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介绍刺血疗法可治颈椎病2011.doc_第1页
中医介绍刺血疗法可治颈椎病2011.doc_第2页
中医介绍刺血疗法可治颈椎病2011.doc_第3页
中医介绍刺血疗法可治颈椎病2011.doc_第4页
中医介绍刺血疗法可治颈椎病20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介绍刺血疗法可治颈椎病2011-10-24 来源:中国中医 编辑: 导语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以眩晕为主要表现,其伴随症状有颈痛、头痛、头昏、耳鸣、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平衡障碍等。采用刺血疗法予以治疗,效果较好。取穴:百会、大椎、头维。患者取坐位,上述穴位用碘伏消毒后,用针点刺,挤压百会、头维穴,大椎穴加拔罐,使各穴出血13毫升。23日治疗一次,连续治疗7次。中医认为,该病病机为气滞血瘀,颈部的长期慢性劳损及退行性变的骨质增生导致气机不畅,气滞日久则血瘀,发为本病。采用刺血疗法能活血祛瘀,通督利脑,显著改善脑部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头昏、头痛等症状,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个有效方法。中国中医:斑蝥治疗各种疾病的小验方2011-10-24 来源:中国中医 编辑: 导语具有破结攻毒、除血积、利水道的功能。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斑蝥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的作用。各地有产,是近年来广西市场上的走销品种。 神经性皮炎:斑蝥l0克,生半夏10克,狼毒l0克,浸入70酒精100毫升中,7天后取浸液涂患处。涂药后数小时,局部即发生水疱,用针刺破,敷料包扎,34天后即结痂脱落而愈。斑秃:取斑蝥40只,川芎20克,骨碎补各15克,5片,浸于95酒精500毫升内。3天后用棉棒蘸取该液涂擦患处,每天一次。疣:取斑蝥15克,3克,研末混匀,加蜂蜜适量,调成膏状。以碘酒消毒,先将疣之角化层削去,然后取相当疣大小之斑蝥膏,用手指搓成扁圆状置于疣面,纱布覆盖,胶布固定。6小时后,患部即起水疱,疣便脱离皮肤。风湿性关节炎:斑蝥、樟脑各6克,各5克,浸泡食醋中密封7天后,用小棉签或毛刷浸蘸药液涂擦患处。每日两次,连用14天。牛皮癣:斑蝥5克,30克,硫磺、枯矾各20克,5克,10克。将上药分别研成极细粉末混匀,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敷患处,每日一次。需注意的是,斑蝥有剧毒,内服宜慎,应严格掌握剂量,体弱及孕妇忌服。外用则不宜大面积使用。桂枝汤【组成】桂枝10g 赤芍10g 甘草6g 生姜10g 大枣10g【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特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临床应用及研究】1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2加减变化 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 、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寻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4使用注意 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银翘散【组成】连翘9g 二花9g 桔梗6g 薄荷6g 竹叶3g 甘草6g荆芥6g牛蒡子9g.【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特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 脉浮数.【临床应用及研究】1 辨证要点 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是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2 加减变化 渴甚者,为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项肿咽痛者,系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纽者,由热伤血络,去荆芥穗、淡豆豉之辛温,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凉血止血;咳者,是肺气不利,加杏仁苦降肃肺以加强止咳之功;胸膈闷者,乃夹湿邪秽浊之气,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3 现代运用 本方广泛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腮腺炎等辨证属温病初起,邪郁肺卫者。皮肤病 如风疹、寻麻疹、疮疡疖肿,亦多用之。4使用注意 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因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苓桂术甘汤 【出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四两、桂枝去皮三两、白术三两、甘草炙二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头目眩晕,短气而咳,心悸,胸胁胀满,舌苔白滑且较厚,脉沉弦,或沉滑,沉紧。 【禁忌】本方药性偏温,痰饮而阴虚火旺者慎用。 【方歌】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方解】本方所治之痰饮病,乃中阳不足,脾运失职,气不化水,聚湿而成,故治宜温化利水。方中茯苓健脾渗淡利湿;桂枝温阳降逆,并助茯苓气化以行水;白术健脾燥湿,使中焦健运,则水湿自除;炙甘草,健脾补中,调和诸药。 【现代应用】苓桂术甘汤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证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化裁】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可加枳实、生姜可消痰散水;心烦心悸,加人参、黄耆;神经衰弱,加柴胡、白术、龙骨、牡蛎。 【文献】“灵枢谓心包络之脉动则病胸胁支满者,谓痰饮积于心包,其病则必若是也。目眩者,痰饮阻其胸中之阳,不能布精于上也。茯苓淡渗,逐饮出下窍,因利而去,故用以为君。桂枝通阳输水走皮毛,从汗而解,故以为臣。白术燥湿,佐茯苓消痰以除支满。甘草补中,佐桂枝建土以制水邪也。” 中医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是古代中医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医临床实践所总结出来的治病良方。但是,患者切不可擅自服用,一定要请专业医生诊断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此方。