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代的走马承受公事探究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宋代的走马承受公事探究申忠玲摘要:北宋实行重文抑武政策,从设官任职上构建起一套互相牵制的网络,以控制各方大员.走马承受公事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枚政治棋子,它针对诸路守将精心设置,虽然其名义上是随军承受奏报文书而已.但实质上为皇帝耳目所寄,负有监察本路将帅,人事,物情,边警动态,州郡不法等大权.他们的存在,有力地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联结了皇帝和地方官员的关系,促进了地方行政系统的稳定.但到后来,随着走马承受权力涉足面的扩大,其任职人私欲的膨胀以及自身素质的缺憾,走马承受最终也难逃被废罢的命运.关键词:宋代走马承受监察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12338(2011)0501895作者简介:申忠玲,女,史学硕士,青海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讲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走马承受公事是宋代特设的一种差遣官名,是君主集权政治高度发展的产物.赵宋基业的创立者赵匡胤,赵光义兄弟清楚唐后期武将跋扈,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的历史,更深知五代时期悍将骄兵凭借武力欺君窃国的历史,甚至他们自己就是这种窃取神器的盗手,所以等到他们君临天下的时候,便实习重文抑武政策,从设官任职上构建起一套互相牵制的网络,以控制各方大员.走马承受公事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枚政治棋子,它是针对诸路守将而精心设置的.一,创设和演变过程走马承受公事全称为诸路经略安抚总管司走马承受并体量公事,因其全称文字冗长,故在宋人的口中或文书中多用其简称或别名.考诸史籍,见有以下数种称谓:1.走马.宋会要辑稿?职官4l之125云:大观三年五月,诏诸路走马二员处,处人给朱记一枚.默记卷上云:宦者为走马奏之,即倡言讷与其叔利用谋不轨.2.承受.宋会要辑稿?职官41之134云:所遣中人,不过随军承受奏报文书而已虽名承受,其实监军也.宋史卷468宦者三?李继和传云:庆历中,为河北西路承受.3.走马承受,承受公事.宋会要辑稿?职官41之125云:秦凤路走马承受郑楫言:迄自今本路兵马出界别路,承受一员随军.从之.宋史卷468(宦者三?李继和传:为城下走马承受.4.使者.宋史卷467宦者二?李舜举传:英宗立,(李舜举)奏事京师,会帝不豫,内谒者止之宫门,舜举日:天子新即位,使者从远方来,不得一见而去,何以慰远人.5.承受使臣.宋会要辑稿?职官41之120云:早岁,灵州巡检王承境内磔人,承受使臣都不以闻.又云:景德三年七月诏,诸路不得奏举承受使臣.除上列几种外,最常见的是走马承受公事,诸路承受公事.徽宗朝曾一度改名廉访使,应该说,廉访使也是走马承受的一种别称.走马承受公事创设于北宋初.马端临说:走马承受,诸路各一员,宋仁宗时置.马氏的此种提法值得商榷.据宋会要辑稿?职官41之120载:太宗至道元年九月,供奉官宋元度等五人】89分往镇,定,并州及高阳关承受公事,当言上者,驰传以闻.孙逢吉职官分纪35载:至道三年五月,诏诸路承受公事使臣归阙,真宗听政之初,务从简易故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1至道三年辛丑条载:当年二月,供奉管,两浙转运使承受公事刘文质入奏察举部内官高辅之,等八人有治绩.