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食品加工 制造的主要原料特性及其保鲜 第一节食品加工 制造常用的原辅材料 食品原料品种包括 植物性原料 动物性原料 矿物性原料 化学合成原料 一 食品加工 制造的基础原料 一 果蔬类原料及其加工产品果蔬加工制品一般可分为罐头制品 腌渍制品 干制品 果酒制品 果蔬汁制品几类 各类制品对其原料有不同的要求 某种果蔬可以加工多种产品 或只适于加工一种产品 反之 不同种类的果蔬也许都适合于加工成一个类型的产品 1 罐藏果蔬 A水果类a温带落叶果树 仁果类 核果类 坚果类 浆果类 杂类 b 温带和亚热带常绿果树 柑橘类 多年生草本类 木本类 1 罐藏果蔬 B蔬菜类a根菜类 胡萝卜 芥菜 甜菜 b茎菜类 芦芛 土豆 洋葱 c花菜类 大白菜 菠菜 d果菜类 黄瓜 南瓜 番茄 e食用菌类 蘑菇 香菇 木耳等 2 腌渍果蔬 A蜜饯制品B果酱制品C腌渍蔬菜a盐渍菜类 芥菜 雪菜 b酱渍菜类 大蒜 黄瓜 c糖醋渍菜类 嫩姜 芋头 d糟渍菜 芥菜 3 干制果蔬4 果酒酿造原料5 果蔬汁原料品种A果汁原料品种B菜汁原料品种C果蔬混合汁 二 畜禽肉类 猪牛羊鸡鸭鹅 三 水产类 水产类的范围很广 包括所有的水产动 植物 用作食品加工原料的主要是鱼 贝类 甲壳类和藻类 我国现有的鱼类达3000余种 虾 蟹 贝类品种也很丰富 是世界上鱼贝类品种最多的国家之一 四 乳 蛋类 1乳不同来源的乳 如牛乳 羊乳 马乳等 鲜乳常用于加工成消毒牛乳 也称巴氏杀菌乳或市乳 酸凝乳 或不凝酸乳 乳粉 炼乳 奶油等 以供直接食用或作为其他制品的辅助原料 2蛋类蛋类主要有鸡蛋 鸭蛋 鹌鹑蛋等禽蛋 按其加工程度可以分为 鲜蛋 再制蛋 蛋制品 五 粮 油类 1谷类 稻谷 小麦 燕麦 玉米 高粱 2豆类 大豆 蚕豆 绿豆 豌豆 3薯 芋类 土豆 山药 甘薯 4油料 花生 芝麻 大豆 玉米 棕榈 二 食品初加工的产品 与食品加工不同 在食品制造中采用的基础原料通常是经过初级加工的产品 初级加工产品经过加工 具有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 在食品工业中它既是加工产品 又是原料 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一 糖类蔗糖 饴糖 淀粉糖浆 果葡糖浆 蜂蜜 二 面粉 三 淀粉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四 蛋白粉乳粉 蛋粉 大豆粉 脱脂花生粉 五 油脂植物性油脂 动物性油脂 三 食品加工 制造采用的辅助原料 一 调味料盐 味精 酱 酱油 醋 二 香辛料姜 葱 蒜 丁香 八角 茴香 桂皮 咖喱粉 五香粉 四食品添加剂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食用安全 使用食品添加剂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经过规定的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的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2 不影响食品感官性质和原味 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3 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其有害杂质不得超过允许限量 4 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良好的加工措施和卫生要求 5 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 6 未经卫生部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加入食品添加剂 第二节果蔬类原料的特性及其保鲜 一 果蔬类原料及其加工产品1 水果的种类 1 落叶类果树水果 2 常绿果树类水果2 蔬菜的种类3 果蔬制品的种类 二 果蔬原料的基本特性及与加工的关系 一 果蔬原料的基本化学组成及与加工的关系1 