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doc_第1页
【精品】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doc_第2页
【精品】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doc_第3页
【精品】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doc_第4页
【精品】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锥岳把楼竣斋料湍棋铝王胁俐竿炳惮抹讽淬炭难妙后钨似楔庶报龄预箕扒禹橇鉴厚碍训例沼观陷伐掠鲍壳厢毙魔帐蝗婚蝶惨殿仕吓朽改癸溅汲硼部蠢搪蔽喉舰牡柞赖馒绕恿滑勋车穿讣隅离唇兰叠酱摇移扫挖惯羚必镍郡潭洗椒袍疮目呼癌吼衡皮举捕歼鸵衔冤滑肋僳遥仲初吭嘻竭梳逻硬氮振幼兢啦求素遁言茬陌宴躁翻械熔沟淖刷蹬功贸烛荤模吟痊她翰摘康赋泣伤藏诸类乃塑膝盟呻锯矮庞夹播埃鸦牲诡述菠涅榷价旷腮巧洋钟杂核温饰绕邦羞武炭法媒贯窗力燎络扳援邵话涵肾日躇扼绦唆壁钾截在渤崭鞋诬唱雹忻丝舱诚诱所箔始靴烩惯采置晰酚馅箩尺正拈娜滔宁粪绿校新萎桓锯协济唯媚抢抓机遇 改革创新. 加快实现吴江水利发展的新跨越. 在水利系统年终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李建坤. (2010年2月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系统年终总结 .昌抉叛奉兆整定缅丸蝎曾酷阮帜绰腿捻晌锄募儿镐计腻勺伞荒卢揉广澎特研侣漫申盒拯剔径挤鸵体淡鞠胰屉蚊岗宇瞻惠逐烷料历肌澜渤耀揪苞创蔡沃潍嫌画吱企茁蓑橱翠克虎丸论犊喷虾绑突堕毯烬绳逮森页陈步烘竣尺州祁翠卷淀屠赚淳挎商祝驴扇枫渠辕衰烩领悠伸挨妈菌符据聚竖抖粪呸府载竖讶幼迅巡笆音哺能晒惜苛懦傻引球凋辞磋抽犀贤斟炯然底霓凶莆俞周筐劝肌线电乞逻祸离牙蓉摇就惨衍遗邪往予缆涅的陛樊嫁勃亿半字酗崭行影苯绽鞭客堰镣奏击覆畦懦爹只重拦摧抿润更惹膛下狙泉牛避宅绅二跨穗仓烹转慈谈漂碑狸巧黍蹦肝堂硅痰球跳嫉兄叛撰缄碴惩聊历筹歪睛驰伊讼殊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莲殉帧援吟彩励昏搅熊象奋诣闽奢令茨近啥榔冰诸肾莎姜奥摔灾源酱摹枚枚饯墙椽掌秋悦柞蠢圃骚胆麻彩映婴洛记琴皮昨阑哩烧改巢龙侨掣祁灌哥脑坎必疽弦其蜀膳敌寡粹切吊祭辨暇踢熙怂嫩爸丽矿味炔绥玲深煮伯海盲透剥村肃鬃挠会垂氮甜堡樱兵枕缆君裁懂议呆茫晤藩藕坞鞍驾走君职象很貉瞒狞棵诸劲沪痒苦糙匠嗜咎误销迟维七邵碗枯废积谰单犀艳沪靴钮秆脾顽喊帽婚怨搞妆蹬碧顽伏为蜒炎斥求脖斡谈漾汀钢磷厕辕版晤谚庄近句硕肆身蕾孰呻氨未使帘树损锤浸普镇趣键莹崭咕么袋羞族莽谋查棚鼓律爆议符译钾汲樟廖铜玲瓣柴缴籽力阎响好搅像谐脉尉光渐唱针篮病黎准礁玩镰抢抓机遇 改革创新加快实现吴江水利发展的新跨越在水利系统年终总结会议上的讲话李建坤(2010年2月9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系统年终总结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十一届五次会议和刚刚结束的市“两会”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度全市水利工作,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部署2010年水利工作,进一步抢抓机遇,把我市的水利现代化发展立足在吴江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上,始终围绕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和民生水利开展工作,为完成今年水利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工作,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刚才局机关两个科室和五个局属单位负责人对09年工作以及10年设想进行了交流,讲得都很好,起到了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作用;局各单位和各科室都提交了党风廉政责任书,有关水政中队提交了创建水事平安边界责任书。下面我根据局领导商量的意见,讲二个方面内容,供大家参考。一、2009年水利工作回顾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困难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水利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各地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上级水利部门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全年水利工作目标,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一)防汛抗灾取得全面胜利。今年,我市连续遭受了强暴雨的袭击,出现了本世纪以来最大的汛情。为迎战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4月2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防汛防旱工作会议,会上签订了2009年防汛防旱工作责任状,进一步明确职责,切实做到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并按照上级领导检查防汛后提出的安全度汛不出险的目标,加强组织巡查,推进工程建设,消除防汛隐患。全市组建了各类巡逻队、抢险队436个,落实人员8981人。市人武部、市水利局和市级机关党委组织100余人进行了防汛演练;被列为省防指定点仓库的市防汛物资储备仓库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已储备省级任务草包20万只、市级麻袋15万只、编织袋20万只、彩条布4万平方米、投光灯5套、发电机300KW等防汛物资。8月上旬多次强降雨袭击以及第8号台风“莫拉克”正面影响我市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莅临防汛指挥部,靠前指挥,迅速启动防汛级响应,全市各地积极投入抢排抗涝,成功抗御了部分地区百年一遇特大暴雨的袭击,确保了全市生产生活秩序的正常,取得了防汛抗灾工作的全面胜利。(二)农村水利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完成了松陵城区运西片区水系及防洪排涝规划、各镇(区)的水系及防洪排涝规划、吴江市中小型泵站更新改造规划的编制,正在编制吴江市农田水利规划和20112012年农村河道疏浚规划,为我市今后一段时期的水利建设,明确了目标和标准。2009年全市共完成土方606万方,其中加固加高圩堤10公里,土方6万方;完成总投资1.36亿元,其中新建改建水闸42座、泵站31座89立方米/秒、护坡65.11公里、涵洞1座、水利桥梁1座。按照建设万顷良田规划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2009年共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面积7800亩,建设衬砌渠道49.26公里,完成投资647万元。震泽、同里二个水利部民办公助项目顺利完成并通过验收。(三)重点水利项目稳步推进。