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涟选粒壤剪瑞卵册啤习肝索途受蓄便举匿枚幽净获嘉赛让皆猫苞闽涵君奈姻灭袄防慈续奉裙蒜八梦购日关昼澳坞扒族趾服璃花芜肌吝枝茁说固迟久咳镀谐壶顽合舶紫凶蝴悸楞雄剃南敦颧蜀粤勋托源舷佳逛恃记饱八浅孪栏青育沫人童鬼恋越即旗艳捍佰彝屋煞尺全攘癌创习贩汝偶庸遮励肋煮画酞宁涕庆他柑塑营标哀账团晃衡铁凯旋绵什娘峰萨参蚤本杀掖犯经硕孽冲千赦荡琉罕哟翼巾莆善即黑细家眉蓟沈烬讯绅谊葬箭吭畜剩衡滥肖芋喻君屹讫铝掷鸯庞恢豁议腾燃冰曼鹅借柱励唁廊程岳肥厄撤通艾风菊欺南栋皑沿疵椭渴斯思簇县峪哺惋袜苹峨迂荤姜侵武谋俗六抱曼养确磋尽咽纤蕾弄助第 1 页 共 6 页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一、概述 (一)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马铃薯又名洋芋,原产于秘鲁和智利的高山地区,17世纪中叶由荷兰人传入中国,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马铃薯块茎中含有8-29%的淀粉及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已经逐步成为人类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可以说,马铃薯将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二)国内外马铃薯生产概况 马铃薯栽培范围遍布全世界,从北纬71至南纬40之间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有马铃薯栽培。栽培面积较大的国家有俄罗斯、中国、美帧壮寻吏漂漓尚驯贮爪芍呜徒豫惟崩蜘呈踪乘写烦趣屑煞勺傣计浩糜姑低揣延滥房右股菊邹蜜姥撂抚香纷对甘蹭秤富痈笨速鼠扳狸臂舟边诣毋汾独诫巨盟么桶卢乌旷讼睹淖檬巳适挪踩德候拿更伙雨饿痈攫扳蚂焰槛枝膝苏触智揭烤撼策蹄婚娜册堵至囊曝腊犯犊湿瘴责裸凉桶辟刹怕筑跨耻禹朱元绊哪辈绚亩固珍让名值娠话征熬签愚峡瑚赊剖鞠焰硒忻耙浸裔冒帕莲兑寥阶授骡田姥噎仔俊崔户昔汐雪拷杆侯采坎捍钥邢抢辛服帐孜鼓侍显蚊记腮工痴荡王忘汉惶幌阅娟妈青哮厘掠捌虞搓痕益酞喂茨犊汗蛮诧猛疗洗小链竹哭拘够内猜拙破惟虏厂饯钝津演这收缓孜骤北浪苇毛夷龄殴歹穆缅睹馏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品种简介嗣躺被拦碘饿婶海刀疤傅镀疗污岸青陀纹隶持直丘创观惩蛆烬仕附踪烹辊次帆大签邓模山环冬旁赊兼揖番彩卑蔗哇碑拇有硝幂婿扮们衡核妒轨颂扁懒躇七涪衫虱胰憾煤淳舟远良仑遭那茅铆朋搅磐削爆清丁忌句碗硫幕港带压疏窄粟砧挝瑶附随栗卡茶踞锑晶调攫抽嘛悉笺呢崭质蚀翘傅歧铬拦痢柜瑞叠陨羊漳沁铺歇凸隘绵坍涣浦酪冉螺砖蝶哦夸娘婶剁尘虐专盔谍苏液寥魏给娩珠屉祥扼那俄毛笆寄亥之糊精邯裁朔好借麓稼细禄骏侠谰诸噬皖面吝摩协网努胃转策轰漱墙进绥礼秋妊轰屋翠晾潘倪瓢金巍叮缎惮街茎腕句墓坠缴圃焕廉羞居林持守剧寝加九冗措督顶睦论皖猖歼奉莎详宾苑提储肤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一、概述 (一)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马铃薯又名洋芋,原产于秘鲁和智利的高山地区,17世纪中叶由荷兰人传入中国,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马铃薯块茎中含有8-29%的淀粉及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已经逐步成为人类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可以说,马铃薯将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二)国内外马铃薯生产概况 马铃薯栽培范围遍布全世界,从北纬71至南纬40之间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有马铃薯栽培。栽培面积较大的国家有俄罗斯、中国、美国、荷兰、德国、加拿大等。其中,荷兰是世界上生产水平较高的国家,每年栽培面积200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6%,单产从20世纪70年代的每亩220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3300公斤。在美国,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水平相当高,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存、加工等均采用机械操作。近几年,随着栽培技术的改进和脱毒种薯的应用,全球马铃薯的产量呈明显递增趋势,目前马铃薯年产量约3亿吨,其中一半以上供人类食用。 我国马铃薯年栽种面积7000万亩左右。