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测量手册.doc_第1页
建筑施工测量手册.doc_第2页
建筑施工测量手册.doc_第3页
建筑施工测量手册.doc_第4页
建筑施工测量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施工测量手册4-1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4-1-1 基本原则建筑施工测量是研究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对建筑场地上地面的位置进行度量和测定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1)对建筑施工场地的表面形状和尺寸按一定比例测绘成地形图。(2)将图纸上已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按设计要求测设到地面上,并用各种标志表示在现场。(3)按设计的屋面标高、逐层引测。4-1-2 距离测量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距离测量有普通量距和精密量距两种方法。精密量距时所量长度一般都要加尺长、温度和高差三项改正数,有时必须考虑垂曲改正。丈量两已知点间的距离,使用的主要工具是钢卷尺,精度要求较低的量距工作,也可使用皮尺或测绳。4-1-2-1 普通量距1测距方法先用经纬仪或以目估进行定线。如地面平坦,可按整尺长度逐步丈量,直至最后量出两点间的距离。若地面起伏不平,可将尺子悬空并目估使其水平。以垂球或测钎对准地面点或向地面投点,测出其距离。地面坡度较大时,则可把一整尺段的距离分成几段丈量;也可沿斜坡丈量斜距,再用水准仪测出尺端间的高差,然后按式(4-2)求出高差改正数,将倾斜距离改化成水平距离。如使用经检定的钢尺丈量距离,当其尺长改正数小于尺长的1/10000,可不考虑尺长改正。量距时的温度与钢尺检定时的标准温度(一般规定为20)相差不大时,也可不进行温度改正。2精度要求为了校核并提高精度,一般要求进行往返丈量。取平均值作为结果,量距精度以往测与返测距离值的差数与平均值之比表示。在平坦地区应达到1/3000,在起伏变化较大地区要求达到1/2000,在丈量困难地区不得大于1/1000。4-1-2-2 精密量距1测距方法先用经纬仪进行直线方向,清除视线上的障碍,然后沿视线方向按每整尺段(即钢尺检定时的整长)设置传距桩。最好在桩顶面钉上白铁片,并画出十字线的标记。所使用之钢尺在开始量距前应先打开,使与空气接触,经10min后方可进行量距。前尺以弹簧秤施加与钢尺检定时相同的拉力,后尺则以厘米分划线对准桩顶标志,当钢尺达到稳定时,前尺对好桩顶标志,随即读数;随后后尺移动12cm分划线重新对准桩顶标志,再次读数;一般要求读出三组读数。读数时应估读到0.10.5mm,每次读数误差为0.51mm。读数时应同时测定温度,温度计最好绑在钢尺上,以便反映出钢尺量距时的实际温度。2零尺段的丈量按整尺段丈量距离,当量至另一端点时,必剩一零尺段。零尺段的长度最好采用经过检定的专门用于丈量零尺段的补尺来量度。如无条件,可按整尺长度沿视线方向将尺的一端延长,对钢尺所施拉力仍与检定时相同,然后按上述方法读出零尺段的读数。但由于钢尺刻度不均匀误差的影响,用这种方法测量不足整尺长度的零段距离,其精度有所降低,但对全段距离的影响是有限的。3量距精度当全段距离量完之后,尺端要调头,读数员互换,按同法进行返测,往返丈量一次为一测回,一般应测量二测回以上。量距精度以两测回的差数与距离之比表示。使用普通钢尺进行精密量距,其相对误差一般可达1/50000以上。4-1-2-3 精密量距的几项改正数1钢尺尺长改正数的理论公式用钢尺测量空间两点间的距离时,因钢尺本身有尺长误差(或刻划误差),在两点之间测量的长度不等于实际长度,此外因钢卷尺在两点之间无支托,使尺下挠引起垂曲误差,为使下挠垂曲小一些,需对钢尺施加一定的拉力,此拉力又势必使钢尺产生弹性变形,在尺端两桩高差为零的情况下,可列出钢尺尺长改正数理论公式的一般形式为:LiCiPiSi (4-1)式中 Li零尺段尺长改正数;Ci零尺段尺长误差(或刻划误差);Si钢尺尺长垂曲改正数;Pi钢尺尺长拉力改正数。钢尺尺长误差改正公式:钢尺上的刻划和注字,表示钢尺名义长度,由于钢尺制造设备,工艺流程和控制技术的影响,会有尺长误差,为了保证量距的精度,应对钢尺作检定,求出尺长误差的改正数。检定钢尺长度(水平状态)系在野外钢尺基线场标准长度上,每隔5m设一托桩,以比长方法,施以一定的检定压力,检定030m或050m刻划间的长度,由此可按通用公式计算出尺长误差的改正数:L平检L基L量 (4-2)式中 L平检钢尺水平状态检定拉力P0、20时的尺长误差改正数;L基比尺长基线长度;L量钢尺量得的名义长度。当钢尺尺长误差分布均匀或系统误差时,钢尺尺长误差与长度成比例关系,则零尺段尺长误差的改正公式为:式中 Ci零尺段尺长误差改正数;Li零尺段长度;L整尺段长度。所求得的尺长改正数亦可送有资质的单位去作检定。2温度改正钢尺的长度是随温度而变化的。钢的线胀系数一般为0.00001160.0000125,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取0.000012。