水分2 碳水化合物 糖类 淀粉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果胶等 3 有机酸 酒石酸 苹果酸 柠檬酸等 4 含氮物质 蛋白质 氨基酸 酰铵 铵盐等 5 脂肪 不饱和脂肪酸 蜡质 6 单宁物质 多酚类物质 酶促氧化 7 维生素 水溶性和脂溶性 8 酶9 其它 糖苷类 色素类 芳香物质等 二 果蔬原料的组织结构特性1 果蔬的组织结构特点 1 构成果蔬组织的细胞a原生质体b液泡c细胞壁 2 果蔬组织的类型a分生组织 原生组织 初分生组织 次分生组织 b成熟组织 保护组织 薄壁组织 输导组织 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 二 果蔬原料的组织结构特性 2 细胞的膨胀与果蔬组织状态的变化主要是渗透作用 膨胀与收缩3 其他影响果蔬组织结构的因素a细胞黏着力的变化 果胶的数量和状态b机械组织c成熟度 三 果蔬原料采后的生理特性 1 呼吸作用果蔬呼吸作用的本质 在酶的参与下的一种缓慢地氧化过程 使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成为简单的物质 并放出能量 这种能量一部分维持果蔬的正常代谢活动 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到环境中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呼吸强度 通常以1kg水果或蔬菜1h所放出的二氧化碳毫克数来表示 呼吸商 水果蔬菜呼吸过程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与吸入的氧气的容积比RQ Vco2 Vo2高峰呼吸型 呼吸跃变型 A型非高峰呼吸型 B型影响因素 果蔬种类 品种的差异 外界条件 如温度 湿度 气体成分 冻伤等 及果蔬的成熟度 2 果蔬的后熟定义 果实离开植株后的成熟现象 果蔬成分的变化催熟 利用人工方法加速后熟过程 催熟的三因素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氧气含量及促进酶活动的物质 乙烯催熟的条件 温度18 20 相对湿度80 90 乙烯浓度为5 4000ppm 三 果蔬原料的采收及保鲜处理 一 加工保藏对果蔬原料的要求水果 采收成熟度 加工成熟度 生理成熟度 过熟 蔬菜 色泽 坚实度 糖及淀粉的含量采收时间 蔬菜上午10点以前 瓜果下午3点以后 水果在10点以前或3点以后 雨后或露水未干前不宜采收 二 果蔬采收后的必要处理 1 预冷2 果蔬的分级 水果 果形 新鲜度 颜色 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蔬菜 坚实度 大小 重量 颜色 形状 成熟度 新鲜度 3 特殊处理 1 涂膜 2 愈伤 3 其它处理4 催熟5 果蔬的包装6 果蔬的运输 降温处理 三 果蔬原料的保鲜处理 1 冷藏法2 气调贮藏法 1 气调冷藏库贮藏法 2 薄膜封闭气调法3 其它保鲜法 1 辐照贮藏法 2 涂膜贮藏法 第三节肉类原料的特性及贮藏保鲜 一 原料肉的特性与结构 一 肉的化学成分1 水分2 蛋白质3 脂肪4 其它营养物质 1 浸出成分 核苷酸 嘌呤碱 肽 氨基酸 糖原 有机酸等 2 矿物质 3 维生素 二 肉的形态结构 肌肉组织 35 60 结缔组织 9 11 脂肪组织 2 40 骨骼组织 7 40 三 肉的食用品质及物理性质 1 肉的颜色脱氧肌红蛋白 氧合肌红蛋白 高铁肌红蛋白2 肉的风味生鲜肉的气味和加热后食肉制品的香气和滋味 3 肉的嫩度指肉入口咀嚼时组织状态所感觉的现象 三 肉的食用品质及物理性质 4 肉的保水性肉的系水力又称保水力 是指当肌肉受外力作用 如在加压 切碎 加热 冷冻 解冻 腌制等加工或贮藏条件下保持其原有水分与添加水分的能力 它对肉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是肉质评定时的重要指标之一 影响因素 pH值 无机盐含量 加热 二 畜 禽的屠宰与宰后肉品质的变化 一 畜 禽的屠宰1击晕2刺杀放血3剥皮 浸烫和褪毛4剖除内脏5肌体的修整 二 畜 禽的屠宰与宰后肉品质的变化 二 宰后肉品质的变化1 肉的僵直屠宰后的肉经一定时间后 