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4 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4 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4 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4 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4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4 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4 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2熟练的复述课文2、 过程与方法1学生进行小组研究,自行解决课文中的字词句的疑惑。 2字词把握的当堂小测,让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问题,及时纠正。3故事情节的复述。 4背诵采用减字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两小儿的探索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习、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课文中蕴涵的哲理。教学难点如何解释近大远小和早凉午热的原理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复述故事,背诵,点拨。课前准备教师查找太阳与地球距离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熟读成诵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忆上学期学过的两则寓言: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进而引导学生回忆寓言的有关知识。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什么是寓言?它有什么基本特征?(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寓言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比喻性,大多是借某种自然物或人的活动,来表现作者对一定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评价。)列子简介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撰。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传说。2、 新课学习(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自由朗读2指名朗读(纠错、读准字音)出示生字词:辩斗(du)盘盂(y)沧沧凉凉(cn g)探汤(tng)孰(sh) 为(wi)知(zh)3男女生分开读(侧重停顿 、重音)4齐读5听范读(语气)6自由朗读7再次齐读(二)疏通文意1加点字词释义孔子东游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2小组讨论,疏通文意3个别翻译4自由翻译(三)研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1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有什么不同的结论?其根据分别是什么? 明确 :甲: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根据: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乙:日出远,而日中时近。根据: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2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明确:他们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勇 于探索。3孔子在这篇课文中是不是多余人物?明确:不是。反映他实事求是的态度。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学无止境。3、 结论总结我们不但要像两个小孩那样在知识的海洋里勇于探索,还要像孔子那样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识是无止境的,两千多年前 孔子无法回答 两个小孩的问题,可现在科学发达了,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那么两个小孩谁对谁错,为什么?(1)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 物体, 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 “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 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2)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3)总结:其实,早晨及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这篇寓言让我们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同时也要明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4、 课堂练习.重点字句检测(1)解释加点字问其故 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及其日中如探汤 (2)选出正确的翻译 孔子不能决也A孔子不能决定谁对谁错B 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孰为汝多知乎? A谁认为你见多识广呢? B谁说你多知识呢?2翻译下列句子(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3)孔子不能决也(4)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3.本文主要通过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4.两小儿辩日选自_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5、 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2完成助学案上课后巩固练习6、 板书设计两小儿辩日初出日中1如车盖(大近)如盘盂(远小)2沧沧凉凉(凉远)如探汤(热近)孔子不能决也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4.明天,我们毕业一课一练习(无答案)苏教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天真烂漫”“凝聚”造句。(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不久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你们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大家有什么感想呢?2.作者在小学毕业时感慨万千,饱含激情地写下了明天,我们毕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1)提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顺每句话。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纠正错误(2)了解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眷恋 憧憬 朝夕相处 博大精深3.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1.学生思考2.集体讨论。第一段(1)写想到即将告别校园、老师和同学,心中涌起深深的眷恋之情第二段(25)写我们不会忘记母校,更不会忘记进敬爱的老师。第三段(6)写等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3.分段朗读课文。三、指导书写生字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观察年它们左右的占位情况,比较异同2.找出上下结构的字,比较各部分的占位情况3.学生板演,评议4.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四、布置作业1.练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1)“眷恋”是什么意思?眷恋什么?美丽的校园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2)还会眷恋什么呢?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3)为什么呢?为什么深深眷恋美丽的校园?为什么深深眷恋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为什么深深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二、学生分小组讨论,相互启发,教师巡视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回答(2)欣赏画面,体会校园的美丽。引读:我还清楚地记得,6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3)校园这样美丽,可明天就要毕业了,你想对母校说什么?带着对母校的热爱、眷恋之情朗读课文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听录音,欣赏录象(2)出示句子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A.“五彩斑斓”是什么意思?课文描写了怎样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从清晨跨进校门、早操、上课、中午的写字、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方面体味校园生活的五彩斑斓)B.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A.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B.校园生活这样多姿多彩,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母校的热爱和赞美吗?五、学习第五自然段(1)指名交流(2)出示句子: 在我们的心目中,你是天使,你是大树,你是海洋。 联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老师是天使,你是大树,你是海洋。”(3)你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成绩也离不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你有切身的体会吗?过渡: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欣赏音乐),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炽热的心跳。(1)交流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总结:明天,我们就要毕业,。我们眷恋美丽可爱的校园,(因为)它是那样诱人;我们眷恋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因为)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眷恋朝夕相处的老师,(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你是天使,你是大树,你是海洋。让我们同唱一支歌,说声“谢谢,母校”“谢谢,老师”“谢谢,亲爱的同学”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背诵第4、5自然段2.作者眷恋母校、眷恋老师,想以怎样的行动来报效母校和老师呢/二、讲读第三段1.漫步美丽的校园,作者看着6年前亲手栽下的小树,产生了一个心愿,是心愿呢?2.出示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