若量距时之温度t不等于钢尺检定时的标准温度t0(t0一般为20),则每一整尺段L的温度改正数Lt按下式计算Lt(tt0)L (4-3)3倾斜改正(高差改正)设沿倾斜地面量得A、B两点之距离为L(图4-1),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h,为了将倾斜距离L改算为水平距L0,需要求出倾斜改正数Lh。图4-1 斜距改正示意 (4-4)对上式一般只取用第一项,即可满足要求。如高差较大,所量斜距较短,则须计算第二项改正数。上式第二项为。故求得第一项数值后将其平方再除以2L,即得第二项之绝对值。4垂曲改正如果钢尺在检定时,尺间按一定距离设有水平托桩,或沿水平地面丈量,而在实际作业时不能按此条件量距,须悬空丈量,钢尺必然下垂,此时对所量距离必须进行垂曲改正。垂曲改正数按下式计算: (4-5)式中 W钢尺每米重力(N/m);L尺段两端间的距离(m);P拉力(N)。例如:L28m,W0.19N/m,P100N代入上式,则5拉力改正钢尺长度在拉力作用下有微小的伸长,用它测量距离时,读得的“假读数”,必然小于真实读数,所以应在“假读数”上加拉力改正数,此改正数可用材料力学中虎克定律算出,而在弹性限度内,钢尺的弹性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式为: (4-6)因钢尺尺长误差的改正数,已含有P0拉力的弹性伸长,则上式改为:令 (4-7)式中 P测量时的拉力;P0检定时的拉力;Li零尺段长度;G钢尺延伸系数。通常,在实际测量距离时所使用的拉力,总是等于钢尺检定时所使用的拉力,因而不需进行拉力改正。6钢尺尺长方程式及其改正数表的编制和算例对于悬空状态下尺长方程式:由式(4-8)、式(4-9)可知,当拉力跨距和钢尺各技术参数如W、F、E、等为已知时,则可按上述理论公式求得相应的改正数,再取各项改正数的和计算,即得钢尺任意状态下尺长的实际长度。应当指出,材质不同的钢尺,其弹性模量也不相同,从不同钢材的弹性模量和截面积计算出延伸系数。目前JIS一级钢卷尺的各项技术参数列于表4-1。钢尺技术参数 表4-1种类厚宽(mmmm)截面积F(mm2)单位重量W(g/m)延伸系数G(1m/10N)(mm)弹性模量E(105N/mm2)膨胀系数(10-6/)司底伦卷尺*0.1310*1.271%*14.61%0.0372.1011.5宽面卷尺*0.1913*2.521%*26.041%0.0192.1011.5韧性卷尺*0.36*1.75土2.5%*16.411%0.0272.1011.5银白卷尺*0.1913*2.521%*19.81.5%0.0192.0711.5普通钢卷尺0.22132.802.5%21.82.5%0.0172.1111.5不锈钢卷尺0.22132.832%22.22%0.0191.8614.0普通钢带卷尺0.25153.381%26.41%0.0142.1111.5不锈钢带卷尺0.25153.702%27.62%0.01451.8614.0韧性不锈钢卷尺0.361.822.5%13.72.5%0.02951.8614.0韧性碳钢卷尺0.361.752.5%13.72.5%0.0272.1111.5注:带有*号的卷尺,其截面积不包括外面的尼龙涂层(是芯钢材实际尺寸),重量包括外面涂层与尼龙。为了使用方便,我们编制了钢尺悬空和水平状态下尺长改正数表和温度改正数用表。为便于比较,我们编制本表依据是机械工业建厂测量手册中国产30m地球牌钢卷尺,尺端施用P0100N拉力,尺身悬空无托桩,悬空检定整尺段钢尺悬检为8.64mm。地球牌钢卷尺技术参数:F1.8mm2;W15.68/m;E200000N/mm2;G0.028mm。理论公式采用式(4-9),改正用表见表4-2表4-7。根据公式绘制一曲线,见图4-2。横轴为不同长度li,纵轴为拉力Pi,使用时以长度li为引数,即可求得相应的拉力Pi,及其相应的尺长改正数li。图4-2t改正数 表4-2C改正数 表4-3P改正数 表4-4S改正数 表4-5CPS改正数(悬空) 表4-6CP改正数(水平) 表4-7例1计算30m地球牌钢卷尺检定拉力为P0100N,丈量施以P150N时的尺长改正数(悬空)。由表4-3、表4-4、表4-5查得:C3.0mm;P12.6mm;S1.2mmlCPS3.012.61.214.4mm由表4-6直接查得:li30m时的l14.4mm。例2计算在10m零尺段施以整尺段拉力的尺长改正数(悬空)由表4-3、表4-4、表4-5查得Ci1.0mm;Pi2.8mm;Si0.1mmliCiPi一Si1.02.80.13.7mm由表4-6直接查得li10m时的li3.7mm例3计算零尺段li15m的特定拉力和尺长改正数(悬空)方法一 由曲线图以15m为引数查得应施加特定拉力Pi80N,相应的尺长改正数由图下方查得l4.32mm。方法二 由实验公式计算施加拉力及尺长改正数为:Pi0.133156(kg)10N80N7钢尺尺长方程式的精度估算(1)悬空状态下尺长方程式的精度估算依据误差传播定律,精度估算公式为:式(4-10)、式(4-11)或等号第一项为钢尺尺长误差改正数中误差(检定);第二项为钢尺拉力改正数中误差;第三项为钢尺垂曲改正数中误差;第四项为钢尺温度改正数中误差。式(4-12)和式(4-13)含意类同前述。(2)水平状态尺长方程式的精度估算同理,对式(4-10)的精度估算公式为:为了进一步验证理论公式,我们选用了日制JIS一级钢卷尺作拟合精度试验,现将部分试验结果列于表4-8。理论公式实际拟合精度 表4-8由表4-8可知,理论公式实际拟合精度是相当理想的。