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十讲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ppt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十讲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ppt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十讲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ppt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十讲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ppt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十讲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讲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 学习目标 赵树理方向 的建构赵树理创作的特点赵树理的文学贡献与局限对赵树理的评价与当时文学思潮的关系 文革 后对赵树理研究的特点以及研究者们的主要观点 赵树理的生平 赵树理方向 的建构 赵树理的的创作观 赵树理说 我不想上文坛 不想做文坛文学家 我只想上文摊 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时去赶庙会 三两个铜板可以买一本 这样一步一步地夺取那些小唱本的阵地 做这样一个文摊文学家 就是我的志愿 由此在四十年代写下 小二黑婚 等一系列为农民所喜欢的作品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精神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毛泽东在这篇讲话里大声呼吁作家们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作品 赵树理的创作与毛泽东的讲话精神相默契 受到左翼文学界的代表人物郭沫若 茅盾 周扬 陈荒煤等的热情赞扬 但他们的评价有差别 见教材205页 1947年7 8月间 在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正式提出 赵树理方向 作为边区文艺界开展创作运动的一个号召 作为我们的旗帜 建国后 赵树理与郭沫若 茅盾 巴金等作家齐名 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1 赵树理方向 是一种文艺政策性的引导 是对当时 主流 文学的倡导 因为他创作的大众化 农民化的审美追求 正好适应了当时解放区的社会变革需求 周扬当年的评价实际上是要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面向大众的革命文学树一个榜样 一种努力的前景 这种倡导有其特定的历史合理性与特色 2 赵树理的创作确实呈现出不同于以往新文学作家的新的历史特点 他的创作能忠实反映农民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要求 并真正为农民所接受 他的大众化是可以直接与农民对话的 其以前提倡大众化的作家没有能做到这一点 包括鲁迅 3 赵树理自觉地将写作与农村变革实践统一起来 常写问题小说 写农村变革以及农民的命运 心理 情绪 追求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配合 赵树理创作的特点 1 主题 艺术视点 以兴奋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当家做主的历史必然性 并且以冷静的态度揭示了这一历程的艰巨性 复杂性 曲折性 这种艰巨性 复杂性 曲折性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表达 1 地主阶级的残酷和狡诈 李家庄的变迁 中的地主李如珍 用血腥的屠杀镇压农民的反抗 李有才板话 中的地主閻恒元 用隐蔽的手段保护自己 阻挠农民的翻身 2 农民精神上的封建主义负担和狭隘的目光 小二黑结婚 中的二诸葛 三仙姑 李有才板话 中的老秦 传家宝 中的婆婆 3 基层政权不纯A 坏分子混进基层政权 如 小二黑结婚 中的金旺 兴旺 邪不压正 中的小旦B 贫苦农民当上干部后 由于小生产者的封建心理 反过来压迫农民 如 李有才板话 中的小元 邪不压正 中的小昌 2 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1 新一代农民 小二黑结婚 中的小二黑 小芹 传家宝 中的金桂 2 老式农民二诸葛 三仙姑 3 会发生锐变的年轻一代农民小元 小昌 赵树理的文学贡献与局限 贡献 1 在现代文学史上 很少作品如赵树理的小说这样 能直接融入到广大普通农民的文化生活中去 他的小说回应了新的社会实践 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的问题 他对农村中新人的塑造 他对新的政权基层组织严重不纯的状况的揭示 他对新的时代农村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的描写 为农村写作提供了新的经验 2 把中国传统的评书改造成为现代小说 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小说形式 推进了 五四 白话小说的民族化 局限 过分强调中国民间文化的传统 对 五四 开创的新文化传统认识不足 与西方文学的隔绝限制了赵树理的艺术视野 束缚了他的艺术手脚 使他很难更为深广地表现中国农村的历史变革 很难在一定的篇幅里展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宏大的场面 如 李家庄的变迁 对赵树理的评价与当时文学思潮的关系 40年代后期 根据毛泽东的 讲话 精神 党要求文艺要大众化 民族化 要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村的巨大变化 赵树理的小说由此而获得广泛的赞誉 新中国成立后 党领导下的文学强调理想化和乐观精神 强调以歌颂为主 强调写工农兵生活和重大题材 强调突出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 强调对政治运动和党的政策的配合 强调英雄形象的塑造 同时 党对农村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 赵树理作品不适应的一面突现了出来 并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高时低 文革 后对赵树理研究的特点以及研究者们的主要观点 1 80年代初 文艺思想大解放 文坛上批判 四人帮 的 瞒和骗 假大空 文学 呼唤文学的真实性和现实主义回归 对赵理的研究主要是称颂其 现实主义 精神和作品的 反封建 主题 主要的研究者是黄修已 楼肇明 刘再复 2 80年代后期 对赵树理创作在艺术性方面的不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主要的研究者是戴光中 他对赵树理的创作持异议的态度 特别是对赵树理的 民间文学正统论 持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