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侵占锦州,骑兵第27联队被消灭.doc_第1页
六 侵占锦州,骑兵第27联队被消灭.doc_第2页
六 侵占锦州,骑兵第27联队被消灭.doc_第3页
六 侵占锦州,骑兵第27联队被消灭.doc_第4页
六 侵占锦州,骑兵第27联队被消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侵占锦州,骑兵第27联队被消灭(一)敌进攻锦州之经过(二)骑兵第27联队被消灭(三)松尾辎重队遭全歼(四)花泽友男被击落(1932年1月3日) 日军侵犯锦州时,日本政府与军队的上层正经历着较大的变化。继若槻礼次郎总辞职后,于12月13日由一批大陆激进论者组成新内阁。政友会的首领犬养毅担任总理,荒木贞夫任陆相,大角岑生任海相,芳泽谦吉任外相。犬养发表了“要与军部相协力,积极解决蒙满问题”的谈话。 12月23日,由元帅载仁亲王接替金谷范三大将任参谋总长,次长仍由二宫治重中将担任,总务部长、作战部长、情报部长依次仍由8月1日任命的吉本贞一、建川美次、桥本虎之助少将担任。 关东军进攻锦州之前,通过侦察,得知锦州附近地区驻有东北军张廷枢的步兵第12旅,常经武的步兵第20旅,张树森的骑兵第3旅、何柱国的步兵第9旅和重炮兵第8团,野炮兵第13团等部队,部署在辽河以西的黑山、大凌河地区,连同3个骑兵公安总队及地方武装,约计35000人,火炮约60门。 关东军在占领齐齐哈尔之前,日军参谋本部已将其国内铃木美通少将的混成第4旅团(属第8师团)调至东北,并进驻至齐齐哈尔。为了进攻锦州,其参谋本部于12月17日又将国内的第8旅团(后第10师团)、一个战车队、一个15公分口径的榴弹炮大队、一个10.5公分口径的加农炮中队调至沈阳。 12月27日又将驻朝鲜的第20师团司令部、混成第38旅团(属驻朝鲜罗南的第19师团)、一个重轰炸机中队调至东北。 进攻锦州时,在东北的日军,计有第2师团的两个旅团,第20师指挥的两个旅团,第4旅团,第8旅团,独立守备队。在其集中兵力进攻锦州时,后方则由伪军张海鹏、于芷山等部维持治安。(一)敌进攻锦州之经过 关东军进攻锦州的目的是:企图击溃东北边防军在辽西的主力;进而占领沈阳至山海关方向的铁路,遮断关内外的主要交通;从而彻底解决“满洲”问题。 在进攻的时间上,关东军原拟提早进行,但其参谋本部没有同意。理由是:该作战,部队须通过辽河、大凌河、小凌河的下游水网地区和沼泽地带,需用的渡河材料太多,且在渡河时,容易产生大量的冻伤事故,因而在时间上需后推,延至水面结成坚冰部队可以通过时方可。于是,关东军决定后推至12月28日。其进攻部队的编成是: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中将参谋长三宅光治少将第2师团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 参谋长上野良丞大佐第3旅团旅团长长谷部照俉少将第4联队联队长大岛陆太郎大佐第29联队联队长平田幸弘大佐第15旅团旅团长天野六郎少将第16联队联队长滨本喜三郎大佐第30联队联队长坪井善明大佐骑兵第2联队联队长若松晴司中佐野炮兵第2联队联队长河村圭三大佐工兵第2大队第2中队中队长花井京之助大尉第20师团师团长室兼次中将参谋长森五六大佐混成第39旅团旅团长嘉村达次郎少将第77联队联队长中岛铁藏大佐(缺第3大队)第78联队联队长山县乐水大佐骑兵第27联队第2中队中队长溃谷顺造大尉野炮兵第26联队联队长池野松二大佐(缺第1大队)工兵第20大队第1中队中队长石桁和郎大尉混成第38旅团旅