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考纲下载 考纲解读 大气受热过程 1 识记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2 理解 热力环流的形成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3 应用 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 解释实际问题 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动漫演示更形象见课件光盘 超链接 1 两个来源 1 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A 2 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 直接来源 B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2 两大过程 1 地面的增温 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使增温 2 大气的增温 地面以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 两大作用 1 削弱作用 大气层中水汽 云层 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和散射作用 2 保温作用 C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温馨提示 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 即午后两小时左右 并不是在夜晚 地面 长波辐射 吸收 反射 大气逆辐射 二 热力环流1 形成原因 地面冷热不均 冷热 上升 下沉 气压 水平 2 形成过程 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下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 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1 形成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2 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平行 斜交 温馨提示 1 近地面摩擦力越大 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 反之 则夹角愈小 2 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 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 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 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 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大气的受热过程 Flash动漫演示更形象 超链接 由上图可知 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归纳为下表 过程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 1 太阳暖大地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地面吸收后增温 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2 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后增温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3 大气还大地 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 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 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2 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 1 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 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利用烟雾防霜冻 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在防止土壤水分蒸发的同时能增加昼夜温差 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 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分布状况 如 高海拔区 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 内陆地区 晴天多 阴雨天气少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 例1 读 大气受热过程图 完成 1 2 题 1 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 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 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 B C D 2 四川盆地与同纬度的青藏高原相比年均温高 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 B C D 课件演示更形象见配套光盘 超链接 获取和解读信息 解析 第 1 题 青藏高原地势高 空气稀薄 则大气削弱作用较小 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 第 2 题 四川盆地是盆地地形 地势较低 冷空气不易进入 暖空气与外界交换慢 则气温较高 与青藏高原相比主要是海拔不同导致大气密度 水汽含量不同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不同 即大气逆辐射的差异导致两地气温差异 答案 1 A 2 D 从图中可以看出 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是 是地面辐射 是 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热力环流 1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 海陆风 成因分析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动漫演示更形象见课件光盘 超链接 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 夏季气温低 空气较湿润 是避暑的好地方 2 山谷风 成因分析 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影响与应用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 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 大气稳定 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 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 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成因分析 城市热岛 的形成是突破口 影响与应用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 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2 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1 判读 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 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即PA PC PB PD 因地面冷热不均 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 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 同一水平面上 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 下凹处气压低 即PC PD PB PA 同一垂直方向上 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 若近地面为高压 高空则为低压 2 应用 判断气压高低 如上图中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气压值和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点的气压值可得 PB PA PC PD 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a 判断陆地与海洋 湖泊 夏季 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 上凸者为海洋 湖泊 冬季 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 湖泊 上凸者为陆地 b 判断祼地与绿地 裸地同陆地 绿地同海洋 c 判断城区与郊区 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 上凸者为郊区 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下凹者 多阴雨天气 日较差较小 如A地 等压面上凸者 多晴朗天气 日较差较大 如B地 五大关系搞定热力环流 1 冷热与气流升降关系 近地面热气流上升 热上升 近地面冷气流下沉 冷下沉 2 温压关系 近地面热形成低压 热低压 近地面冷形成高压 冷高压 3 风压关系 同一平面上 风从高压吹向低压 4 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凹凸的关系 气压高等压面凸向气压低处 值高凸低 气压低等压面凸向气压高处 值低凸高 5 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的对应关系 近地面高压处 高空为低压 近地面低压处 高空为高压 例2 2012 马鞍山模拟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正确地反映厦门沿海地区昼夜大气运动流向的是 A B C D 2 引起图中厦门沿海地区昼夜风向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海陆间的气压梯度B 海陆间的热力差异C 地转偏向力D 地球自转运动 解析 第 1 题 白天陆地受热快 气温高 空气上升 在近地面形成低压 海洋上气温低 形成高压 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因而图 正确 夜晚陆地放热快 气温低 空气下沉 在近地面形成高压 而在海洋上形成低压 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因而图 正确 第 2 