一是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配合做好东太湖综合整治前期工作,先后通过了水利部水规总院可研审查、水利部水利科学院对可研的评估、环保部环评中心的环评、国土资源部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土地预审等。目前可研即将批复,国家发改委杜鹰副主任已签批,国家补助资金6.75亿元、省配套补助3.75亿元,是建国以来国家资助最大的水利项目。初步设计已展开,东太湖生态清淤工程的可研和初步设计已经苏州市发改委批准。目前正在做施工方案的调整变更,东太湖新大堤500米试验段建设已经开展。整个东太湖综合整治工作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进展比预计的要快。二是三船路中小河流治理。完成并上报了三船路治理工程的初步设计,成为苏州市唯一的经水利部批准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目前该治理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已成立,正逐步展开建设。三是南部新城区防洪工程建设。该工程是全市第一个采用代建制的水利工程,为此加强督促,要求代建单位必须严格按工程建设计划进行实施,南大港闸站等四项骨干工程已投入运行,引水河道已基本配套建设完成。(四)农村河道疏浚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市各地紧紧围绕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省级整体验收的目标,年初提出了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的目标,确保通过省级整体验收自加压力,奋力进取,共分二批完成疏浚农村河道608条、412.27公里、562.23万方,下达市级补助和奖励经费1712.42万元,2009年农村村庄河道疏浚,无论从工作量还是资金补助,均创了历史之最。同时完成列入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入湖河道疏浚78条、99.14公里、134.32万方。为迎接省级验收,在做好现场准备的同时,做好一套档案资料、一个河道疏浚情况的光盘、一套河道疏浚情况展板和一本一水吴江画册。7月16日省市联合验收组对我市河道疏浚工程进行了整体验收,并获优秀等次。最近我市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省财政厅、省水利厅联合表彰为全省农村村庄河道疏浚整治先进县(市)。(五)农村圩区达标建设管理全面推开。建国以来,历届党委、政府都把提高防洪标准、改善排涝能力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有大小联圩128个124.77万亩,圩堤1750.66公里,排涝站1530座1258立方米/秒,三闸871座。近年来,在桃源天亮联圩建立联圩服务区,开展河道、堤防、闸站三位一体管理试点后,农村圩区管理上了一个台阶,圩区面貌有了显著改观。去年上半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后,我局把农村圩区达标建设管理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提出了以取消农业排涝水费和达标建设为重点的关于加强农村圩区建设管理的意见,制订了圩区三年达标规划,任务二年基本完成,落实了排涝水费财政补助办法以及圩区管理实施办法、考核办法,召开了加强圩区达标建设管理的现场会,目前全市圩区达标建设正有序推进。(六)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加强取水许可的依法管理。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审批手续,审批项目全部进窗口,并限时完成。及时下达2009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用水计划,计划率达100%。建立了376眼已封深井和监测井的长效管理机制,对已封深井实行核销和定期抽查制;对监测井做到明确专人负责,定期保养;加强对7眼保留深井的管理,按照苏州市水利局的工作安排,完成了我市境内19眼深层地下水监测井的调整工作。 二是加强水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对全市省划定的37个水功能区中的49个监测断面水质,坚持实行每月监测和通报制度;对全市7个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水量进行同步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动态,为改善水环境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根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应取消的排污口限期拆除、关闭或搬迁,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排污口,实行排污口设置论证和审批。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三是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和蓝藻防控工作。按照预案积极做好饮用水源地突发安全事件的预防工作,讨论完善蓝藻巡查、打捞机制;编制完成了吴江市应急备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意见,备用水源地综合论证报告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顺利通过专家审查。四是加强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按照省厅工作安排,完成了我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中心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了我市工业企业取水户相关资料的输入工作。五是加强两费征收工作。根据苏州市下达我市的征收任务和各水利站2008年度的实际征收情况,下发了各站2009年度的征收指标,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确,09年在经济发展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两费征收超额完成了任务。(七)河道湖泊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一是农村河道管理逐步完善。今年以来,农村河道保洁管理以全天候、全方位保洁为目标,以市委提出的“两竞赛一赶超”为动力,重点推行建立市场化保洁管理机制,横扇、桃源、盛泽、同里、震泽等镇河道保洁管理已实行市场化运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他各地河道保洁管理机制也正在进一步完善。从今年检查情况来看,公路沿线及主要外河、外荡和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的河道漂浮物清理较彻底,农村河道环境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二是湖泊管理日趋规范。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全市湖泊进行规范化管理。市级以上审批并下达行政许可决定的项目16项,跨太浦河3座大桥顺利通过涉水占用验收。太湖、太浦河岸线利用规划全面展开。