大柴胡汤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柴胡15g,黄芩10g,白芍10g,半夏10g,枳实10g,大黄6g,生姜15g,大枣10g。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特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或心下痞鞭,大便不解或协 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数有力。 【用法】水煎2次,去渣,再煎,分两次温服。 【方论】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枳实、大黄内泻热结,芍药助柴胡、黄芩清肝胆之热,合枳实、大黄治腹中实痛;半夏和胃降浊以止呕逆,生姜、大枣既助半夏和胃止呕,又能调营卫而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内泻结热之功。 【临床应用及研究】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 ,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兼黄疸者,可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胁痛剧烈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气活血止痛;胆结石者,可加金钱草、海金砂、郁金、鸡内金以化石。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温馨提示:这些中医经典名方虽然疗效显著,但必须在中医的指导下辩证服用方能药到病除。患者如果不辨病证,擅自服用,不仅难以奏效,甚至还会加重病情。小建中汤 【出处】伤寒论 【组成】饴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 【功用】温中补虚,缓急和里。 【主治】脾胃阳虚、虚劳里急所引起的腹中时痛,温按则痛减,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本方病证因中焦虚寒,肝脾失和,化源不足所致。中焦虚寒,肝木乘土,故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焦虚寒,化源匮乏,气血俱虚,故见心悸、面色无华、发热、口燥咽干等。症虽不同,病本则一,总由中焦虚寒所致。治当温中补虚而兼养阴,和里缓急而能止痛。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温补中焦,缓急止痛。臣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酸甘之白芍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佐以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其中饴糖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急而止腹痛。六药合用,温中补虚缓急之中,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化裁】若中焦寒重者,可加干姜以增强温中散寒之力;兼有气滞者,可加木香行气止痛;便溏者,可加白术健脾燥湿止泻;面色萎黄、短气神疲者,可加人参、黄芪 当归以补养气血。 【禁忌】呕吐或中满者不宜使用;阴虚火旺之胃院疼痛忌用。 【文献】 1.“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2.“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3.“建中者,建中气也。名之曰小者,酸甘缓中,仅能建中焦营气也。前桂枝汤是芍药佐桂枝,今建中汤是桂枝佐芍药,义偏重于酸甘,专和血脉之阴。芍药、甘草有戊己相须之妙,胶饴为稼穑之甘,桂枝为阳木,有甲己化土之义。使以姜、枣助脾与胃行津液者,血脉中之柔阳,皆出于胃也。”归脾汤 【出处】正体类要【类别】补益剂-气血双补。【组成】白术3克,当归3克,白茯苓3克,黄芪炒3克,远志3克,龙眼肉3克,酸枣仁(炒)3克,人参6克,木香1.5克,炙甘草1克。【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5片、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方解】本方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上述诸症虽属心脾两虚,却是以脾虚为核心,气血亏虚为基础。脾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故方中以参、芪、术、草大队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为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良方。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化裁】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文献】1.“跌仆等症,气血损伤;或思虑伤脾,血虚火动,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怠情嗜卧,怔忡惊悸,自汗,大便不调;或血上下妄行。” 2.“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血不归脾则妄行,参、术、黄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气。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症悉除矣。”(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半夏厚朴汤。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15g),苏叶二两(6g)。 【功用】行气开郁,降逆化痰。 【主治】七情气结、痰涎结聚、虚寒上气、胸满气急、心腹绞痛。 【特征】不安神经症、发作性心悸亢进、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喀痰不出、吞咽不下。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方解】本方证多因痰气郁结于咽喉所致。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故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肺胃失于宣降,还可致胸中气机不畅,而见胸胁满闷、或咳嗽喘急、或恶心呕吐等。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故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之法。方中半夏辛温人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共为佐药。