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常见疑问解答.doc_第1页
亲子阅读常见疑问解答.doc_第2页
亲子阅读常见疑问解答.doc_第3页
亲子阅读常见疑问解答.doc_第4页
亲子阅读常见疑问解答.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子阅读常见疑问解答 什么是亲子共读? 当绘本小孩大人三者同在时,它们可以说是维持了一个紧密的三边关系。它们互为桥梁。透过绘本,大人与小孩得以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而如果没有大人,小孩就无福欣赏到绘本的全貌;至于对大人而言,绘本则又是大人进入儿童世界的一把钥匙。 由此可见,在三边关系中,它们各有各的角色。孩子是绘本的主人,绘本是大人与小孩间的互动媒介,而大人则是将绘本内容讲述给孩子听,使孩子得以感受到绘本生命的传递者。 这样的传递角色,在三边关系中,可谓举足轻重。因为,如果没有大人的点化,绘本充其量只是一个无声的图画世界而已。然而,如果大人能为之注入声 音,并融入自己的感情为孩子诠释此书精神,那孩子不仅可以听到故事的具体声音,同时,也可以在图与文的合奏下,浸身在一个快乐的阅读经验当中。 这快乐的阅读经验,包括他们可以用最自然、最符合其特性的方法参与阅读,并在其中体验到文学与艺术之美。而大人温暖的声音、以及在故事进行时的生 动表情,无疑地,也都会为孩子带来莫大的安定和满足。也难怪,孩子们总喜欢窝在大人的身边,要求大人为他们讲述一本又一本的绘本。 对大人而言,与孩子共读绘本,除了可以和孩子共享温馨时刻,并增添互动外,藉由绘本,使自己更加了解孩子,并唤醒自己的内在小孩、以及学会用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则都是大人始料未及的收获。 绘本的烂漫乐章,就等着大人来弹奏。在想到孩子的期盼眼神、和大人的另类成长时,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要怎么唸故事给孩子听? 与孩子共读绘本,固然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和延伸活动,但是,如果我们的目的是以传递作品为主,那幺,若要让小读者完整地欣赏到作品的全貌,身为传递者的大人,就必须要有清楚的定位和方法才行。 在共读过程中,绘本就好似由作曲家完成的乐谱一样,它必须透过大人声音的弹奏,才能展现、流泻出其真正的生命。所以说,对一个无法自行阅读文字的孩子而言,美好的绘本若是没有大人在一旁为之演奏,孩子就不可能领受到其中的缤纷了。 在认清了自己是传递者、绘本演奏者的角色后,大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化被动为主动,找一本自己也很喜欢的绘本,为小孩诵读。很多大人买 书给小孩,却对小孩的书架漠不关心。于是,当孩子央求大人唸书给他们听时,大人就常只是居于被动,甚至,像应付般的草草结束。结果,不仅说的人觉得无趣, 听的人也老是不够满意。 如果,在传递之前,大人就能先做功课了解书的内容,甚至,去喜欢一本书,那幺,我们就可以本着分享,而非应付的心情,和孩子共读。如此一来,不仅效果会变得非凡,读绘本给孩子听也会变成是大人、小孩之间的快乐经验。 另外,既然身为传递者,大人在快乐传递之余,也就有其应该谨守的一些分际。那就是:要忠于原味,既不偷工减料,也不加油添醋。毕竟,一个 好的作品,作者都已藉由图和文字,充分表达了他的想法。如果我们不忠实传达,那很有可能就会破坏作者的原意,或是使绘本失去了原有的文学意境。 其实,我们只要真心去喜欢一本书,然后,用最自然的情感声音,将它表现出来就好了。当然,由于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创作,所以,传递者也必 须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地把它唸出来才行。