团长依田四郎少将(原属19师团)第73联队联队长鹤见俊六郎大佐第76联队联队长重藤千秋大佐骑兵第27联队联队长古贺傅太郎中佐野炮兵第25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中林袈裟吉少佐混成第8旅团旅团长村井清规少将(原属第10师团)第39联队第3大队大队长小林操少佐第40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宫崎富雄少佐第10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山本准一少佐第63联队第3大队大队长船津万六少佐骑兵第10联队第2中队中队长近藤泰三大尉野炮兵第10联队第1中队中队长门司藏六大尉关东军飞行队队长长岭龟助大佐辖:第1、8、9(侦察)、3(轻轰炸)、10(战斗)共5个中队 关东军进攻锦州,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攻占沟帮子,以占领交通线和集结兵力。第2师团从营口、田庄台沿铁路经盘山从东面攻向沟帮子;混成第39旅团从沈阳、新民乘火车(所属中岛铁藏的第77联队乘汽车)、沿沈山铁路经新民、绕阳河、大虎山、青堆子从北面向沟帮子进攻;混成第8旅团与混成第39旅团同时沿沈山线向沟帮子前进,担任该铁路从新民至沟帮子的警戒。 第二阶段攻占锦州。以第20师团指挥混成第39旅团及配属的第38旅团攻占锦州,第2师团则在沟帮子一带进行策应。 12月24日中午,关东军向进攻锦州的部队,下达了如下内容的命令:(一)第2师团应于28日从田庄台的辽河地区出击,向西沿铁路至沟帮子。(二)混成第39旅团策应第2师团作战,随时准备乘沈山路的火车向沟帮子一带进击。(三)混成第8旅团将兵力逐渐集结于沈阳,在39旅团进击的同时,准备以主力进击至大虎山和沟帮子地区;(四)飞行队12月28日以后,主力首先协助第2师团作战。 侵占锦州的关东军各部队,在这次作战准备上非常重视。因为锦州不仅是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和辽宁省政府的临时所在地,集结着较多的军队,而且依托辽西山区和关内的后方,陆上、海上交通都极为方便,居民也较稠密。这些比马占山在嫩江江桥地区的作战条件要优越得多。所以,关东军在使用兵力和进攻方法上均较慎重,不但动用了两个师团又一个步兵旅团的兵力,而且保持着一比一的大预备队第2师团于沟帮子一线。 由于北平军分会此时继续执行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命令,因而在锦州未作大的抗击便将部队撤退。而且撤退的部队不是分驻于锦州附近的四外地区,而是乘着军用的44个专列,由锦州开向以西约170公里外的山海关。 日本天津驻屯军派驻在山海关的警备队和77联队(原属关东军混成第39旅团,因“天津事件”经大连乘船调天津,后派至山海关)栂野他家治少佐的第3大队,昼夜观察、记载这些军用列车的情况,上报天津驻屯军。驻屯军一方面报告国内的参谋本部,一方面通报给关东军。 日军参谋本部队为,进攻锦州,我国军队将会沿着秦皇岛。山海关、绥中、兴城、锦西的铁路和公路及从渤海向锦州地区增援。因此日军参谋次长二宫治重中将向海军军令部次长百武源吾中将提出请求,希望海军封锁上述的海岸通路并游弋于渤海湾。百武却以海军执行对中国事变不扩大的政策而予以拒绝。 长岭龟助的关东军飞行队为了配合这次较大规模的作战,对其所属的5个中队规定的任务是:(一)第3轻轰炸机中队、飞行第8侦察中队,进驻辽南大石桥机场,配合第2师团由营口沿铁路经盘山向沟帮子进攻,重点是搜索、攻击铁路上的装甲列车和集结的中国军队。