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doc_第1页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doc_第2页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doc_第3页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doc_第4页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工作简报2006年7-8月号(总第18期)【编者按】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内部信息沟通,扩大学院影响,树立学院形象,学院办公室从2004年8月起编辑印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工作简报(下称简报),该简报根据信息量出版月报或双月报,栏目包括要闻回顾、学院动态、学术交流、教授风采等,欢迎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踊跃投稿,投稿信箱:。要 闻 回 顾1. 7月12日,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06年毕业庆典活动,为即将离去的莘莘学子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院长陈清泰,常务副院长薛澜,党委书记刘颖,副院长王名、王有强,校友总会秘书长郭梁出席了此次毕业庆典活动。在学院报告厅举行的毕业典礼上,副院长王有强通报了学院2006年7月毕业及学位授予情况,毕业生代表、教师代表分别做了发言,院长陈清泰进行毕业致辞,校友总会秘书长郭梁做了题目为“清华校友成长之路的历史回顾”的专题报告。毕业庆典活动的第二部分是毕业仪式。学院近160名毕业生踏着红地毯、依次穿过事先设计好的花门,象征着从学校走向了社会,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毕业生们分别与院领导合影留念,并得到了学院送给每个毕业生精美的毕业礼品。庆典活动的第三部分是毕业酒会,大家把酒言欢,共叙公管往事。精彩的拉丁舞表演,令人难忘的教师风采颁奖典礼,感人的毕业婚礼,把酒会一次次推向高潮。最后全体师生高唱“爱我中华”,庆典活动在悠扬的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2. 7月28日,我校1928级校友葉叶琴学长同公共管理学院签署协议,设立“清华校友-葉叶琴公共管理教育基金”,支持公共管理学院发展。顾秉林校长对此予以高度评价。根据协议,葉叶琴学长向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捐款加币一百万元整。基金每年的收益将用于支持葉学长在公共管理学院设立的“清华校友-葉叶琴学者”资助计划、“清华校友-葉叶琴优秀MPA奖学金”和“清华校友-葉叶琴助学金”三个项目,以支持公共管理学院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鼓励和帮助在校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社会。葉学长现旅居加拿大,1928年进入我校学习政法,是我校首批招收的11名女生之一。顾秉林校长在得知葉学长心系母校、慷慨助学的善举后,欣然称赞葉学长“进清华,古月菁英始创男女一堂;助公管,怡春人瑞再显水木真情”。3. 8月1718日,公共管理学院召开2006年暑期战略研讨会。会上分别就学院教学建设、MPA评估、学院教师职业发展支持计划、学院人事改革方案等议题进行了汇报和讨论。与会教师积极参与各方面议题讨论,各自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为进一步建设、发展公管家园献计献策。学院党政领导、教师及机关职员等40余人参加了此次战略研讨会。4. 8月30日,我院2006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此次共有15名博士生,42名硕士生入学。学 院 动 态【人事党务工作】1. 7月,学院出版教师20052006学年度教学工作量和2005年科研情况汇总,并发给全院教师。2. 7月6日,根据学校要求,学院党委发布通知,要求各党支部过好期末组织生活,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贯彻校党委清华大学教职工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和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教职工党支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3. 7月10日,常务副院长薛澜、院党委书记刘颖、院长助理谢矜向副校长胡和平、校人事处处长姜胜耀汇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进展、改革思路和未来5年规划。4. 7月11日,公共管理学院召开新进站博士后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刘颖老师向新进站的博士后们介绍了学院的整体情况,学院博士后领导小组成员于安教授向博士后们提出了开展科研工作的指导性建议。之后,新进站的博士后们在座谈会上分别就各自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5. 7月,经同行专家评审,学院向学校提交香港中文大学王绍光教授为我院长江讲座教授的申报材料。6. 8月,经学院申报,学校批准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前总裁邵善波先生到我院做访问学者,访问期1年。【教学工作】1. 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本学期我院有66位同学获得MPA硕士学位。2. 7月16日,应燕山大学MPA教指委秘书长、MP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韩兆柱教授邀请,公共管理学院彭宗超副教授和案例中心主任慕玲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44位教师开展案例教学方法的培训。鉴于燕山大学是全国第三批MPA培养院校,尚未开展案例教学,案例中心为此次培训做出了精心安排。彭宗超副教授先用湖南嘉禾拆迁案例真实地演示了案例教学过程,然后慕玲进行详细的案例教学评价。在此基础上慕玲介绍了案例教学的概念、意义,以及如何开展的案例教学、案例写作及案例评估等工作。参加培训的各位教师完成角色转换,扮演MPA学生认真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并针对案例教学方法提出了很多问题,彭宗超副教授和慕玲主任一一给予解答。燕山大学文法学院书记朱广荣对本次培训做出高度评价。