题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导致厦门海陆间昼夜气压高低的变化 从而引起了风向的变化 答案 1 B 2 B 课件展示更直观见配套光盘 超链接 读图析图能力 多增分 系列之 三 等压线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概览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的一种 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 常见的等压线图有气压场类型图 图1 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 图2 某时地面气压场图 图3 图4 在同一水平面上 每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 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 判读时关键是抓住等压线数值特征 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 应用 五步法 读图 典例 2012 湖南师大附中模拟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2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 单位 百帕 分布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1 4日14时 5日8时 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A B C D 2 4日14时 5日8时 地 A 阴转多云 气温 气压都升高B 天气晴朗 气温 气压都降低C 天气晴朗 气温升高 气压降低D 阴转多云 气压升高 气温降低 第一步 读图名 知图类题干陈述 北半球某区域2012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 单位 百帕 分布 表明 这是两幅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等压线图 通过等压线的变化 判断当地的风向 气温 气压等天气要素的变化 第二步 析图例 看点线比较两幅图 可以看出两个时刻 两地的气压形式变化较大 其他各地变化不大 但是等压线的疏密和弯曲有所变化 表明风向和风速变化较大 第三步 联题目 抓关键题目重点考查两个方面 一是 四地的风向变化 判断等压线图中风向 首先过该点作等压线的垂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 然后北半球向右偏45度左右即是该点的风向 据此可判断图中 点4日14时风向为东北风 5日8时为东风 风向变化最明显 二是 地的天气变化 地气压4日14时为1028 1030百帕 而5日8时 地气压为1026 1028百帕 一天中14时气温最高 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高压控制区 盛行下沉气流 一般天气晴朗 第四步 析原理 找方法利用等压线图 可以判断的主要内容有 1 判读气压形式 1 低压中心 等压线呈闭合曲线 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 中心为上升气流 2 高压中心 等压线呈闭合曲线 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 中心为下沉气流 3 高压脊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脊线 4 低压槽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 5 鞍部 两处低压和两个高压交汇处 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 比低压中心高 2 判断风向先明确高低气压 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最后根据南 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3 判断南北半球 1 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 北半球 2 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 南半球 4 判断风力 风速 大小 1 等压线密集 气压梯度力大 风力大 2 等压线稀疏 气压梯度力小 风力小 5 判断季节 1 夏季 北半球7月 南半球1月 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2 冬季 北半球1月 南半球7月 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6 判断天气状况 1 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 寒冷干燥 2 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 温暖湿润 3 低气压过境时 多阴雨天气 高气压过境时 多晴朗天气 4 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 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 四地风向可根据等压线的走向 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 结合地转偏向力而判断 地天气形势的变化 要结合其时间和气压性质的变化 第五步 组答案 防失误本题两个问题设计的都是动态的考查 题干和选择项中的关键词有 变化 升高 降低 等 所以要通过不同日期气压形式的比较 得出结果 如果只看一个图示 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果 答案 1 B 2 B 下图是 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 单位 百帕 读图回答1 2题 1 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 1004或1006B 1006或1008C 1008或1010D 1004或10082 在这段时间内 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 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 A 台湾岛风速变大B 珠江口风速明显变大C 长三角地区风速变小D 环渤海地区风速明显变小 解析 第1题 根据等值线的性质 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相邻等值线的高值或者低值 第2题 对比两幅图 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的等压线在这段时间内变稀疏 因此风速明显变小 其他选项可通过对比等压线的疏密变化来判断 答案 1 B2 D 一 选择题1 2013 宿州适应性练习 下图为 某地某日气温实况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最高气温出现在14 00 原因是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B 最低气温出现在6 00 原因是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C 1 00 2 00降温幅度最大 原因是大气逆辐射最弱D 9 00 11 00气温不断上升 原因是地面辐射不断增强解析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直接的热量来源 9 11时太阳辐射逐渐增强 使地面温度上升 地面辐射不断增强使气温不断升高 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左右达到最大 能量由太阳辐射传递给地面 再由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 所以地面辐射最高值滞后于太阳辐射最大值 气温最低值滞后于地面辐射最低值 大气逆辐射最弱时应是气温最低时 答案 D 2 2013 阜阳模拟 下面四幅图中的曲线表示等温面或等压面 其中正确的是 A 甲 丙B 乙 丙C 甲 丁D 乙 丁 解析 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 气压比郊区低 故市区等温面向上凸 等压面向下凹 答案 B 2013 安庆模拟 下图是 近地面风的形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3 4题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可能位于非洲B 该图可能位于欧洲C b箭头是风向D oa线与ob线不一定垂直 4 当该风向所在的风带向北移动至最北时 我国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 山体滑坡B 地震C 凌汛D 沙尘暴 解析 第3题 近地面风受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共同作用 风向与摩擦力相反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 可知d为风向 a为地转偏向力且向左偏 即该图位于南半球 b为摩擦力 c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第4题 全球风带移动方向一致 当向北移动到最北时为北半球夏至日 此时我国降水多 山区多发山体滑坡 泥石流灾害 地震与风带移动无关 凌汛发生在初冬和初春 沙尘暴发生在冬春 答案 3 A4 A 二 综合题5 如图为 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压面状况图 读图 回答问题 1 a 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 理由是 2 在近地面 陆地与海洋比较 气压较高的是 3 仅考虑热力因素 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4 此时 北半球为 季 判断理由是 解析 第 1 题 同一地区近地面与高空比较 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 因为越往高空 大气越稀薄 气压越低 第 2 题 根据b等压面凹凸的方向可判断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安全c证题库练习及答案解析
- 三联交通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安全员c2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水电设计维护方案范本
- 基础护理1000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答卷及答案解析
- 期货从业资格格考试刷课及答案解析
- 钢瓶安全测试题解析及答案解析
- 年终工作总结报表
- 员工半年工作总结
- 创新创业基础(石河子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 GB/T 2091-2008工业磷酸
- GB/T 1770-2008涂膜、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
- 粮库监理工作流程
- 输血申请单规范PDCA
- 污水处理技术及工艺介绍课件
- 第17课-我是浙江人课件
- 隐身技术概述课件
- 《红细胞血型系统》课件
- 《太阳出来了》课 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