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之 鉴赏诗歌的形象 考试说明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鉴赏诗歌的形象 形象 形象是诗歌中最基本 也是最关键的要素 诗歌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 它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花 草 虫 鱼等景物 诗歌形象表现的内容的角度 人物形象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物形象 包括景象和物象 考查要求 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 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作者的形象 我们要通过形象来挖掘探寻诗人的情感心志 怎样鉴赏 分析 人物形象 阅读李白诗 独坐敬亭山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答案一 一个山头 一座亭子 一个人 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 连云儿都不愿停留 清冷的环境中 诗人守望山头 相看两不厌 写出了作者的凄凉 最后 只有敬亭山 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解答不具体 且答非所问 答案二 我双手背在身后 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 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 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 这时 我的衣襟被风吹起 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 无语 望着它 渐渐地 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 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 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 一样的无语 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 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误例分析 扩写语段的好例子 诗歌鉴赏的坏典型 判为0分 答案三 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 在敬亭山之上 与敬亭山厮守 不去理睬 众鸟 与 孤云 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 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 或为功名 或为宦海浮沉 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不是本诗的表现 正解 答案由三个部分构成 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又有点孤寂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之 高飞 与孤云之 独去 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 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 表现出诗人孤独生活 只有 相看不厌 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 同时 诗人愈是写山的 有情 愈是表现出人世的 无情 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 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 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概括特点 分析依据 指出意义 情感 1 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 性格 身份 2 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3 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 或作者的情感 给你技巧 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 一 知人论世 关注背景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注 沧洲 水边 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2 抓人物心理 万里匹马 关河梦断 身老沧州 抓人物神态 泪空流 等词句理解全词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 匹马征万里 其飒爽英姿 卓越不凡之气可见 关河梦断何处 是说一觉醒来 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 意谓脱离了前线 尘暗旧貂裘 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 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 天山 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表达了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幽愤 1 知人论世 关注背景 人 陆游 世 南宋 抗金 背景 词后 沧州 的注释 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 例1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注 沧洲 水边 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案 诗中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 驰骋疆场 现在虽被弃置不用 但仍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感慨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形象的意义 分析李清照的 点绛唇 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1 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 天真纯洁 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 第一句是动作描写 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 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 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 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 第四句在 走 与 回首 的矛盾和 却把青梅嗅 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 含羞 好奇 爱恋等 3 这表现了她的天真 活泼和勇敢的一面 分析依据 指出意义 情感 概括特点 二 注意细节 动作 心理等的描写 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注 带郭 意即靠近外城 问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形象 寄情山水 不以尘事为念的隐士形象 形象特征 前四句写环境幽僻 高雅 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后两句写西邻对他行踪的叙述 侧面烘托了他的潇洒 形象意义 通过塑造这一形象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 注意环境描写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我们来做做 嘴上说来终是浅绝知此事要笔行 题李凝幽居 中李凝是一个怎样的人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 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 首联诗人用 少邻 草径 荒园 的环境描写 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 暗示其隐士身份 颔联的以动衬静 颈联的归路所见 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 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 宁静 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 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题葡萄图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 徐渭 字文长 号青藤居士 天资聪颖 才华横溢 诗文书画戏剧俱佳 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随堂练习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 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 但 独立书斋啸晚风 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 三四句以 明珠 为喻 既指画中葡萄抛掷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被埋没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形象的意义 