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建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人工栽培猪苓的可行性.doc_第1页
成县建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人工栽培猪苓的可行性.doc_第2页
成县建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人工栽培猪苓的可行性.doc_第3页
成县建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人工栽培猪苓的可行性.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县建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人工栽培猪苓的可行性分 析 报 告项目名称:成县建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人工栽培猪苓项目项目规模:建设人工猪苓种植 亩项目总投资:共计投资 万元,企业自筹20万元,申请帮扶资金 万元项目建设期:四年栽培品种:猪苓申报单位:成县建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地 址:成县黄渚镇吴湾村法定代表人:吴建辉邮 编:742504联系电话 册 号:621221NA000143X开 户 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县支行厂坝分理处账 号:一、项目概况:黄渚镇地处成县北部,东南与徽县江洛接壤,西北与西和晒经相邻,南与成县王磨相接。属西秦岭余脉,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502377米之间,境内以高山、河谷为主,沟道交错。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冷暖适度,年均气温11.7。无霜期200天,年日照时数1625.5小时,年均降雨量620.8毫米左右。总面积149.16平方公里,共辖10个村,42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458户,5576人。土地总面积1676.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1.19万亩,林地118.65万亩,天然草场15.5万亩。森林覆盖47.9%,适宜发展中药材猪苓,天麻的种植。成县建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黄渚镇北部的吴湾村,合作社注册于2012年8月,现有入社社员5户、30人,均为本村村民,截止2013年3月,合作社已累计种植猪苓 亩,产值达 万元,天麻 亩,产值达 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目和意义 猪苓是一种菌类的常用中药材,由于人们近年来大量采集野生猪苓,使之生长缓慢,市场供不应求,虽近年来有人工栽培,但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发展潜力仍然很大,因此,发展猪苓人工栽培是一项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十分显著的项目。三、猪苓栽培的市场前景 猪苓在90年代前后,年需量在9001000吨左右,货源主要来自野生。2000年之后,由于我国人口的急剧增加,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范围急剧扩大,林木无节制的滥砍滥伐,林地被人们垦为耕田。森林面积大幅度缩减,猪苓窖的生长环境残遭破坏,猪苓资源急剧减少,加上人们毁灭性的采挖,猪苓残遭“满门抄斩”破坏了猪苓的持续性发展。野生猪苓急剧减少,市场货源逐渐显紧,市价也逐年攀升。据不完全统计,近年猪苓年需量在20003000吨左右。猪苓野生资源的日益减少,加剧了猪苓市场的紧绌。今年春季市场猪苓价格已由90年代的每公斤1220元左右攀升为120150元左右,市场货源紧缺畅销。猪苓野生变人工培育迫在眉睫。 四、发展趋势 由于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市场出现供不应求趋势,价格已由90年代的每公斤1220元左右攀升为120150元左右,仍有上浮趋势,进而刺激了农户对人工家植产生的积极性。经小面积栽培研究得出种植地域广,有野生猪苓生长的地方均可栽培,对环境无污染、无破坏、无三废,故发展前景广阔,易形成产业带,可带动区域的经济增长。五、猪苓人工培育的效益分析猪苓野生在海拔10003000米的阔叶林带,以枫树为主,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环境,适宜在早阳照射的南山和西南山坡生长。栽培猪苓,只要温湿度适宜。一年四季均可栽培。猪苓是一种好气性低温真菌,温度在9-28度之间均能生长。人工栽培猪苓可在山地林下,也可在房前、屋后、塑料大棚栽培,林下栽培在10-40度南坡及西坡的阔叶林下,栽培35年可收获,经试验研究,猪苓家植,每平方米平均可采挖12kg,按市场收购价 元/kg计算,产值 元/平方米,其中投入:菌种、种苓, 元/平方米,栽培材料 元/平方米,计 元,获利 元。投入产出比可达 以上,效益可观,且投资回收期短,无投资风险,农户积极性极高,截止2013年3月底,栽培面积已达 平方米;产值 万元。 六、基本情况及实施条件 我镇地处山区,森林覆盖面积大,林中土壤多含腐殖质。湿润,野生分布较广,适宜栽培地多,材料充足,不与其它生产、生活产生矛盾,对生态环境无破坏作用,市场需求量大,易形成规模生产,可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就条件而言:经多年试验研究,基本摸清了猪苓生长的环境因素为及伴生菌种类、栽培材料等因素。已建标准菌种厂一座(供生产伴生菌、猪苓菌菌种用),厂房面积800平方米,试验地120平方米,已栽培6000平方米,可利用地达 亩,栽培地及栽培材料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现有技术人员5人,2人长期进行菌种及其它研究,3人进行栽培试验及栽培材料研究。 七、结论该项目实施后能促进野生药材家植的进程,能合理地保护、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永续利用,增加产量,满足市场需求,进而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农户进行种植,调整产业结构,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