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的日常预防.doc_第1页
甲型H1N1流感的日常预防.doc_第2页
甲型H1N1流感的日常预防.doc_第3页
甲型H1N1流感的日常预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型H1N1流感的日常预防甲型H1N1流感与普通季节性流感一样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只是病毒不同而已,其传播途径是一样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各种预防普通流感的措施,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防甲型H1N1流感都是有效的。 预防流感有哪些“保健处方”? (1)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经常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清新;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不要随地吐痰。 (3)讲究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保持充足的睡眠,定期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过度紧张、疲劳,不要吸烟。 (4)避开传染源:如果是流感流行季节去医院要戴口罩,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下要戴口罩? 戴口罩对于流感的预防有重要意义,但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戴口罩。专家建议,如果已经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戴上口罩到医院去看病。至于在街上行走,一般没有必要戴口罩,如果在野外活动,就更没有必要了。 至于坐汽车或乘地铁时要不要戴口罩,专家认为如果这个地区没有发现流感,就没有必要戴口罩;如果这个地区有比较多的流感病例发生,另外自己的抵抗力也比较差的话,可以考虑加上这样的防护。 医护人员担负着救治患者的任务,接触病毒机会多,应戴口罩。 如何正确地进行通风? 严格说来,通风也是室内空气消毒的一种办法。通过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有助于保证机体充足的氧供,而且如果室内有病菌的话也可将其稀释,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 正确的通风方法是打开门窗2030分钟。最好能形成穿堂风,一天可重复多次。经常通风简便易行,有人说它远胜于消毒,确有道理。 公共场所预防流感有哪些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口鼻。 (2)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3)应避免触摸眼、鼻及口,如需触摸应先洗手。 (4)如有呼吸道感染,应尽早就医、休病假。 (5)确保环境设施有大量新鲜空气流通。 (6)如采用空调系统,则应确保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引入及保持系统有适当清洁和维修保养。 (7)确保冲厕设备运作正常。 (8)厕所内应备皂液及用后即弃的纸巾或干手机。 (9)环境设施(包括家具、公用电话及厕所设备)应定期使用经稀释的家用消毒水清洗或拭抹(至少每日1次),随后用清水冲洗及抹干。 (10)如环境设施被呕吐物污染,应立即用稀释的家用消毒水清洗,随后用清水冲洗及抹干。 乘坐出租车、公交车要注意什么? 出租车司机在运营过程中,要打开车窗,保证空气流通。在乘坐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乘客自己也应注意开窗通风,下车到达目的地后,应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如果家里有甲型H1N1流感病人该怎样预防? (1)设法在家中为病人单独辟出一块空间。如果这样做不可行,让病人与其他人至少保持一米远的距离。 (2)护理病人时掩住口鼻。可从店里购买口罩,或者使用现成材料自己制作,但要加以适当清洗。 (3)每次与病人接触之后,要彻底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 (4)设法改善病人居所的空气流通状况,可利用门窗进行通风。 (5)使用现成的家庭清洗剂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如果怀疑自己患甲型HIN1流感该如何就医? (1)去看医生或到保健机构看病前先与之进行联系,并报告你目前的症状,说明为什么你认为自己患上甲型H1N1流感(例如,你是否最近去过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国家和地区或与甲型H1N1流感病人有接触)。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