(二)第1、9侦察机中队进驻沈阳,配合第20师团沿沈山铁路向锦州进攻,并侦察辽河沿岸中国军队的动态。(三)战斗机第10中队进驻沈阳。主要任务是搜索、攻击法库、彰武地区的中国骑兵和其他集结的部队。 另外,日军参谋本部为加强这次空中作战力量,将在朝鲜的第6飞行联队的第1重轰炸机中队6架飞机调驻沈阳以西的于洪屯机场。 在关东军飞行队直接掩护下,第2师团从12月28日由营口沿铁路向西进攻,沿途各地遭到了东北军短时间的抵抗和装甲列车上的炮击。12月30日第2师团先头进攻的部队到达盘山西北约十公里的杜家台,31日晚抵达沟帮子。师团的主力则进入到沟帮予以南地区。 位于沈阳和新民的混成第39旅团12月30日晨从上述两地分乘火车和汽车(77联队),途中除因铁路某些地段遭到了破坏而延误行车外,几乎未遇到抵抗,当天到达了大虎山,31日到达了沟帮子,临时接受第2师团的指挥。 第8混成旅团也于30日和混成第39旅团同时行动,主力在31日到达大虎山,并在铁路沿线配置了警备部队。 关东军飞行队的轻轰炸第3中队12月29日轰炸了盘山。30日侦察第1、战斗第10中队攻击轰炸了大虎山、沟帮子附近的装甲列车。由于第10中队的1架“包特兹”飞机飞得较低,被东北军地面部队的轻武器击中而坠毁,两名飞行员毙命。 12月30日敌侦察机发现沟帮子附近的东北军已开始西撤,但大凌河铁桥附近仍有部队设防;锦州车站秩序较乱,站内已组成相当多的列车,有些已在西进。 12月31日,关东军飞行队,先后派出了10架次侦察机,对锦州附近,又作了较周密的侦察,结果发现大凌河两岸的工事群内已无守军;锦州城内及附近也未发现大部队和新构筑的野战工事;锦州车站所组成的无顶盖列车,车内人员已满。 关东军司令部根据数天的空中侦察,根据山海关方向转来军用列车连续西去的通报,认为东北军将会主动撤离锦州。于是本庄繁命令20师团、混成第28旅团,立即从沈阳乘火车向沟帮子迸发,并将兵力集结于沟帮子西南的石山镇和谢屯一带。1月1日空中侦察确认,东北军已从锦州向西作大规模的撤退。于是本庄繁命令第20师团攻占锦州,第2师团在沟帮子附近集结作必要的策应,并准备对20师团进行增援。 第20师团在到达锦州外围之后,各部队进入了预先划分的攻城地段做攻击准备,炮兵亦按火力分工进入了阵地。但根据派出的侦察报告,一直未发现中国守军。就这样,20师团嘉村达次郎的第39旅团于1932年1月3日上午10时40分,进入了没有抵抗的锦州城。当时代理辽宁省政府主席的米春霖,已率其机关退至河北省滦县。 随后,关东军即以第20师团和配属该师团的混成第8旅团,侦察飞行第8中队等单位驻于锦州,担任对山海关、热河方向的警备。第2师团则返回辽阳。(二)骑兵第27联队被消灭 根据关东军交给的向山海关、热河方向警戒的任务,20师团即令依田旅团的骑兵第27联队进驻锦西,具体任务是向50公里外的热河、山海关方向进行警戒,扫荡这一地区的抗日部队。 当时的锦西县城,是在女儿河边的辽家屯(钢家屯),现在位于铁路线上的锦西县城,当时称为连山镇,在其附近的海面,被称为连山湾。 骑兵第27联队是属驻朝鲜咸镜北道罗南市的第19师团。该联队原即驻于罗南,这次至东北被配属给38旅团。19师团的步兵第38旅团被配上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之后,即成为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混成旅团,但番号不变,仅在前面冠以“混成”二字。