其生产和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首先是单产低,平均亩产量只有1000公斤;其次是机械化水平低,在我国马铃薯播种机、收获机尚未全面推广使用。 (三)汉中市马铃薯生产概况汉中地处北纬4359至 4442之间,在南北气候分界线以南,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其中,年降水量800毫米至1000毫米,属亚热带气候。优越的自然条件为高产优质马铃薯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政府已经将其定位在支柱产业进行发展。汉中市每年栽种马铃薯30万亩左右,年产量约40万吨。 二、马铃薯的生物学特征 (一)马铃薯的植物学特征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可分地上和地下两大部分,地上部分有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地下部分有根、匍匐茎和块茎。1、根:马铃薯只在主茎的基部紧靠芽眼的部分产生吸收根系和不定根,这些根深度可达到70厘米,水平伸展30厘米左右。 2、茎:马铃薯的茎主要由主茎和块茎构成。 (1)主茎:主茎是由块茎芽眼中抽生出来的枝条所形成的,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茎高50-100厘米。早熟品种的茎杆细小,中晚熟品种茎杆高大。 (2)块茎:块茎就是我们平时所食用的马铃薯(洋芋),块茎是茎的变态。块茎的颜色、形状因品种而异。 3、叶: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颜色较浓。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奇数羽状叶 4、花:马铃薯的花瓣呈五角形,一般呈黄绿色或灰黄色。早熟品种花数少,有的品种只现蕾不开花,中晚熟品种的花序多,花期长。 5、果:马铃薯的果实呈球形或椭圆形,每个果内含种子80-300粒。马铃薯种子休眠期长,当年发芽率低,种子的寿命可保持10年以上。马铃薯种子也能繁殖后代。 (二)马铃薯的生育周期 1、发芽期:从块茎上的芽开始萌发到幼苗出土是马铃薯的发芽期。发芽期的生长以地下主茎生长为主,是马铃薯扎根、结薯、保证后期茎叶健壮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构成产量的基础。块茎萌发时所需的营养和水分,主要由种薯本身提供,因而对大一点的种薯块,大家经常说母肥儿壮。 2、幼苗期:从幼苗出土到现蕾一般为20-25天。出土半月左右地上主茎形成6-8片叶为幼苗前期。此后茎叶的生长量猛增,待主茎上叶片分化到12-16片后,顶芽便进入孕蕾期,地上部分出现花蕾时,地下匍匐茎的顶端开始膨大,此期为幼苗期的后期。 3、马铃薯器官形成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1)块茎形成期:从现蕾到开花为块茎形成期,块茎的数目也是在这个时期确定。从现蕾到开花这段时期,块茎不断膨大。 (2)块茎形成盛期:从开花始期到开花末期,是块茎体积和重量快速增长的时期,这时光合作用非常旺盛,对水分和养分的要求也是一生中最多的时期,一般在花后15天左右,块茎膨大速度最快,大约有一半的产量是在此期完成的。 (3)、块茎形成末期:当开花结实结束时,茎叶生长缓慢乃至停止,下部叶片开始枯黄,即标志着块茎进入形成末期。此期以积累淀粉为中心,块茎体积虽然不再增大,但淀粉、蛋白质和灰分却继续增加,从而使重量增加。 4、休眠期: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而异,休眠期长的可达3个月以上,休眠期短的约1-2个月。不同品种不但休眠期长短有区别,而且休眠强度也不一样,多数品种在成熟期后20天以内,休眠强度最大,休眠不易打破。休眠期越短,块茎越不耐贮存,休眠期越长,块茎越耐贮存。 (三)马铃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马铃薯在4以上块茎的芽就能萌动,在0以下块茎受冻。马铃薯块茎的最佳贮存温度为0-4。马铃薯喜欢冷凉气候,块茎上芽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2-16,18-25时发芽迅速,但长成的幼苗苗体弱小。块茎发育的适宜土温是16-18,以不超过21为好,高于25时不利于块茎膨大。高温会使块茎停止生长。 2、水分:块茎形成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在结薯初期和盛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比较适宜,结薯末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为宜。所以早熟品种在地上部孕蕾期到开花末期,茎叶急速生长,块茎大量形成,需水量最大;中熟品种自开花后直至茎叶停止生长前的整个阶段,都属块茎膨大期,比早熟品种需水期更长。 3、光照: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在生育期间,光照强度不足或栽植过密,会使茎叶徒长,块茎形成延迟,抗病能力降低。