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历史三次科技革命复习课件 .ppt_第1页
初三中考历史三次科技革命复习课件 .ppt_第2页
初三中考历史三次科技革命复习课件 .ppt_第3页
初三中考历史三次科技革命复习课件 .ppt_第4页
初三中考历史三次科技革命复习课件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六中历史组 瓦特 爱迪生 比尔 盖茨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 英国正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 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变成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九上教材 第三次科技革命 在这次科技革命中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 九下教材 九年级历史复习专题之 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一 明确目标 认清考点 1 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况 并能与中国进行联系 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2 通过阅读 分析材料 提高自己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 通过比较和归纳 全面认识和理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 导学提示 梳理基础 根据导学案内容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基本概况做梳理 再次巩固基础知识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 原子能 空间技术 生物工程等领域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英国 美国 德国 牛顿力学定律 电磁学 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 煤 电力 石油 原子能 核能 珍妮机 瓦特改进蒸汽机 汽船 火车 电灯 汽车 飞机 电报 电话 电子计算机 美国 后扩展到整个世界 下面这些发明有几种分类方法 A E F G D H I B C 三 探究问题 形成共识 夯实基础 三次科技革命背景条件比较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19世纪为50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缩短为7年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只需3至5年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 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 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 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 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 7 在1950年 1972年猛增至6 1 在增长的因素中 科技进步的因素在19世纪70年代约占60 20世纪80年代达到80 夯实基础 三次科技革命影响比较 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上的共同点 1 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 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 促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消极影响 a 战争 一战中的飞艇 飞机 毒气弹 坦克 远程大炮 二战中的原子弹 b 环境 环境污染 废气 汽车尾气 太空废料 核废料等 c 高科技犯罪 网络 黑客 生物化学技术制造冰毒等 d 其他问题 克隆人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重要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国家 重视 尊重人才 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 鼓励知识创新 个人 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掌握高科技知识 努力参加社会实践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 加强国际合作 注重可持续发展 趋利避害 结论及启示 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中国各处于什么历史时期以及为什么前两次和第三次初期中国都没有得到发展 思考 1 第一次 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 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 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参考答案 2 第二次 中国仍然处于清朝的封建统治之下 第二次科技革命时的中国没有能够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 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 中国又一次错失机遇 参考答案 3 第三次 中国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 封锁 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 也缺乏正常的交流 建国后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影响 左 倾思潮泛滥 教育发展受到冲击 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的好机会 参考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 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 中国进行了洋务运动 近代工业产生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经济 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思想文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进行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0世纪60 70年代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有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66年 地对地导弹实施核爆炸 1970年 东方红1号卫星成功发射 1973年 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培育 籼型杂交水稻 863计划银河巨型计算机系列 大亚湾 秦山核电站 嫦娥探月工程 神舟系列飞船上天等 改革开放以后 尤其863计划实施以来 中国在多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这些成就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强国地位正在不断提高 成为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走 可持续发展 道路 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发明 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我国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 1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B C D C 四 学以致用 反馈检测 2 2 我们习惯于把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称之为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机械特色不同B 构成材料不同C 交通工具不同D 能源动力不同 D 3 相对于前两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大的一个特点是 A 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B 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C 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性加剧D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大大缩短 D 阅读下列材料 小组合作 材料一依我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长远看 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 我们要千方百计 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 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 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材料二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并且归根结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 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江泽民 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起来 试着解决以下问题 1 材料一 二的共识是什么 2 你怎样看待国际间的竞争 3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 请结合现实 从国家和学生个人两个方面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 参考思路 3 从国家来讲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为科技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尊重人才 鼓励知识创新 从学生个人来讲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从身边做起 积极投身到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 1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2 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其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而这又往往取决于教育与人才的竞争 结合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 谈一谈 科教兴国 战略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答 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使英国成为19世纪末以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德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生产获得巨大发展 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