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则痰气郁结之梅核气自除。 【临床应用及研究】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情志不畅,痰气互结所致的梅核气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咽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胸膈满闷,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气郁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助星期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酌加川楝子、玄胡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酌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节,宣肺利咽。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气滞痰阻证。 4.使用注意:方中多辛温苦燥之品,仅适宜于痰气互结而无热者。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属于气郁化火,阴伤津少者,虽具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温胆汤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半夏(汤洗去滑)45克,麦门冬(去心)45克,茯苓60克,酸枣仁(炒)90克,炙甘草、桂心、远志(去心,姜汁炒)、黄芩、萆薢、人参各30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长流水1升,加糯米适量,煮沸,扬二三千遍,澄清,每用300毫升,再入药煎至210毫升,去滓,不拘时服。 【功能主治】理气化痰,养心安神。主要用于治疗肝胃不和、痰热内扰所引起的头眩心悸、虚烦不眠、胸闷口苦、或眩晕、或呕吐、呃逆、或癫痫、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略数等证。 【方论】夫人之六腑,皆泻而不藏,惟胆为清净之腑,无出无入,寄附于肝,又与肝相为表里。肝藏魂,夜卧则魂归于肝,胆有邪,岂有不波及肝哉。且胆为甲木,其象应春,今胆虚则不能遂其生长发陈之令,于是土不能得木而达也。土不达则痰涎易生。痰为百病之母,所虚之处,即受邪之处,故有惊悸之状。此方纯以二陈、竹茹、枳实、生姜和胃豁痰、破气开郁之品,内中并无温胆之药,而以温胆名方者,亦以胆为甲木,常欲得其春气温和之意耳。 【现代运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癫痫、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梅尼埃病等属胆郁痰扰者。 【化裁】若心热烦甚者,加黄连、山栀、豆豉以清热除烦;失眠者,加琥珀粉、远志以宁心安神;惊悸者,加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齿以重镇定惊;呕吐呃逆者,酌加苏叶或梗、枇杷叶、旋覆花以降逆止呕;眩晕,可加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总之,中医经典名方温胆汤作为一款疗效确切的化痰经典方,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痰热内扰导致的虚烦不眠、惊悸不宁、癫痫等证,还可以用于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官能症等多种疾病。并且,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研究,灵活化裁,大大拓展了温胆汤的临床治疗范围。四物汤以当归补血入心、肝、脾之经,熟地补血养精,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使气血和顺;芍药养血柔肝,敛阴调冲。全方补血而不滞,行血而无破血之忧,补中有散,散中有收,是治血之妙方,治诸般血症,为妇科第一方。依据四物汤加减化裁出许多方剂,在治疗妇科疾患方面有很多应用。 【组成】熟地15g,当归15g,白芍10g 川芎8g。 【功用】补血和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特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经量少或闭经,表现为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方解】营血虚滞证表示血虚以及血行艰涩、停滞之意。本方中熟地滋阴养血填精,白芍补血敛阴和营;当归补血活血调经,川芎活血行气开郁。四物相配,补中有通,滋阴不腻,温而不燥,阴阳调和,使营血恢复。 【加减法】 1.若痛经可加香附12g,延胡索10g。 2.兼有气虚者,加入党参18g,黄芪18g。 3.若血虚有寒者,则加肉桂粉4g,炮姜4片。 4.若出现崩漏,则加入茜草根8g,艾叶10g,阿胶10g。 【临床应用及研究】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清热止血。 3.“此方滋养心脾,鼓动少火,妙以木香调畅诸气。世以木香性燥不用,服之多致痞闷,或泄泻,减食者,以其纯阴无阳,不能输化药力故耳。”(张璐古今名医方论)补阳还五汤 【组成】生黄芪60g 当归尾8g 赤芍8g 广地龙8g 红花5g 桃仁8g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症。 【特征】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障碍,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临床应用及研究】 1. 辨证要点本方既是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半身不遂,口歪斜,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辨证要点。 2. 加减变化本方生黄芪用量最重,但开始可用小量(一般从g开始),效果不明显时,再逐渐增加。原方活血化瘀药用量较轻,使用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大。若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可加桑枝、桂枝以引药上行,温经通络;下肢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药下行,补益肝肾;日久效果不明显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远志等以化痰开窍;口眼歪斜者,可合用牵正散以化痰通络;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偏寒者,加熟附子以温阳散寒;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3.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