从以上宋代文献中可以看出:宋太宗至道时期(995997)不仅已有走马承受公事的设置,且较为普遍.承受之设置,当在太宗之世.不过宋太宗时始置的承受公事归隶于转运司,而延至真宗朝将走马承受转隶于帅司.这里所言帅司并不限于指马步军都总官司,宋代文献称走马敕诸称帅司者,谓经略,安抚,都总管,钤辖司.还有都巡检司,驻泊司等.故称走马承受隶属帅司者,应视为以诸路安抚司为主,包括都总管司,驻泊司在内的一,1j,义上的帅司心地J.到了政和六年(1116),宋徽宗又别出心裁,将其改为廉访使者.靖J求元年(1126),钦宗再诏令依祖宗旧制,复为走马承受3l(巷l盯.可见,走马承受公事虽数经更名,但其一直存在于北宋王朝统治的100多年中.到了南渡后的建炎时期,尚见有走马承受活动的情况【2f(.但从绍兴初年伊始,文献中突然不再见到走马承受的记载,推测其可能罢废于南宋绍兴前期.从走马承受设置始末来看,从北宋初至南宋初,其经历了设立,转盛,至衰而罢废的全过程,表现出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特点.另外,宋徽宗统治时期,又在中央百司署衙中设置过承受.陆游曾说:宣和中,百司属府,悉有内侍官为承受,实专其事,长贰皆取决焉.梁师成为秘书省承受,坐于长贰之上.所不置承受者,省,密院,学士院而已.儿巷3因为中央百司的此承受非我们讨论的诸路的彼承受,故不再赘述.走马承受,虽名义上隶属于帅司,但不系经略司属官,不能作经略司属吏使用,只是按旧例称为某路都总管司承受公事而已.后来,居是职者恶所有隶属,去总管司字,冀擅其权L5J(酆.随之,其印记也改名奉使印.迨至神宗熙宁五年(1072)又诏令恢复旧称,并铸诸路走马承受铜朱记,所有奉使印即拘收送纳_2j(佗.至此,在其名谓前又冠上了某路总管司字样.二,设员及选任情况走马承受创立之初,规定诸路各一员_3j(巷l盯.至大中祥符九年(1016)_=三月,真宗曾诏令选内侍及i班各一员,充秦州沿边走马承受公事J(他.从此出现了复员制情况.皇裙元年(1056)五月,仁宗诏令复置麟府路走马承受内臣一员2J(.皇;占五年(1056)三月,又诏减麟府路,成都府,利州府路走马承受使臣一员【2j(.综合这些资料可以看出,至迟在真宗,仁宗朝,有些路在走马承受的设置中已出现了内侍和三班使臣并设的二员制.不过从文献看出,起初的二员或三员制现象多出现在与辽,西夏对峙的北方,西北边境各路和设有藩府的冲要之地.到了徽宗崇宁二年(1103)二月,诏令于成都府,利州路,泸南路,各添差内臣一员为走马承受L2儿坨.同年六月,又沼天下帅府走马承受内臣一员,武臣一员挖,即把先前仅行于北方的复员制普遍推行到了东南各路.这就是说,太宗朝创立走马承受,诸路各一员.到了真宗朝已在北方,西北诸路有了复员制现象.若是一员制,有的路以武臣充任,有的以内侍充任;而如果是二员制,皆以武臣和内侍并任.而延至徽宗朝,又把复员制普遍推行到了东南各路,完成了南北一体的转化.走马承受一般由三班使臣或内侍充任,虽然秩级低微,但系皇帝的耳目之臣,即为皇帝特派,身份公开的特务,所以颇为慎重其选:其一,诸路不得奏举承受使臣.景德时期,河东转运使宋博等推荐大使臣王白为代州承受公事.真宗驳斥说:朝廷置此职,欲令亲军政,察边事.况频人奏报,固已详其行止,何假论荐?2(41Y_120)以后历朝皆依祖宗之法,禁止诸路将帅推荐本路的走马承受,防止被监视者与监视者结成荐主与门生的关系.其二,选举中要对其进行文字能力的测试,并考核其家庭状况,本人出身,历任功过等情况.如英宗治平三年(1066),枢密院奏请,走马承受可于三班使臣中拣选,仍仰主判官躬亲试验书札,各令写家状一本,并具析遂人出身,历任功过,主人数姓名,连状申枢密院审查儿地.