唤起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现代科学证明:人大脑中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性教具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二、抓住关键词语,正确理解诗意,突出教学重点。“暖”“寒”“喜”看似容易理解,其实不然。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把“暖”理解为暖和,把“寒”理解为寒冷;把“喜”理解为喜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先告诉学生它们是关键词语,学生就会带着主观意识倾听故事,学生通过看视频,了解历史背景,准确无误领会了关键词语真正含义。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从小故事中怎样找寻答案,而且突出了教学重点,体现了课改理念。三.结合历史资料,巧妙质疑,突破难点。通过图片讲解五岭的连绵起伏,乌蒙山的气势雄伟,通过两个小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毛泽东把五岭比作小浪花,把乌蒙山比作小泥丸是为了体现红军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难点迎刃而解,学生不仅深刻体会毛泽东运用比喻手法的巧妙,而且感受红军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结合七律诗篇特点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