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环境下叶片锻件测具样板的二次开发.pdf_第1页
UG环境下叶片锻件测具样板的二次开发.pdf_第2页
UG环境下叶片锻件测具样板的二次开发.pdf_第3页
UG环境下叶片锻件测具样板的二次开发.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匝圈 铸 造 UG环境下叶片锻件测具样板的二次开发 盖超 陈 伟 吕彦 明 江南大学 机械 工程掌院 无锡 2 l 4 l 2 2 摘要 分析了在 UG环境下 手工绘制 叶片测具样板 的过 程 并通过 G R I P语 言编程 实现 叶片测具样板 的 自动 生成程序 该程序采用简单 的人机交互方式 在 不需要手 工绘图的情况下就能得 到测具样板 的轮廓线图和数据点坐 标 具有使用方便 通用性强 能适合各种不 同类型的叶片等优点 大大提 高 r1 二 作效率 关键词 叶片 测具样板 U G O p e n G R I P 二次开 发 中 图分 类 号 T G3l 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3 81 4 2 0 0 6 l 7 o o 5 4 0 3 Cr e a t i ng Pr o fil e Ga u ge o f Bl a de Fo r g i ng s Thr o ug h UG Ope n GRI P GAI Cha o CHEN W e i LV Ya n mi n g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o u t h e r n 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Wu x i 2 1 4 1 2 2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An a l y z i n g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d r a wi n g the p r o fi l e g a u g e o f t u r b i n e b l a d e o n t h e UG e n v i r o n me n t a n d t h r o u g h t h e GRI P p r o g r a mmi n g l an g u a g e a n e w wa y t o a u t o ma ti c a l l y c r e a t e the p r o fi l e g a u g e o f t u r b i n e b l a d e wa s i n t r o d u c e d W i t h the n e w d e s i g n me tho d i t u s e d e a s y h u man c o mp u t e r i n t e r a c t io n d i a l o g b o x W i tho u t an y ma n u a l d r a wi n g us e r s C a l l g e t the p r o fil e o f th e g a u g e an d c o o r d i n a t e s o f the p o i n t s i n the c o n t o u r s in e v e r y s e c ti o n o f the b l a d e b o d y I t c a n b e u s e d e asi l y an d C an c r e a t e the p r o fi l e g a u g e o fan y t y p e s o f t u r b i ne b l a d e S o thi s wa y C an i n c r e ase the wo r k e ffi c i e n c y g r e a t l y Ke y wo r d s t u r b i n e b l a d e p r o fi l e g a u g e UG Op e n GRI P f u r t h e r d e v e l o p me n t 叶 片是汽 轮 机 水 轮 机等 机械设 备 中 的关键 零件 叶 片表面模 型 是通 过风 洞试 验 水地 试验 获 得 的 至今 还无 法用 数 学方 程进 行描 述 1 设计 加工叶片首先要用测量仪测出模型各截面轮廓线 工 程 上 称 为 型线 上 一 系 列 点 的 坐标 然 后 用 三 维绘 图软 件 如 UG P r o E 将这些给定 的型值点 连 成样 条线 再 用光 滑 的 曲面把这 些样 条线 连 成 整 体 最后仿 真加 工生 成 刀位 文件 经 过后置 处 理 生 成 NC代码 进行 