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技术交底单工程名称:西平铁路太峪大桥 标段:西平XPS-2标 编号:交底项目高速路贝雷梁施工技术交底日期2011年7月9日交底部门工程部交底人审核人交底对象生产经理、80米钢-混凝土梁施工班组及各辅助施工班组技术交底会记录:交底签认表序号工 种签 名序号工 种签 名序号工 种签 名112232132431425415265162761728718298193092031102132112233施工范围本交底适用80m钢-混凝土梁高速路上贝雷梁施工作业。一、工程概况:、80m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梁在跨越高速公路时采用钢管支墩与贝雷片的组合形式通过,高速公路上条形基础左、右线各4个,高速路上条形基础跨度大,施工难度大。二、主要施工工艺:、场地准备施工前对施工场地清理干净,做好防护围栏,保证施工安全。、贝雷片拼装按照设计方案采用31片贝雷梁并排布置,吊装前将贝雷片拼装完毕,已拼装完毕贝雷梁整齐堆码存放,做好标识。、贝雷梁定位贝雷梁吊装前再次检查钢楔子是否焊接牢固,对钢楔子位置进行复核,并将贝雷梁安装位置精确标记(详见贝雷梁布置图)。、贝雷梁吊装贝雷梁吊装前检查对节点逐一排查,确保每个节点拼接牢固。贝雷梁吊装过程中两端必须有加固措施,坚决杜绝出现贝雷梁在空中翻转现象。吊装过程中由专业人员统一指挥,注意墩身周围脚手架的干扰,防止贝雷梁碰撞脚手架。贝雷梁固定单片贝雷梁吊装定位后马上进行加固,与钢楔子不密贴处采用钢板垫实,第一组贝雷梁定位后应进行辅助加固措施,防止倾覆,随后贝雷梁定位后,应及时施做横向贝雷片,进行横向加固。三、安全措施高空作业前,应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软底鞋,扎紧袖口,衣着灵便;凡从事2m以上高处作业人员,须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合高处作业者,均不得从事高处作业。高空作业前,应检查作业点行走和站立处的脚手板、临空处的栏杆或安全网,上、下梯子,确认符合安全规定后,方可进行作业。作业过程中,如遇需搭设脚手板时,应搭设好后再作业。如工作需要临时拆除已搭好的脚手板或安全网,完工后应及时恢复。高空作业所用的料具,应用绳索捆扎牢靠,小型料具应装在工具袋内吊运,并摆放在牢靠处,以防坠落伤人,严禁抛掷。严禁利用吊机、提升爬斗等吊送人员。严禁在尚未固定牢靠的脚手架和不稳定的结构上行走和作业以及在平联杆件和构架的平面杆件上行走,特殊情况下必须通过时,应以骑马式的方式向前通行。安全带应挂在作业人员上方的牢靠处,流动作业时随摘随挂。施工区域的风力达到六级(包括六级)以上时,应停止高空和起重作业。尽量避免雨天作业,如必须进行雨天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作业处构件上的水需及时清除。在易断裂的工作面作业时,应先搭好脚手板,站在脚手板上作业,严禁直接踩在作业面上操作。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 厨师力量测试题及答案
- 成长助教面试题及答案
- 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案例应用试题及答案
- 工程法规考生的复习体验分享与启示试题及答案
- 预算编制的常见问题解析计划
- 就是诊疗服务优化方案计划
- 理解工程法规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试题及答案
- 有效会议的组织与总结计划
- 学习规划初级会计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厂化验规程
- 职业技术学校《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 DL∕T 860.10-2018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10部分:一致性测试
-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绿色建筑运行标识自评报告参考样式
- QCT1169-2022汽车用液晶仪表
- 放牧合同范本
-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原理
- GB/T 43934-2024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 政策执行小组理论综述
- 中国女性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