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部功力扎实、胜义迭出的训诂学力作读小尔雅今注闫艳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010022杨琳教授于2002年出版了他申请的山东省古籍整理研究项目的课题成果小尔雅今注(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以下简称今注)。这部23.3万字的著作,凝聚着作者三年的心血,也蕴含着他的学术思想与治学方法。是一部兼有文献、资料与工具价值的学术著作。清胡承珙在小尔雅义证自序中称:“小尔雅者,尔雅之羽翼,六艺之绪余也。”的确,小尔雅是仿尔雅而作的训释语词的专著,全书仅1930字,收词628个,从篇幅而言,只是尔雅的七分之一,而且其成书于尔雅之后,因此长期以来,它的价值未被充分认识,但小尔雅中收录了一些尔雅所漏缺的语词,对于尔雅有很大的补充作用,它的古训对于古词的研究也很大的裨益作用,因此它的学术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据文献记载,自小尔雅问世至清代,只有东晋的李轨与北宋的宋咸为其作过注,但李注早已在唐宋之际亡佚,宋注是现存最早的注释。有清一代,学者们将小尔雅的研究推向了高潮,共产生了十二种注本,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以目前训诂学的发展水平来衡量,清儒对于小尔雅的研究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如对词义的来源一般不作说明,在释词时常常盲目地沿用古训,不考虑其在句中的具体含义,甚至牵强附会,造成了一些词长期处于失训误训的状态。近百年来,小尔雅研究更是处于低谷状态,非但没有一部专门的新注本和点校本,而且数量极少的论文对小尔雅许多问题的探讨也缺乏深度和广度。杨琳教授有感于此书的价值,搜剔爬梳、校勘整理,潜心三年著成今注,对小尔雅进行了全面的匡补训释,其研究成果不但填补了二十世纪以来小尔雅研究中的一个空白,而且将小尔雅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该书对于学术研究而言,价值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仅从三个方面作一评述:一、校勘整理、辨清史实小尔雅之名,最早见于汉书颜师古注本,艺文志孝经家载“小尔雅一篇”,颜注本流行很广,因此小尔雅之名为世人所接受。但是在汉书别本中,此书又作小雅,因此有人认定此书本名应为小雅,此外还有人将其称为尔雅、广雅,杨琳教授在书中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考辨得出:“究其原委,称小雅者,简称也;称尔雅、广雅者,或出字形讹误,或出引者误记。”我们现在所见的小尔雅收在孔丛子的第十一篇,孔丛子一书题为秦汉之际的孔子八世孙孔鲋撰,但不见于汉书艺文志,因而长期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小尔雅与孔丛子同为伪书,虽也有学者不同意此说法,但对于小尔雅采入孔丛子一书的具体时间,各家说法也一直存在争议,如钱大昕认为是在伪造孔丛子之时即已采入,(三史拾遗卷三)朱骏声认为:“孔丛一书,不著前志,殆魏晋人依托,而摭取小尔雅入之”(小尔雅约注序),当代学者赵伯义在小尔雅成书年代述评中断言是汉魏之际王肃采入的(河北师院学报1986年第4期),还有的学者认为其采入时间是唐代以后(钱剑夫中国古代字典辞典概论145页,商务印书馆,1986)。杨琳教授通过对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稽考分析后认为,“因孔丛子之伪而认定小尔雅亦伪是缺乏说服力的”,小尔雅非伪书,孔鲋与小尔雅没有关系,“根据现有资料,只能得出小尔雅作者佚名的结论。”(前言第5页)今本小尔雅与古本小尔雅一脉相承,小尔雅采入孔丛子的具体时间,“当在南北朝末期至隋代这一段时间。”(前言,第1页)由于“唐末五代时期战乱频仍,单行本小尔雅亡于战乱。”(前言第10页)但孔丛子本与古传之单行本长期并存,二本差异不大,于是北宋人始称小尔雅为孔鲋撰,从此小尔雅只能附孔丛子流传于世。在引用文献资料的时候,杨琳教授对每一条资料都要进行比较鉴别,以判定其真伪,书中频繁地订正了许多史籍中的错误,如广名:“讳死谓之大行。”“大行”讳死之例最早见于史记李斯列传的记载,宋翔凤训纂、胡承珙义证均据此认为“大行”之称始于秦代,但杨琳教授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史记既出自汉人笔下,语言应为汉世之语,否则,史记中记载的尧舜之言,难道也可以视为上古尧舜时的语言?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勾稽整理,今注提出,“大行”本远行之义,死则去而不返,因此以行走讳称死亡乃古今通例,早在左传、诗经中均出现了此类用例,远远早于史记的记载。此则训释,不但纠正了前人疏注中的失误,也将“大行”释为讳死之义的时间大大提前了。今注以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孔丛子中所收小尔雅为底本,因为此本“在现存的小尔雅版本中时代比较早,讹误改动的情况相对少一些。”(前言第33页)并用说郛本、汉魏本、宋咸注本及清人注本等版本对丛刊本进行了校勘整理,在校勘方面发明颇多,如小尔雅最后三篇的篇名,丛刊本与汉魏本均作度、量、衡,而其他版本则作广度广量广衡。