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我的自画像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 2、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 3、通过自画像,制作“明星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了解老师开始,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今天我们的课堂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指说) 你们认识我吗?想不想和我交朋友?要想成为朋友,我们首先得互相了解。你们对我有哪些了解?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二、自己眼中的“我” 1过渡 你们对我有了一些了解,想不想让我也了解你? 同学们之间已经相处两年多了,想不想让大家更了解你? 2介绍游戏 好,下面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叫“猜猜我是谁”。现在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张“我的小档案”,等会儿我们把自己的外貌特征、爱好、长处都写在上面,不过有一样不能写(名字),对,这一写可就露馅了。我们来看看哪些同学平时对别人了解的比较多,能看了介绍,立刻就把猜出他是谁。 3师生独立填写小档案 4二人小组讨论 我们是不是把自己的特点都写出来了呢?我建议啊,大家把自己写的拿给一位好朋友看看,读给他听听,请他给你当当参谋。愿意吗?(教师和学生一起下位与朋友商量) 点评:你看,讲台上早已空无一人,孩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坐或站,毫无拘束,搭肩者有之,牵手者有之,高声朗读者有之,安静浏览者有之,窃窃私语者有之,提笔疾书者有之,抓耳挠腮者亦有之。教室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授课场所,已拓展为交流的空间,互动的平台。 大家商量好了吗?就把写好的小档案折好,投进“快乐包”吧。 三、同学眼中的“我” 1组建46人小组 谁愿意来抽?这么多同学都想抽啊,这可难办了。怎么办呢? 点评: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他们才是这个课堂的主人。教师呢?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思考得再周密些,准备得再充分些。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包含着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对学生全面地认识,以及较强的教学调控能力。 大家想的办法可真好!咱们就和附近的同学组成46人小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自由组建小组,选出组长) 相信你们一定能不负众望。你们就上去拿吧。 2游戏开始,师生共同参与 点评:注意!在“快乐包”里不仅有全班同学的小档案,也有老师的。一位组长随意取回的小档案中,不但有同学的,还有老师的。当一位学生拿到老师的小档案时,立刻就猜了出来。啊,他是多么兴奋!多有成就感!不一会儿,这组的同学都欣喜地看着老师,不一会儿,周围组的同学都投来羡慕的目光,不一会儿,大家投入的热情更高了,人人都努力去猜自己拿到的小档案的主人。老师呢?她正拿着组长发给她的小档案,与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呢! 4全班汇报 同学们,你们都猜出来了吗?你是怎么猜出的?(学生自由走上讲台,通过视屏展示台展示小档案,自豪地汇报结果) (拿出“快乐包”里的小档案)还有一些同学没有被大家猜出来,他们是谁呢?让咱们一起来猜。 点评:让我们仔细聆听老师的评价 l你们怎么知道的?(引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方法和理由,充分展示学生的长处) l他还有没有别的长处?/我听说你在家挺能干的,是吗?(让大家不仅仅满足于猜中的喜悦,启迪学生从生活、学习、活动、主观能动等各个方面全面地认识一位同学,共同发现更多鲜为人知的特长,俨然是心理学中的“优点大轰炸”活动) l你好,认识你这样的朋友是我的荣幸。/认识你,真好。(一句问候,一次握手,让更多的学生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他们的自我认同、自我悦纳也许从这时开始走向深入) l你们对同学可真关心,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成功都在你们的眼中。/听了同学们说的话,你想不想说些什么?(学会欣赏他人,学会心存感激,这是形成社会感的重要基础) l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唱歌,愿意和他一起一展歌喉?才艺展示(如果说社会是个大舞台的话,那么学校、课堂就是排练厅,是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排练厅。他们正是在经过无数次的排练后,才迈开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l只要你继续努力,说不定会成为(“皮格玛利翁”效应地灵活运用) 5小结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你们对自己准确、全面的描述,精彩的表演,就是一张张生动的“自画像”(板书课题),正是凭着它,大家才能一下子把你猜中的。所以,了不起的不是我们,了不起的是你自己!(竖大拇指) 四、说说你,说说我 1畅谈感受,激起交流愿望 今天,能认识你们这么多好朋友,我很高兴。 你们高兴吗?为什么? 那么,你们愿不愿意向听课老师夸夸你的同学, 夸夸你自己? 