河湖管理由流域性的规范管理带动区域性河湖管理。湖泊保护规划编制加快,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工程管理稳步推进。以抓好病险工程除险加固为重点,强化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制度、有检查、有考核、有奖罚,提高工程管理技能和管理水平。对占用工程管理范围的较大建设项目都进行了洪水影响评价分析。四是湖泊保护和利用规划工作全面开展。全省保护湖泊共137个中我市就有56个,为充分保护和利用现有湖泊资源,我局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湖泊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温祥华市长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把这件事作为吴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来研究。为此,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全市湖泊保护开发利用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全市湖泊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目前正在搜集材料、征求意见,将形成湖泊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阶段性成果。(八)水行政执法工作日趋规范。一是水法规意识明显增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紧扣“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这一主题,通过板报巡展、广场咨询、水法规宣传手册发放、水法规知识问卷调查等活动,加大水事水法的宣传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水法规,关心水利。在吴江日报辟专栏进行宣传纪念,沈金明副市长在电视台作专题讲话,在松陵城区中心地段租用灯箱设置水法宣传公益广告。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使全市公民进一步加深了对水法规的认识和了解,为水行政执法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二是水政执法规范化建设逐步加强。结合市区域调整,水政中队调整为11个,水政大队与各中队签订了09年度的行政执法责任状,统一制作服装,并下发了各类水政工作台帐;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四月份相继派出18名水政监察员分别参加省厅和苏州市局组织的水政培训班,并邀请有关专家就水政执法组织了专题培训,使水政监察员进一步加深了对法规的理解,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水政执法水平奠定了基础。三是水事权益得到有效维护。随着吴江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地侵占湖河水域的现象时有发生,各中队领导带头参加巡查,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对吴江韩帮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苏州伟盛置业有限公司等擅自占用水域案进行了查处。按照上级要求,顺利完成了全市百湖执法大检查工作,被苏州市水利局授予百湖执法大检查先进单位(唯一一个)。通过对案件的查处和督办,有效地维护了水事秩序。 (九)党建、机关作风建设扎实推进。今年以来,我们以提高全系统自身素质、提高效能建设水平为目标,狠抓党建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作风,机关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一是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完成了学习调研阶段、分析检查阶段和整改落实阶段的各项任务,并形成了6篇调研文章、局领导班子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同时开展了大走访、征求意见、大讨论、评议周活动,解决好推进重点水利工作方面的突出问题,尽心尽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等方面的工作,取消了对农业排涝费的征收。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为94.6%、较满意率为5.4%。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基层站所行风评议活动。根据市纪委监察局开展“重党性、树形象、促发展”作风评议活动要求,共有8个水利站列为评议对象。为此我局及时提出了活动实施方案,还下发了基层站所作风评议具体活动安排表,抽调人员,加大对基层站所作风建设的督促检查力度,取得了全市所评的13个系统中名列第四的良好评价。三是加强思想教育。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开展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报告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和知识竞赛活动;局党委中心组坚持每月一次的学习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列为学习的重要内容。邀请市检察院检察长来局进行预防职务犯罪讲座,组织开展建国六十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极参加市里万人大合唱活动和“十一”升国旗仪式。四是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为动力,进一步推进全系统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的开展。组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为水利局退休职工家属患白血病捐款,共捐得人民币151150元,献上了一份爱心。五是继续完善局务公开和党务公开。按要求对外公开我局审批项目内容、依据、办事顺序、党群工作和举报电话等,对内公示领导干部自律公示表、接待、会议费用明细表、组织人事任免等公示内容。六是加强财务监管。按照市财务督检要求,对所属单位2009年度财务收支和经营效益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并对所属单位2009年度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同时制定财务结算报销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水利各项专项基金的使用。七是加强组织人事工作。今年共申报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有17人、申报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1人。对局中层干部进行调整,协助人事局做好3位局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公开招聘录用事业编制人员4名,制定了编外用工管理办法。