其i,有一定的德才,资历要求.仁宗大中祥符中,曾诏令要遴选那些行止周慎,奏执允平的三班使臣或内侍充任各路走马承受公事.天圣时期又规定,要在那些曾历任兵马监押或巡检寨主,知县,不曾犯脏私罪者中选充走马承受.绍圣四年(1097)十一月,再诏令:诸路走马承受有缺,令吏部具合选使臣政迹状申枢密院.先以才选,次铨序历任,取旨定差.其四,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为防止具体负责选举的官员与被选举者勾结作弊,宋代规I90定以差额选举法铨选走马承受.英宗朝规定,凡遇诸路承受缺位,要三班院负责依条例推荐出候选人4员,申报枢密院进奏,最后由皇帝自己点定1名J(l之).其五,可以连选连任.大观时期规定,各路走马承受使臣后续有员缺,其前缺退下之人亦听再选L2】(.其六,得经过多重衙门的逐层选拔.考诸宋会要辑稿?职官41,若选举三班使臣出任走马承受者,要由三班院初步遴选;若举内侍者,而由人内内侍省负责初步遴选.初选出的候选人员要解送吏部,由吏部考察后又呈送枢密院再行铨量2(,最后进奏皇帝钦定.如果选举中有行私舞弊现象或选举不得其人,要对各衙门的选举官问罪处罚.三,职掌和权限宋代设置走马承受公事的主要目的是监视地方大员.宋代一路设安抚使司,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管理一路兵,民之政,同时,凡一路的安抚使又带本路的马步军都总官之职,权职颇重.宋代统治者把一路的军事,治安大权交给一员武将,自然是不大放心的,故设立走马承受,作为皇帝耳目,派驻各路,以监视安抚使等地方大员的动静,正如宋人所说:走马承受公事使臣,大,小行人之职,耳目之任.J(l之他们的职责就是刺察地方要员的言行,通过赴阙人奏的方式报告给皇帝,以此来达到控制地方守将的目的.宋代走马承受的职权广而且重,并且有逐渐加大的趋势,神宗,哲宗朝权力已扩展到军政,地方监察诸方面.特别是徽宗朝改名为廉访使者后事权甚重.归纳言之,宋代走马承受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职权.(一)监视本路将帅,按察州县宋代设立走马承受的初衷是监视地方帅臣,他们不但监视地方守将的政治动静,且监视他们的生活琐事,如当年寇准在长安,走马承受奏其僭侈,结果谪贬雷州L6J(巷1).走马承受多由三班使臣或内侍充任,这些人地位卑微,便于控制,又加之他们秩级微薄,亟盼升迁,故而在任内颇为卖力,多方伺察,将安抚使等地方大员的一举一动报告给皇帝,朝廷依此决定对地方帅臣的迁贬去留态度.仁宗朝任秦凤路走马承受的内侍李舜举曾说:承受公事,以察守将不法为职,而终更论最,乃使帅臣保任.(王岩叟曾说,朝廷甚至以走马承受一言,便易边将(卷H).靖康元年(1126)监御史余应求曾上书钦宗,举哲宗朝内侍干预军政的事例说,当时朝廷多根据走马承受的奏报决定地方大员的迁转升贬,如:延安赵莴,太原滕元发皆进职,颍昌范纯仁易滕元发,这都是根据本路走马承受的奏言而作出的人事调整【8j(.从这些不同时代的宋人的言谈中可以窥出,很长一个时期内,宋代皇帝就是以走马承受的奏言而决定边将的政治生命.特别是延至徽宗政和时期,改走马承受为廉访使者后,其权与监司均敌.朝廷每有所为,辄为廉访使所雌黄9(卷l.他们不仅侵扰帅权,干预边事,且广布耳目,胁制州县H啪J,一路事无巨细,皆在其按察之中,俨然成了一路的监察大员.(-)监视军队,了解边警敌情宋代走马承受的另一个职责是监军和了解边警敌情,即所谓亲军政,察边事_2J(叭.钦宗朝余应求曾说:一路走马承受的责任原本是随军承受奏报文书而已,但发展的结果是虽名承受,其实监军也_2J(.他举到河东路走马承受王嗣昌要求监军事权的内容有:检点军队人数,查验杀敌首级,犒赏立功将士,催促粮草运送供给,派人探报敌情等.这些情况都能在宋代文献中找到实例,但余应求说的还不够完整.