2角色扮演,进行行为指导 真的?那好,如果我现在就是一位听课老师,你们谁愿意来和我交流? 点评:能否恰当、充分地利用身边的资源是教师基本素养之一。教师把所有听课老师也容纳到本课教学之中,不仅为学生开辟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自我展示的空间,还让各位听课老师与学生零点接触,从而直观地感受通过本课教学学生所取得的收益。 老师没有让学生直接与听课老师交流,而是创设情景,自己扮演听课老师,让一位学生与她交流,从而指导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应该做到:1、注意礼貌用语,见面说“您好”,临走说“再见”;2、声音响亮;3、老师夸奖后,要表示感谢。看来,生活无处不教育,教育无处不生活。 你们也能像他一样,不但声音响亮,而且很有礼貌吗? 3自主活动,拓宽展示空间 现在就去向听课老师们夸夸你的同学,夸夸你自己吧!(学生下位与听课老师交流) 五、总结 作为你们的朋友,我又欣喜地发现你们还有这些优点:勇敢,大方,很有礼貌,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吗? 你们能不能大声地告诉自己,告诉所有的人:谁很棒?谁是巨人?谁能行? 对,同学们,相信自己,喜欢自己,力量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建议大家课后去征求同学们的意见,看看自己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这样才能让自己进步得更快,才能画出更满意的自画像。 总评: 纵观各个学科的新课标,“平等对话的教学过程”赫然在目。那么什么是“平等对话”呢?这一直是一线教师所困惑的。 一方面,对话式的教学范式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是对话的激发者和全身心的参与者,而不能是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以“导演”的身份来控制教学。本节课,老师自始至终都与学生共同参与,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思考,共同分享,并将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向学生敞开,于是,教学过程成了教师与学生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这里不仅仅是认知这一维度的投入,还有师生作为完整的生命个体丰富情感等其他生命维度的投入,正是因为这样,师生平等对话才得以展开,对话关系才得以生成。 另一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营造儿童化的课程文化”,倡导在儿童文化中教育儿童,这就提示我们,在进行教育时所展开的应该是儿童世界,而非成人世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充分利用10岁儿童注意他人对自己的期望,追求任务完成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及由此带来的赞许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猜猜我是谁”活动。这一活动的创设,立即使学生进入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世界中,他们在此敞开心扉,自由发展,可谓活动中有对话,对话中有活动,两者有机地融为了一体,教育亦有效地发挥了效益。 附: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同学们,请你在正确的括号里打 我是女生,()扎着辫子。() 我是男生。() 在班里,我的个子很高。() 我的个子不高也不矮,属于中等。() 我的个子不太高,所以做在前排。() 我长得比较胖,但挺结实。() 我很瘦,爸爸妈妈总要我多吃些。() 告诉你,我的视力很好,我会继续保护好它。() 虽然我戴眼镜了,但我仍然认真地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争取让度数不再加深。() 2.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在横线上填写。 我长得 今天,我穿了 我喜欢 我的优点是 其它方面:说说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并能做简单的介绍2、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产生对学校的亲切感,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兴趣一、介绍学校的全称(1)老师出示地图,大体知道学校的地理位置(2)说出学校的全称,并能把学校的全称写下来,如“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学校”二、介绍学校的荣誉对于能说出近年来学校荣誉的同学要加以肯定,鼓励他们关注学校的热情三、介绍学校的环境和设施先引导学生看看教材中的同学是怎样介绍的,和他们比较一下,自己的学校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学校可爱的一面,引导学生注意利用学校的设施,方面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四、介绍学校的快乐生活五、介绍我看到过的其他的学校六、写下我还想了解学校的什么爸爸妈妈的心,我能懂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关心,家庭才会更加和睦温馨。2、指导学生学会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或在家人遇到困难时,主动找父母谈心,并付诸具体行动。