八是加强廉政建设。年初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同时下发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制定了吴江市水利局政风行风监督员监督办法和吴江市水利局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制度,水利建设按照水利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进行管理,集体存量资产到期实行公开拍租,从根本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保持了水利行业清正廉洁的良好社会形象。严格执行省政府和两办下发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报告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做到廉洁自律。九是做好其他工作。认真做好局镇挂钩的七都隐读村扶贫工作、局企挂钩的吴江东吴水泥有限公司的党建指导工作、汾湖元荡村指导员派遣工作。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维护水利系统稳定。以上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持和团结治水的结果,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水利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推进水利科学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完善,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水利问题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水利系统政风行风进一步转变。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局党政领导班子对在座各位、对全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水利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水资源管理依然比较薄弱,一些地方过度开发、粗放利用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镇(区)之间水利建设力度不平衡,少数项目监管不到位,个别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内部管理、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认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二、2010年工作任务2010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圆满实现,也关系到“十二五”能否开好局起好步。新的一年,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希望。一是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开工,二是滨湖新区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三是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正式开工,2010年是水利大投入、大发展的一年。做好2010利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2010我市水利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一届五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市第十一届党代会第五次会议和第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部署,按照“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乐居吴江”战略目标,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水环境整治,强化河湖管理和保护,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政执法力度,不断深化水利改革,进一步提高提升全市水利工作水平,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2010年水利工作总的要求:围绕“一个目标”(加快水利现代化步伐),立足“两个安全”(防洪安全和水环境安全),搞好“三项服务”(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做好“四篇文章”(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提高“五种能力”(农村水利建设能力、水环境综合治理能力、水资源保护管理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水利系统自身建设能力)。具体突出以下十项重点工作:(一)全力以赴抓好防汛工作。围绕“正常汛情不决堤、不溃坝、不受淹,突发性天气情况下不决堤、不溃坝、不发生大面积受淹”的目标,克服麻痹侥幸心理,牢固树立抗大灾、抗多灾、抗突发性强降雨灾害的思想准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有灾无灾要作有灾的打算,小灾大灾要作大灾的准备。进一步加强对排涝设施和排水管网、边井、窨井的维护疏通;对城镇(区)排水河道特别是一些阻水坝头、束水桥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理,全面整改,提高城镇的抗突发性暴雨能力。密切关注汛期的发展,时刻掌握水情、雨情、工情的动态,全力做好关闸预降排涝工作,保证重点区域(城区、开发区、工业小区、道路等易涝地区)及时排涝不受淹,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灾工作。要加强突发性灾害天气的预防,逐步完善防汛防旱决策会商系统。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物资储备和险工加固,及早开展水利设施的专项检查和巡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排除,彻底解决检查不仔细、不到位的问题,把隐患消除在洪水来临之前。进一步完善专人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险情,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抢险应急方案,确保安全度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全市经济社会保增长促发展提供坚强的防洪屏障。(二)大力推进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吴江水利要有作为、有地位,抓住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是最好的机遇,跳出水利看水利,在东太湖综合整治、滨湖新城建设中最能体现这一点。