思想内容及观点态度 人物形象分析答案构成 形象的总体特征 结合诗句分析其特征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随堂练习 1 上看 看诗歌题目 圈出题眼 主要内容 感情基调 再看作者 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如南宋的爱国思想 2 下看 看注解提示 了解诗歌的背景 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 中看 看全诗主体 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 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 如 孤 独 自 寂 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 抒情手法 是诗的主旨 1 鉴赏的依据 人物 肖像 行动 语言 神态 心理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情节 2 鉴赏角度 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 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所写人物的观点态度 1 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他淡于富贵 傲视权贵的思想 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 豪放自负的性格 2 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 而能推己及人 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常见形象 3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 如王维 山居秋暝 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 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写前不见圣贤之君 后不见贤明之主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 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 矢志报国 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 而不被重用的情感 形象鲜明 如 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破阵子 6 友人送别 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 赠汪伦 王维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 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 凉州词 王昌龄的 出塞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 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 兵车行 则体察人民痛苦 反对战争 8 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 雨霖铃 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 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常用术语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 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矢志报国 慷慨愤世 友人送别 思念故乡 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 爱恨情长 建功立业 悯农怜农 热爱山川 昔盛今衰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又可称意象 意象就是寓 意 之 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也就是借景抒情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1 分析思路欣赏这类诗时 一要注意意象的特点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 精神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 抓物与志的 契合点 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 情为何端 2 鉴赏方法 鉴赏的依据 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事物特征 鉴赏的角度 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 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 表现的寓意等 鉴赏流程 物的外形特征 物的神韵 品格 诗人的理想情操 3 答题步骤 1 指出形象 意象 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 结合表现手法 3 点出形象的意义 作者的情感 理想 追求 品性等 二 形象鉴赏 景 鉴赏思维切入点 1 筛选景物 注意景物意境内在的协调性 2 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 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唐 韦应物前舟已眇眇 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 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 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 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请从 山 雨 鸟 三个角度入手 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1 筛选景物 舟 人 山 雨 鸟 2 抓描写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 眇眇 秋 独 二 形象鉴赏 景 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唐 韦应物前舟已眇眇 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 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 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 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请从 山 雨 鸟 三个角度入手 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鉴赏诗中的景象 评析示例 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 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 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 凄怆的情感 最后 诗人运用衬托手法 写一只失群的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 鸟飞东南 离巢愈近 而诗人前往西北 去亲愈远 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组织答案落脚点 1 抓住景物 分析景物 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 2 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二 形象鉴赏 景 1 明确物象的特征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 如 耐寒 清高 即可 2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 精神 抓物与志的 契合点 3 组织答案 运用 手法 以 自喻 明写 的 特点 实写人的 品质 表达 感情 一 看画面形 组成 远近等 色 动 静 欣赏诗的画面美 如何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 景物 江山 花鸟 燕子 鸳鸯 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 分析 上联远景 下联近景 上联景物阔大 下联景物较突出 较具体 动静描绘 渲染出浓浓春意 令人赏心悦目 情感 表现了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 上联远景 下联近景 上联景物阔大 下联景物较突出 较具体 动静描绘 渲染出浓浓春意 令人赏心悦目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赠别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 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二 由形象画面的色调 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试比较下面两首诗 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画面 晴空碧霄 境界阔大 色彩明丽 情调高昂 形象 奋发进取胸怀宽广乐观向上 画面 第二首写离筵寡欢场面 形象 离人一往情深 难舍难分 情感不同 前者是奋发向上的 后者是伤感愁苦的 三 分析意象的组合 从整体上把握情感意境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歌从水中月影写起 生动描写了白鹭蜷曲着身子 恬静地夜宿在月光笼照下的沙滩 