零尺段长度上拟合仅差0.5mm,一般在0.2mm左右。上述情况表明,我们在作精密量距时,可直接对尺长改正数或尺长方程式进行计算使用。4-1-3 已知角度的测设测设已知角度时,只给出一个方向,按已知角值,在地面上测定另一方向。如图4-3,OA为已知方向,要在O点测设角。为此,在O点设置经纬仪,以正镜测设值得B。为了消除仪器误差的影响,再以倒镜测设角得B。取BB之中得B1,则AOB1即为所设之角。图4-3 已知角度放样图若要精确的测设角度,则按上法定出AOB1之后,再用经纬仪测出AOB1之角值为,与给定的值之差为(图4-4)。为了精确设置角,过B1作OB1的垂线,并在垂线上量取B1B得B点,AOB即为精确测设的角度。图4-4 精测已知角示意图B1B按下式计算: (4-17)式中 206265,即一个弧度的角,以秒计。4-1-4 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放出一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很多,要根据控制网的形式及分布、放线的精度要求及施工现场的条件来选用。4-1-4-1 直角坐标法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网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为方便。如图4-5所示,G1、G2、G3、G4为方格网点,现在要在地面上测出一点A。为此,沿G2-G3边量取G2A,使G2A等于A与G2横坐标之差x,然后在A设置经纬仪测设G2-G3边的垂线,在垂线上量取AA,使AA等于A与G2纵坐标之差y,则A点即为所求。图4-5 直角坐标放线图从上述可见,用直角坐标法测定一已知点的位置时,只须要按其坐标差数量取距离和测设直角,用加减法计算即可,工作方便,并便于检查,测量精度亦较高。4-1-4-2 极坐标法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用极坐标法测定一点的平面位置时,系在一个控制点上进行,但该点必须与另一控制点通视。根据测定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夹角(极角)与距离(极距S),按与S之值即可将给定的点位定出。如图4-6中,M、N为控制点,即已知M、N之坐标和MN边的坐标方位角MN。现在要求根据控制点M测定尸点。首先进行内业计算,按坐标反算方法,求出M到P的坐标方位角MP和距离S。计算公式如下:MN-MP (4-20)图4-6 极坐标放线图在实地测定P点的步骤:将经纬仪安置于M点上,以MN为起始边,测设极角,定出MP之方向,然后在MP上量取S,即得所求点P。当不计控制点M的误差,用极坐标法测定P之点位中误差mP,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4-21)式中 m测设角度的中误差;S控制点至测定点的距离;ms测定距离S的中误差。【例4】在图4-6中,已知控制点M、N的坐标值和MN边的坐标方位角为:xM107566.60,yM96395.09:xN107734.26,yN96396.90;MN03707。待测点P的坐标为:xP107620.12,yP96242.57。计算MP及、S之值。为了使计算过程条理清楚,采用表4-9、表4-10进行计算。表4-9是使用计算机和三角函数表进行计算的表格形式;表4-10是用对数计算的表格。表中(1)、(2)、(3)表示计算次序。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种计算方法其结果完全相同:S161.638m,MP2892010。而MNMP0370736002892010711657。应用三角函数计算 表4-9应用对数计算 表4-10注:(n)表示其真数为负值。4-1-4-3 角度前方交会法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对于一般小型建筑物或管线的定位,亦可采用此法。如图4-7所示,用前方交会法测定点P时,先要根据P点的坐标与控制点M、N的坐标,按式(4-18)求出控制点至测定点的坐标方位角MP、NP,然后再按式(4-20)求出夹角及。实地测设P点的步骤:在控制点M、N设站,分别测设及两角,方向线MP和NP的交点即为所求的P点。当不计控制点本身的误差,测设点P的精度可按下式计算: (4-22)式中 MPP点位置的测定中误差;、交会角;m测设、的测角中误差;SMP、SNP交会边的长度。图4-7 角度前方交会法例5 设图4-7中,控制点M、N及待测定点P之坐标值仍同前例,计算交会角、和点P的中误差MP。MP、SMP和之值在前例中已经求出,现按表4-9的形式计算NP、SNP得:NP2333050,SNP191.952m。而NPNMNP(MN180)2333050(03707180)525343。设测定、的测角中误差m10,将m、及SMP、SNP之值代入(4-22)式,则得表4-94-1-4-4 方向线交会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测定点由相对应的两已知点或两定向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方向线的设立可以用经纬仪,也可以用细线绳。