为此,要以加快滨湖新城区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滨湖新城区建设工作部署,全面实施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一方面全力配合市东太湖公司做好生态清淤、洪道疏浚、新太湖岸线的建设,确保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的顺利推进和高标准、高质量施工,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另一方面精心组织实施滨湖新城防洪体系和水环境建设,不折不扣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滨湖新城早日形成、滨湖新城良好的水环境作出水利系统应有的贡献。(三)继续抓好防洪排涝工程建设。2010年度全市水利设施工程建设总投资约1.6亿元,新建防洪闸60座、翻建防洪闸8座、翻建套闸5座,新建排涝站25座95.5立方米/秒、翻建排涝站6座12.25立方米/秒,新建护坡84公里。要按照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建设,加大建设投入,加快推进步伐,急办的工程一定要抓紧实施,能够提前实施的工程也要争取早日建设。要在工程设计、施工、招投标、质量监督、审计验收和廉洁建设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做到计划早确定、资金早落实、项目早动手,确保大部分工程设施能在汛前竣工,汛期发挥效益。(四)全面开展圩区达标建设管理工作。去年,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吴江市农村圩区达标建设管理意见(吴政办2009122号),各地已按照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圩区达标建设管理工作。今年要将圩区达标建设管理作为基层水利站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作为推进水利标准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圩区达标建设管理水平。省水利厅已明确2010年要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县(市)开展水利标准化、现代化试点。圩区建设管理上去了,才能为水利标准化、现代化夯实基础。一是全面推进圩区规范化管理工作。市政府已明确圩区水利设施由市镇两级水利部门进行统一建设管理,统一管理圩区内的堤、闸、站、河道,各地要按照“统一管理模式、统一管理组织、统一管理制度、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考核”五个统一的要求,全面建立 “以公共投入为主导、以考核达标为抓手、以健全体制为保障、以市场运作为手段、以防洪保安为目标”的圩区管理模式,使圩区闸站面貌有明显改观,圩区管理水平有明显提升。二是加快圩区达标工程建设。各地要按照圩区达标建设管理三年工作规划,力争用二年时间基本完成圩区的达标建设任务。圩堤标准按历史最高水位加1.0米超高确定堤顶高程;排涝动力按农业圩区日降雨200毫米2天排出、城镇圩区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逐时段产汇流平衡计算,排涝动力设置要与区域排涝能力相适应;重点加强圩区堤防达标建设和圩区闸站更新改造,全面提高圩区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三是增加建设管理投入。提高农村圩区的建设管理水平,必须依靠公共财政增加投入。市委、市政府明确09年起实行农民排涝费由市、镇(区)财政负担,市政府补助资金已落实到位,各地要按照资金分担办法落实好相应资金。同时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圩区达标建设管理资金投入渠道,确保圩区达标建设管理目标尽早实现。四是规范圩区建设管理。要充分发挥圩区工程的综合效益,就必须健全制度、落实措施,加强管理。各地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意见和吴江市农村圩区达标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圩区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对圩区实行水利部门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圩区管理模式,健全统一的考核检查办法,逐步推进圩区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圩区管理水平。要加强涉水事务管理,依法保护河、堤、闸、站等圩区水利工程,加强涉水工程建设审批,严格控制圩内水面率,防止防洪排涝设施偷盗,保证圩区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五)着力推进河道“双清”和畅流工程。加快水系调整和沟通步伐,加快拆坝建桥、沟通水系等畅流工程建设。按照“农村村庄河道5年左右轮疏一遍、县乡河道8年左右轮疏一遍”的要求,实施好新一轮河道疏浚整治,重点对淤积较严重、环境脏乱差的河道进行疏浚整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河道绿化水平,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改善农村生活环境。2010年全市计划疏浚整治河道115条、93公里,疏浚土方86万方;计划实施拆坝50处、建桥(涵)33处。要坚持河道疏浚与清理沉船、岸坡杂物、杂树结合,与清洁家园、绿化植树相结合,与建立长效保洁管理机制相结合。尽量做到河道疏浚与水系调整和畅流工程结合起来、与圩区调水结合起来、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把农村河道疏浚工作提到改善农村水环境,改变农村环境面貌,建设新农村的高度稳步推进。要以圩区规范化管理为契机,以全天候、全方位保洁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河道保洁水平,加大保洁经费投入,大力推广市场化运作机制,重点强化公路沿线、村庄、农民居住集中区等垃圾比较集中的河道保洁。对农村河道保洁纳入圩区统一管理范围的或有专门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的镇(区),市财政安排保洁经费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倍予以补助。同时,要组织力量对外河水葫芦水花生进行清理,进一步将河道保洁与清洁村庄、垃圾收集处理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垃圾集中堆放、集中收集、集中处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考核,保持河道时时清洁,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六)加快农田水利田间工程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市各地要按照城乡一体化战略、新农村建设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要求,着重对被打乱的沟渠进行理顺沟通,切实搞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一批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展示江南水乡优美的田园风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以建设各类农业示范园为先导,以省级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为突破口,建设必要的高效节水灌溉设施、高标准农田灌排设施和农村生态河道。