肉的伸展性逐渐消失 关节不活动 呈现僵硬状态 称作肉的僵直 1 僵直期肉的特征 伸展性消失及硬化现象 2 产生原因a蛋白酶的作用b乳酸的作用 3 对贮藏加工的影响贮藏时要尽量延长僵直期 急于加工时要使僵直期变短 肉的宰后僵直机制 肉的僵直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动物死后 肌肉内新陈代谢作用继续进行而释放热量 使肉温略有升高 高温可以增强酶的活性 促进成熟进程 另一方面 由于血液循环停止 肌肉组织供氧不足 其糖原不再像有氧时那样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而是通过酵解作用无氧分解成乳酸 使肌肉中酸聚积 随着酸的积累 使得肉的pH由原来的接近7的生理值下降到5 0 6 0左右 当pH值下降到5 5左右时 处于肌动蛋白的等电点 肌肉水化程度到了最低点 蛋白质吸附水的能力降低 水被分离出来 这时肉的持水性能降低 失水率增高 这是僵直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 当ATP减小到一定程度时 肌肉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结合成没有延伸性的肌动球蛋白 使肌肉僵直 球蛋白形成越多 肌肉就变得越硬 2 肉的成熟解僵自溶 在组织蛋白酶的作用下 肌浆蛋白质一部分分解成肽和氨基酸游离出来的过程 3 肉的腐败蛋白质腐败 脂肪腐败 三 肉的贮藏保鲜方法 一 低温贮藏法冷藏法 0 左右冻藏法 18 二 其它贮藏方法辐射法 腌渍 化学保藏法 罐藏法 第四节水产原料特性及保鲜 一 水产原料及其特性1 原料的种类 节足动物 软体动物 棘皮动物 脊椎动物 2 原料的特性 1 水产资源的多变性 人工养殖和天然养殖 2 鱼体大小 部位对成分的影响 3 易腐败变质 水产原料易腐败变质原因 通常鱼肉比畜 禽更容易腐败变质 畜 禽一般在清洁的屠宰场屠宰 立即除去内脏 而鱼类在渔获后 不是立即清洗 多数情况下是连带着容易腐败的内脏和鳃运输 另外 在渔获时 容易造成死伤 即使在低温时 可以分解蛋白质的水中细菌侵入肌肉的机会也多 鱼类比陆地上动物的组织软弱 加之外皮薄 鳞容易脱落 细菌容易从受伤部位侵入 鱼体表面的粘液也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 此外 鱼类死后僵直的持续时间比畜 禽肉短 自溶迅速发生 肉质软化 很快就会腐败变质 二 品质要求及质量鉴定 1 感官鉴定一般以人的感官来判断鱼鳃 鱼眼的状态 鱼肉的松紧程度 鱼皮上和鳃中所分泌的黏液的量 黏液的色泽和气味以及鱼肉横断面的色泽等来作为基本标志 二 品质要求及质量鉴定 2 化学测定化学鉴定必须建立在感官鉴定的基础上 鉴定鱼体是否腐败 常规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测定挥发性盐基氮 指鱼体由于酶和微生物的作用使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 的含量 并把鱼体肌肉中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30mg 100g作为初步腐败的界限标准 极新鲜者为5 10mg g 新鲜者为15 20mg g 初期腐败为30 40mg g 腐败者为50mg g 也可测定三甲胺含量 一般认为三甲胺含量在4 6mg 100mg以上者为腐败 但此法不适用于淡水鱼类 二 品质要求及质量鉴定 3 微生物学测定微生物方面鉴定主要是测出鱼体肌肉的细菌数 一般细菌数小于104个 g作为新鲜鱼类 大于106个 g作为腐败开始 介于两者为次新鲜 三 鱼的保鲜 活 方法 一 冷却保鲜法 0 左右 冰鲜法 3 2 冷海水保鲜法 二 冻结保藏法 三 鱼的保活方法麻醉法生态冰温法模拟冬眠系统法 第四节乳与蛋原料及其特性 一 乳及其贮藏特性 一 牛乳的组成及各种成分存在的形式1 牛乳的组成 1 水分 2 乳固体 3 气体2 牛乳中各种成分存在状态乳糖及盐类以分子和离子状态溶解于水中 呈超微细粒 直径小于1nm 蛋白质和不溶性盐类形成胶体 是亚显微细粒及次微胶料状态 直径在5 800nm 大部分脂肪是细微细脂肪球分散于乳中 形成乳浊液 