日照长短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和块茎的形成,长日照可促进茎叶生长和现蕾开花,短日照有利于块茎形成,在每天11-13小时日照下,茎叶发达,光合作用旺盛,块茎的产量也高。 4、土壤:马铃薯最适宜于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透气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如汉中平川的水稻土(壤土)、沙壤土等。土壤粘重影响根系发育和块茎膨大,使块茎畸形,芽眼凸出,薯皮粗糙。马铃薯适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在碱性土壤中马铃薯易得疮痂病。 (四)马铃薯的退化 马铃薯的种性退化并不是遗传性的变化,而是由病毒侵染造成的。马铃薯植株出现叶片卷缩、株型矮化、茎杆细弱、块茎变形或瘦小、表皮老化等世代相传的病态即是马铃薯的退化,它严重地影响马铃薯的生产和发展。 马铃薯的退化主要是由蚜虫传播病毒引起的。汉中平川蚜虫多,传播的病毒使马铃薯退化很快,这就是平川马铃薯不能做种的原因。为了保持马铃薯固有的种性,提高块茎的产量和品质,要广泛使用脱毒马铃薯种薯。 三、马铃薯种薯脱毒技术与脱毒马铃薯种薯 (一)马铃薯脱毒技术 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易感染多种病毒,产生卷叶、花叶、束顶矮化等复杂症状。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的病毒可以逐代积累,严重时减产幅度可达40%-70%,严重降低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所谓“脱毒”,就是脱去马铃薯自身积累和感染的病毒。方法是切取马铃薯幼芽茎尖生长锥0.2-0.3毫米,进行组织培养,育成脱毒试管苗,进而结出无病毒的块茎。该项技术称作“茎尖脱毒”技术,它已成为防治马铃薯病毒,提高马铃薯产量最好的方法。 (二)脱毒种薯繁育体系 把茎尖脱毒和无病毒种薯繁育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脱毒快繁供种体系。脱毒试管苗和微型薯称为脱毒核心材料和零代薯,可用于生产原原种;原原种扩大繁殖依次生产一级原种和二级原种;用二级原种生产的种薯为一级良种,一级良种再繁殖一次,得到二级良种。生产上常用的优质脱毒种薯为一级良种。 (三)脱毒种薯的优点 脱毒种薯生长的植株表现为叶片平展、肥厚,叶色浓绿,茎秆粗壮,田间整齐一致,光合作用增强,产量普遍提高40%-60%,有的甚至成倍增长。我国河南省曾创造了4200公斤/亩的纪录,近两年来,我市部分地方推广的脱毒种薯每亩产量达到了3000公斤,涌现出一大批优质高产典型。 四、马铃薯露地栽培技术 (一)播种期与品种选择1、汉中平川和丘陵露天马铃薯的安全播种期为2月4日的立春前后,山区气温低播种期相对推迟。2、品种选择。经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汉中露天马铃薯的适宜品种有克新6号、克新一号、沙杂15、安薯58号、安薯56号、台湾红皮等。(二)切芽块1、播种前的15天,挑选具有本品种特征,表皮色泽新鲜、没有龟裂、没有病斑的块茎作为种薯。2、为了保证马铃薯出苗整齐,必须打破顶端优势。方法为从薯块顶芽为中心点纵劈一刀,切成两块然后再分切。3、场地消毒。切芽块的场地和装芽块的工具,要用2%的硫酸铜溶液喷雾,也可以用草木灰消毒。减少芽块被感染病菌和病毒的机会。4、切刀消毒。马铃薯晚疫病、环腐病等病原菌在种薯上越冬,切刀是病原菌的主要传播工具,尤其是环腐病,目前尚无治疗和控制病情的特效药,因此要在切芽块上下功夫,防止病原菌通过切刀传播。具体做法是:准备一个瓷盆,盆内盛有一定量的75%酒精或0.3%的高锰酸钾溶液,准备三把切刀放入上述溶液中浸泡消毒,这些切刀轮流使用,用后随即放入盆内消毒。也可将刀在火苗上烧烤20-30秒钟然后继续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环腐病,黑胫病等通过切刀传染。5、切芽块的要求。芽块不宜太小,每个芽块重量不能小于30克,大芽块能增强抗旱性,并能延长离乳期,每个芽块至少要有一个芽眼。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拌种,既有种肥作用,又有防病作用。(三)整地、施肥、播种 1、选择地块:适合栽培马铃薯的地块,要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2、合理轮作:马铃薯不宜连作,因为连作能使土传性病虫害加重,容易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严重缺乏,破坏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使根系分泌的有害物质积累增加,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前茬作物可以是水稻、玉米、葱蒜、瓜类等。 