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含量的测定—紫外吸收法」.doc_第1页
「RNA含量的测定—紫外吸收法」.doc_第2页
「RNA含量的测定—紫外吸收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NA含量的测定紫外吸收法一、目的1、掌握利用紫外吸光法测定RNA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原理。二、原理核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中的嘌呤、嘧啶碱基具有共轭双健系统(CC一CC 一),能够强烈吸收250280nm 波长的紫外光。核酸(DNA,RNA)的最大紫外吸收值在260nm 处。遵照Lambert-Beer 定律,可以从紫外光吸收值的变化来测定核酸物质的含量。在不同pH 溶液中嘌呤、嘧啶碱基互变异构的情况不同,紫外吸收光也随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它们的摩尔消光系数也随之不同。所以,在测定核酸物质时均应在固定的pH溶液中进行。三、材料1、干酵母粉(市售)。2、0.2氢氧化钠溶液,2gNaoH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0ml。3、标准RNA溶液:100g/mL。4、95%酸性乙醇和无水乙醇。5、分析天平6、紫外分光光度计7、离心机和离心管8、烧杯(10mL) 锥形瓶和玻璃棒9、容量瓶(100mL)10、移液管(5mL)和移液枪11、试管和试管架。四、操作1、RNA的提取置4g干酵母粉于 200ml锥形瓶中,加入0.2%NaOH溶液40ml,沸水浴加热30分钟,经常搅拌,后流水冷却,4000r/min,离心15分钟,留上清夜加入95%酸性乙醇40mL,边加边搅拌,后静置5-10分钟,再4000r/min离心5分钟,保留沉淀,再每次用10mL95%乙醇洗涤沉淀,3000r/min,离心5分钟,洗涤两次,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两次,每次3000r/min离心5分钟,收集沉淀于滤纸上,沉淀即为粗RNA,晾干后测定RNA的浓度。2、样品处理称取0.20.25g粗品RNA,加入2ml0.2%的NaOH溶液,和1ml H2O溶解,调成糊状,再加入4050ml H2O溶解,调节pH至7.0,然后定容至100ml。(再取2ml定容至100ml待测)3、标准曲线绘制与样品测定配制标准RNA溶液梯度,取11支试管,洗干净后,标号为0、1、2、3、4、5、6、7、A、B、C按下表,测定其Abs值,做出工作曲线试管 0 1 2 3 4 5 6 7 A B C标准RNA液(g/ml) 0 5 10 15 20 25 30 35 粗品RNA(ml) 6 6 6五、实验结果 1、列表表2酵母RNA样品溶液吸光度测定结果试管01234567ABCAbs值00.1280.2260.3180.4190.5370.6220.7100.5230.5170.518 2、标准RNA曲线的绘制由吸光度-RNA浓度标准曲线可得,RNA样品溶液浓度为:C=25g/mL,因此可求出RNA样品溶液中RNA的含量为:m=2550100=0.125(g)则RNA样品的纯度为:=0.1250.2519100%=49.62%则干酵母粉中RNA的比例为:=0.1254100%=3.13%六、实验分析1、样品中RNA含量较低,可能原因如下:1) 粗制的RNA在空气下长时间放置,性质改变.2) 实验环境较差,人体唾液中含有RNA酶,飞溅到RNA上,RNA降解一部分。3) 在RNA的提取过程中,对RNA粗品的冲洗次数较少,导致其遗留杂质较多。标准RNA放置时间较长,物理性质发生改变,导致其吸光度变小。故标准曲线较理论的曲线y值偏小。故最终标准曲线上面所反映的样品RNA浓度偏大。2、测定RNA含量的几种方法及其比较(1) 定磷法:磷的测定方法很多,Fiske-Subbarow定磷法是一经典的但至今仍被经常采用的方法,它具有灵敏、简便的特点。各种含磷有机物经硫酸或过氯酸水解,使有机磷消化成为无机磷。无机磷在酸性条件下,与钼酸盐(常用钼酸铵或钼酸钠)反应生成磷钼酸盐络合物。用还原剂处理,磷钼酸盐络合物被还原生成钼蓝,在660nm处有最大光吸收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磷含量成正比关系。因此可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磷的定量测定。核酸是一类含磷化合物,其分子含有一定比例的磷,一般纯的RNA及其核苷酸含磷质量分数为9.0%;DNA及其核苷酸含磷质量分数为9.2%,即每100g核酸含有9.09.2g磷,也就是核酸量是含磷量的11倍左右,故测得磷的量,即可求得核酸量。这就是定磷法的理论依据,磷的定量测定是测定核酸含量常用手段之一。 生物有机磷材料中有时含有无机磷杂质,故用定磷法来测定该有机磷物质的量时,必须分别测定该样品的总磷量,即样品经过消化以后所测得的含磷量,以及该样品的无机磷含量,即样品未经消化直接测得的含磷量。将总磷量减去无机磷才是该有机磷物质的含磷量。(2)地衣酚法(苔黑酚法):RNA含量测定,除可用紫外吸收法及定磷法外,常用地衣酚法测定。其反应原理是:当RNA与浓盐酸共热时,即发生降解,形成的核糖继而转变成糠醛,后者与3,5-二羟基甲苯(地衣酚或苔黑酚,orcinol)反应,在Fe 3+或Cu 2+催化下,生成鲜绿色复合物。反应产物在670nm处有最大吸收。RNA浓度在20250gml-1范围内,光吸收与RNA浓度成正比。地衣酚法特异性差,凡戊糖均有此反应,DNA和其他杂质也能与地衣酚反应产生类似颜色。因此,测定PNA时可先测得DNA含量再计算RNA含量;(3) 二苯胺法: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基,在酸性溶液中变成-羟基-酮基戊醛,与二苯胺试剂一起加热产生蓝色反应,在595nm处有最大吸收。DNA在40400微克范围内,光密度与DNA的浓度成正比。在反应液中加入少量乙醛,可以提高反应灵敏度。除DNA外,脱氧木糖,阿拉伯糖也有同样反应。其它多数糖类,包括核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