3、指导学生学会用“爱心留言条”等不同形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建议“爸爸妈妈的心,我能懂”是在前两个活动主题学习的基础上,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后所产生的自然结果。这个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为了家庭的温暖,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关心”。活动过程(一)和爸爸妈妈谈心1、指导学生看图,了解同一件事为什么孩子与父母之间会有不同的看法。2、你和父母谈过心了吗?3、你因何事与父母谈心?结果如何?4、讨论:(1) 讨论:“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怎么办”。(2) 讨论:“妈妈下岗了,我”或是“爸爸生病了,我”5、总结活动。(二)爱心留言条1、老师出示留言条。2、读一读,这是谁给谁的留言条,说了什么?3、你收到过留言条吗?说给我们听一听,当收到留言条时,你有什么想法?4、学写留言条:(1) 指导写作格式。(2) 练习:学会给家里成员写一张留言条。(3) 师总结。5、你写好了留言条,准备放在哪呢?为什么?6、讨论:师:除了“爱心留言条”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心?让学生知道:一句话、一张卡、一幅画、一首小诗、给父母搬凳子等不同形式都是表达爱心的方式。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主题二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爸爸妈妈为家庭的温馨付出的辛劳,明白家庭的幸福、自己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无私付出。2、使学生懂得要用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家庭分忧。3、使学生体验“当家”的辛劳,提高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教材分析与教学活动建议这一课是由“妈妈的手”、“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今天我当家”三个内容组成。这个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体验、感悟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的幸福和营造家庭的温馨付出的辛劳。教学过程(一)妈妈的手1、同学们记得母亲节与父亲节是哪天吗?(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和六月的第三个星期)2、揭题:妈妈的手。3、看插图说故事。4、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关于家庭美德的广告,请学生讲述。5、记录爸爸妈妈今天为自己和家里做的事。6、讨论交流,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想为他们做些什么?(二)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1、看插图讲故事,体会人物感情。2、讨论一: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不去上班了,行吗?3、讨论二:如何回报爸爸妈妈的辛劳?4、交流:你了解自己的父母的工作吗?和大家说一下。(三)今天我当家1、出示一组对比数据:(各国少年儿童家务量统计数据)中国12分钟 英国30分钟 法国分钟韩国42分钟 美国72分钟2、谈谈这组数据反映了什么情况?3、学习制订“今天我当家”计划表:(1) 出示两个计划表进行比较,看哪个安排更合理。(2) 学生自主制订计划表。制订计划表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或某一件事情。(3) 收集典型计划表,交流。(4) 分组评比,每个小组选送一个最佳方案,进行示范学习。4、实践活动:完成一篇体验日记,记述“当家”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重点写出体验和感受。心中有阳光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体验自我实现的愉悦。 2、引导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寻找能发扬自己优势,提高自我的生角色。3、帮助学生制定计划,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完善,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学过程:一、亮出我自己展示“我自信吗”小卡片。老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机会,帮助学生“亮出我自己”。小活动:黄金广告亮出我自己二、毛遂自荐观看“毛遂自荐”的故事讨论,这个故事给大家什么启示?阅读教材,这些同学在什么情况下勇敢地亮出自己?你喜欢他们吗?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尝试、锻炼自己?让学生完成书上的小卡片。三、阳光计划和自己比进步:阅读教材中的故事,思考:爱因斯坦的板凳做得并不太好,但老师为什么还夸奖他呢?说说这学期你哪些方面有进步?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希望自己哪些方面有进步?阅读教材中得个案,学习男孩的决心和勇气。学生交流:怎样才能让计划顺利实施?四、总结号召自信是我们快乐,自信使我们成功,希望同学们把自信的秘诀记在心里,愿你们的心中充满阳光,愿你们的生活充满快乐!