日军的习惯做法,除了“独立混成旅团”之外,其它的混成旅团,通常在单独完成作战任务后,即返回原师团的序列,而配属的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也归回原建制,“混成”二字也随即取消。 由于骑兵机动性很强,乘马作战时,其前后左右的位置变化很快。为了在战场上能及时掌握和指挥这样驰骋力很强的部队,各国共同的作法是减少层次,缩小编制(与步兵相比)。1个骑兵团(日军的联队)通常是直接指挥4至6个骑兵连(日军的中队),裁去骑兵营这一级指挥层次,在人数上,各连在100乘骑左右。 日军对骑兵的编制分两种,即步兵师团所属的骑兵联队和骑兵旅团所属的骑兵联队。属步兵师团的,每联队仅编两个骑兵中队,每中队马步枪123支,重机枪两挺。属于骑兵旅团的,每联队为4个骑兵中队,各中队马步枪119支,轻机枪两挺,一个重机枪中队,辖两个小队,共有重机枪4挺。 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直到1945年投降,其骑兵仅有第1、2、3、4共4个骑兵旅团,依次属于步兵的近卫、第1、8、3师团。“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加强海拉尔方向大草原上的对苏戒备,成立了骑兵集团,以指挥轮流至该地区的骑兵旅团。 直到1932年春,日军的部队还是处于简编状态。古贺傅太郎的骑兵联队也是同样,仅辖有1个骑兵中队,连同副官、军医、兽医及供应军官在内,总共才有约80人而已。 骑兵第29联队长古贺傅太郎中佐,对我国东北一些地区的情况比较熟悉,日俄战争期间,他曾化装成平民混入沈阳城侦察,结果被俄军捕获。但由于他情况熟悉,关系较多,最后竟得以逃出。 这次古贺率其全部约80人的骑兵联队于1月5日从锦州出发,晚间在途中宿营,第二天中午到达锦西(江家屯)时,受到曾在日本留学的锦西县长张国栋等汉奸们的欢迎。之后,联队即驻于县教育局的院内。 随后,20师团辎重部队向锦西运送物资的松尾秀治少尉又率其人员26名和73联队石野中中尉的一个小队,也到达了锦西。到1月7日,锦西城内约有日军130人。 锦西县公安局长苑凤台根据掌握的日军进城的情况,即与附近的张恩远、刘春山、刘存启等民团首领研究如何消灭这批为数不多的敌人。当时各县的公安局长,大部为现役的中级军官,他们掌握着本县的公安部队和管理民间的个人枪支,如果县长不是军人出身,有事时,地方的民团亦归其指挥。 与此同时,锦西县西五会的民团首领周五桂、刘国璋等人也在研究如何歼灭这股日军骑兵。 当时的锦西,在其县城附近的几个区,民间即有步枪近千支。所以他们敢于和敌人进行较量。 7日晚,西五会的民团数百人进入锦西袭击敌军并攻打监狱抢出了犯人,战斗约1个半小时,然后退出城外。 第二天,日军封锁锦西县城清查户口,结果搜出步枪50支、手枪4支、子弹1000多发。这天,敌派出多路侦察,得知锦西城外的形势相当紧张,但他们总认为那是中国的游击队或公安部队。实际这次消灭敌骑兵联队和松尾秀治输送队的,全是附近的民团。 根据以上情况,古贺决定在1月9日向城西的龙王庙地区进行扫荡。将其所属的1个骑兵中队分编为4个作战小队,给石野中步兵小队的28入增配轻机枪4挺,一同参加此次作战,松尾秀治输送队因供应事务较忙,令其于9日返回锦州。其扫荡的部署为:(一)骑兵第一中队长山田次文大尉率两个骑兵小队,出城后沿周铁屯、拉拉屯、上坡子,攻向龙王庙,古贺自率一个骑兵小队随后。(二)石野中步兵小队,沿锦西至龙王庙的道路前进,然后从龙王庙的西侧高地向前进攻,配合第1中队作战。(三)军旗、联队部留于城内,除旗手森下森一少尉担任护旗外,由村上乙中尉指挥一个骑兵小队守卫锦西城。 1月9日上午10时半,当先头的日军骑兵到达了上坡子附近时,突然遭到了埋伏在南方的西五会民团射击。