杨林教授通过校注认为,“度量衡三篇为尔雅所无,乃小尔雅新增,故不称广,今有广字者应为后人所加。”再如小尔雅辗转流传,时间久远,讹误难免不少,今注逐一辨正,使词义焕然冰释,如广诂:“闻、徹、接、通,达也。”“肆、子、烬,馀也。”“闻”为“开”之讹,“子”为“孑”之讹。广言:“祖、巽,送也。”“巽”为“异”之讹。广服:“棊局谓之奕。”“奕”为“弈”之讹。今注中此类校勘用例不胜枚举。此外,历代注小尔雅均无索引,检索不便。今注在编纂的过程中,将小尔雅的每组训释称为一个训释组,训释组中的每个被训释词称为词条。为方便检索,今注为所以训释组和词条都编了序号,并在全书最后将小尔雅每个词条注明序号,编成索引,皆以四角号码排列。在今注的正文中,对每一词条在校勘中发现的讹误字之后均加括号指明正字,如“阅、搜、履、庀(比),具(算)也”,“庀”“具”为丛刊本误字,“(比)”“(算)”为注者认为应写之正字。其脱漏之字,更是直接补入正文,订误及补入之字在相关条目下均有辨析说明。可以断言,今注的问世,对于今后的学者查检利用小尔雅提供了一个善本,有助于它能够在汉语史的研究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二、求本溯源、匡补纠谬在词义训释方面,今注与其他注本最明显的区别是不象前人那样,对某词释义时只引出古有此训了事,今注非常重视对词义由来的考索,对每一个疑难词义均逐本求源,或指明其通假,或推演其发展轨迹,令人信服的答案一一浮出水面。如广诂:“蠲、祓、禋、屑,洁也。”“蠲”本义指百足虫,与“洁净”义无关,朱骏声认为“蠲”为“佳”之假借,今注认为,“佳无洁义,蠲亦无善义,此说难立。蠲当为涓之假借。”进而指出,“蠲”、“涓”上古音皆见母元部,读音相同,涓本义为“小流”,“清扫常先洒于地,以防扬尘,故连言洒扫”,洒扫旨在清洁,故涓引申为清洁之义。清扫又可引申为除去义,此义一般写作“捐”,“蠲”亦有除去义,因而“蠲”为“涓”(捐)之假借。又如广诂:“闻、徹、接、通,达也。”说文:“徹,通也。”今注认为,徹非本义,“甲骨文从手从鬲之字应为撤之初文”,“徹字从彳,与行走有关,本义应为印迹。”“印迹义与通达无关,故通达义之徹应为撤之假借。撤为撤除,撤除则无障蔽,无障蔽即为通达,故引申为通达义。” 通过对小尔雅的深入训释整理,今注对一些大型辞书的编纂纠谬提供了产生更早、更为丰富的语义材料。此类用例,今注前言中列举很多,如汉语大字典在“该”的“具备”义下引广韵咍韵“该,备也”为证,“肆”的“延缓”义下引玉篇“肆,缓也”为证,“列”的“陈列”义下引广雅释诂三“列,陈也”为证,“略”的“巡行、巡视”义下引广雅释诂一“略,行也”为证,正如杨琳教授所说:“事实上与此完全相同的解释在小尔雅中都有,引据小尔雅就可以使我们的溯源工作做得更好。”(前言31页)又如广诂释“邃,深也。”今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均将深远义的“邃”与“遂”视为通假关系,杨琳教授认为此说未确,遂、邃应为古今字。邃的初文作遂,遂的本义为逃亡,引申为过往,由过往义又引申为过去、久远,深邃义即由久远义引申而来。再如广器释“墉,城地也”,汉魏本在“墉”条后都作空白,说郛本、宋咸注作“垌,地也”,清人注本都作“垌,地也”。实际上,墉无“城地”义,垌亦无地训。杨琳教授疑其原文当作“墉城也垌地也”,丛刊本脱落“也垌”二字,说郛本及宋咸注脱落“墉城也”。墉有城义,垌有地义。但今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均引方言例,失引此例。如果用此整理过的本子为语料库,则此训可与方言相互佐证。三、辨析词义、综合印证小尔雅今注之所以能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不仅在于该书具有文献学和词义学方面的卓越价值,足供汉语史研究者利用,还在于著者在研究方法上对于前辈大师的继承与自己的刻意创新。在史学领域,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最早采取了二重证据法,将现代考古学的方法用于考据学,即将出土的资料与考证结合在一起,以文物资料与文献资料相参证,他在古史新证中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吾辈因得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这种以古文字、古器物、新出土文物与经史之学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提出后,受到许多学者的推崇。杨琳教授在今注的研究中,吸取了“二重证据法”的优势,对于一些有文化意义的名物词训释,不只局限于语言训诂的本体领域,还广泛地将文物、文献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下面试举数例进行说明。如广器“侯”下,今注运用文字学的知识指出“矦”为“侯”的古字,描述了“矦”的造字意图,利用文献音韵材料对侯之得名的语源进行了追溯,训释得出,“侯”因“诸侯”而得名,为“后”的孳乳字。同时,今注考证了布侯和皮侯,指明皮侯是边侧饰有熊虎豹等动物皮子的侯,布侯是画有熊虎豹等动物图案的侯。为了更形象地解释侯的具体形制,杨琳教授在书中第207页影印了几种考古出土的文物图案,如“上海博物馆藏橢桮刻纹”、“1973年山东长岛王溝出土的残鉴刻纹”、“射侯图(故宫博物院藏战国铜壶花纹局部)”最杨琳教授在此条中总结说,“从考古资料看,东周青铜器所绘之侯,或为高度小于宽度之长方形,或为高度大于宽度之长方形。1965年成都百花潭中学出土之嵌错铜壶,其上亦有高度大于宽度之射侯图。皆与三礼及汉儒所言不符。”这条训释可谓是利用文物纠正文献的典型例证。