如图4-8所示,根据厂房矩形控制网上相对应的柱中心线端点,以经纬仪定向,用方向线交会法测设柱基中心或柱基定位桩。在施工过程中,各柱基中心线则可以随时将相应的定位桩拉上线绳,恢复其位置。此外,在施工放线时,定向点往往投设在龙门板上(图4-9),在龙门板上标出墙、柱的中心线,可以将龙门板上相对应的方向点拉上白线绳,用以表示墙、柱的中心线。图4-8 方向线交会图1-柱中心线端点;2-柱基定位桩;3-厂房控制网图4-9 龙门板定点法1-龙门板;2-龙门桩;3-细线绳4-1-4-5 距离交会法从控制点至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时,可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如图4-10所示,A、B为控制点,P为待测点。为了在实地测定P,先应按式(4-19)计算出a、b的长度。a、b之值也可以直接从图上量取。测设时分别以A、B为中心,a、b为半径,在场地上作弧线,两弧的交点即为P。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点位,不需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图4-10 距离交会法4-1-4-6 正倒镜投点法1适用条件及优点在进行直线投点时,一般是把仪器安置在直线的一端,照准相应的另一端点,进行放线投点。若直线两端点之间不能直接通视时,则可将仪器置于两端点之间的高处位置,运用正倒镜法进行投点。此外,在远距离投点时,亦可将仪器置于直线两端点的中间,进行投点。正倒镜投点法不受地形地物的限制,能解决通视的困难;同时由于使视线缩短,减少了照准误差和可以不考虑对中误差的影响,因而使投点精度得到提高。2测设方法在图4-11中,设A、C两点不通视,在A、C两点之间任意选定一点B,使能与A、C通视。B应尽量靠近AC线。然后在B安置经纬仪,分别以正倒镜照准A,倒转望远镜前视C。由于仪器误差的影响,十字丝之交点不落于O点,而分别落于O、O。为了将仪器移置于AC线上,取合OO定出O点,若O在C之左,则将仪器自B向右移动BB距离,反之亦然。BB按下式计算。 (4-23)如此重复操作,直到O和O点落于C点的两侧,且CO=CO的时候,仪器就恰好位于AC直线上了。图4-11 正倒镜投点法3注意事项(1)按式(4-23)计算BB时,式中各距离值可用目估,经逐次移动,多次观测,使仪器逐渐趋近AC线而最后正好位于AC线上;(2)在B点初次安置仪器时应先试看,使A、C点均落在望远镜十字丝的左右,这样在逐次趋近移动时,只需在脚架上移动仪器即可;(3)所使用的经纬仪必须经过检验校正,以尽量减小或消除正倒镜的误差。但仪器一般很难校正完善,因此投点时一定要用正倒镜取中定点,以消除仪器误差的影响。4-1-5 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4-1-5-1 地面上点的高程测设在进行施工测量时,经常要在地面上和空间设置一些给定高程的点。如图4-12所示,设B为待测点,其设计高程为HB,A为水准点,已知其高程为HA。为了将设计高程HB测定于B,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先在A点立尺,读得后视读数为a,然后在B点立尺。为了使B点的标高等于设计高程HB,升高或降低B点上所立之尺,使前视尺之读数等于b。b可按下式计算:bHAaHB (4-24)图4-12 高程测设示意所测出的高程通常用木桩固定下来,或将设计高程标志在墙上。即当前尺读数等于b时,沿尺底在桩测或墙上画线。当高程测设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在木桩的顶面旋入螺钉作为测标,拧入或退出螺钉,可使测标顶端达到所要求的高程。4-1-5-2 高程传递1用水准测量法传递高程当开挖较深的基槽或将高程引测到建筑物的上部,可用水准测量传递高程。图4-13是向低处传递高程的情形。作法是:在坑边架设一吊杆,从杆顶向下挂一根钢尺(钢尺0点在下),在钢尺下端吊一重锤,重锤的重量应与检定钢尺时所用的拉力相同。为了将地面水准点A的高程HA传递到坑内的临时水准点B上,在地面水准点和基坑之间安置水准仪,先在A点立尺,测出后视读数a,然后前视钢尺,测出前视读数b。接着将仪器搬到坑内,测出钢尺上后视读数。和B点前视读数d。则坑内临时水准点B之高程HB按下式计算:HBHAa(bc)d (4-25)式中(bc)为通过钢尺传递的高差,如高程传递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对(bc)之值应进行尺长改正及温度改正。上例是由地面向低处引测高程点的情况,当需要由地面向高处传递高程时,也可以采用同样方法进行。图14-13 高程传递法2用钢尺直接丈量垂直高度传递高程若开挖基槽不太深时,可设置垂直标板,将高程引测到标板上,然后用钢尺向下丈量垂直高度,将设计标高直接画在标板上,既方便施工,又易于检查。当需要向建筑物上部传递高程时,可根据柱、墙下部已知的标高点沿柱或墙边向上量取垂直高度,而将高程传递上去。4-1-6 倾斜线的测设在道路、排水沟渠、上下水道等工程施工时,往往要按一定的设计坡度(倾斜度)进行施工,这时需要在地面上测设倾斜线。如图4-14所示,A、B为地面上两点,要求沿AB测设一条倾斜线。设倾斜度为i,AB之间的距离为L,A点的高程为HA。