唯有这样,孩子才能掌握到绘本的整体气氛,并渐渐地,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了专注,以及习得欣赏作品时应有的态度 和方法。 强调原味重现,是因为小大的目的仅止于传达作品。欣赏有原创的文学、音乐、艺术不是都要完全沉浸在作品里面才过瘾的吗?我们都不希望在欣赏的过程中有干扰,或是作品遭到改动,以至于偏离了作者的原意。 欣赏作品和导引孩子创作、思考,是两码子事。就绘本而言,大人在前者所扮演的,是演奏者的角色。他必须按照作者所写的音符(文字)忠实弹奏, 并透过自己的声音,诠释出此一绘本典目的演奏、情感等。至于后者,大人就比较像是个即兴演奏者了。故事只是个起音,他必须透过机智,抓紧 互动,并在互动中演绎出新的曲目,以达其使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的目的。 可见,是目的不同,方法才会这幺大异其趣的。说故事是一件自由而快乐的事,戏法人人会变,只是巧妙不同罢了。 又,如果你的目的是要让孩子进入绘本的世界,那,孩子读图都来不及了,怎幺好再加肢体语言或花招,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呢?当然,千万别以为小大唸绘本的方式就仅仅只是照本宣科,像块木头一样,这就太小看我们了。 没有文字的绘本要怎么唸? 当初作者会舍文字而只就图,道理应该在于语言文字对他来说已属多余,他对自己的图像的描述能力已经有了万全的把握。 既然如此,介绍这本书给孩子,如果想要贴近作者的心意,不就是负责翻书就好了吗? 安静读图,也是一种再美不过的阅读,而且它不受文字线性阅读的美制,空间大到使你如脱缰之马。 作者要给的是这样的东西、这样的经验,如果大人一拿起书就要说破,那就惨了,更何况,这样的作品是没有办法藉由有美的语言说破的。 小孩读图的能力本来就比我们强,只要书够好,把主权交给孩子,你就会被孩子的专注表情给震慑住。 至于看图编故事,那就是后话了。孩子不喜欢听故事怎么办? 1.挑对绘本。 2.找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 3.不强迫。 就这样,唸着唸着,鱼儿自会上钩。 如果孩子不想听,有时候可能是前述的1、2、3出了问题,或是他暂时不想。 孩子暂时不想,就等他。他早晚会游过来的,因为,天下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小孩。孩子要到几岁才适合开始接触绘本? 小孩接触绘本的年龄,当然有下限。总不能对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地唸绘本吧!? 大人真的不要急。要让孩子和绘本一见锺情,三岁可能是个颇理想的年龄。因为,这个阶段的小孩对一般语言已经有相当程度 的理解,而且,也累积了一些生活经验,有了一些可资发动想像的素材(想像的基础来自于真实的经验),所以,如果能在此时挑一本与孩子年龄相近的绘本,那他 们就可以与之一拍即合了。 当然囉!不靠一见锺情,那,事先培养感情也行。不过,缘份还是很重要的。 给孩子一个书的环境、让孩子和书(或绘本)有自然接触的机会(包括:大人平日也要看书、大人有空也该陪陪孩子摸书、翻书,或是带孩子去感染一下看书、听故事的气氛),就这样,日积月累,当孩子三岁前后时,你会发现,曾几何时,他已经变得非常上道了。 有一些大人,孩子才刚生下来,他就严阵以待,买好了套书要等孩子快快长大。另外,也怕看到父母因为相信那被说得震天价响的零岁教育,而拿着绘 本对小进行催眠。或是,当孩子到了牙牙学语的阶段,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紧紧抱着想要挣脱大人怀抱的小孩,硬要孩子听书、看书。 