别人眼中的我教学目标:1、借助他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2、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3、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愿意改正。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激情导入同学们,老师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帮忙,好吗?我们认识了这几天,你们对我有什么映像,你们能不能送给老师几句真诚赞美的话?二、以他人为镜,提升自我认识。1、第一面镜子:家长在小组内交流父母写给自己的话,可以大声读,也可以交换看。了解自己在父母对自己的期望。2、第二面镜子:同学a、 阅读教材中的活动提示,组织学生讨论活动中要注意的事项。b、 学生分组开展“who am I”游戏,老师参与小组活动。3、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三、活动拓展1、 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可以做我们的镜子。2、 鼓励学生不断以人为鉴,完善自己。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PEP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 A Lets talk, Lets play, Lets sing二、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Hello. Hi. Goodbye. Bye-bye. Im.2.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与真实运用的目的。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Hello/Hi. Im.2. 教学难点:元音字母I在单词I、Bye、White 中的发音。五、教学过程1. 热身(Warm up)T: Hi, boys and girls. Look, whats this? Ss: CD/VCD/DVD.T: Cool. Youre great!(做动作:竖大拇指表扬学生。)你们知道的英语知识真不少!Yes, its a VCD. Its Magic English. (展示给学生看)T: Do you like cartoon(动画片)?Ss: Yes.T: Lets watch it, then tell us what can you see?What can you hear?T: What can you see, boy?(Ask one student to answer.)S1: 我看见有小飞侠、米老鼠、唐老鸭、阿拉丁S2: 我看见有Snow White和七个小矮人T: What can you hear, girl?S3: 我听见米老鼠说:“Hello! Im Mickey.”S4: 我听见说:“Hello! Nice to meet you! .”2. 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T: Today, Miss Li will make some friends.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s?Ss: Yes.(The teacher walks to a student.) T: Hello, Im Cami (My English name). Whats your name?(教师将手伸向该下学生,做出请他回答的手势。)S1: Hello! Im Wang Jiaqi.T: Hello, Wang Jiaqi.(教师友好地与该学生握手)S1: Hello, Cami. (对该学生进行奖励,将小贴画贴在该同学身上。教师也可以和她拥抱一下表示友好。)T: Im.(提醒并纠正Im的发音,应为/aim/不能读成/em/)Then the teacher walks to other students and greet them in the same way. (2) 用介绍朋友的方式出示这节课中的主要人物,让学生熟悉他们的相貌和名字。T: Now you have many friends. Do you want to make more friends?Ss: Yes. 通过幻灯呈现本课人物 Sarah、Miss White、Mike和Wu Yifan的图片。T: Hi, kids. Look, this is Sarah. This is Miss White. This is Mike and this is Wu Yifan. They are all my friends. (将名字带读几遍) Ask several students to e to the front and put on the headdresses of these characters: Sarah, Chen Jie, Mike, Miss White to practice Hello! Im . The teacher takes out a headdress on which is Sarah. The teacher puts it on and says, Im Sarah. Then the teacher walks to a student.T: Hello! Im Sarah.S7: Hello, Sarah!T: Goodbye.S7: Goodbye.T: Hi, boys and girls. Is he cute?(师竖大拇指)S7: Yes.T: Yeah. I think so. Super! 听录音来展示并跟读Lets 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3. 趣味操练(Practice) 击鼓传花教师先讲清规则:全班分为两大组,教师有节奏地敲击小鼓,两组学生同时开始传花,当教师的鼓声停止时,两组各有一名学生拿到花,这时,拿到花的学生就说Hello/Hi, Im . 