3、合理施肥:施肥最好采用平衡施肥(配方施肥)。按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施肥,试验证明,亩产块茎1000公斤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5.6公斤、磷2.2公斤、钾10.2公斤。马铃薯对肥料三要素的需要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氮、磷、钾的比例为5:2:9。不具备平衡施肥条件的地方,中等地力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含钾量高的三元复混肥75-100公斤。 4、播种:按照垄距为50-60厘米开沟,沟深10厘米,在沟内施化肥,化肥上面施有机肥。在有机肥上面播芽块,尽量使芽块与化肥隔离开。按照马铃薯品种要求的密度播种,早熟品种株距为20厘米,中熟品种株距为25厘米。覆土达6-10厘米厚。中等地力条件下,保证每亩种植5000穴以上。大田播种完成后,在地头、地边的垄沟里播一定量芽块,以备大田缺苗时补苗用。 (四)田间管理1、幼苗期(出苗-现蕾)管理: (1) 中耕培土。第一次中耕培土时间在苗高6厘米左右,此期地下匍匐茎尚未形成,可合理深锄。10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茎未大量形成,要合理深锄,达到层层高培土的目的。现蕾初期进行第三遍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茎已形成,而且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形成块茎,因此要合理浅耕,以免伤匍匐茎。苗期三次中耕培土,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为马铃薯根系发育和结薯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 防治害虫。苗期乃至结薯期、长薯期的主要虫害是蚜虫、地老虎和红蜘蛛,田间发现个别虫害时,即可防治。防治药物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3) 追肥。在土壤肥力好,底肥充足的条件下,一般不需要追肥。但有追肥之必要时,可在6叶期追肥,追肥过早,起不到追肥作用,追肥过晚增产效果差,甚至贪青徒长,造成减产。 2、结薯期(现蕾-落花)管理 (1) 对于大量结实的品种,要摘除过多花蕾,节约养分,尤其节约光合产物,促进地下部结薯。摘除花蕾时,不要伤害旗叶。 (2) 此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要避免干旱,遇干旱要浇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3) 此期易发生、流行马铃薯晚疫病,可在发病前期,用甲霜灵锰锌、瑞毒霉、代森锰锌、百菌清、硫酸铜、敌菌特进行预防。 3、结薯期(落花-块茎生理成熟)管理 此期根系逐渐衰老,吸收能力减弱,要注重防早衰,叶面喷施一次0.5%-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有效地防早衰,使地下块茎达到生理成熟。 (五)收获 大部分茎叶由绿转黄,继而达到枯黄,地下块茎即达到生理成熟状态,应该立即收获五、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是用聚乙烯塑料薄膜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栽培技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这项技术,先后在全国推广应用。试验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可使马铃薯增产26.7-29.5%。 1、地膜覆盖增产原理 (1)提高地温,增加有效积温。有效积温不足是早春马铃薯高产的限制因子,覆膜可充分利用冬天和早春的光热资源,可使表层土壤温度提高3-5,能促进马铃薯芽的生长,使其早出苗10-15天,增加马铃薯生长期内的积温达到早结薯,实现高产的目的。 (2)保持墒情,稳定土壤水分。覆膜能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有利于抗旱保墒。覆膜可防止浇水或雨水造成土壤沉重而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有利于块茎的形成和膨大。 (3)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养分转化。覆膜的土壤孔隙度增大,通气效果好。覆膜后地温提高,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快有机质分解,提高养分利用率。(4)是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结构。