允我们结合相关史料,一一獭祭宋代走马承受的监军职权.1.预闻军事机要.宋代规定,一路走马承受要预闻边要主帅机宜公事2(l之位,即地方帅臣研究军事机务时,走马公事要入帐侧坐,并将研究内容在赴阙人奏时报告皇帝.2.了解驻防守戍,军旅移动事宜.走马公事要及时了解本路边防动息,州郡不法之事,要其春秋赴阙时,于经略安抚司取索管下城寨平安文状,赴阙进呈.特别是河东,陕西诸路,承受不曾亲历的驻军城寨要求其躬亲(前)往,逐城寨取索-2J(他,城防部署文书报达朝廷.若遇本路军旅移动出界,又要别路承受一员随军监视儿.3.探报边警敌情.宋代规定,边界探报事宜,依条令实封送走马承受看详,令经略司及沿边安抚司将探到事宜书号印缝封送承受,如供报不实不尽,并以违制论呤H,并要求走马承受把191得到的边警情报及时送呈朝廷,以便作出应对决策.4.监督粮饷的供应发放.宋徽宗崇宁时期有令,要各路走马承受每月,每季或半年间,查看本路的粮草存放情况及出入账目,报告朝廷.大观时期又重申,要走马承受每季取索本路州军粮草文帐,备录闻奏2(41127).若遇本路州军等处支给诸军月粮,许走马承受亲临监放,并可以从发出粮内取一二合,令当职官封题即记,走马承受附递呈进【2j(中央有关部门,以便查验地方守将在军粮发放中是否有掺假或以次充好的现象.5.观阵并建议赏罚.北方,西北与敌对峙边境各路的走马承受,又有观阵及建议赏罚的职责.凡遇战事,走马承受要到前方观阵,以监视主帅措置是否得当,将士是否用命.事后要报告朝廷,以决定赏罚事宜.一场战争后,走马承受还要报告部队伤亡人数,查验杀敌首级,清点军资,武器,马匹耗损情况.有时,走马承受还可能间接参与军事行动,如内侍李继和,在庆历时期被遣为河北西路承受,会保州兵叛,塞城门距守,官军重围之,不得入.紧急关头李继和说通所结内应,斩关得城,贼平,迁两秩_3j(卷46.由以上叙述看出,走马承受的权力曾渗透到一路军政活动的各个方面.(_一)清点本路封桩钱物,审查相关账目宋太祖创立封桩库制度,储存钱物以备饥岁荒月应急及军事特需,这一做法为后朝所承袭.故宋代派驻一路的走马承受又有清点本路封桩钱物,审查相关账目的职权.崇宁四年(1105)九月,诏令各路承受,要其每季取索本路封桩见在钱物数,开具闻奏.大观三年(1109)正月,由枢密院奏请,义申令诸路走马承受公事,今后取索本路封桩见在钱物,粮斛数目闻奏.接之,又详细规定,凡诸路走马因经过本路州县等,方许取索封桩钱物大帐点检,若供报不实,不尽者,以违制论之巧,.(四)督责捕捉贼盗,维护地方治安徽宗时期,诏令诸路廉访使者每月并逐句申奏贼盗状,仍将关牒所属,不任督责捕盗官须管,捉获尽绝_2l(n,若地方守军捕捉贼盗不力,走马承受要及时奏闻.(五)其他职权考诸文献,走马承受还有一些其他职权,如:若遇差拨兵马出入本路境内,要承受前往慰劳并发放赏钱.有时还领命监理水利工程,如中人张睢吉任高阳关走马承受时,曾受命护塞滑州天台埽役,筑堤岸保护滑州城J(.有时还受命鞫讯冤案,如内侍杨守珍任环庆路走马承受公事,会许民周继宗为人诬告与外夷交通,由于有证人60多人指证,因此含冤辞服.地方有司遣杨守珍复按,鞫实了周之冤情卷枷.宋代统治者吸取汉唐历史经验,取以小制大,以卑制尊的办法制约地方帅臣,结果在较好地控制了地方大员的同时,也使本以鹰犬身份差往地方的走马承受渐次坐大.虽然宋代统治者一再出令限制:诸路走马承受不得收接州郡臣僚求恩泽奏状,不得干预军事,不许收接词状,不得擅行决罚,不得干预茶盐事.但实际上走马承受公事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把手伸到一路军政,民事,人事,诉讼,财赋,司法,监察的各个方面,越职干权的事比比皆是.大观时期,有人批评说,各路走马承受不知分守,侵官紊法,辄受词状,判送州县,移文督催,过于监司.喜怒任情,所至受弊l之.可以说,这段文字的批评是十分准确的.