情景表演:表演A部分对话教师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安排四人小组上台表演。 学唱歌曲:Hello!4. 任务实践(Task-based Teaching:Make friends.)教师先讲清楚要求,必须用今天学的单词、句子“Hello!” “ Hi! Im.”“Goodbye”等和你想交的朋友交流,交流成功请互换小贴画。让学生明确这是活动也是竞赛,看谁交的朋友多。(背景音乐:播放本单元歌曲:Hello!)T: Well, kids. Its time to make friends. Listen carefully. Its a task and also a petition. Please make friends by using what weve learned today like Hello! Hi! Im. Goodbye! Lets look, who can make the most friends. Try hard, everybody! Ready - Go!5. 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1) 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2) 遇到老师、同学和家长时要用Hello/ Hi打招呼;分手时要用Goodbye/ Bye-bye道别。6. 评价小结(Assessment and Summary)数一数看谁身上的小贴画最多,谁就是今天的“小小外交官”。T: Lets have a look, how many stickers have you got?教学反思虽然三年级的孩子在一二年级已经提前接受了英语教育,但对他们来说,本节课是他们的第一堂正式英语课,如何打好初学这一炮,让他们一开始就喜欢上英语,我努力做了以下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1. 电教引趣。针对孩子们爱看动画的特点,我选用了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经典迪士尼动画为人物主题的Magic English的相关内容引入,消除孩子们第一次上英语课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感到英语并不遥远,英语并不神秘,自已也能说点儿英语(如:VCD),既增添几分自信,更对英语产生好奇。2. 游戏激趣。新授本课内容后,我开展了“击鼓传花”“情景表演”游戏环节。密集的鼓点激发了孩子们的强烈兴趣,他们那种想让花在手中来又怕它到手中来的情景尤在眼前,没传到的暗自庆幸,接到花的也落落大方;情景表演也是可圈可点,虽然单稚,但孩子们兴致盎然,这不正是英语课标中所倡导的理念在玩中学,在用中学吗?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有关文具的五个词汇crayon、pencil、pen、eraser、ruler 的学习,并用英语介绍文具。教学难点:较准确读出各单词,尤其是crayon,eraser 两个单词的发音。教学过程:1. 热身、复习(Warm-up / Revision)(1)师生共唱英语歌曲“Hello”。(2)请几名学生带上Sarah, Wu Yifan等人物的面具或头饰,表演见面打招呼或自我介绍用语:Hello, Sarah! Hi, Wu Yifan!(3)游戏“听声音,识朋友”,教师请几名学生到讲台前,其他学生蒙住眼睛,讲台前的几名学生之一变换语音语调和名字说Hello. Im. 蒙住眼睛的学生们猜是谁说的话,猜对的学生为本组加一分。还可以改为让蒙住眼睛的一名学生猜,是谁说的Hello,如果猜中,要说Yes, Im . 如果猜错,要说 No, Im.,猜对得一分。(4)将学生分为小组,可2-4人一组练习自我介绍用语。2. 呈现新知(Presentation)(1) 利用课件呈现新知图一 本册教材主要人物之一“小棕熊”的生日,一群朋友聚集在生日蛋糕的周围。教师通过图片指引学生说出今天是“小棕熊”的生日,让学生们一起唱英文生日歌,并提示“Happy birthday to you.”是“祝你生日快乐”的意思。教师介绍“小棕熊”的爸爸、妈妈为他买了个新书包作为生日礼物(拿出准备好的实物)。图二 小棕熊打开书包,一一拿出蜡笔、铅笔、钢笔、橡皮、尺子,边拿文具边说英文crayon, pencil, pen, eraser, ruler。文具展示出来后停留在画面上。(2)学习新知在初步了解新知后,教师给学生出示文具,教新单词crayon, pencil, pen, eraser, ruler。教学时,如果遇到有的学生能力较强,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教学生,学生检查学生。(教学时特别注意crayon,eraser 两个单词的发音,对于多音节单词,教师应略放慢语速,待学生较好掌握后改为正常语速。)(3)游戏 Show me your.教师说单词,如pencil 一词,教师边说Show me your pencils. 边示范。这样,用同样的方法练习其他4个单词。(4)让学生听录音,跟读 Lets learn 部分的单词,并要求学生用手指着单词来认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3. 趣味操练(Practice)(1)小组竞赛将学生分为两大组,每组每次选一名选手上讲台,一个学生先看一下某张卡片,记住上面画的是什么。将卡片画面扣在桌子上,让另一名学生猜卡片画的是什么。“An eraser?”“A ruler?”“A pencil?”“A pen?”“A crayon?”如果猜对了,第一位学生答“Yes”,如果没有猜对,第一位学生答“No”。(2)猜词游戏继续小组竞赛,将crayon, pencil等文具放在一个大盒子里,请一名学生选一种文具,攥在手中放于背后,让其他学生猜是什么,猜对者为小组赢得一分。(3) 让学生听录音,边说边做 Lets do 部分的活动。教师用英文表述打开书,边说英语边做动作,为学生今后熟悉英语课堂用语奠定基础。学生打开书,听录音并指出正确的图片。