【科研工作】1. 8月1日8日,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北部湾规划课题组一行28人,完成了对北部湾区域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座城市的调研,与各市领导及有关局委办负责人举行座谈会40余次,搜集有关数据资料2000余份。8月7日下午,课题组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在南宁举行了座谈会。自治区副主席、管委会主任陈武,管委会副主任、自治区发改委常务副主任章远新,管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瑞贤,办公室副主任李延强、王乃学以及区交通厅、建设厅等部门的领导同志出席了座谈会。中心常务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有强教授代表中心感谢自治区、管委会及“南北钦防”四市的领导同志对此次调研工作的大力支持,课题组负责人谭纵波教授代表课题组汇报了调研工作进展及规划方案,得到了广西方面同志的高度肯定,尤其是王有强教授针对广西区情提出的“M+m=W”发展战略更是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陈武副主席充分肯定了中心课题组取得的成绩,并就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要求。课题组主要成员齐清文教授、于学文教授、孟延春副教授、杨永恒博士、孟芊老师等参加了座谈会。南宁日报对课题组此次调研作了长篇专题报道。【国际合作与交流】1. 7月8日,公共领导力国际权威、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领导力中心”创始人罗纳德海菲兹(Ronald A. Heifetz)博士应我院邀请来访,并于当日上午在公管学院报告厅就当前领导力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发展,发表了题为“适应性领导力”的演讲,我院常务副院长薛澜教授主持了演讲会。在演讲过程中,海菲兹博士与听众积极互动,听众普遍表示很高兴获得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当日下午,我院在302会议室举行了领导力教学专题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我院教师以及学界同行。海菲兹博士生动地讲授了自己在领导力教学方面的体会和经验,并与听众就案例教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办。2. 8月13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学院主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高级顾问、次秘书长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先生一行应邀访问我院,并在302会议室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贫穷的终结(The End of Poverty)”的精彩演讲,我院薛澜教授主持演讲。杰弗里萨克斯先生同师生们主要探讨了关于“极度贫穷”(Extreme Poverty)以及如何消除极度贫穷的的问题。他认为要消除极度贫穷就必须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则有赖于自然资本和可再生资本两个重要因素。他还提出了战胜贫穷的几个重要手段,包括技术的变化、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国际援助以及私人资本的流入等,并针对非洲、南亚、中国西部等贫困地区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战略。【培训工作】1. 7月1日,清华大学东莞市领导干部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研讨班结业典礼在清华大学公管学院502室举行。培训中心主任刘辉出席典礼并作重要讲话。2. 7月26日,中国高级卫生行政人员培训项目第一期培训班暨中国卫生发展与改革国际高级研修班开学典礼在清华大学举办。卫生部部长高强、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David Woodruff行政副院长 、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任明辉、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李峰等出席开幕式。于去年启动的中国高级卫生行政人员培训项目执行期为5年,由卫生部、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共同举办;该项目管理办公室设立在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负责项目宣传、筹资、组织协调、办理外事手续以及后勤服务工作,整个项目计划培训500人。首期培训班有正式学员28名,分别来自卫生部、财政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直属事业单位、部分省市卫生厅局和三级甲等医院,其中有9位厅局级干部。首期培训班将在清华大学学习1周,在哈佛大学学习3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鞍钢教授、薛澜教授及主持世界银行“旗舰班”的汤姆鲍瑟特、哈佛大学教授萧庆伦等22名国内外知名教授和管理学家将为学员们授课。卫生部及其他卫生相关部门的领导也将适时与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互动交流,探讨有关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第一期培训班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美顿力基金会和阿斯利康学院的资助。3. 7月31日,清华大学-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共管理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在公管学院报告厅举行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培训中心主任刘辉主持,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有强教授对研修班学员致欢迎词。8月14日,本期研修班结业。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渝同志、公管学院副院长王有强教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司副调研员邵鹏飞同志出席了结业典礼。