为了测出倾斜线,首先应根据A、B之间的距离L及倾斜度i计算B点的高程HB。HBHAiL图4-14 倾斜线测设然后按前述地面上点的高程测设方法,将算出的HB值测定于B点。A、B之间的M1、M2、M3各点则可以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来测定。如果设计坡度比较平缓时,可以使用水准仪来设置倾斜线。方法是:将水准仪安置于B点,使一个脚螺旋在BA线上,另外两个脚螺旋之连线垂直于BA线,旋转在BA线上的那个脚螺旋,使立于A点的水准尺上的读数等于B点的仪器高,此后在M1、M2、M3各点打入木桩,使立尺于各桩上时其尺上读数皆等于仪器高,这样就在地面上测出了一条倾斜线。对于坡度较大的倾斜线,则应采用经纬仪来测设。将仪器安置于B,纵转望远镜,对准A点水准尺上等于仪器高的地方。其他步骤与水准仪的测法相同。4-3 单层排架钢架建筑的施工测量4-3-1 厂房控制网的建立凡工业厂房或连续生产系统工程,均应建立独立矩形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厂房控制网分为三级:第一级机械传动性能较高有连续生产设备的大型厂房和焦炉等;第二级是有桥式吊车的生产厂房;第三级是没有桥式吊车的一般厂房。4-3-1-1 厂房控制网的建立方法厂房控制网常用的建立方法,一般有下列两种:1单一的厂房矩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1)基线(长边线)的测设根据厂区控制网定出一条边长,如图4-122中的A-B,作为基线推出其余三边。图4-122 矩形控制网图矩形控制网角桩 距离指标桩(2)矩形控制网的测设在基线的两端A与B测设直角,设置矩形的两条短边,并定出C、D,最后在C、D安置仪器检查角度,并丈量CD之边长进行检查。在丈量矩形网各边长时,应同时测出距离指标桩。此种形式的矩形网只适用于一般中小型厂房。2主轴线组成的矩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先根据厂区控制网定出矩形控制网的主轴线,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矩形控制网(图4-123)。大型厂房或系统工程一般多用这种形式控制网。图4-123 主轴线的测设1-主轴线;2-矩形控制网;3-距离指标桩(1)主轴线的测设 现以图4-123的十字轴线为例:首先将长轴AOB测定于地面,再以长轴为基线测出COD,并进行方向改正,使纵横两轴线严格垂直。轴线的方向调整好以后,应以O为起点,进行精密丈量距离,以确定纵横轴线各端点位置。其具体测设方法与误差处理与主轴线法相同。(2)矩形控制网的测设 在纵横轴线的端点A、B、C、D分别安置经纬仪,都以O为后视点,分别测设直角交会定出E、F、G、H四个角点。然后再精密丈量AH、AE、BG、各段距离。其精度要求与主轴线相同。若角度交会与测距精度良好,则所量距离的长度与交会定点的位置能相适应,否则应按照轴线法中所述方法予以调整。为了便于以后进行厂房细部的施工放线,在测定矩形网各边长时,应按施测方案确定的位置与间距测设距离指标桩。距离指标桩的间距一般是等于厂房柱子间距的整倍数(但以不超过使用尺子的长度为限)。使指标桩位于厂房柱行列线或主要设备中心线方向上。在距离指标桩上直线投点的允许偏差为5mm。3厂房矩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矩形控制网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表4-38的规定。厂房矩形控制网允许误差 表4-38矩形网等级矩形网类别厂房类别主轴线、矩形边长精度主轴线交角允许差矩形角允许差I根据主轴线测设的控制网大型1:50000,1:30000355II单一矩形控制网中型1:200007III单一矩形控制网小型1:10000104-3-1-2 厂房扩建与改建时的控制测量在旧厂房进行扩建或改建前,最好能找到原有厂房施工时的控制点,作为扩建与改建时进行控制测量的依据;但原有控制点必须与已有的吊车轨道及主要设备中心线联测,将实测结果提交设计部门。如原厂房控制点已不存在,应按下列不同情况,恢复厂房控制网:1厂房内有吊车轨道时,应以原有吊车轨道的中心线为依据。2扩建与改建的厂房内的主要设备与原有设备有联动或衔接关系时,应以原有设备中心线为依据。3厂房内无重要设备及吊车轨道,可以原有厂房柱子中心线为依据。4-3-2 厂房基础施工测量4-3-2-1 混凝土杯形基础施工测量1柱基础定位根据厂房平面图,将柱基纵横轴线投测到地面上去,并根据基础图放出柱基挖土边线。首先在矩形控制网边上测定基础中心线的端点(基础中心线与矩形边的交点),如图4-124中的A、A、1和1等点。端点应根据矩形边上相邻两个距离指标桩,以内分法测定(距离闭合差应进行配赋),然后用两台经纬仪分别置于矩形网上端点A和2,分别瞄准A和2进行中心线投点,其交点就是号柱基的中心。图4-124 基础定位控制网再根据基础图,进行柱基放线,用灰线把基坑开挖边线在实地标出。在离开挖边线约0.51.0m处方向线上打入四个定位木桩,钉上小钉标示中线方向,供修坑立模之用。同法可放出全部柱基。2基坑抄平基坑开挖后,当基坑快要挖到设计标高时,应在基坑的四壁或者坑底边沿及中央打入小木桩,在木桩上引测同一高程的标高,以便根据标点拉线修整坑底和打垫层。