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一、语文知识与积累(28分)1. 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3)A、滞留(zh) 麾下(hu) 诘难(ji) 重蹈覆辙(zh)B、旁骛(w) 亵渎(xi) 聒噪(gu) 一抔黄土(png)C、睿智(ru) 陨落(yn) 相契(qi) 廓然无累(gu)D、扶掖(y) 恣睢(z) 别墅(y) 庶竭驽钝(sh)2.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就写作而言,细节来自观察,语感源于积累,能力出于实践。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日复一日地积累,冥思苦想地实践,才能妙笔生花,用极精炼的语言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A.日复一日 B.冥思苦想 C.妙笔生花 D.栩栩如生3.请选出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3)。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唱着春天的故事,我们迎来了祖国六十华诞。六十年像一条波澜( )的长河,六十年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六十年像一座巍峨耸立的山峰。岁月弹指一挥间,祖国已沧桑巨变。中华民族像一条巨龙在( ),以崭新的姿态( )在世界东方!我们( ),我们歌唱,我们衷心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A壮阔 腾飞 屹立 自豪 B广阔 腾飞 矗立 自信C广阔 起飞 矗立 自尊 D壮阔 起飞 屹立 自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B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C通过这次灾后重建 ,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5. 、解释加点的词有误的一项(3)A恃才放旷(仗着) 吹毛求疵(毛病)锲而不舍(雕刻)鸿鹄之志(喻志向远大的人)B度德量力(衡量) 三顾茅庐(拜访) 引喻失义(适宜) 妄自菲薄(过分的)C莫衷一是(对的) 陟罚臧否(善恶) 开卷有益(书本) 持之以恒(长久,恒心)D怒不可遏(止住) 稍逊风骚(谦逊) 恪尽职守(恭敬、谨慎) 格物致知(品质)6、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D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7、根据提示填空。(6),西北望, 。(苏轼江城子) ,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范仲淹心系天下,笔画江山。岳阳楼记里,洞庭湖波汹涌澎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渔家傲中,边塞落日雄奇壮美,“千嶂里, ”。2010年9月22日是中秋节。中秋月圆之时,我们可以用苏轼水调歌头中“ , ”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美好祝愿。写出沁园春雪中承上启下的句子:“ , 。”文学史上,“酒”与“诗”一路同行。请你写出两句与 “酒”有关的完整的古诗词句:“_ _ ,_ _。”(课内外均可) 二、语文综合运用(4分,每小题2分)8.九年级新学期伊始,初三(2)班计划开展一次活动,活动前,班委会提出以下要求:(1)请你根据下面这段话提炼一个活动主题。只有起程,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能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能收获甜美的果实;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2)请你从“生命、生存、生活”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方法) 三、阅读(48)(一)望江南 温庭筠(5)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9从“”到“”,写出了词中女子等待远行爱人归来的时间之长。“”一词,写出了女主人公一次次失望之后内心的痛苦和哀伤。(3)10、词中一个“独”字表现了思妇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_(2分)(二)(11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謫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经、都、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1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词义(2)广故数言欲亡 亡: 尉果笞广 笞: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并: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六七: 12翻译下面的句子。(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3.(用文中句子回答)(2)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最根本原因: 14. 陈胜的一番话为什么会使“徒属”“敬受命”? (2) 15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3) (三)(11分)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我们有些人却偏偏爱提当年。有一间工厂,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技术落后,却死死抱住十几年前获得的荣誉,傲视一切。厂领导总喜欢对人说:我们的产品从前是“国优”。这使我想起了阿Q的一句名言:“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鲁迅先生的阿Q,是世界文学画廊里的典型形象,如果具有其人,恐怕也早已作古了,但阿Q阴魂不散,他的“先前阔”的精神法则还被许多人奉为至宝。他们在生活和事业中一旦小有成就,就骄傲起来,满足于现状,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先前阔”的心态赫然在目。