4. 8月11日,国家外国专家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结业典礼在公管学院302室举行。5. 8月25日,培训中心召开2006年中期总结会议。会上,中心主任刘辉对中心上半年的总体工作情况作了总结,肯定了中心全体员工上半年的努力,并提出大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中心员工就个人上半年的工作各自做了总结。随后,刘辉主任对中心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中心全体成员对下半年确定召开项目的筹备工作进展进行了交流。【研究生工作】1. 8月31日上午,公共管理学院2006级新生入学导向系列活动之一-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在公共管理学院321教室举行,学院党委委员孟延春老师、研究生工作组长慕玲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慕玲老师主持。孟延春老师围绕人生职业规划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他希望同学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在校短暂的学习时间,尽早为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同时他还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院内的有利资源,全面提升个人素质,成为未来的学术大师,治国之才,兴业之士。在谈到具体的职业规划时,孟老师从我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入手,紧紧围绕未来职业规划,以学术、政府、企业三种不同取向,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深入的指导。内容涉及课程选择、实践方向、资源获得、经验积累等部分,明确了不同取向的职业规划所需的不同准备。其中,清华人的责任意识、专业意识、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宽容之心的培养引发了同学们的热切讨论。尤其是孟老师送给同学们的关于对错、难易、得失辩证关系的认识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他的指导深入浅出,详实有力,同学们反应热烈。2. 8月31日下午,公管学院2006级新生入学导向活动之二新生团队建设在就业中心报告厅举行。院党委书记刘颖等相关负责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刘颖书记首先热烈欢迎刚刚加入公管大家庭的同学们,并语重心长的告诫新同学在享受清华大学所带来的荣誉的同时,也不要忘却自己身上所负有的重任,希望同学们不断努力,继承发扬清华大学的校训、校风和学风,以明德为公为己任,奋发图强,成为有用之才,报效祖国。团队建设活动分为素质拓展和风采展示两个部分,60名新生分成6个组,在各自领队的带领下,完成素质拓展的各项活动内容,包括沟通从新开始、绚丽T台秀、孤岛求生、头脑风暴、千奇百怪、组合出击等游戏。最后一项内容老师,你们辛苦了,每组成员利用手头有限的资源为老师制作教师节礼物,表达一份感激之情。在晚上的风采展示中,各组充分发扬创新精神,自编自演,情景剧、小品、PK赛齐上阵,报告厅里四处洋溢着笑声,最终,一飞冲天组拔得头筹,获得最佳团队荣誉称号。2006级新生团队建设活动在笑声中圆满落下了帷幕。学 术 交 流1. 7月13日-14日,我院胡鞍钢教授应邀到墨尔本参加由澳大利亚中国经济研究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Economic Studies(Australia)(ACESA)主办的2006年年会“Emerging China: Internal Challenges and Global Implications”。2. 8月17日,我院台湾研究所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王永庆经营管理思想”研讨会在主楼327会议室召开。研讨会由国资委李荣融主任与顾秉林校长共同主持,台湾台塑集团高层主管及部分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地方政府领导及校内外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总结并研究台塑集团王永庆董事长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思想,加强大陆企业与台塑集团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3. 8月21日,美国美亚学会组织的美国国会议员助手团一行访问我院国情研究所。该团由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委员会和重要议员的高级助手组成。此次访问旨在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并就中美关系、中美经贸合作以及我国财政和金融改革等问题交换意见。4. 8月26-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社会政策国际论坛暨系列讲座”在京召开。我院杨燕绥教授应邀出席并作题为“公众参与和医疗服务治理模式”的报告。5. 8月29日,英国皇家院士、肯特大学的Peter Taylor-Gooby教授应邀到我公管学院与我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部分成员进行座谈。座谈会由中心主任杨燕绥教授主持,主题是欧洲福利国家改革和社会政策。Gooby教授作了题为“如何将社会政策与市场政策结合”的学术报告,并对中心成员提出的关于政府治理、信托制度、公民保健和农民社会保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杨燕绥教授向Gooby教授介绍了中国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研究的基本情况。教 授 风 采1. 7月3日,我院杨延绥应邀出席了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召开的“2006年中国留美经济学会”。该次年会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和谐发展:效率、公平和法制”,由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是国内外中国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