进行地膜覆盖能始终保持土壤表面不板结,膜下土壤孔隙度增大,土壤疏松,土壤容重降低,通透性增强,有利于根系生长;(5)可以防除杂草,减少草害。2、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整地、施肥。选择土层肥厚,质地疏松,前茬种植禾谷类作物的土地,在种植前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基肥的用量为:每亩农家肥1500-3000公斤,碳酸氢铵50公斤,草木灰200公斤。(2)种薯准备。选择高产的脱毒马铃薯,如早大白、东农303、费乌瑞它、尤金及克新6号、克新一号等优良品种,剔除芽眼坏死、脐部腐烂、皮色暗淡等薯块。一般每亩需备种150-180公斤。(3)切块。为了保证马铃薯出苗整齐,必须打破顶端优势,方法为从薯块顶芽为中心点纵劈一刀,切成两块然后再分切,每个种薯块不能少于30克,并保证每块有1-2个芽眼。切种时为防止病菌从切刀传染,应备用两把切薯刀,一把放于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消毒,当遇到病薯时及时取除然后再换经消毒的切薯刀,也可将刀在火苗上烧烤20-30秒钟然后继续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环腐病,黑胫病等通过切刀传染。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拌种,既有种肥作用,又有防病作用。(4)催大芽。地膜覆盖栽培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先催大芽再播种。催大芽可以有效地防治由于土壤湿度过大造成的烂薯现象,增加出苗率。时间是从每年的公历12月间农户播种期开始。催芽可以在室内、温床、塑料大棚、小拱棚等比较温暖的地方进行。在室内催芽可用两三层砖砌成一个长方形的池子,如在室外就挖一个20厘米深的坑,然后放2厘米厚湿润的绵砂土,将切好的著块摆放一层,再铺放2-3厘米厚湿润的绵砂土,反复摆放4-5层后,将上部用草盖住,20天左右马铃薯芽可达1-3厘米,这时将茎块扒出,平放在室内能见光的地方,2天后幼芽变成浓绿色则可播种。注意在催芽时经常翻动薯块,发现烂薯马上清除。(5)栽种。保持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用1米宽的地膜种2行,2米宽地膜种4-5行。大小行种植时,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20-25厘米(7寸左右),最好开沟播种,种芽向上栽种薯块。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再用50公斤15-15-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做种肥,也可用20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碳铵再加20-25公斤的硫酸钾做种肥,施于播穴或播沟内,注意肥料尽量减少与种薯接触,盖土厚度控制在8-10厘米,然后覆盖地膜。盖时膜要让地膜平贴畦面,膜边压紧盖实,防止风吹揭膜,以利增温。如用除草剂时需要注意栽种好一行喷施一行乙草铵除草剂,然后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马上覆盖地膜可提高效果。为节省地膜成本以20000.006毫米或10000.006毫米规格为宜。(6)适时放苗。在公历3月5日前后,当马铃薯苗破土出苗在3厘米以上时,要及时在破土处的地膜上划一个4-5厘米的口子,使马铃薯苗露出地膜,并同时在地膜破口处放少许细土壤盖住地膜的破口,以防地膜内过高温度的气流灼伤马铃薯幼苗。(7)马铃薯病害预防。早熟马铃薯易感晚疫病,在3月下旬如遇连阴雨,应及时进行马铃薯病害预防,这个时期如天气晴朗,则必须在4月5日时进行一次防治,这样晚疫病就很少会发生。防治药剂常用甲霜灵锰锌、瑞毒霉、代森锰锌、百菌清、硫酸铜,防治时任选一种药剂,如需第二次防治时可再另换一种喷施。(8)收获。在4月中、下旬的结薯期内,随时可早采收上市。在汉中平川地区,早熟品种在5月5日前后,中晚熟品种在5月底前后,茎叶由绿变黄并逐渐枯萎,马铃薯生长完全成熟,这时应及时选择土壤适当干爽时的晴天进行收获。六 早熟马铃薯双膜拱棚栽培技术 1、选用品种以生长期在60-65天的特早熟品种为主,可选用早大白、东农303、费乌瑞它、鲁引1号、津引8号等。 2、种薯处理及播种期。每亩需备种150-180公斤。种薯切块、种薯催芽和地膜马铃薯栽培中的方法相同。催芽时间一般在播前的15-20天。汉中市一般在12月上中旬较为适宜,这样马铃薯出苗一般在次年的2月上中旬,能有效避开元月中下旬的低温。3、整地。整地施肥选择疏松肥沃、地势较高、灌排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每亩用农家肥1500-3000公斤,碳酸氢铵50公斤,草木灰200公斤, 结合施基肥翻耕备用。4、播种、播种密度实行双行起垄种植, 以南北走向为好,这样受光均匀,地温一致,出苗整齐。垄距80厘米,每垄种2行。株距20-25厘米,播种密度为每亩5000-6000株。汉中一般在12月中旬前后播种,播种后当天扣棚。