3支立模板时的测量工作垫层打好以后,根据柱基定位桩在垫层上放出基础中心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支模上口还可由坑边定位桩直接拉线,用吊垂球的方法检查其位置是否正确。然后在模板的内表面用水准仪引测基础面的设计标高,并画线标明。在支杯底模板时,应注意使实际浇灌出来的杯底顶面比原设计的标高略低325cm,以便拆模后填高修平杯底。4杯口中线投点与抄平在柱基拆模以后,根据矩形控制网上柱中心线端点,用经纬仪把柱中线投到杯口顶面,并绘标志标明,以备吊装柱子时使用(图4-125)。中线投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仪器安置在柱中心线的一个端点,照准另一端点而将中线投到杯口上,另一种是将仪器置于中线上的适当位置,照准控制网上柱基中心线两端点,采用正倒镜法进行投点。图4-125 桩基中线投点与抄平1-柱中心线;2-标高线为了修平杯底,须在杯口内壁测设某一标高线、该标高线应比基础顶面略低35cm。与杯底设计标高的距离为整分米数,以便根据该标高线修平杯底。4-3-2-2 钢柱基础施工测量钢柱基础定位与基坑底层抄平方法均与混凝土杯形基础相同,其特点是基坑较深而且基础下面有垫层以及埋设地脚螺栓。其施测方法与步骤如下:1垫层中线投点和抄平垫层混凝土凝固后,应在垫层面上投测中线点,并根据中线点弹出墨线,绘出地脚螺栓固定架的位置(图4-126),以便下一步安置固定架并根据中线支立模板。图4-126 地脚螺栓固定架位置1-墨线;2-中线点;3-螺栓固定架;4-垫层抄平位置投测中线时经纬仪必须安置在基坑旁(这样视线才能看到坑底),然后照准矩形控制网上基础中心线的两端点。用正倒镜法,先将经纬仪中心导入中心线内,而后进行投点。螺栓固定架位置在垫层上绘出后,即在固定架外框四角处测出四点标高,以便用来检查并整平垫层混凝土面,使其符合设计标高,便于固定架的安装。如基础过深,从地面上引测基础底面标高,标尺不够长时,可采取挂钢尺法。2固定架中线投点与抄平(1)固定架的安置 固定架是用钢材制作,用以固定地脚螺栓及其他埋设件的框架(图4-127)。根据垫层上的中心线和所画的位置将其安置在垫层上,然后根据在垫层上测定的标高点,借以找平地脚,将高的地方混凝土打去一些,低的地方垫以小块钢板并与底层钢筋网焊牢,使符合设计标高。图4-127 固定架的安置1-固定架中线投点;2-拉线;3-横梁抄平位置;4-钢筋网;5-标高点(2)固定架抄平 固定架安置好后,用水准仪测出四根横梁的标高,以检查固定架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mm,但不应高于设计标高。固定架标高满足要求后,将固定架与底层钢筋网焊牢,并加焊钢筋支撑。若系深坑固定架,在其脚下需浇灌混凝土,使其稳固。(3)中线投点 在投点前,应对矩形边上的中心线端点进行检查,然后根据相应两端点,将中线投测于固定架横梁上,并刻绘标志。其中线投点偏差(相对于中线端点)为12mm。3地脚螺栓的安装与标高测量根据垫层上和固定架上投测的中心点,把地脚螺栓安放在设计位置。为了测定地脚螺栓的标高,在固定架的斜对角处焊两根小角钢,在两角钢上引测同一数值的标高点,并刻绘标志,其高度应比地脚螺栓的设计高度稍低一些。然后在角钢上两标点处拉一细钢丝,以定出螺栓的安装高度。待螺栓安好后,测出螺栓第一丝扣的标高。地脚螺栓不宜低于设计标高,允许偏高525mm。4支立模板与浇灌混凝土时的测量工作支模测量与混凝土杯形基础相同。重要基础在浇灌过程中,为了保证地脚螺栓位置及标高的正确,应进行看守观测,如发现变动应立即通知施工人员及时处理。5用木架安放地脚螺栓时的测量工作为了节约钢材,有的基础不用固定架,而采用木架。这种木架与模板联结在一起,在模板与木架支撑牢固后,即在其上投点放线。地脚螺栓安装以后,检查螺栓第一丝扣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合格后即可将螺栓焊牢在钢筋网上。因木架稳定性较差,为了保证质量,模板与木架必须支撑牢固,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必须进行看守观测。4-3-2-3 混凝土柱子基础及柱身、平台施工测量当基础、柱身到上面的每层平台,采用现场捣制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施工时,配合施工要进行下述测量工作:1基础中线投点及标高的测设当基础混凝土凝固拆模以后,即根据控制网上的柱子中心线端点,将中心线投测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出标高点,以供在支柱身模板时定柱高及对正中心之用(图4-128)。图4-128 柱基础投点及标高测量1-中线端点;2-基础面上中线点;3-柱身下端中线点;4-柱身下端标高点;5-钢筋上标高点2柱子垂直度测量柱身模板支好后,必须用经纬仪检查柱子垂直度。由于现场通视困难,一般采用平行线投点法来检查柱子的垂直度,并将柱身模板校正。其施测步骤如下: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根据外框量出柱中心点,和柱下端的中心点相连弹以墨线(图4-129)。然后根据柱中心控制点A、B测设AB的平行线AB,其间距为11.5m。将经纬仪安置在B点,照准A。此时由一人在柱上持木尺,并将木尺横放,使尺的零点水平的对正模板上端中心线。