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 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漫成一首杜甫 2008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回答问题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 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 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 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 此恨谁知 注 捻 ni n 持取 捻弄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 弄晴之小雨 憔悴之杏园 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 表现伤春 惜春 的无奈之情 壮阔阔远 阔大悠远 雄奇优美雄浑苍劲雄浑壮观富丽堂皇瑰丽明丽淡雅恬淡自然恬静安谧幽静和平生机勃勃繁华热闹深远幽深奇险迷濛迷茫飘渺虚幻 暗淡幽暗昏暗荒寒肃杀萧条萧索 冷落孤寂 孤独寂寞 落寞 冷落寂寞 悲凉慷慨悲壮悲壮苍凉凄凉凄惨 意境特点术语 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例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练习一 2008四川灾区卷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野夕答孙郎擢 何逊 山中气色满 墟上生烟露 杳杳星出云 啾啾雀隐树 虚信无宾客 幽居乏欢趣 思君意不穷 长如流水注 注 孙郎擢 孙擢 何逊的友人 生平不详 何逊 一约518 南朝梁诗人 字仲言 东海郯 今山东郯城 人 曾任尚书水部郎 庐陵王记室等职 1 诗题为 野夕答孙郎擢 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 野 夕 的 请简要分析 2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末句中的 流水 比喻什么 1 5分 山中 墟上 把 野 具体化了 气色满 生烟露 则是环绕着 夕 字 将傍晚的景色展现了出来 写星星从云中钻出 又以昏暗的 杳杳 作背景 更让我们感到了 夕 色 我们听到鸟雀在 啾啾 地鸣叫 但却不见踪影 因为它们归巢深藏在树林之中 这既为我们描绘出 野 景 又替 野 景抹上了一层 夕 色 2 3分 表现出诗人因 幽居 无宾客 而 乏欢趣 的心情 诗人末句中用 流水 来比喻对朋友的一种连绵不断的思念之情 练习二 2007辽宁卷 15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秋夜独坐 节选 唐 王维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 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 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 半峰残月一溪冰 1 两诗中均写了夜景 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4分 2 两诗中均有 独坐 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4分 1 王诗写的是 秋夜 写了山中果落 灯前虫鸣的景象 1分 周诗写的是 春夜 写了春雪初停 残月挂山 溪水成冰的景象 1分 王诗描写的是动景 1分 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1分 2 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1分 一 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 三 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 更添悲哀 1分 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1分 一 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 不觉夜深 三 四句用 不知 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1分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 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 翠萝深处 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 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 一溪流水 都做许多情 1 诗题为 早行 诗人是如何表现 早 的 请作具体说明 2 诗人写 啼鸟两三声 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 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又是如何表现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练习三 1 诗题为 早行 诗人是如何表现 早 的 请作具体说明 答 描写特征性的景物表现 早 早霞已散 晓月犹明 残星未落 寒霜犹重 前几句的意思为雨后的霞光弥散在拂晓的天空上 月亮依然亮着 稀疏的树木枝头孤零零的挂着几点残星 这都说明了早 2 诗人写 啼鸟两三声 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霞啼鸟两三声营造了山径中幽静清雅的气氛 是以动衬静 以有声衬幽静 3 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又是如何表现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 诗人的心境是轻松愉悦 有直接表现 尽管霜重天冷 但诗人心情轻松 便觉马行轻快 间接表现 以景写情 心情愉悦 便觉青山流水皆有情 赏心悦目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 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 翠萝深处 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 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 一溪流水 都做许多情 练习四 2008广东卷b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7分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风 木芙蓉吕本中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 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青女 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分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5分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分 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5分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 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 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 心酸 处境凄凉 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 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1 词的上阕写景 请就作者写景角度的变化作简要分析 2 总观全词 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试作简要分析 练习五 1 词的上阕写景 请就作者写景角度的变化作简要分析 答 由远及近 林断处见到远山 近处见到小池塘 由上到下 空中有白鸟 水中有红蕖 动静结合 动的有白鸟 乱蝉 静的有衰草 红蕖 2 总观全词 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试作简要分析 答 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 上片借景抒情 通过一幅幅画面 展现了诗人那种百无聊赖 无可奈何的心境 下片直接描写人物的抑郁 结尾点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师资共享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及人才培养协议
- 盘扣式脚手架租赁与现场安全管理服务协议
- 电子烟企业产品召回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合同
- 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协议
- 碳中和战略规划与实施指导协议
- 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材料供应合同
- 视频号网红电商合作运营协议
- 犯罪所得财产分割与追缴流程协议
- 影视作品改编权及衍生品生产市场推广合同
- 亲子早教中心儿童美术教育项目合作协议
- 2025租房合同范本:租赁协议模板
- 法律文化-形考作业1-国开(ZJ)-参考资料
- 医院感染管理笔试题及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海南旅游演艺融合发展问题探讨
-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课件
- 2025年北京大兴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房地产公司2025年度项目开发计划
- 物业保盘计划制作与实施指导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