古贺当即确定,迂回包围予以聚歼。于是以山田次文大尉指挥野口茂三中尉的小队为右翼,以亲泊朝省中尉的小队为左翼,星野大尉指挥的两挺重机枪队居中,中原泰助中尉的小队为预备队。这是日军在行进中遇到情况时,常用的一种进攻作战方法。 上述各小队在重机枪的火力掩护下开始攻击。战斗至中午,正南方的民团根据地形,对已进入山地的约60名敌骑兵(此时均已下马)进行夹击。向龙王庙高地攻击的石野中步兵小队28人,也遭到了刘春山、刘存启、张恩远所率民团的三面包围。 此时古贺感到情况不利,便决定停止正面进攻。当将部队刚撤至阵地后面的上坡子附近时,高野军曹(中士)单骑驰来,向古贺报告:攻击龙王庙的步兵小队,遭到三面包围,石野中中尉已负重伤, 古贺得知这一情况后,即派通讯组长丸山中尉、立花一等军医前往龙王庙指挥步兵小队和对石野进行抢救。但因石野中伤势太重,经战场包扎和处置无效,于9日下午毙命。此时,激烈的战斗仍在进行。 原来,石野的步兵小队在出发的途中,已被刘春山等所率的民团隐蔽在远处的高地上观察得一清二楚。当发现这路敌军人数不多后,即采用了边战边退的方法,诱其向龙王庙一带进击。 在石野小队经过于家屯,并占领了龙王庙高地后,设伏在以西的刘家屯、安家屯附近的民团约三百人突然对石野小队进行了三面包围,击毙了一些日军士兵,也打伤了石野中。于是这个日军小队便停止了进攻,以6挺轻机枪为火力骨干,构成了半圆形的防御。 由于激战了好几个小时,附近村屯有枪的民众,知日军并未有什么进展。之后,又传来了一部日军已被打退,一部日军已被包围的消息,此时不仅有枪支民众家的青壮年持枪前来参加战斗,一些没有枪支的青壮年也随之前来。由于枪支增多,火力也随之密集,日骑兵联队开始惊恐。 古贺根据战斗失利,而且中国军队正从四面八方汇向战场以及城内留守兵力太弱等情况,决定撤退。以山田中队长率亲泊、中原两个小队至龙王庙高地,接应步兵小队回城;古贺本人则率野口小队和星野的机关枪队疾驰锦西。 由于古贺这支人数不多的部队是在6日的白天入城,民团对敌军的人数、马匹、枪支等都一目了然。当上坡子、龙王庙一带正进行战斗时,民团的另一部分已进入锦西城。他们以一部攻向教育局,另一部占据了西门外道路两侧的民房和炮楼,准备伏击回城的日军。 留守在锦西城的村上乙中尉除了加强警戒之外,还派人至城外侦察情况。约在中午12点,武川美直军曹策马回到教育局报告:约有数百人的中国军队,正从北面向锦西城打来。 村上随即决定:除了控制教育局附近的要道口之外,一部分人员在周围的民家平型屋顶上,垒筑防御工事;后勤人员亦参加战斗。 约在中午12点50分,民团涌进了锦西城,他们一面攻击一面放火,攻进城内的民团,其气势之猛烈,使村上和他的小队惊慌不已。当武川美直再次出来侦察时,被民团击毙于街上。 联队的军旗旗手森下少尉见此情况知必死无疑,便将烧炕用的高粱杆垒成一堆,找来煤油,准备在情况紧急时点火,然后自己捧着军旗跳入火内。 敌骑兵第27联队是于1915年6月随同第19师团一齐成立,以后即一直驻于朝鲜东北海岸的罗南和清津、雄基,对我国的图们、延吉、珲春方向和苏联的边塞图、秧歌半岛、海参崴方向进行警戒。由于多年不打仗,部队缺乏锻炼,所以在锦西作战中,表现出极度慌张、零乱。 在教育局围墙外的战斗,持续了约3个小时。此时因从龙王庙方向撤回的日军已有一部进城,战斗才稍有缓和。战斗中,村上小队被击毙1人、击伤3人。 从上坡子撤退的古贺及一个骑兵小队和重机枪队返回到西门外时,由于突遭民团埋伏在炮楼上人员的袭击,难以回城。慌乱中,古贺被民团一枪击中翻身落马。 当古贺的副官米井三郎大尉,警卫兵上原英则将古贺抬向附近的民房时,米井也被击成重伤,上原当场毙命。 米井尽了最大的力量将古贺背进民房,而古贺即很快死去。