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勤劳的人民为人类做出过多少可歌可泣的贡献,于是许多人手里似乎就有了祖传的宝贝。他们高叫,我们有四大发明,我们有万里长城。他们格外热衷于考证。某人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某某的出现,比欧洲早多少年。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令人深思的现象。在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大楼里,陈列着许多国家赠送的礼品。美国和前苏联都送去了本世纪最尖端的科研成果,中国送去的却是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模型。而在一本叫中国世界之最的书中,绝大部分条目,列举的是古人的成就。难道这些就是我们立足于地球,同别人较量的资本吗?鲁迅说过,火药是咱们发明的,可咱们却用它来做鞭炮祭神,人家拿去做枪炮来打咱们。罗盘也是,咱们发明了用来测风水,人家拿去安在船上发现了新大陆。在别人扬帆远航的时候,“先前阔”者却打肿脸充脖子,关起门来充大爷,“当年勇”挂在嘴上。其实这恰恰是对落后的掩饰。“先前阔”根植于极其落后的封建思想。一旦只知“先前阔”,必然不能正视,现在,认识不到自己的短处,别人的长处,更不可有什么理想。满清政府就是在“先前阔”的心态里断送了大好土地和白花花的银子,这个教训多么惨痛啊!有进取心是人类宝贵的品质,部分中国人却对“先前阔”情有独钟,这是很危险的。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只知“先前阔”的企业必将成为被淘汰的企业;一个只知“先前阔”的人必然遭受屈辱;一个只知“先前阔”的民族,必然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封建包袱过于沉重,历史陈垢过于深厚的民族,更应该丢掉“先前阔”,培养进取心,多看看现在,多想想未来。16文章是针对社会上哪些现象发表议论的?(2)答:_17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答:_18结合上下文,分析第段“令人深思的现象”有哪些?(2)答:_19归纳第段的大意。(2)答:_20举例说明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举例。(3)答:_ _ _ _ _ (四)(15分)握住母亲的脚(1)有这样一则故事,日本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2)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3)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4)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她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5)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6)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7)(B)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8)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9)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10)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11)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12)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13)母亲靠着替别人做洗衣工送我读完大学,可对她一生的血泪辛酸,我除了感激,似乎已没了别的表过方式。相反,在我放纵自己的性情干无聊事的时候,又总是把母亲的牵挂当作一种负担,甚至不止一次地抢白母亲说:“我已经长大了,你就甭管了!”每每这时,母亲眼里便一片茫然。(14)然而,若干年后,当我看到这则故事,当我抱着比日本大学生更虔诚的心态去替母亲洗脚的时候,我竟情不自禁跪下了,抱着母亲的双脚哽咽不止。我轻抚着母亲脚上冻疮留下的疤痕,亲吻着被岁月磨损的脚踝,擦拭着被生活挤压变形的脚趾,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眼前满是母亲奔波不停的疲惫身影。(15)怀里的那双已显衰老的母亲的脚,浓缩了母亲一生一世的沧桑,雕刻着母亲抚育儿子的满腹辛酸。母亲正靠了那双脚,才满世界奔跑,一次又一次为她的儿女们带回希望。母亲的脚踩出了儿女的前程,却送走了自己的青春;母亲的脚曾站立成一棵大树,为儿女遮风挡雨可同时又被岁月剥蚀,风化成炭;母亲的脚,其实已不仅仅是一双脚,那分明是支撑世界的擎天柱,是托起未来与希望的秋千架。(16)握母亲的脚在手的那个夜晚,我终于读懂了母亲,也才真正明白了人活着其实就是为了奉献。(17)许多年以后,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18)我不知我的朋友们是否真回家拥过母亲的脚,但我是记住了这点的。当我飘飘然的时候,当我目空一切找不着自己的时候,当我颓丧甚至快堕落的时候,就会抽时间回到故乡,挑一个有月亮的宁静夜晚,坐在院里,为母亲洗脚,而后轻握着,闭上眼,平心静气地用灵魂去感触那沧桑、那高贵、那凛然。只在眨眼间,整个人就清醒了,亮堂了,没了失落的烦躁,没了落寞的苦恼,没了成功后的自以为是,人回归自然,心态趋于平静。(19)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21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 。(2)2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A文中划线的(A)句和(B)句中的两个加点词语“理解”的含义相同。B“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是比喻句,突出说明母亲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教育作用之大。C第(4)段第一个句子是插叙,交代了青年的身世,为下文埋下了伏笔。D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首尾照应,中心突出。23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 (3)_24“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_ _25从文中选出一个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