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河流比较.docx_第1页
中国主要河流比较.docx_第2页
中国主要河流比较.docx_第3页
中国主要河流比较.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流名称长江黄河水系特征起讫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为长江正源,在崇明、长兴、横沙三岛附近注入东海。发源于青海巴彦喀拉山脉的约古宗列渠,在山东省垦利注入渤海。流经地带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十个省(市、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 长度上中下游全长6300千米上游:河源宜昌,流程约4500千米。中游:宜昌湖口,流程约1000千米。下游:湖口河口,流程约800千米。全长5464千米上游:河源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流程3472千米。中游:河口镇孟津,流程1122千米。流经黄土高原。下游:孟津河口,流程870千米。“地上河”。流域面积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千米。支流众多,上游流域面积占全流域的55.6%,中游占37.6%。流域面积75.2万平方千米。水文特征水量及沿程变化年径流总量9335亿立方米。径流主要来自上、中游,水量总体来说是从上游往下游递增。长江上游河床比降大,水流湍急,水利资源丰富。中游水量增长最多,主要来自于两湖水系,有多个多雨中心,是长江流域降水最丰富、流域平均径流最深的地区。上、中游水量占径流总量的90%以上。下游汇入支流较少,水量不多,只占6.3%。年径流总量563亿立方米。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水量少,沿程变化大。黄河径流主要产生于上、中游地区,占总径流量的90%。兰州以上段是增水区;兰州以下至河口镇由于是干旱区,引黄灌溉,是减水区;河口以下至孟津,是黄河支流辐聚区,水量又增加,其径流量占黄河径流总量的40%;孟津以下,由于三门峡径流量大,至花园口这一段流量增加,但之后由于无径流汇入以及渗水和引水,径流量又减少。补给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除上游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外,雨水补给一般占年径流量的70%-80%,地下水占20%-30%。黄河水源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的集中时间关系密切。径流时间变化除源头外,基本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长江流域位于南北冷暖气流交汇处,气旋过境频繁,降水主要来源于太平洋东南季风,雨季从东南向西北推移。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约占年径流的70%-80%,冬、春约为20%-30%。总体来说径流比较平稳,变差系数在0.12-0.14之间。70%-80%集中在夏秋季,除河套地区至河口镇地段秋水大于夏水外,其他大部分河段均是夏水大于秋水,冬季径流量占10%左右,春季径流量约占15-18%。冬季是整个干流水量最枯的季节。径流年际变化很大,变差系数一般在0.2-0.35。洪水洪水主要来源于暴雨。由于流域面积广,暴雨发生时间差异大。洪水对于中游危害最重,主要来源于宜昌以上干、支流,洞庭湖水系、汉水,若三个来源洪水同时遭遇,则会出现峰高量大历时长的特大洪水。黄河中游河段是暴雨中心地区,众多支流汇集于此,是黄河洪水的主要源地。洪水主要是夏秋季的暴雨所致,主要的暴雨中心在中游的泾、洛、渭河流域。含沙输沙长江整体含沙量低,输沙量大。长江流域中部为重要的沙源。出三峡之后,荆江段江面高出两岸地面很多,泥沙入湖使洞庭湖淤积。宜昌多年平均含沙1.2Kg/m3,但由于水量大,多年平均输沙量5.3亿吨;大通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157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4.7亿吨整个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由于该地区强烈的水土流失给黄河注入了巨量的泥沙,陕县站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37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约为16亿吨。黄河干流在兰州以上输沙量较少,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地区,占年输沙量的89%,且泥沙主要集中于汛期几个月。冰期长江除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的沱沱河,当区河,通天河等存在结冰期之外,干流基本不结冻。黄河位于1月0等温线以北,干流和支流冬季都有冰期。利、害及改造利用水利、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第一、二阶梯,第二、三阶梯过渡河段。可开发水能资源1.9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的40%。水资源丰富,沿河灌溉农田面积大。干流基本不结冰,水量大,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水量丰富,满足本流域的同时可以引济其他流域。汛期来势凶猛,易酿成洪水灾害。阶梯过渡河段落差过大,不易控制。改造利用主要是加固堤防,兴建干支流水库、排灌站、分洪蓄洪工程,消除洪水威胁,防洪排涝的同时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另外大力开发利用长江的水能及运输资源,修建水电站(如葛洲坝、三峡水电站等),改善航运条件。黄河水能资源丰富;水利资源需合理开发,可为沿途提供灌溉水源,银川平原、河套平原是古老的引黄灌溉区,是沿途粮仓。流经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泥沙过多,在下游淤积形成悬河,使得下游堤坝不断加高,泛滥危险加重。河流径流年分配不均,中游易出现暴雨导致洪水。冰期黄河下游由西南向东北流动,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结冰,从而形成凌汛。