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平乐 村居的教学设计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葛婷婷设计思想: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在于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对5-6年级的诗词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遵循诗词教学的一般流程,使学生在涵泳诵读中,解读诗词的意思,品味诗词的意蕴,感受诗词的意境,体会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同时,充分利用词中的画面,让学生通过看图,想像画面的内容,走进画面所营造的意境,鼓励学生对画面内容及意境进行个性化解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诗人的世界,感受诗人抒发的情感,进而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深藏心中的情感,从而能够在学生心中再现诗中的意境。除此之外,我们要积极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如音乐、图片等,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教学前端分析一、教学分析:清平乐 村居是出自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文章。本单元共四篇课文,都具有一种“怀古之风”,有选自经典小说、传记中的精彩片段,也有根据古人诗词编撰的“文包诗”形式的小故事,还有出自名家的诗词绝唱。清平乐 村居作为其中一篇,它也是五年级学生第一次在教材中遇到有关词的学习。本首词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生活环境描写及对老夫妇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整首词没有一句浓墨重彩,仅是运用了朴素的白描手法,就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农村恬静生活图。茅檐、小溪、青草,本是农村普普通通的景物,可在作者的笔下,它们却组合成了一幅格外清新优雅的乡村风光图。而生活在这些景物中的人,也是各个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微醉闲聊的翁媪,锄草的大儿,编鸡笼的二儿,卧剥莲蓬的小儿。朴素清新的画面,简单朴实的情节,却将一幅充满生机、平和闲适、淳朴自然的农村生活图呈现在了我们面前,给读者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赏心悦目的感觉。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实际,将教学要点说明如下: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本文的作者辛弃疾。辛弃疾是我国宋代著名爱国词人,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廷重用,晚年隐居在江西信州,过着悠闲恬静的生活,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诗词,而本首词就是其中的一篇。在我们了解了作者的相关经历后,就会知道晚年的辛弃疾过着十分恬静安逸的生活,所以他的诗词亦会给人清新恬淡之感。其次,在教学中,应该利用音乐、图片等来创设诗词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可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最后,为了让学生在涵泳诵读中体会诗词意境,进而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我会将“在读中品,在看中思”的方法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使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得以提升。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三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三、教学重难点:理解词的内容,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能够将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身临其境1.出示课文插图,伴着悠扬的古琴曲出水莲,让学生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并让学生谈谈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2.告诉学生:这幅画是根据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所画的。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板书:清平乐 村居3. 指读课题。预设:我听到这一个字(指着乐字),有人读“yu”有人读“l”,该怎么读,谁来说说?预设:因为这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当时即兴写成的一首小歌,所以读yu。(设计意图:以画导入教学,伴以悠扬的古琴曲,既创设了宁静闲适的乡村生活意境,也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基调。接着以为图画取名作为引子,并说明理由,使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瞬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引入课题。借机对题目中的“乐”字的读音提出质疑,为下一环节解题释题做好铺垫)二、读题释题1.清平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是可以唱的曲调,我们一起读(指课题)。2.你们还知道哪些词牌呢?v 菩萨蛮、南乡子、v 渔歌子、如梦令、v 念奴娇、沁园春、v 破阵子 、水调歌头、3.而村居是词的题目,我们读的时候中间要注意停顿,一起读“清平乐村居”。4.读诗词,解题目,因为题目就是诗词的眼睛,读这首词的题目村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预设:乡村,茅草屋、潺潺的小溪、茂密的树林、连绵的山脉,一望无际的稻田。小结:“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读诗词,一定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走进诗的意境,感受浓浓的诗情画意。