加工 U n i g r a p h i c s UG 是 当今 应 用 较 为 广 泛 的 C AD C A E C A M 高端 软 件 并 向用 户 提供 了功 能 强大 的二 次开 发 工具 U G O p e n G R P 可 以在 叶 片造 型 与加 工方 面 发挥 巨大 的作 用 本 文 以 U G NX 4 0作 为 开 发 平 台 利 用 二 次 开 发 工 具 UG O p e n G R I P语言 采用人机交互方式 结合叶 片测具 样板 的设 计特 点 开发 出通 用性 强 使 用 方 便 的样 板 自动生 成程 序 1 叶片测具样 板的设 计过程 收稿 日期 2 0 0 6 0 5 1 9 作者简 介 盖超 1 9 7 8 一 男 江苏无锡人 硕士研究生 研 究方向 模 具 C AD CA M 电话 1 3 5 1 1 6 5 2 1 4 9 E ma i l g a i c h a o 1 9 78 y a h o o c o m c a 在 实 际生产 中 通 常是 用 叶片截 面型 线检 测 样板 简称测具样板 来检验叶片形状是否合格 使用测具样板进行检测时 是靠与叶片各截面背 弧 和内弧 型线完 全 吻合 的刃 口形 状去 匹配 叶 片成 品 的型线 以此 来 确认 叶 片 成 品是 否 达到 加工 要 求 通常用线切割来加工叶片的测具样板 设计前 必须首先对叶片型线进行修整 并加放足够的余 量 然 后 在得 到 的新型 线上 获得 一 系列众 多 点 的 位 置来 生 成 NC代码 除 此 以 外 还 要 有 进 出气 边的角度线 用于检测截面型线 的余量是否加在 法线 上 设计 画图时 由于叶 片每一 个截 面均 不相 同 对于若干个典型的截面要分别加工不同的样 板才 能达 到检 测 的效果 故设 计测 具样 板时 要对 每一 个截 面 型线 以固定 间 隔画一 系列 纵 向 的直线 与型 线相 交 找到交 点 的坐标 对 于 背弧 检测 样板 还要画出进 出气边 型线两端 的角度线 并求 出 角 度线 与 x轴 的夹 角 把 这 些数 据 写入 背弧 和 内 弧参数表中 再画出每一个截面背弧和内弧 的检 测样 板 因为背 弧 的形状 是 向外 凸 出的 内弧是 向 内凹 的 所 以背 弧检 测样板 刃 口型 线 的形状 应该 向样 板一 侧 凹进 而 内弧 检测 样板 刃 口形状 向样 板外 凸出 见图 1 所示 这样才完成了叶片测具样 板 的设计 工 作 热加工工艺 2 0 0 6年第 3 5卷第 l 7期 维普资讯 图 1 叶 片 截 面型 线测 量 样 板不 意 图 企 业设 计人 员反 复 的从 事这 些工作 需 要 大 量 的时间 且工 作量 非 常大 利用 UG强 大 的二 次 开发 功 能来 设 计 一 套 测具 样 板 自动生 成程 序 可 以大大减轻设计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 使其工作 重点转移到创造性的工作上 提高生产率 叶片测具样板的程序设计框 图如图 2 厂 上 凸 样板线圈 执行 g r x程序 王二 人机 交互语句 下 凹 二 样板线图 三 气 边 在x 轴 正 方 囹l进气 边 在x 轴 正 方 向l 烹 生 点生成型线样板数据I I读点生成型线样板数据 l 矍壁笙塞I 图 2 测具样板程序设计框 图 实 际 的叶 片结构 千变 万化 如果不 用 人机 交 互 方式很 难 做到 通用 考 虑到 叶 片的形 状 不管 怎 么变化 总离不开型线 向上凸或向下凹两种情形 故程序 中应该体现对这两者的区别 另外 在读点 并输出数据表时 需要得到进气边角度线和出气 边角度线的角度值 由于进 出气边在 x轴的正 或 负 半 轴对 结果 有 很 大 的影 响 所 以 在 程 序 里 也 应该 区分 这 两种情 况 2叶片 测具样板 的二次 开发 G R I P Gr a p h i c s l n t e r a c t i v e P r o g r a mmi n g 是 UG 内嵌 的 专用 图形 交 互 编程 语 言 用 户通 过 G R I P 语 言 编程 能够 自动 完成 在 U G 下进 行 的绝 大 部分 操作 如实体建模 工程制图 制造加工 系统参数 控制 文件管理 图形修改等 G R I P语言与一般通 用语言一样 有完整的语法规则 程序结构 内部 函数 G R I P程序同样要经过编译 链接后 生成可 执 行程 序 才能 运行 2 3 编写叶片测具样板的程序可以在 n o t e p a d编 辑器下书写源代码 取名 c e j u y b g r s 存盘 然后到 UG 0提供的 g r a d e下进行编译 生成扩展名 为 的编译文件 再对其进行链 接 生成可执行 的 G RI P文件 扩 展名为 g r x 调用 c e j u y b g r x文 件 可通 过 UG 下 的快 捷 键 C R T L G运 行 c e j u y b grs 部分程序如下所示 测具 样板 型线 和读 点程 