整体来说,航运价值不高,许多地区水量不大。在上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建设水利设施(如龙羊峡、刘家峡等大中型水利枢纽),控制水土流失,并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在下游修筑堤坝,加固黄河大堤,修建蓄洪分洪工程。备注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三峡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水电站我国第二大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地区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河流名称珠江黑龙江水文特征水量及沿程变化多年平均径流量是3360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大,主要来自于流域面积广大的西江。西、北、东三江径流分别占径流总量的80.3%,11.9%和7.8%。西江上游石灰岩广布,河谷深切,多急流瀑布;中游是平坝与峡谷相间的河谷地貌;下游河面宽窄相间;东江上游河窄水浅,多陡峻山岭,惠阳以下多沙洲汊河;北江河道顺直。黑龙江年平均径流量2710亿立方米;支流松花江径流量733亿立方米,在黑龙江水文中占据重要地位。上游具有山地河流特性;中游形成峡谷与宽谷盆地相间分布的河谷地貌;下游河谷扩宽,水流平缓,河漫滩发育,属平原型河道(全在俄罗斯境内)。补给雨水补给型河流,全流域位于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为我国各大河中降水最丰富的流域。雨水补给型河流,位于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据估算,全部径流中雨水补给约占75%-80%,融雪水补给约占15%-20%,地下水补给约占5%-8%。径流时间变化年内径流主要集中在夏季,但雨季来得早,去的晚,一般从4月开始进入汛期,10月出汛,汛期长达半年以上。汛期内有两个高峰,一个在5-6月,一个在7-8月。径流年际变化不大,西江变差系数一般为0.20-0.21上下,北江约为0.30-0.35。每年410月暖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90%93%,68月占60%70%,且多暴雨。11-3月降水占全年总量的7-10%,以降雪形式出现。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是:春季占10%27%,夏季占50%,秋季 20%30%,冬季 4%以下。年径流多年变化明显,有丰水年和少水年的交替。根据哈尔滨水文站1898-1979年的统计资料,松花江最大年(1932年)与最小年(1920年)年径流量比值可达6.9。洪水珠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由于地理因素和气候因素不同,西、北、东三江发洪时间和洪水历时也不同。西江洪水两岸支流洪峰一般错开,若洪水相遇则出现特大洪水。北江洪水主要来自干流和支流连江。东江洪水主要由锋面雨形成,中、下游台风雨也较大。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洪水具有峰高、量大的特点,与我国北方河流的陡涨陡落特征不同。每年4月份冰雪开始融化,补给河流,河水上涨形成春汛,由于融雪补给稳定,径流变化平缓。5,6月份雨季到来,夏汛开始,雨水补给变化大,径流变差系数大。含沙输沙流域各河流含沙量较小,平均0.321kg/m3。含沙量最大的红河水为0.628kg/m3,流经石灰岩地区的桂江时为0.12kg/m3。西江梧州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321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6649万吨。(1956-1970)含沙量小,如松花江测得只有0.1kg/立方米松花江佳木斯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157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1069万吨。(1957-1970)冰期全流域位于亚热带地区无冰期冰期长达6个月。每年10月上旬黑龙江上游干流出现初冰,之后约有一个月的封冻期,其次序自上游开始。一般上游在11月初封冻,下游在11月下半月封冻;下游在4月底解冻,上游在5月初解冻。利、害及改造利用珠江沙少,水丰,径流量变化比较平稳,水资源开发利用较为便利。河道常年通航,通航里程大,水运量大,“以舟代步”。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西江。但是洪水威胁较大,在粤北,桂北有干旱发生。治理改造主要为在西、北、东江上修建许多大、中型水利工程,在三角洲河网区采取联围筑闸、机电排灌等措施抵御洪涝。黑龙江水利和水能资源都很丰富,干流几乎可以全部通航,冬季河面冰冻可以行进机动车。但黑龙江有春夏汛,夏季暴雨集中,极易发生洪水;春季河流解冻时会发生凌汛。治理改造主要为兴建水库、塘坝、堤防、抽水站和发电等工程,在防洪、灌溉、发电、养鱼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备注径流资源占全国总量的13%,是我国径流量第二大河流。水运量是中国第二。中段是中俄界河。冬季河流封冻会形成独特的冰上运输路线。相同点上游相对多峡谷急流,具山地河流特性,进入下游水流平缓。都为雨水补给型河流,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主要的洪水都由暴雨造成。含沙、输沙量均不大。都具有很好的航运条件,水能、水利资源丰富。不同点珠江由三条独立水系组合而成。没有冰雪融水补给,除一般性降雨外,台风雨也为重要的降雨补给来源。珠江汛期长达半年以上,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受自地理气候因素影响,珠江发洪时间和洪水历时不同。无冰期。水量大,输沙量大。黑龙江有重要支流松花江。冰雪融水补给也为水量补给的重要部分,并形成春汛。黑龙江受冰雪融水影响,分为春、夏汛。径流量年际变化显著,丰水年和少水年交替出现。黑龙江汛期相对稳定,有明显的春汛、夏汛。有长达半年的冰期。 输沙量相比珠江小。主要参考资料:1 赵济主编,中国自然地理M。北京: 高等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