(Listen and point the pictures.)请学生听录音,并做出相应的动作。(Listen and do the actions.)四人一组活动,练习 Show me your . 每组可先请一位学生发指令,其他学生做动作。板书设计:Unit 1 Hello!crayon, pencil, eraser, ruler(每个单词的相应图片)教学反思:评价自始至终贯穿于课堂。教师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善意的微笑、鼓励的话语、真诚的拥抱等,无疑都会拉近师生的距离,这样会让学生想亲近你,同时会更喜欢你的课。而老师真心呵护孩子的兴趣也就是呵护了孩子学英语的积极性,孩子也才敢于开口,乐于开口。课程快结束时,师生道别环节使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使用所学语言,体验学有所用的喜悦感,新知识真正生成了自己的语言。第三课时教学重点:询问对方的姓名及回答的用语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的学习,以及道别的另一种表达法:See you.教学难点: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中“name”的发音和欢迎用语Wele! 的发音。教学过程:1.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唱“Hello”歌。(2)师生互相问候Hello! / Hi!(3)学生将胸卡戴在胸前,分别起立做自我介绍。如:a. Hello, Im Mary.b. Hi! Im Peter.2.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老师指着自己的英文名卡说:Hello! Im Miss / Mr. . 然后用My names . 反复说自己的名字,速度由慢到正常。接着教师对一名学生发问Whats your name?(用清晰、缓慢的语调问两遍)边问边指他/她的名卡,并可以用夸张的口型提示他/她回答My names .教师对第一个应答学生应重点表扬,并发给小奖品,以此鼓励学生认真听别人的问答,努力模仿教师说的新句型。用类似的方法在教室里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注意引导学生用My names .回答问题。(2)跟读、模仿Whats your name? 注意学生对“name”一词中“a” 的发音。(3)学说See you.,告诉学生其意思是“再见”或“一会见”。教师同时可介绍一下英语中有许多单词是一词多意,在不同情景中表示的意义不同。如“Wele”还有不必表示感谢的意思,当对方说Thank you.的时候,通常可以回答 You are wele. 表示“不用谢”或“不客气”。学生在此简单了解一下即可,教师可在今后多说多用,起到引导、表率的作用。(4)听录音,看挂图或通过录像、VCD来展示B部分Lets talk的内容。3. 趣味操练(Practice)(1)Pair work: 可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书上Lets talk 的对话。(2)Lets play中的游戏。可请几个学生站在门外做迎宾先生或小姐,再请几个同学做嘉宾。每位迎宾者用Hello! Whats your name? 进行发问后,嘉宾须用My names .答出自己的名字,方可入内。教室里的其他同学鼓掌并用Wele! 向他(她)表示欢迎。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区分发音的正、误,培养学生练习听力的能力,养成会听的习惯。在纠正发音时要适度,切不可挫伤孩子的积极性。(3)四人或六人为一个小组,先将学生自制的名卡头饰收集在一起,再由每组的“小老师”通过问Whats your name? 其他同学回答My names . 的方式练习,答对的同学拿回自己的头饰戴在头上。板书设计:Unit 1 Hello!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 (用学生或本册教材主人公的人名卡表示姓名)教学反思:在孩子们充分操练的基础上我设计了Make friends这一环节,将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的教学原理运用于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学习过的内容,同时以一种 Party式的氛围让他们用学过的英语与其他人交际,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文化意识等方面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充分的融合。尤其是孩子们争着要贴画,要互相交好朋友的场景将本节课推到了高潮。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兴趣在活动中升华,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合作精神,同时也真正达到了学习语言最主要的目的交流。第四课时教学重点:pencil-case, book, sharpener, bag, school, 五个有关学校及学习用品的词汇学习。教学难点:pencil、school 中“l”的正确发音。教学过程:1.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接力活动”:学生一个接一个进行口语问答,要求又快又好。A: Hello! B! B: Hi! A! Hi! C!C: Hi! B! Hi! D!D: Hi! C! Hello! E! .(A、B、C、D、E代表人名)接力的内容还可以是询问姓名等。如:a. S1: Im Sarah. Whats your name? S2: My names Mike.b. S1: Goodbye! S2: Bye-bye. S3: See you.