纵转望远镜仰视木尺,若十字丝正好对准1m或1.5m处,则柱子模板正好垂直,否则应将模板向左或向右移动,达到十字丝正好对准1m或1.5m处为止。图4-129 柱身模板校正1-模板;2-木尺;3-柱中线控制点;4-柱下端中线点;5-柱中线若由于通视困难,不能应用平行线法投点校正时,则可先按上法校正一排或一列首末两根柱子,中间的其他柱子可根据柱行或列间的设计距离丈量其长度加以校正。3柱顶及平台模板抄平柱子模板校正以后,应选择不同行列的二、三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测好的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二、三个同一高程的点于柱子上端模板上。然后在平台模板上设置水准仪,以引上的任一标高点作后视,施测柱顶模板标高,再闭合于另一标高点以资校核。平台模板支好后,必须用水准仪检查平台模板的标高和水平情况,其操作方法与柱顶模板抄平相同。4高层标高引测与柱中心线投点在第一层柱子与平台混凝土浇灌好后,须将中线及标高引测到第一层平台上,以作为施工人员支第二层柱身模板和第二层平台模板的依据,如此类推。高层标高根据柱子下面已有的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量距向上引测。向高层柱顶引测中线,其方法一般是将仪器置于柱中心线端点上,照准柱子下端的中线点,仰视向上投点(图4-130)。若经纬仪与柱子之间距离过短,仰角大不便投点时,可将中线端点A用正倒镜法延长至A,然后置仪器于A向上投点。图4-130 柱子中心线投点1-柱子下端标高点;2-柱子下端中线点;3-柱上端标高点;4-柱上端中线投点;5-柱中心线控制点标高引测及中线投点的测设允许偏差按下列规定:标高测量允许偏差为5mm;纵横中心线投点允许偏差,当投点高度在5m及5m以下时为3mm,5m以上为5mm。4-3-2-4 设备基础施工测量1设备基础施工程序设备基础施工程序有两种:一种是在厂房柱子基础和厂房部分建成后才进行设备基础施工。若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必须将厂房外面的控制网在厂房砌筑砖墙之前,引进厂房内部,布设一个内控制网,作为设备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放线的依据。另一种是厂房柱基与设备基础同时施工,这时不需建立内控制网,一般是将设备基础主要中心线的端点测设在厂房矩形控制网上。当设备基础支模板或地脚螺栓时,局部的架设木线板或钢线板,以测设螺栓组中心线。2设备基础控制网的设置(1)内控制网的设置厂房内控制网根据厂房矩形控制网引测,其投点允许偏差应为23mm,内控制标点一般应选在施工中不易破坏的稳定柱子上,标点高度最好一致,以便于量距及通视。点的稀密程度根据厂房的大小与厂内设备分布情况而定,在满足施工定线的要求下,尽可能少布点,减少工作量。1)中小型设备基础内控制网的设置 内控制网的标志一般采用在柱子上预埋标板,如图4-131所示。然后将柱中心线投测于标板之上,以构成内控制网。图4-131 柱子标板设置2)大型设备基础内控制网的设置 大型连续生产设备基础中心线及地脚螺栓组中心线很多,为便于施工放线,将槽钢水平的焊在厂房钢柱上,然后根据厂房矩形控制网,将设备基础主要中心线的端点,投测于槽钢上,以建立内控制网。图4-132为内控制网立面布置图。先在设置内控制网的厂房钢柱上引测相同高程的标点,其高度以便于量距为原则,然后用边长为50mm100mm的槽钢或50mm50mm的角钢,将其水平的焊牢于柱子上。为了使其牢固,可加焊角钢于钢柱上。柱间跨距大时,钢材会发生挠曲,可在中间加一木支撑。图4-132 内控制网立面布置1-钢柱;2-槽钢;3-木支撑;4-角钢(2)线板架设 大型设备基础有时与厂房基础同时施工,不可能设置内控制网,而采用在靠近设备基础的周围架设钢线板或木线板的方法。根据厂房控制网,将设备基础的主要中心线投测于线板上,然后根据主要中心线用精密量距的方法,在线板上定出其他中心线和螺栓组中心的位置,由此拉线来安装螺栓。1)木线板的架设 木线板可直接支架在设备基础的外模支撑上,支撑必须牢固稳定。在支撑上铺设截面5cm10cm表面刨光的木线板(图4-133)。为了便于施工人员拉线来安装螺栓,线板的高度要比基础模板高56cm,同时纵横两方向的高度必须相差23cm,以免挂线时纵横两钢丝在相交处相碰。图4-133 木线板架设1-5cm10cm木线板;2-支撑;3-模板;4-地脚螺栓组中心线点2)钢线板的架设 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小柱子作固定架,在浇灌混凝土垫层时,即将小柱埋设在垫层内(图4-134)。在混凝土柱上焊以角钢斜撑(须先将混凝土表面凿开露出钢筋,而后将斜撑焊在钢筋上),再于斜撑上铺焊角钢作为线板。架设钢线板时,最好靠近设备基础的外模,这样可依靠外模的支架顶托,以增加稳固性。图4-134 钢线板架设1-钢筋混凝土预制小柱子;2-角钢;3-角钢斜撑;4-垫层3基础定位(1)中小型设备基础定位 中小型设备基础定位的测设方法与厂房基础定位相同。不过在基础平面图上,如设备基础的位置是以基础中心线与柱子中心线关系来表示,这时测设数据,需将设备基础中心线与柱子中心线关系,换算成与矩形控制网上距离指标桩的关系尺寸,然后在矩形控制网的纵横对应边上测定基础中线的端点。