序 E NT I T Y b e i s p l 1 0 0 n e i s p l 1 o o c u r s 3 p t 8 p t t 2 0 0 l l n r e f p t 3 c p t 2 0 0 p o t c l e 2 j i n q i 1 0 0 c h u q i 1 o o i n tp t 2 l fi a 1 0 0 r g n 1 0 0 s t l n 1 0 0 e d l n 1 0 0 md l n 1 0 0 I n s l n a 1 o o o h a b 1 0 0 0 l n c 1 0 0 0 l n d 1 0 0 0 l n 1 9 fi t 4 c r 8 o b j 1 0 0 NUMB E R N 1 3 N3 3 f x f y f z L A MD mi n d 7 n l l m A B E P T A O U 4 F A I 4 c p r 2 0 0 d p 1 3 d p 2 3 d p 3 m 3 C d a O b 0 f a g l l a g l 2 ma t 1 2 d x l d x 2 d y l d y 2 s t r i n g t 1 5 0 t 2 5 0 t 3 5 o t 4 5 0 t 5 5 0 t 6 5 0 t 7 5 0 t 8 5 0 t 9 5 o el I DE N T 选择背弧样条线 b e i s p l c n t n u m r e s p J UMP e 1 t e r m r es p e 2 I DE N T 选择 内弧样条线 n e i s p l c n t n u m r e s p J UMP e 2 t e r m r es p e 3 I DE N T 选择进气边小 圆 j i n q i c n t n u m r e s p J UM P e 3 t e rm r es p e 4 I D E N T 选择 出气边小 圆 c h u q i c n t n ll m r e s p J UMP e 4 t e rm r es p e 5 me s s g 接下来读点并输 出表格 e 6 i d e n t 请选择进气边角度线 s t l n c n t n u m r e p j u mp e 6 t e rm r e p e 7 i d e n td 请选择出气边 角度 线 e d l n c n t n u m r e p j u mp e 7 t e rm r e p 判断背弧曲线的凹凸 e 8 c h o o s e 请选择背弧型线的形状 背弧向 Y轴正 向凸 出 热加 工工 艺 2 0 0 6年 第 3 5卷 第 l 7期 5 5 维普资讯 背弧向 Y轴负 向凸 出 r e p j u mp e 8 t e r m e 9 e l 0 r e p e 9 判断哪端大 f 6 c h o o s e 请选择在 x向较大的一端 进气边在 x的正方 向 出气 边 在 x的 正 方 向 r e p j u mp f 6 t e rm t 7 t 8 r e p t e rm ha l t 3 实例 应用 本文以 QY 4 2 4 L DH型号叶片为例 来说明 测具 样板 的 自动生 成过 程 进 入 UG 环境 后 按 快 捷 键 C R T L G 出 现 执 行 G R I P对 话 框 选 择 c e j u y b g r x 运行后 UG界面上就会弹 出选择实体 的对话框 按照提示栏要求依次选择各截面背弧 型线 内弧型线 进气边小 圆和 出气边小 圆 以生 成截 面进 出气边 角度 线 见 图 3 墨 如 矗 m塞 眦 篁 茹 亭 毒差 一 置 接 着 弹出选 项对话 框 用 户 可根据 图形 显示 屏 上 显示 的型线 形状 作 出判 断 生成测 具 样板 的 轮廓 线 图 由于该 叶片截 面 的形状 是背 弧在 上 的 故 背 弧检测 样 板应该 位 于背 弧之 上 而 内弧检 测 样板应该位于内弧之下 即背弧检测样板在上方 内弧 检测样 板 在下方 图 4所 示 为某 截面 测具样 板轮廓线图 样板图形建立以后 便要 画线读交点的坐标 和进 出气 边角 度线 的角 度 屏幕 上 出现选 项对话 框 用 户 可 根据 进 出气 边 相 对 于 z方 向 的位 置 进行判断 生成各截面背弧和内弧型线数据点坐 标 和角度 线角 度值 的表 格 二 图 4 Q Y 4 2 4 L DH型叶片测具样板 生成 图 表 1 表 2两 张 表格 是 同一 张 表 的上 部 和下 部 表 1 反 映的 是背 弧检 测样 板刃 口型线上 部分 点的坐标值 第一行是截面名称 第二行是每个截 面 的位 置 由于各截 面均 与 轴垂 直 故截 面上 任 何点的 坐标值均相等 第一列是各点的 坐标 值 本程序从坐标原点出发 作了一系列与 Y轴平 行 间 隔为 2 n l m 的纵 向线 共 与 每一 个截 面 的背 弧 型线 相交 得 到 间距很 小 的许 多个 点 找 到 交 点 并读 出交点的坐标值 由于某条直线与背弧型 