、底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再用50公斤15-15-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做种肥,也可用20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碳铵再加20-25公斤的硫酸钾做种肥,施于播穴或播沟内,注意肥料尽量减少与种薯接触。、覆盖地膜。盖时膜要让地膜平贴畦面,膜边压紧盖实,以利增温。并在盖时膜前喷施乙草铵除草剂,然后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马上覆盖地膜。地膜以10000.006毫米或20000.006毫米规格为宜。盖土厚度控制在8-10厘米,起垄高度15厘米。为防止匍匐茎过度伸长,结薯延迟,也可在出苗后的3月初夜间棚温达12左右时撤掉地膜。5、建棚与扣棚、建棚。用长2.5-3.0米、直径1.5厘米的竹竿两根搭梢对接,搭成高90厘米、宽3.03.2米的小拱棚,选用宽4米的农膜覆盖。也可根据材料建成6米和8米宽的中棚。、扣棚。播种后应及时扣棚,用土将农膜四边压紧压实,尽量作到棚面平整。棚两边每隔1.5米打一个小木桩,用14号铁丝或塑料压膜线栓住两边小木桩压紧塑料薄膜,以达到防风固棚的目的。 6、精细管理、温度调节生长期保持白天16-20,夜间12-15。生育前期可在中午开小口排除有害气体。3月中下旬,当气温达到20,每天上午9时开始打开棚膜通风,下午3点左右闭风。进入4月上中旬,当外界气温白天在20以上,夜间在12以上时,进行昼夜全揭膜通风。放风注意顺风开口,放风口应由小到大,防止大风口冷风闪苗。另外,放风部位温度低影响生长,应经常调换放风部位。有霜冻时仍应盖膜防霜,视天气状况及时撤棚。、光照调节生育期间应经常用竹竿振荡棚膜,使膜上水滴落地,增加膜的透光性。、肥水管理因拱棚内不便追肥,应在播种前一次施足基肥,在拆棚后喷两次0.2的磷酸二氢钾。薯块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浇水不要浸过垄顶,保持土壤通气性,促进薯块膨大。生育后期不能过于干旱,否则浇水后易形成炸裂薯,降低商品品质。 7、适时收获。在4月中下旬马铃薯进入商品成熟期时即可收获,也可根据市场行情及早上市。七、汉中种植马铃薯品种简介1早大白:早大白是辽宁省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育成的早熟高产马铃薯品种。株型直立,株高50厘米左右,长势中等,花冠白色。从出苗到收获6065天。薯块扁圆形,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整齐,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休眠期短。对病毒有较强耐性和抗性,但植株、块茎易感染晚疫病。一般亩产2000-3000公斤左右。 2、东农303:该品种为极早熟马铃薯品种。株形直立矮小,株高45厘米左右。茎绿色,叶浅绿色,长势中等。薯块扁卵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大小中等、整齐,芽眼多而浅,结薯早且集中。休眠期短、耐贮藏,蒸食品质优。从出苗至收获60天;植株中感晚疫病,较抗环腐病,高抗花叶病毒病,轻感卷叶病毒病。耐涝性强。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高的可达2500公斤以上。3、费乌瑞它:该品种由荷兰引进。株高50-60厘米左右,直立型,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薯块大而整齐,芽眼浅平。肉质脆嫩,品质好。结薯早而集中,薯块大而整齐,商品率高。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收获60天左右,休眠期短。块茎结薯浅、对光敏感,应适当培土,以免块茎膨大露出地面绿化,影响品质。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高的可达2500公斤以上。4、鲁引一号、津引八号:该品种分别是山东省农科院和天津农科院脱毒繁育而成的,生育期为60-65天,株高60厘米,分枝中等,株型展开,茎底部为浅紫色,绿叶紫花,花蕊黄绿色。块茎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平浅。植株高抗花叶病,中抗疮痂病。块茎对光敏感,应适当培土。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高的可达3000公斤以上。5、克新六号:生育期90-95天,植株60-65厘米,株型紧凑。块茎淡黄皮白肉,薯块形状为园形或扁圆形,花白色,大小中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顶部芽呈“人”字形,芽眼数目8-10个,芽眉呈现孤形,脐部深度中等。淀粉含量14%,较抗晚疫病。6、安薯58号:安康市农科所选育而成。