(2)通过图片和单词卡片复习学过的单词crayon, ruler, eraser, pen, pencil。(3)游戏:通过做Touching game 或 Matching game 来复习单词。A:Touching game。将文具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请两组同学站队,每次每组一位,听指令并用手拍文具的图片,先拍到的同学为胜,为所在组赢得一分。B:Matching game。分别将已经学过的文具卡片发给学生,每人一张。教师读词,如pencil, 拿铅笔卡片的同学快步跑到前面。此活动可分为男、女生两大组进行。2.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Lets learna. 教师边说边做:ruler, eraser, pen, pencil. I put the ruler, eraser, pen, pencil in the pencil-case.指着实物教pencil-case。在教“铅笔袋”(pencil-case)时,出示“铅笔盒”(pencil-box), 并说明它们的区别,即:用软皮或塑料制成的通常称为pencil-case,用铁等较坚硬材料制成的叫做pencil-box。同时教pencil-box。b. 通过实物教 pencil-case, bag, book, sharpener,用图片教 school。注意“l”的发音。c. 新单词教学后,询问学生都知道哪些文具词。和旧单词相结合,可以通过做 Touch and say 的游戏来进一步练习本课新单词和所学单词。让学生把图片或实物放在书桌上,教师说:“Touch your book.”,学生须快速指书并大声说:“Book”,用此方法练习其他各词。(2)Lets doA:教师边做打开书的动作边说Open the book. 然后边做合上书的动作边说Close the book.(重复两次)。再拿起铅笔袋,做打开、合上的动作,并说:Open the pencil-case. Close the pencil-case. 请学生说出open, close的意思。用同样的方法教Show me your sharpener. Carry the bag. 等句子。B:与手偶比一比。将卡通人物用手偶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和这个卡通人物比一比,谁理解得又快又准。教师带上卡通人物的手偶,让一名学生下指令,手偶和学生们进行比赛,教师示范后可让学生亲自戴上手偶,练一练、比一比。3. 趣味操练(Practice)(1)就学校和学习相关的文具词做巩固练习。做Show me your.的活动。教师让学生将所有学过的文具全部摆在桌上。教师说:“Show me your book.”,学生须快速举起书并大声说:“Book”。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单词,在小组内进行练习。(2)游戏:画文具。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种他想画的文具,他每画一笔,就请班上的同学用英文猜他画的是什么文具。如猜得正确,就请下一位同学再重新开始画另一种他想画的文具。其他同学猜。(3)通过游戏Simon says 来练习以show, open, close, put, carry 所引导的祈使句。教师发指令学生做动作。但只有听到老师带有Simon says的指令时,才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否则就是失败。失败的同学退出游戏。(4)听Lets chant的录音,学生边听边做,逐渐过渡成边听边说边做,最后独立说做,并进行比赛。板书设计:Unit 1 Hello!pencil-box, book, bag, pen (每个单词的相应图片)教学反思:本课时主要学习有关学校及学习用品的词汇,同时让学生听懂并会做相关的指示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游戏,活动 竞赛等小组合作形式不断变化操作形式,避免了单一乏味的操练。让学生通过听说做完等多种方式体验,参与,实践,最终掌握本课相关的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由于所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第五课时一、教学内容与分析1、Lets learn本部分将继续学习有关学校及学习用品的词汇:school, bag, book, pencil-case, sharpener.2、Lets do本部分主要让学生听懂一些简单的指示语,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听听做做的活动,让学生练习并运用所学的词汇。二、教学步骤1、热身/复习(Warm-up / Revision)(1)“开火车”:学生一个接一个进行口语问答,要求又快又好。(2)通过图片和单词卡片复习学过的单词crayon, ruler, eraser, pen, pencil. (可通过做Touching game或Matching game来复习)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1)Lets learnA、通过实物教pencil-case, bag, book, sharpener, 用图片教school.在教“铅笔袋”pencil-case时,出示“铅笔盒”pencil-box, 并说明它们的区别,即:用软皮或塑料制成的通常称为pencil-case, 用铁等较坚硬材料制成的叫做pencil-box. 同时教pencil-box.B、新单词的教学也可通过旧单词来引出。如:pencil 到pencil-case.(2)Lets do教师边做打开书的动作边说Open the book. 然后边做合上书的动作边说Close the book. (重复两次)。再拿起铅笔袋,做打开、合上的动作,并说:Open the pencil-case. Close the p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