四,赴阙入奏规定宋代诸路走马承受是皇帝派往地方的耳目,其以赴阙入奏形式向皇帝传递信息.宋代有许多关于走马承受赴阙入奏方面的规定,其主旨是以快,捷,准,密为原则,且有入奏期限愈来愈短,两次人奏之间的间隔愈来愈促的趋向.当初规定,各路走马承受无事则岁一人奏,或边防有警,不以时驰马日上闻.而到神宗熙宁年(1070),又诏令:诸路走马承受使臣春秋赴阙人奏(,一年两次,春Et三月,秋日七月可以入朝.而迨至徽宗朝,一度曾规定走马公事一季一人奏,甚至要风闻奏事,有事遂报,急事急报,不作时限.从北宋前期的一年一人奏到神宗朝的一年春秋两次入奏,再到徽宗朝的一季一奏的规定中,可以窥出宋代统治者对诸路走马承受公事的借重和依恃心理.192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还作出规定,诏令今后东南走马季奏应有驿铺,不得乘船,违者以违制论(之).这是因为乘驿铺快马,可日行数百里,急行十多日就可到京.若乘船只行驶,遇风雨皆有耽搁,速度相对慢得多,以致拖延时日,贻误公事.先前,有两浙西路走马承受公事安竦乘船赴阙,在路行期达43日之多;而江南东路走马承受吕仲昌取驿马赴阙,总共只用了11天时间.军情边警,急如水火,自不能耽误,宋朝统治者便做出这样的规定.宋代在走马承受到京人奏细节方面也有诸多要求.首先,凡遇走马承受到京,只能由四方馆官员负责他们的朝见辞谢及住宿吃饭事宜,其他官衙不得接触走马承受.其次,走马承受一到京,必须立即人见奏事,不得迁延久住,甚至规定每到阙,须即入见_2J(.当年李舜举出为秦凤路走马承受,英宗立,奏事京师.会帝不豫,内谒者止之宫门.舜举日:天子新即位,使者从边方来,不得一见而去,何以慰远人.谒者以闻,亟召对,帝意良悦.J(可见凡走马承受到京,即便皇帝精神不爽也要支撑接见,其受到的重视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村旅游推广岗面试题
- 2025年安全生产培训测试题及答案集大全
- 2025年安全员实操面试题及解析
- 2025年宠物驯服面试问题集
- 2025年外协施工安全培训题集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汽车销售顾问等级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农村建筑工匠面试模拟题
- 2025年农业技术推广员执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景观工程设计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宠物繁育师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南湘西自治州州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幼儿园安全责任书及后勤管理制度
- 消防车辆事故课件
- 2026届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型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剑阁县普安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商务楼宇管理办法
- 肺炎护理试题填空及答案
- 社用手机管理办法
- 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学校食堂各种检查记录表格表册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