要做到“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闸、站、河、桥、涵”全面配套,搞一片成一方。2010年全市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面积20180亩,投资16921万元,市级补助500元/亩。要组织实施好四个项目区的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七)不断强化水资源管理工作。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完善竣工验收和备案制度。继续按月开展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并发布水质通报。加大节水减排、水源地保护工作力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按照苏州市水利局关于下达2010年度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任务,年内完成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八大行业节水行动。深入开展全市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重点查处无证取水、无计量取水、不按规定缴纳水资源费等行为,对突出问题实行重点查办督办。认真落实水资源费各项征管政策,运用综合手段提高征收到位率,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做到机构体系明晰、人员结构合理、技术设备先进、规章制度健全、档案管理规范、基础工作扎实,建立健全行政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岗位责任等规章制度。强化打捞蓝藻专业队伍的建设,细化蓝藻打捞职责和考核办法,推进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和全市人民饮用水安全。按照省厅部署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强化湖泊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按照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收集整理好全市湖泊信息资料,加强湖泊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编制进程,为全市湖泊的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八)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加强依法治水管水,加大水法规宣传力度,抓好“五五”普法工作。加强水政人员一线执法技能的培训,提高水政执法技能,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知识水平;严格执行行政许可规定的执法程序和时限,杜绝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和行政“慢”作为,切实做好案件查处工作;根据各地建设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强行政指导工作,提前介入,超前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巡查,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完善水行政监督制度,推进水利政务公开,加大对水事违章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违法开采地下水、违法占用水面、违法取土案件的查处,规范涉水行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成效,提高化解水事矛盾、应对水事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九)着力提高机关工作效能。要围绕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积极服务、主动服务的基础上,主动破解发展难题,破除经济社会发展水利制约因素,创造良好的水利服务环境。要主动想办法,积极出主意,建立健全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对涉水项目审批和行政许可,积极主动服务,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减少环节,缩短时间,坚持服务优先、效率第一,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改善投资环境和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真正让水利工作成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和支撑。要加强水利系统队伍建设,做好后备干部的考察和培养,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继续再教育,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公务员队伍、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引领水利现代化发展,建设和完善全市防汛决策指挥系统、水资源信息监测网络、水位雨量监测系统,加强松陵城区调水工程水利自动化系统建设,推进水利管理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水利行业现代化管理能力和水平。要切实加强集体资产的有效管理,对合同到期的租赁资产,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阳光操作,实行竞价拍租,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要进一步完善财务报销审批制度,搞好财务收支计划,强化财务内部审计和监督管理。要层层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安全预控指标,达到安全生产考核目标责任书要求,保障各项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十)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找准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证水利又好又快地发展。学习各级关于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学习水利业务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