板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设计意图:题目,就是诗词的眼睛,在读诗词时,必须先解题目)三、初读诗词,整体感知(涵泳诵读的第一步,通过阅读初步感知诗词) 1. 据说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所作,那么他是在什么情形下写下这首词呢?出示辛弃疾的相关介绍。2.当我们了解了辛弃疾的相关经历,我们就知道晚年隐居的他过着十分恬静安逸的生活,这首词就是他到一户农家做客后,写给主人作为礼物的。读起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作者图片及本词写作的创作背景,这样做是为了唤醒和补充学生所学的知识,防止他们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文本的深意,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地深入文本)3.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村居,相机指导关键词读音及词意。相机理解关键词:翁媪(o) 吴音 锄豆 鸡笼 莲蓬(lin peng) 卧剥(w bo)翁媪:老翁、老妇人。吴音:江西上饶地方口音,在春秋时代该地区称吴国,故叫“吴音”。和北方的语言相比,轻细、柔软,常称“吴侬软语”。“吴音”泛指江苏、浙江方言。锄豆:给豆苗锄草。鸡笼:见过鸡笼吗?用什么做的?莲蓬:荷花凋谢后结的果实。 (里面有什么?嫩嫩的莲心甜津津的;为什么读bo?表示把东西的皮去掉时念bo,那么把莲蓬的皮去掉叫,把香蕉的皮去掉叫,把桔子的皮去掉叫)(设计意图:先纠正学生的读音,适当补充重点词语的意思,再回归文本,读好诗词。然后,在读准确的情况下,对较难写和易写错的生字给予适当指导。最后,在学生基本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后,进一步读词语,这样,既纠正了读音,又深入理解了词语,为整篇词的理解做好了铺垫)4.指导朗读照“清平乐”这个词牌写出来的词,每首46个字,分为上下两片,上半部分叫上阕,下半部分叫下阕,词一般有节奏,在读完上阕后,可以深吸一口气再读下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诗词是讲究平仄的。平声就是阴平和阳平,声音要拉长,仄声就是上声和去声,声音要短促。 老师引读,用手势舞出节奏指挥学生朗读。学生齐读。(设计意图:古诗词,不管是何种句式,都给人平仄有序、简短精炼之感,读起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所以,在教学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经验迁移到词中来,让学生在读中发现词的特点,感受词独具的韵律之美)5.同学们觉得这首词难懂吗?考考大家这首词中写了几个人,分别是哪些人,他们是什么关系呢?(老爷爷、老奶奶、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他们是一家人)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词中都明确写到了,老爷爷和老奶奶这两个人物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翁媪)初次见面,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为什么?(大儿子、二儿子勤劳,小儿子调皮,老爷爷、老奶奶安详幸福悠闲)过渡: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家人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设计意图:此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为下一阶段的深入研读做好铺垫)四、展开想象,描绘画面(一)学习上阕1. 能读能背,还只是品诗赏词的第一步,我们还要带着思考,带着想象走进诗的意境,品出诗词的味道。让我们先来读一读上阕,你仿佛能看到哪些画面呢?(音乐出水莲自由读,指名读,老师配乐范读)(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形式。因此,在教学中,配乐范读既可以展示教师自己的语文基本功底,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又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在古典音乐的旋律中朗读,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意境中,读出农村田园生活的恬静,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2. 学生回答看到的画面(出示图片)。教师相机引导:(1)你仿佛看到怎样的小溪?(缓缓流淌、潺潺流淌、丁丁咚咚)(2) 这是一户怎样的人家?从哪里看出?(贫穷:茅、低、小)(3)你的家是怎样的?让你生活在这样的人家,你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谈)3可是这家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理解:“醉”“相媚好”醉:酒后微醉;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2)再读句子:这两句话让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配乐:最浪漫的事 (他们老俩口喝了点酒,有点醉了,说说笑笑互相打趣,其乐融融。)(3)你仿佛听到他们说些什么呢?预设:你虽然老了,但还是那样美,你为这个家辛苦了一辈子,操劳了一辈子,不仅夸赞美貌和英俊,还要夸赞对家的贡献,以及分享他们现在温馨、惬意、悠闲自得的生活。(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本所描绘的画面,恣意发挥想象,体味诗词的魅力。“醉里吴音相媚好”这句词,对学生来说,赏析起来确实有困难,所以,教学中运用图片、声音等不同的媒体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翁媪的相亲相爱之情,并通过不断的追问,使学生发挥想象,感受翁媪的亲密,进一步体会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4)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生之中最浪漫的事就是和自己的爱人一起慢慢变老。他们虽然贫穷,虽然有了白发,起了皱纹,步履蹒跚,但他们一起恩恩爱爱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此刻你还认为他们贫穷吗?(幸福、天伦之乐,美)画中人醉了,我们也醉了。4.齐读上阕,感受他们平凡的幸福。(二)学习下阕1.过渡:读着诗句,展开想象,这寥寥数字,就为我们铺开了一幅有声有色有情的画面。就用这种方法,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老俩口的三个儿子吧!(1)三个儿子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呢?自由读诗句,指名说。(2)小儿是怎么剥莲蓬的?