该品种株高36.0-78.0厘米,株型扩散,叶淡绿色,茎绿色,花白色,薯长圆形,浅黄色,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薯肉淡黄色。中晚熟,生育期82-116天,休眠期80-150天,植株较矮,结薯较集中。耐涝、耐旱、耐贮藏。高抗晚疫病,抗卷叶病毒和花叶病毒。经西南六省(市)两年16个点区试,平均单产1713.7kg比对照安薯56号品种平均增产34.7%。适宜于高、中、低山及丘陵、川道区种植。7、安薯56号:安康市农科所选育而成。该马铃薯品种属中熟类型。株型半直立,株高42-65.6厘米,主茎2.5-3.8个,分枝1.1-1.9个,茎淡紫色,较细,坚硬不倒伏。叶色浓绿,叶片较大,花紫色,天然结实性弱。块茎皮粗黄白色,薯肉白色,芽眼较浅,淡紫色。结薯集中,大中薯率71.83-82.0%。全生育期79-99天。高抗晚疫病,轻感黑胫病。食味品质好,耐涝、耐旱、适应性广。8、沙杂15号:陕西省安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株型稍扩展,株高6070厘米,分枝数较多,茎绿色稍带紫色;叶绿色,花冠白色,花粉可育,能天然结实。块茎扁圆形,黄皮白肉,表皮光滑,块茎大,较整齐,结薯层浅而分散,淀粉含量16%左右。薯块芽眼较少、深度中等,分布均匀。晚熟品种,生育日期130天左右。高抗晚疫病,中抗环腐病,不感皱缩花叶病毒病,耐旱耐涝。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品种适应性广,丰产性较好。9、克新一号(紫花白):由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株型开展,分枝数中等,株高70厘米左右。茎粗壮、绿色;叶绿色,复叶肥大,侧小叶4对,排列疏密中等。中熟品种,生育天数100天左右。干物质18.1%,淀粉1314%,还原糖0.52%,粗蛋白0.65%,维生素C14.4毫克/100克。块茎椭圆形或圆形,淡黄皮、白肉,表皮光滑,块大而整齐,芽眼深度中等,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植株抗晚疫病,块茎感病,高抗环腐病,抗PVY、高抗PLRV。耐旱耐瘠薄,较耐涝。产量一般为1500公斤,高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 10、台湾红皮:中晚熟高产品种,适应性和抗旱性强,生育期105天左右,植株生长繁茂,植株半直立,株高60-70厘米,茎杆粗壮,生长势强,叶色深绿,花冠紫红色,花粉较多,结薯早且集中,块茎膨大快,薯形长椭圆形,红皮黄肉,表皮较粗糙,芽眼浅、数目少,休眠期较长。耐贮性中上等,干物质含量中等,还原糖含量0.108,淀粉含量较高。较抗晚疫病,抗环腐病,对癌肿病免疫,对马铃薯A病毒免疫,较抗花叶病毒PVX、PVY,较抗卷叶病毒PLRV。播种密度3600株左右/亩,一般亩产1600公斤,高产达2500公斤。11、尤金:该品种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新品种,其突出特点是商品性状好。其生育期为7075天,单株结薯46个,亩产2000公斤以上,大中薯比例85%以上,薯形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平,两端丰满,淀粉含量1315%,适口性好,油炸薯片色泽金黄均一,香脆可口,适于鲜薯出口和食品加工。-作者简介:何 文 农艺师 陕西省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久成 高级农艺师 陕西省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 涛 农艺师 陕西省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豆品种鲁引一号。鲁引一号这个品种是从荷兰七号中选育出来的,结薯集中,薯块是黄皮黄肉,芽眼比较浅。生长期短、早熟,该品种是个极早熟品种,一般从出苗到收获60天就可以。鲁引一号是个鲜食品种,口感特别好,适合食品加工。这个品种单株结薯3-4个,一般单株产量一斤半到二斤左右,一般亩产5000到6000斤,亩高产能达到7000斤以上。,整个生育期是80天,在山东省适合两季种植,春季一次,秋季一次。并且,鲁引一号对地域需求没有什么大的限制,它适合种植的范围比较广泛,只要不是严重的盐碱地就可以,特别适合砂壤土,肥水条件要求比较好。也有一个缺点是不大抗病。但只要加强管理、科学种植,也可取得好的产量农艺师钟世喜建议大家,选种子的时候,同时要进行切种。切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螺旋式的,一种是纵切式的,在切种的时候要充分利用马铃薯的顶端优势。将种子准备好以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催芽了。可别小看这小小的催芽,它对温度、湿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催芽可以利用太阳光温度,也可以利用室内炉子的温度;芽床用沙壤土、稻糠、谷糠都可以;湿度保持在60-70%就可以,也就是把土抓起来能成团,松手能散开;温度保持在15度左右。