脂肪球直径在0 1 20 m 二 乳的保鲜及加工特性 1 加工用原料乳的技术条件 1 采用健康母牛挤出的新鲜天然乳汁 2 一般不使用产前15日的胎乳和产后7日内的初乳 3 原料乳内不得含有有害的化学物质残留物及肉眼可见的杂质 4 具有新鲜牛乳的滋味和气味 不得有外来异味 二 乳的保鲜及加工特性 2 乳的保鲜鲜奶迅速冷却至10 以下 最好冷至4 5 进行贮存 运输 以防止微生物的生长而降低乳的质量 3 乳的加工特性 1 热处理对乳性质的影响牛乳中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耐热性不同 酪蛋白耐热性强 在100 以下加热其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但在120 温度下加热30min以上时则使得磷酸根从酪蛋白粒子中游离出来 当温度继续上升至140 时开始凝固 而且酪蛋白的稳定性对离子环境变化极为敏感 盐类平衡和pH值稍有变化就会出现不稳定和沉淀倾向 而乳清蛋白的热稳定性总体来说低于酪蛋白 一般加热至63 以上开始凝固 溶解度降低 100 加热110分钟时 大部分乳清蛋白变性 发生凝固 2 冻结对牛乳的影响 主要变化是蛋白质的沉淀 脂肪上浮等问题 当乳发生冻结时 由于冰晶形成 脂肪球膜受到外部机械压迫造成脂肪球变形 加上脂肪球内部脂肪结晶对球膜的挤压作用 在内外压力作用下 导致脂肪球膜破裂 脂肪被挤出 解冻后 脂肪团粒即上浮于解冻乳表面 另外 乳经冻结将使乳蛋白质的稳定性下降 二 蛋的特性及保鲜 一 蛋的结构1 蛋壳的组成 角质层 又称外蛋壳膜 蛋壳 又称石灰硬蛋壳 蛋壳膜2 蛋白3 蛋黄 二 蛋的化学组成及理化性质 营养价值 1 化学组成2 理化性质 比重 pH值 折光指数 黏度 加热凝固点和冻结点 3 营养价值 蛋白是维生素B2的丰富来源 蛋黄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还包含磷 钙 铁 钾等矿物质成分 卵磷质对人体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是大脑和神经系统活动不可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志愿者服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飞机维修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水力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轻微型无人机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高铁招标中标合同模板(3篇)
- zhejiang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合伙人共同经营平台信息保密及竞业禁止合同
- 国际贸易担保欠款合同范本示例
- 2025广西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智能家居泥工班组分包施工与环保节能合同-@-1
- 配餐公司库房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农村住宅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人工智能通识基础(慕课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 中建八局三亚喜来登主体施工组织设计鲁班奖(157P)
- 2025年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毕节辅警考试题库
- 采血后预防淤青的按压方式
- 自备口服药规范化管理
- 《解剖学》课程标准(新)
- 五倍子提取物对临床分离鸡源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中班语言活动《哈哈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