(卧在那儿剥莲蓬)(3)“卧”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说“趴着”)(4)如果你也还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你会以怎样的姿势“卧剥莲蓬”呢?(卧,可以是趴着,可以是躺着,也可以是侧着身子,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想怎么剥就怎么剥,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设计意图:一个“卧”字悄然间使一幅画活了起来,在老师带领学生将图读进去,并发挥自己的想像时,小儿无赖顽皮、活泼、可爱的形象也就在学生的心中活了起来,令人情不自禁地爱上这个天真的孩童)2三个儿子,就是三幅画面。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读读诗句,看看插图,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按照由景到人的顺序写下来。(播放出水莲)3互相交流,评价。4让我们来猜一猜,老俩口最喜欢哪个儿子呢?你能说说理由吗?(大儿子勤勤恳恳地种田,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二儿子老老实实,默默地编织鸡笼,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小儿子调皮可爱,为家增添快乐)(1)再读句子,哪个词突显小儿的调皮可爱?哪个词最能反映对小儿的喜爱?(卧剥、无赖(这里是顽皮的意思)(2)烈日炎炎,小儿在溪头卧剥莲蓬,久久不肯回家。老俩口和小儿子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说)(3)他们最喜欢小儿子,另两个儿子喜欢吗? 5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翁:你家这么多人就住在这茅屋里,冬天来了,你们苦不苦?来问一问媪:这么苦,你们为什么还总是笑容满面呢?(我们虽然住得不好,但是我们一家和睦;我们有三个好儿子,我们心满意足了)师总结:心安茅屋稳,家贫菜根香啊。6.在你眼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和睦、和谐、幸福)(设置意图:感悟下阕描绘的画面,短短二十四个字,充分展现一家五口平和无忧的生活画卷,情意绵绵,意境悠长。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画卷,亲身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理解能力也得以提升)五、总结文本,拓展延伸1这样温馨幸福的家庭,即使物质条件非常优越的我们,依然十分羡慕。何况在那金兵入侵的战乱年代?让我们朗读国学经典44页辛弃疾的另一首词。2.“中间多少行人泪”,这里的“行人”就是指逃难的人。战乱年代作者写下清平乐 村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怀呢?预设:渴望和平,渴望对乡村田园幸福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我们的国学经典上有很多经典的诗词,多读多背,我们也会变得明智,变得聪慧!变得更加热爱生活!(设置意图:读罢全文,已有身临其境之感,借机拓展延伸到诗人的其他作品,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不同风格诗词的感受力,也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本课画上了一个省略号,因为诗人的作品还有很多,还有很多正等待着学生去感受与发掘)六、布置作业小练笔:课后练习第五题: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七、板书设计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再认识: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生活的描绘,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农村朴实恬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此词语言运用简练生动,读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本词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所作,全文没有一句浓墨重彩,仅是运用了朴素的白描手法,就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农村恬静生活图。词中以“茅檐、小溪、青草”等景物总起,营造了清新、恬静的意境,合成了一幅农村初秋的风景画和闲居图,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要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诗词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教学中我也尝试让学生在涵泳诵读中品味诗词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及情感美。因此,教学中我抓住以下几点进行引导:一、紧抓诗词“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特点,将词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因为词的语言极其简短精炼,如果只是通过教师进行语言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抗心绞痛药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小型高效沼气装置合作协议书
- 出口运输协议书范本大全
-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课件
- 端午知识普及课件
- 竣工档案管理课件
- 供货和解协议书范本
- 心理健康课件感恩父母
- 心理健康课件展示
- 2025版测绘数据安全与保密服务合同范本
- 管道承诺质量保证书范本
- DL∕T 5344-2018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
- 山东财经大学《大学英语》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课件
- 日间手术管理实践和发展课件
- 2023年湖北宜昌高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网格员)招考聘用18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年雅思词汇词根记忆法
- 口腔种植专用病历
- 光的直线传播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汽车维修价格清单表
- GB/T 14976-2012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