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 第23课魏晋南北朝的艺术 王羲之 东晋 兰亭序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东汉末年 书法逐渐成为艺术 三国钟繇 把隶书转化为楷书 东晋王羲之 集书法之大成 写出的字 有 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 被后人称为 书圣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书法成为一门艺术 东晋王羲之 大书法家 博采众长 书风独特 集书法之大成 写出的字 有 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 被后人称为 书圣 代表作 兰亭序 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一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321 371年 1 书圣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 摹本 2 绘画艺术 东晋画家顾恺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摹本 洛神赋图 第一卷 局部摹本 顾恺之 洛神赋图 长卷 二 佛教的盛行和范缜的 神灭论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神灭论 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 系统的阐述了无神论思想 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三 石窟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 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的艺术传统 也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特点 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 现存53窟 佛像5万余尊 其中第20窟的露天大佛 高13 7米 佛像造型雄伟 面部丰满而柔和 两肩宽厚 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 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始动工开凿 历经东魏 西魏 北齐 隋 唐 宋诸朝 雕凿不绝 据统计 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 碑刻题记2800余块 共有近11万尊大小佛像 虽经一千多年的风化和上世纪30年代外国掠夺者的盗窃破坏 仍然保持了相当可观的面貌 龙门石窟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南的龙门山 4 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体现了田园诗意境b 包含外来艺术特色c 不限于雕刻艺术d 佛教盛行的结果 1 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a 东汉末年b 三国时期c 西晋时期d 东晋时期 2 被称为 天下第一行书 的作品是 a 兰亭序 b 桃花源记 c 洛神赋图 d 水经注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绘画成就最高的是 a 王羲之b 顾恺之c 祖冲之d 郦道元 抢答啦 5 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特点及著名石窟 特点 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 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著名的石窟有 陕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6 阅读材料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晋书 请回答 这是人们对谁的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耐药率知识培训课件
- 浙江省温州市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内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羽绒服加绒知识培训
- 羽绒养护知识培训课件
- 解析卷福建龙海第二中学7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 概率初步重点解析试题(解析卷)
- 电控升压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羽毛球线描课件
- 群文阅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羊脂球课件教学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秋季学期(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2025年河南开封产城融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西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GB/T 3406-2010石油甲苯
- GB/T 15566.9-2012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9部分:旅游景区
- GB/T 152.2-2014紧固件沉头螺钉用沉孔
- 幼儿园中班绘本:《我喜欢我的小毯子》
-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方面的变化课件
- DB44-T 2197-2019配电房运维服务规范-(高清现行)
- 山西省运城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