死前向米井三郎交代:必须守护好军旗,必须彻底“讨伐匪贼”,最后还有气无力的喊了一声:“天皇陛下万岁”。不久,米井三郎也因重伤而毙命。 随同古贺的重机枪队长星野指挥部队用火力封锁了炮楼的射击孔。附近民团的火力便集中射向星野的机枪阵地。星野的左腿被击穿流血不止,但他仍是指挥部队不停地射击。接着星野的右腿又被击中,因大量流血最后终于倒地。 此时,随古贺回城的军官,只剩野口茂三中尉一人。他继续指挥战斗,并以重机枪做猛烈射击,力攻炮楼。最后他指挥部队抱上高粱秆冲向炮楼点火,企图烧死民团人员。当野口与其部队接近炮楼时,密集的子弹打中了他的头部,当场倒毙。 西门外的战斗,从9日下午13点开始至15时30分。民团在这里击毙了古贺中佐以下11名,击伤其14名,共计为25名。随同古贺的骑兵小队及机关枪队仅剩几个人逃入了城内。 从龙王庙收拢步兵小队退回锦西的山田次文,知城西、城内已发生战斗,乃率亲泊、中原两个骑兵小队快速赶回增援,令丸山的步兵小队跑步追赶。这支部队的骑兵两个小队从南门、步兵小队从西门回到了城内。 进城后,丸山的小队即登上屋顶,与骑兵配合向教育局攻击。战斗中,丸山的右手腕被民团击穿,但他仍以左手执着战刀,继续指挥战斗。此时,民团亦逐渐撤向城外。 9日晚,山田次文大尉率领剩下的约40人(9日白天共伤亡74人)驻于教育局院内,并缩小了防御地段,派出多处岗哨,指定值班小分队,准备随时应付紧急情况。当时,对外的电话线已全被剪断。这些日军有的看护着伤员和战死者的尸体,有的因同伴和老乡被打死,暗中哭泣。总之,他们在恐惧和悲伤的情绪笼罩之下度过了1月9日的不安之夜。 锦西民团1月9日的胜利,主要由于情报掌握得准确、及时。在龙王庙引敌深入予以三面包围,在上坡子对敌进行两面夹击,在锦西的西门外预先设伏,袭击返城之敌,在城内袭击敌之联队部,这些多种多样的作战方法,正是游击战的取胜之道。 乘胜利之势,1月10日下午,锦西民团又攻进城内,与驻教育局的日军形成隔墙对峙。民团随后推墙凿洞,准备最后歼灭所剩残敌。战斗进行半小时,得知敌援军开到,民团便放火,并在城中撤出。 增援的敌军是73联队足立重郎少佐的第1大队。该大队1月8日从锦州出发,原任务是向锦州以南地区扫荡,中途接到要其增援锦西的命令,于是便改变行军方向,于1月10日下午18点进入了锦西城。 足立大队也是简编,仅有三个步兵中队,即:松山圭助大尉的第1中队,木村贞光大尉的第2中队,石川兴一大尉的第3中队,古木重之中尉的重机枪中队,共计约为600人。锦西民团对此仍无所畏惧,1月11日夜间又进城攻击,战斗进行到12日凌晨2点。 日军为了增强锦西地区的防卫力量,混成第38旅团长依田四郎又向该地派出了一个步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三)松尾辎重队遭全歼 1月9日凌晨,向锦西运送物资的松尾秀治辎重小队,从寒冷的锦西城出发,返回锦州。除原来的人员外,又增加了传令兵、翻译等,共为29人。另有大车5辆、马29匹。 农民杨占青、周玉喜、高纯秀、高福瑞、马宝顺、邹玉喜等人在敌小队于杜家屯烤火做饭时,即事先埋伏在钱搭屯山地的路边,等待其通过时予以有力伏击。 松尾小队在杜家屯吃完早饭后上路,约在9时左右进入山地,此时民团突然向其开枪,日军即下马,利用地形进行还击。 由于事先已有人至各村联络,现在又听到密集枪声的张相公屯、马圈子、陈家屯、杜家屯、小岭子等民团人员,相继持枪赶到钱搭屯山地,参加了战斗。 松尾对这一带的情况并不了解,他不自量力,竟下马抵抗,致遭全歼。 上午10点,附近的民团均已到达战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