这些强力灌输,跟绘本的本意(自由、开放的阅读),可以说是背道而驰。而且,对小孩而言,可能是压力快乐。其实,年龄层愈小的小孩,愈需要时间 透过自己的身体去探索、经验,与其急着要小小孩看书,不如先让他们打好基础痛快地玩、尽情地和这个世界发生互动,然后,从中学习,去发展他们的情感、 认知基础 把嗷嗷待哺的小孩弄成嗷嗷待捕,大人岂不罪过? 另外,每一本绘本都会有其阅读年龄的下限,也就是说,下限以下的小孩可能无法进入。但好绘本通常是没有年龄上限的,孩子们喜欢的绘本,的大人们也很喜欢啊! 一边讲故事、一边根据书上的内容来问孩子问题,到底好不好? 如果你唸绘本给孩子听的目的是:要让孩子接触文学、好好欣赏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的全貌,那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否定的。 用大人熟悉的经验来做比喻,例如看电影,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喜欢在看电影时,旁边有个人不断的在讲解或讨论剧情的发展,或是问你画面上出现了什幺东西、那有什幺用途、典故、来源等等,因为我们都知道,这对于欣赏一部电影的过程来说,是极大的干扰。大多数的人都会希望能在一气呵成、毫无干扰的状况下,痛快的把电影看完,之后再来进行讨论。 将心比心,相信若是大人们能理解这样的感觉,知道自己在欣赏一部作品的过程中,不喜欢被打断,也不喜欢旁边的杂音,那幺应该就不会在唸故事的时候,不断的去问孩子诸如上面有几只鸡、车子的英文怎幺唸、这个是什幺颜色等等问题了。讲完故事之后,要问一些问题加深孩子对这本书的印象吗? 当大人用心地为孩子唸完一则绘本故事之后,其实,大人传递文学的任务,就完整达成了。然而,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用心良苦的大人,在掩书之后,还急着在对孩 子提出说明,或是询问。他们深恐孩子没有读出书中的真正意涵,另外,也担心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所遗漏或闪失。于是,在快乐的阅读之后,只见大人 紧抓着孩子不放,他们不正在进行大人心中所想的再教育,就是不厌其烦地,在对孩子进行考试。 这种画蛇添足的作法,对儿童欣赏文学而言,纯属破坏。因为,一本好书,经过了好的传达,其实,就能使孩子沈浸其中,并对内 容有了相当程度的感知。而当故事的余音犹在缭绕,孩子还在其间流连时,如果大人就这样把孩子硬是拉回现实,并要他们与大人进行以大人观点为主的对话, 这不仅会打乱了他们欣赏文学时的内在感受,同时也会打坏他们看书、听故事的胃口。 大人不妨将心比心。当我们欣赏完一部动人的作品后,我们当下的期望会是什幺?有人或许会想独自一个人静静地回味,直到感动全都沈淀了为止;也有人 会想找一个对味的亲友,即刻与之分享或讨论。而很明显的,这两种选择都是以尊重欣赏者的自我感受为前提。既然大人不喜欢在欣赏作品后,受到干扰或 考试,那我们又怎能把这样的行为,加诸于小孩呢? 更何况,孩子的阅读、聆听,本来就不是如多数大人所想的,非要立竿见影不可。绘本、儿童故事,主要是在为孩子提供一些体验,透过这些体验,孩 子们固然可以了解事理、增加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它还丰富了孩子的感受能力。而对一个稚龄的孩子来说,他的感受总是先于思考,感受唯有经过时日的沈淀,才 有可能化做理解与思维。所以说,除非孩子主动找大人谈论,否则,大人大可以陪着孩子掩卷兴叹一番,或是静待孩子的自然发抒。而与孩子的交谈,则应避免说教 才是。 把看书、听故事的主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可以放心阅读,并在阅读之后,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反刍绘本。