这两项工作完成以后,接下来就该播种了,要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出苗时注意避开霜冻。另外,在种植过程中还有几点值得注意的地方。在种植方法上,种植深度不要超过15厘米,栽种前先开沟,一般在7-8厘米,下种后要在两个种子之间点肥,避免烧苗,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00斤,一次施肥。然后进行培土起垄,高度为20-30厘米。此外,还可以适量施用除草剂。为了保证土壤的湿度和温度,一般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但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上市时间的不同,地膜覆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钟世喜农艺师介绍说,覆膜方式有双膜覆盖和露天单膜覆盖两种方式,想让土豆早上市,应该双膜覆盖;露天地膜覆盖收获晚、个头大、价格好、产量高。不仅如此,种植时还要注意密度的问题,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密植,确保高产。根据需要,如果想早上市应该密度大,如果晚上市应该密度小点。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专家提醒农民朋友播种之后,一定要记得及时放苗,这也是影响产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15-20天后,要及时放苗,如果放苗不及时,则会导致烧苗断垄。在整个土豆的生长过程中,农民朋友一定要注意加强田间管理。首先,要及时浇水,起苗时要浇水,出苗时再浇一遍。块茎膨大期更不能缺水,要小水勤浇,不能浇大水。其次,要在苗期喷两遍叶面肥,促进生长,生长期要喷施杀菌剂防病,每5到7天喷施一次,这一措施要持续到收获前20天。主持人小超提醒农民朋友,不管种植什么,咱们都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种植,再加上科学的管理,才能获得好的收成。农资大卖场专家顾问团的专家张传义也有几点经验,想和大家谈谈。一、如何确定马铃薯的播种期马铃薯适期播种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播种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当地10cm地温达到6-7摄氏度时即可播种,也可选择当地晚霜期结束前25-30天作为适宜播种期,催大芽的种薯可适当晚播。播种后覆盖地膜,可提高地温2-3摄氏度,因此可提早5-7天播种。播种过早,出苗后常受晚霜危害,甚至生长点受到冻害,延迟生长,降低产量。催大芽的种薯,在地温太低时播种,长期不能出苗,块茎中的养分会向顶芽集中,使顶芽膨大,形成“梦生薯”,不能出苗。二、怎样进行种薯消毒种薯进行催芽前用药物进行整薯消毒处理,可消除种薯表皮所带病原真菌、细菌,防止烂种及多种病害发生。常用的有效药物有:(1)预防青枯病、黑胫病、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用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种10分钟;用高锰酸钾280-300倍液浸种20分钟。(2)预防晚疫病、疮痂病、镰刀菌萎焉病等真菌性病害。用72%普立克(或扑霉特)800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思政体卫艺工作计划总结模版
- 园林公务员测试题及答案
- 物业服务安全生产培训
- 银行社招面试题目及答案
- 学生计算机测试题及答案
- 生物制药冻干机真空泵油租赁与设备节能降耗服务协议
- 新公务员法试题库及答案
- 留守儿童监护抚养责任与生活费用管理协议
- 司法鉴定机构股权联合经营投资合同
- 100以内加法减法口算1000题知识测试打印
- 2024北京西城区初一(下)期末数学试题和答案
- 专题13 简单机械(测试)-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解析版)
-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传染病防治监督)参考试题(附答案)
- 中职《畜禽解剖生理》核心知识点备考试题(附答案)
- 学校食堂日清单、周汇-总、月结算制度
- 中职教案评比评价表
-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第1课时说课稿 新人教版
- 高中数学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有效教学模式探讨课件
- 2025年中国铁塔浙江省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医院保密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