又如广服“达屦”下,小尔雅原文为:“达谓之金舄,舄而金絇也”,此句不通,各本作“谓之金舄而金絇也”,亦难解。杨琳教授认为,此句当作“谓之金舄,以金絇也”,进而从音韵学角度阐明原因,“而为日母之部,以为余母之部,古音相近,古常通用。”(今注第202页)为了解释“金舄”到底为何物,今注不但利用文献材料详细训释了与之有关的名物词“絇”、“璏”等,指出“舄指在普通鞋底上再加一层木底的鞋”,“金舄乃天子诸侯所穿之舄”。为了更加明确地说明舄的形制,今注在此条下附了两幅出土文物图像,分别为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中的舄和河北满城县西汉墓出土的玉璏,此条可以说是运用出土文物解决了语言训释中的难点。再如广名释:“馈死者谓之赗。”说文中未收“赗”字。赗的本义应是送给死者以覆盖尸体的布帛,今汉语大字典及汉语大词典释“赗”为“送给丧家助葬的车马等物。”从字面理解似乎赗是生者以车马用于丧葬之事。今注认为此说未妥。为了真正训清词义,杨琳教授在征引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在此条下引用了黄金贵先生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中的考释结果:“被袭等覆盖死者之身,车马、珠玉玩好是死者的陪葬物。今所见商周许多墓葬都有车马坑。河南安阳大司空村,殷墟西区等地发掘到多座商代车马坑,一般坑内埋一车二马在陕西澧西张家坡一带已发掘和清理了十余座西周时期的车马坑,一般一坑埋一车二马。”(1129页)据此,杨琳教授说:“可知车马亦为陪葬物,今仍有为死者焚烧纸马者,当为古赗马遗风。”此条虽是间接引用了黄著的材料,但实际上也是根据出土的文物实证得出了准确的结论。从以上数词的训释方法可以看出,在语言研究中实现多学科交叉,对于纯语言领域的训诂是有力的补充与完善,而运用考古文物证对训释文化词语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但可以印证文献,也可纠正古代训诂学家的失训与误诂,使文化语词得到更加精彩准确的阐释。但今注的部足之处也很明显,如在训释名物时,更多的还是运用了从文献至文献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广鸟、广兽两篇中对当今动物学研究成果利用不足,这多少影响了名物训诂力求阐释准确的效果。总体看来,小尔雅今注的特点是训释精审,疏证详尽,逐本求源,言必有据,立论精到,便于查验,其整体水平远远超出了以往的注本。不但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小尔雅善本,而且揭示了一些长期以来失训误诂词语的奥秘,对于现行辞书的修订与文献解读提供了最新的借鉴。能取得这样突出的成就,还在于作者多年潜心学术而积累的坚实功力。杨琳教授从事学术研究多年,他眼界开阔,广泛涉猎了文字、音韵、训诂、词汇、语法、文化、民俗、历史等多个学科,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八十多篇,多次获得政府奖励,此前他已出版的专著有语言与文化探幽(1994年),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1996年),中国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伤基本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灌区节水灌溉技术高级培训班模拟试题集
-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课件
- 田忌赛马课件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情评估(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演讲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小结
- 生猪行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医学一等奖《白血病》课件
- 2-第二章-各向异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 发现普洱茶的第一个医学实验报告
-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参数
- (完整版)过去完成时ppt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
- 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技师)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学校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总结”工作制度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5吨压片机设计
- 2023年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PPT担负青年使命弘扬五四精神PPT课件(带内容)
- 2023年义务教育音乐2022版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