如此一来,大人就可以坐看那些绘本种子,在孩子的未来生命中,迸裂、发芽、成长了。 和小孩共读完一本绘本,我们会避免用大人的方式,去问孩子问题。因为,凡是上对下的模式,都会使那屈居下方的,感受到有形、无形的压力。 更何况,大人的问题一旦问得不高明,就会杀尽了故事风景。 考试、教训是我们教育里永远摆脱不掉的阴影。我们小时如此被对待,明明不喜欢,但等变成大人之后,就都得了失忆症,摇身一变,又是一个问得头头是道的大人了。 孩子会不会看不懂书里在讲什么? 当大人被一本绘本打动时,感动之余,大人最常问的问题便是:这样深远的内容,小孩看得懂吗?以小孩那尚属资浅的人生阅历来看,他怎能了解作品背后的那层深意呢? 大人因为有着这样的急切和不安,所以,一方面会怀疑如此有深度的绘本是否儿童不宜,一方面又会想抓住孩子倾囊相 授。于是,在共赏完一本书之后,大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对着孩子问一堆问题,或是干脆教导孩子去贴近我们所体会到的那些道理,有时,则想尽办法,在教孩子 看懂,我们所看懂的部分。 结果,因为大人的偏见,使得小孩的阅读主体性老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阅读绘本,遂又沦为大人灌输小孩、匡正小孩循大人轨迹行走的工具了。 其实,好绘本当前,大人根本无需多虑。孩子自有自的感受和见地,他们不见得会(或说几乎不会)用大人的方法、角度去看绘本,但不可否认, 他们有超乎大人的敏锐感觉,也有属于非大人的一些独特经验,所以,他们自会在作品中捕捉到属于他们的感动,或是大人所看不到的部分。故大人万万不可因 为过度的自我中心,而吹绉一池春水! 小孩阅读,比较在乎有没有感觉,有了感觉之后,就可以把内容放入人生,慢慢体会。大人则常把懂不懂当成是阅读的指标,也因此,会一味地要求孩子要弄懂那些属于大人的脉络。 但想想,我们又何尝懂得孩子那充满玄秘的脉络呢?所以说,阅读是孩子自己的事,大人可以为之演奏,与之分享,或是向孩子虚心就教,但千万别急着要孩子向大人看齐!需不需要用英文唸英文绘本给孩子听? 绘本当红,不知要喜要忧?虽不反对藉绘本来增进英语能力,毕竟,绘本上的文字,都是最精鍊的语言。 要让孩子接触、认识一种语言(包括母语或新的语言),常唸绘本给孩子听,是最自然、也最亲近孩子的学习方式之一。(不必像大多数的大人那样,要分析句型、强记单字,让学语言成了痛苦的经验。) 只是,前提是:小孩必须要有某种程度的语言基础才行。否则,岂不成了鸭仔听雷? 就像你对不及一岁或一岁左右的孩子诵读绘本一样,他不能理解,你偏要他乖乖听讲,这根本就是大人在浪费小孩自由学习的时间,另外,对他,也很可能是一场疲劳轰炸!(碎碎唸、碎碎唸、碎碎唸、碎碎念砰!) 双语教学热潮势不可挡。那,就把绘本拿来当作辅助的教材吧!可是,为学龄前的小孩,在此还是想疾声呼吁:请先让他们用温暖而熟悉的母语享尽绘本 的风光吧!这个阶段的小孩的学习,不能脱离真实的体验,唯有一些真实的碰撞、生活经验和语言基础,才有可能跨越现实、发动想像,学习才有可能扎根。给他 一个踏实、饱满的童年,比抢先吞食一个强势的文化要重要得多了。 表面上看,小小孩都在快乐学英语。但其实,大人看到的,都是很表面的效果。毕竟,孩子吃住在台湾,他们在幼稚园或美语班学来的英语,并不能真 正落实于生活。(除非他回到家,父母都是用英文与之交谈)。这样的学习,很难生根,而且,跟他长大之后的语言学习比起来,还可能是最事倍功半的呢! 有人或许会说,绘本有图表达情境,孩子看久了,就自然会和耳边的语言兜上,就懂了。其实绘本里的叙述,都还只是生活中语言的一小部分,这极小极小 的部分,实在没有神奇到会让孩子融会贯通,并因而体会到那个陌生语言(或说那个缺乏生活背景的语言)的丰满程度。(如果,是他所熟悉的那个语言,当然 就有加深、丰富语言经验的效果!) 另外,那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