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体重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0例疗效分析.doc_第1页
超体重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0例疗效分析.doc_第2页
超体重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0例疗效分析.doc_第3页
超体重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0例疗效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体重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0例疗效分析现代康复 1999年第12期第3卷 康复治疗技术作者:王立家单位:东北输油局职工疗养院,辽宁熊岳115214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超体重牵引摘要目的:通过超体重牵引可解除腰肌痉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回纳,而利于椎体小关节滑膜等趋于正常生理排列,得到重新调整,达到组织之间内环境平衡。方法:骨盆平牵,首次重量与体重相等;待牵至腰肌疲劳松弛后;逐渐加大牵引重量,(可超体重50左右)。结果: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0例,近期总有效率为91,随访观察,150例其近期有效率由91提高到远期96。结论:超体重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安全易行。但对巨大型突出,突出物与神经根已有紧密粘连者,牵引疗效不佳。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496(1999)1215000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中,骨盆牵引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我科从1988年1998年,采用超体重大剂量牵引为主,腰背肌功能锻炼为辅治疗本症600例,治疗效果显著,现初步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0例,男322例,女278例,男女之比为1.2:1,年龄为1765岁,2150岁青壮年共497例占83。职业:工人310例,职员130例,农民153例,学生3例,其它4例。可见从事体力劳动者占绝大多数。病因:腰部有明确扭伤史者360例,慢性劳损110例,原因不明者130例。患肢:600例中左腿痛320例,右腿痛210例,双腿痛70例。X线平片、CT片所见:600例中有腰平片者343例,X线片报告未见异常改变的有115例占33.5,有异常改变的228例占66.5,腰椎正位片示:腰椎侧弯183例占53.4,(向左凸134例,向右凸49例)腰椎间隙变窄118例占34.4,腰椎侧位片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194例占56.6,椎间盘间隙变窄前后不等宽135例占39.4。有腰椎CT片磁共振片420例,CT磁共振报告:突出部位压迫神经根、硬膜囊、脂肪间隙变窄,压迫程度轻重不同,420例占100。1.2治疗方法牵引方法:采用大重量短时间骨盆平牵法1,病人一般取仰卧位,个别的因病变部位疼痛程度取俯卧位。牵引程序是:病人仰卧于牵引床上,即将胸部固定的皮套连接于牵引床头上侧,骨盆固定的皮套连接于床尾的电动器,开启电钮,进行牵引,牵引重量开始时与病人体重大致相等,牵至腰肌疲劳放松后,逐渐加大重量,患者自觉腰部有拉开感。这时腰椎间隙也随着增宽,并叩击腰部下肢串麻痛减轻或消失,患肢直腿抬高度数较牵引前增加适度。(牵引重量可达到超过体重50左右)。牵引床自控牵引40s与放松8s交替进行,牵引20min结束。在牵引中操作者可依情况摇动或旋转腰部,牵引结束时松解牵引皮带要缓慢,并让病人在牵引床上静卧数10min,(根据牵引后病人反应而定),在腰部制动下(束腰围带固定),由护理者用担架车送回病房,继续卧硬板床数小时,每天牵引1次,每次20min,12次为1疗程。或根据牵引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确定疗程。经牵引治疗症状消失后,嘱患者开始腰背肌锻炼,康复锻炼过程中需要加强腰屈伸肌功能的训练,尤其应强调腰伸肌的训练2。注意事项:牵引前禁饮食,排空大小便,取下腰带,髋两侧要垫好软垫,防止牵引过程中损伤皮肤,影响下次牵引。在加大牵引重量时经治者要严密观察患者反应。松解牵引束带宜缓慢,以减轻卡塞感,每次牵引前要问清病情变化及牵引反应等,以利调整牵引重量时间。疗程:600例中绝大多数牵引1个疗程,少数连续牵引2个疗程结束,如仍不见效者就改用其它治疗方法,牵引次数最少3次,最多42次,平均为18次。2结果2.1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腰腿痛症状和体征消失,直腿抬高75度以上,恢复正常工作,无复发。显效:腰腿痛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腰部活动明显改善。因劳累或气候变化腰腿部有不适感,恢复正常工作,无复发。有效:腰腿痛症状明显改善,部分阳性体征仍存在,能从事一般劳动和正常工作。无效:经2个疗程牵引,症状体征和腰部活动功能无变化或反而加重者。2.2结果600例患者中痊愈109例(18),显效180例(30),有效260例(43),无效51例(9),总有效率91。远期疗效观察见表1。我们对其中150例进行了随诊,结果表明远期疗效都有所提高,随访时间最短者是半年,最长者8年。表1随访150例近期及其远期疗效对比疗效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合计总有效率近期例数2852619150193540691远期例数29565961502037394963讨论骨盆牵引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疗法之一,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来疗效是被多数人所肯定的。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经非手术疗法得到缓解或治愈。本文采用大剂量牵引为主治疗本症600例,疗效是满意的,近期疗效91随访观察150例远期总有效率提高到96,这表明牵引治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远期效果和预后是良好的,尤其是显效的提高更为明显,在150例随访者中20例因休息不当、过劳或腰部再次扭伤、复发占13.3,但症状都比发病时症状轻,经卧床休息后或经再次牵引治疗治愈。骨盆牵引的作用机理:虽然说法不一,但多数作者认为,通过牵引能使肌肉达到静力性疲劳,可解除肌痉挛,也使椎间隙增宽3,减轻椎间盘压力,增加腰椎间隙,同时可使后纵韧带紧张,使椎间盘内负压增大,利用后纵韧带和纤维环骤然弹性回缩力,有利于突出的间盘髓核不同程度的回钠,或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从而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牵引亦有促进炎症消退作用4,腰椎间盘突出时,病变椎间关节和周围韧带肌肉以及神经根充血水肿,出现炎症,牵引治疗使病人脊柱得到制动,减少运动刺激,有利于充血水肿的消退和吸收,牵引解除肌痉挛,同时也能解除腰椎后关节负载,使腰椎后紊乱的关节,嵌顿的滑膜趋于正常,得到重新调整,达到椎体内外组织之间内环境平衡。但当髓核巨型突出纤维环破裂嵌顿或呈碎片突出或突出物与神经根已有紧密粘连者牵引则不能改变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有时甚至加剧症状,这是某些患者牵引治疗效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经过两个疗程的牵引治疗效果不显,不宜继续牵引治疗,应尽早施行手术。关于牵引重量问题:一般书刊文章介绍牵引重量都不宜超过体重1,4,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这个限度是可以打破的,可达到超体重的50。我们采用第一次牵引重量与患者体重相等,以后根据患者性别、体质、临床症状,在医生的严密观察下逐渐加大牵引重量至超过体重50,甚至更大,直到病人感到舒适,腰腿痛症状和体征改善为宜。因此,我们认为,只要诊断正确,掌握牵引治疗适应证,操作过程中严谨、细致,此疗法是安全有效。病人也原意接受的。作者简介:王立家(1955),男,主治医师。参考文献1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10.482吕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