线的交点横坐标值都是相同的 故可以单独写成 一 列 纵 坐标 值就 写 到表格 中相应 的截 面位 置下 型线 的端点 坐标 值 写在各 截 面 的首尾 中间用 斜 杠 来 区分 和 值 表 2表 示 的是 各截 面 背弧 检 表 1 QY 4 L D H 型叶片 背弧检测样 板型线 部 分 数 据 点 表 i n n 1 截 面名 称 A A B B C C D D E E Z 0 o o 5 2 9 5 1 0 5 9 0 1 5 8 8 5 21 1 8 0 r 7 06 一 33 D 33 5 2 5 3 9 1 8 3 6 1 1 8 9 0 6 2 2 8 4 一 3 2 0 O 3 0 8 6 3 0 7 3 0 0 O 一 0 08 0 2 9 0 5 0 2 68 6 3 2 2 8 0 O 2 9 2 2 4 3 2 2 0 4 8 6 6 8 1 2 6 0 O 5 3 6 4 5 3 4 l 3 6 6 5 4 8 O3 2 4 0 O 7 43 6 3 6 6 1 1 7 8 8 8 97 2 2 0 O 9 1 9 7 9 8 7 5 6 8 9 2 9 7 1 2 0 0 O 1 0 6 5 9 3 5 8 81 9 71 1 0 2 8 1 8 0 O 1 1 8 3 1 0 5 0 9 8 8 1 0 3 2 1 0 7 0 表 2 QY 4 L D H 型 叶片 背弧检测样 板进 出气 边角度线 部 分 角 度 值 表 3 4 4 5 3 6 7 7 4 8 8 8 4 6 9 0 5 5 3 5 卢 6 7 0 0 6 0 6 8 5 5 2 6 6 7 2 1 5 0 0 4 测样板进 出气边角度线与 轴夹角的数值 其 中进 气 边 角度线 夹 角 为 出气边 角 度线 夹 角 为 内弧 型线 检测 样 板的生 成 同背 下转 第 6 0页 热加工工艺 2 0 0 6年第 3 5卷第 1 7期 维普资讯 表 2 优 化 前 后 温 度 表 时间 mi n 0 4 8 1 2 1 6 2 0 2 4 2 8 3 2 3 6 4 0 4 4 优 化 前 2 2 8 7 1 5 5 2 1 4 2 5 2 2 8 7 3 4 6 3 8 4 4 3 9 4 8 3 5 4 4 6 1 2 优化后 2 0 6 3 1 0 5 1 4 9 1 8 2 2 2 9 2 7 3 3 1 7 3 6 1 4 0 9 4 6 2 5 2 3 时 间 rai n 4 8 5 2 5 6 6 0 6 4 6 8 7 2 7 6 8 0 8 4 8 8 9 2 优化 前 6 8 0 7 5 6 7 8 3 8 4 0 8 8 0 9 4 5 9 9 7 1 0 3 1 1 0 5 0 1 0 7 5 1 1 0 0 l 1 3 0 优化 后 r 5 8 8 6 4 9 7 1 2 7 7 6 8 4 1 9 0 5 9 7 2 1 0 2 1 1 0 4 4 1 0 6 5 1 0 8 6 1 1 o o 时 间 rai n 9 6 1 0 0 1 0 4 1 0 8 l 1 2 1 1 6 1 2 0 1 2 4 1 2 8 优化前 1 1 5 6 1 1 8 4 l 1 9 0 l 1 9 7 1 2 0 4 1 2 1 0 1 2 1 5 1 2 2 1 1 2 2 2 优化 后 T l 1 2 7 1 1 5 7 l 1 8 0 l 1 8 6 l 1 9 2 1 1 9 4 l 1 9 7 l 1 9 8 1 2 0 0 魁 赠 时 间 mi n 图 3 优化前后的升温曲线 比较 1 在加 热 过程 中 钢坯 内外 温 差 钢 坯 的 断 面温 差随 加热 时 间先 增大 后减 b 用 有 限差 分 计 算得到的钢坯温度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符合实际情 况 2 用可变 容差 法优 化后 的升 温 曲线 与时 间 坐标所围成 的面积最小 优化后的升温曲线能满 足加 热工 艺 的要 求 又可 以减 少能耗 还可 减少 部 分钢 坯 的过 热或 过烧 3 在有限差分计算过程 中 随着 网格划分数 目的增 多 即随着 离 散方 向数 目的增 加 可提 高 计 算结果的精度 但程序运行时间也相应增加 实际 应用时应 同时兼 顾优化精 度和运行时 间的要求 参 考 文献 1 杨永耀 吕勇哉 钢坯加热炉计算 机控 制动态数学模型的开发 J 自动化学报 1 9 8 7 1 3 4 2 5 2 6 2 杨永耀 吕勇哉 加热 炉多 模式 控制 J 冶 金 自动化 1 9 9 1 1 5 5 1 5 1 9 3 S a l t e r F M Co s t i c k J A Ma t h e ma t i c a l mo d e l o f t h e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wi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