对于采用封闭式施工的基础工程(即先厂房而后进行设备基础施工),则根据内控制网进行基础定位测量。(2)大型设备基础定位 大型设备基础中心线较多,为了便于施测,防止产生错误,在定位以前,须根据设计原图,编绘中心线测设图。将全部中心线及地脚螺栓组中心线统一编号,并将其与柱子中心线和厂房控制网上距离指标桩的尺寸关系注明定位放线时,按照中心线测设图,在厂房控制网或内控制网对应边上测出中心线的端点,然后在距离基础开挖边线约11.5m处,定出中心桩,以便开挖。4基坑开挖与基础底层放线当基坑采用机械挖土时,测量工作及允许偏差按下列要求进行:根据厂房控制网或场地上其他控制点测定挖土范围线,其测量允许偏差为5cm;标高根据附近水准点测设,允许偏差为3cm。在基坑挖土中应经常配合检查挖土标高,挖土竣工后,应实测挖土面标高,测量允许偏差为2cm。设备基础底层放线包括坑底抄平与垫层中线投点两项工作,测设成果系提供施工人员安装固定架、地脚螺栓及支模用。其测设方法同前。5、设备基础上层放线这项工序主要包括固定架设点、地脚螺栓安装抄平及模板标高测设等。其测设方法均同前。但大型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很多,而且大小类型和标高不一,为使安装地脚螺栓时其位置和标高都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在施测前绘制地脚螺栓图,作为施测的依据。地脚螺栓图可直接从原图上描下来。若此图只供给检查螺栓标高用,上面只需绘出主要地脚螺栓组中心线,地脚螺栓与中心线的尺寸关系可以不注明,只将同类的螺栓分区编号,并在图旁附绘地脚螺栓标高表,注明螺栓号码、数量、螺栓标高及混凝土面标高(图4-135)。图4-135 地脚螺栓分区编号图1-螺栓组中心线;2-地脚螺栓;3-区界6设备基础中心线标板的埋设与投点作为设备安装或砌筑依据的重要中心线,应参照下列规定埋设牢固的标板;(1)联动设备基础的生产轴线,应埋设必要数量的中心线标板;(2)重要设备基础的主要纵横中心线;(3)结构复杂的工业炉基础纵横中心线,环形炉及烟囱的中心位置等。中心线标板可采用小钢板下面加焊两锚固脚的型式(图4-136a),或用1822mm的钢筋制成卡钉(图4-136b),在基础混凝土未凝固前,将其埋设在中心线的位置(图4-136c),埋标时应使顶面露出基础面35mm,至基础的边缘为5080mm。若主要设备中心线通过基础凹形部分或地沟时,则埋设50mm50mm的角钢或100mm50mm的槽钢(图4-136d)。图4-136 设备基础中心线标桩的埋设1-6080钢板加焊钢筋脚;2-角钢或槽钢;3-中线标板中线投点的方法与柱基中线投点法相同,即以控制网上中线端点为后视点,采用正倒镜法,将仪器移置于中线上,而后投点;或者将仪器置于中线一端点上,照准另一端点,进行投点。4-3-2-5 基础施工与竣工测量的允许偏差1基础工程各工序中心线及标高测设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9的规定。基础中心线及标高测量允许偏差(mm) 表4-39项目基础定位垫层面模板螺栓中心线端点测设5211中心线投点10532标高测设10533注:测设螺栓及模板标高时,应考虑预留高度。2基础标高及中心线的竣工测量允许偏差(1)基础标高的竣工测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0的规定。基础竣工标高测量允许偏差(mm) 表4-40杯口底标高钢柱、设备基础面标高地脚螺栓标高工业炉基础面标高3233(2)基础中心线竣工测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根据厂房内、外控制点测设基础中心线的端点,其允许偏差为1mm;基础面中心线投点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1的规定。基础竣工中心线投点允许偏差(mm) 表4-41连续生产线上设备基础预埋螺栓基础预留螺栓孔基础基础杯口烟囱、烟道、沟槽223354-3-3 厂房结构安装测量4-3-3-1 柱子安装测量1柱子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对基础中心线及其间距,基础顶面和杯底标高进行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以进行安装工作。(2)把每根柱子按轴线位置进行编号,并检查柱子的尺寸,是否符合图纸的尺寸要求:如柱长、断面尺寸、柱底到牛腿面的尺寸、牛腿面到柱顶的尺寸等,无误后,才可进行弹线。(3)在柱身的三面,用墨线弹出柱中心线,每个面在中心线上画出上、中、下三点水平标记。并精密测量出各标记间距离。(4)调整杯底标高,检查牛腿面到柱底的长度,看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不相符,就要根据实际柱长修整杯底标高,以使柱子吊装后,牛腿面的标高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具体做法是:在杯口内壁测设某一标高线(如一般杯口顶面标高为-0.500m,则在杯口内抄上-0.600m的标高线)。然后根据牛腿面设计标高,用钢尺在柱身上量出0及某一标高线的位置,并涂上标志。分别量出杯口内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