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超外差六管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_第1页
模拟电子---超外差六管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_第2页
模拟电子---超外差六管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_第3页
模拟电子---超外差六管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_第4页
模拟电子---超外差六管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题目名称 院(系) 课程名称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成 绩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目 录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11.1 设计目的11.2 设计内容11.3 设计要求1第2章 工作原理221 元器件说明222 收音原理223 超外差原理324 实验电路分析4第3章 硬件设计53.1 整机电路53.2 输入调谐回路53.3 混频电路63.4 检波及中频放大电路63.5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73.6 低频放大与功率放大电路7第4章 安装与调试94.1 调整中频94.2 静态工作点的测试104.3 调整中频104.4 统调104.5 各点波形的测试114.6 干扰分析11结论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摘 要关键词:六管收音机;无线通讯;调试 第页 共页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ABSTRACTKeywords:Six Tube Radios; Working principle; Debugging 第页 共页第1章 绪论1.1 设计目的在学习了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和进行了基础实验后,进行课程设计,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模拟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与分析实际电路的基本技能,并了解基本单元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学会查阅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制作、调试等技能,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 设计内容1、分析和设计超外差六管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用protel画原理图;要求:布局合理,清晰完整,图形大小合适,图形和符号要规范。2、组装并调试超外差六管收音机;3、编写设计说明书;要求:内容完整,图表完备,条理清晰,分析有据,字数在3000字以上。4、列出元器件清单。1.3 设计要求1、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2、要正确运用设计资料。3、焊接实物。4、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试验调试初步验证其程序的正确性。5、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6、要求提交成果:设计报告书一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师团队承接土木,管理,电气,市政,建筑,艺术各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课程设计,需要的私聊我需要此文档的加 QQ 3355939293电力系统自动化对电能生产、传输和管理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电力系统1 是一个地域分布辽阔,由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网络和用户组成的统一调度和运行的复杂大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领域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调节和控制,系统和元件的自动安全保护,网络信息的自动传输,系统生产的自动调度,以及企业的自动化经济管理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供电的电能质量(频率和电压),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传输系统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 简称远动系统。其功能是2 实现调度中心和发电厂变电站间的实时信息传输。自动传输系统由远动装置和远动通道组成。远动通道有微波、载波、高频、声频和光导通信等多种形式。远动装置按功能分为遥测、遥信、遥控三类。把厂站的模拟量通过变换输送到位于调度中心的接收端并加以显示的过程称为遥测。把厂站的开关量输送到接收端并加以显示的过程称为遥信。把调度端的控制和调节信号输送到位于厂站的接收端实现对调节对象的控制的过程,称为遥控或遥调。远动装置按组成方式可分为布线逻辑式远动装置和存储程序式逻辑装置。前者由硬件逻辑电路以固定接线方式实现其功能,后者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远动装置。事故装置反事故自动装置的功能是防止电力系统的事故危及系统和电气设备的运行。在电力系统中装设的反事故自动装置有两种基本类型。继电保护装置:其功能是防止系统故障对电气设备的损坏,常用来保护线路、母线、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电气设备。按照产生保护作用的原理,继电保护装置分为过电流保护、方向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高频保护等类型。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用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出现系统振荡、失步解列、全网性频率崩溃和电压崩溃等灾害性事故。系统安全保护装置按功能分为4种形式:一是属于备用设备的自动投入,如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等;二是属于控制受电端功率缺额,如低周波自动减负荷装置、低电压自动减负荷装置、机组低频自起动装等;三是属于控制送电端功率过剩,如快速自动切机装置、快关汽门装置、电气制动装置等;四是属于控制系统振荡失步,如系统振荡自动解列装置、自动并列装置等。内容编辑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地区调度实时监控、变电站自动化和负荷控制等三个方面。地区调度的实时监控系统:通常由小型或微型计算机组成,功能与中心调度的监控系统相仿,但稍简单。变电站自动化:发展方向是无人值班,其远动装置采用微型机可编程序的方式。负荷控制:常采用工频或声频控制方式,自动化不单是硬件方面,还有软件系统方面的全方位支持,比如生产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3 电厂运行巡检条码系统、电厂电子运行日志系统、电力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OA)系统等,才能够实现全面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主要项目有电力工业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事劳资管理、资料检索以及设计和施工方面等。电力系统自动化分类编辑按照电能的生产和分配过程,包括电网调度自动化、火力发电厂自动化、水力发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电力系统反事故自动装置、供电系统自动化、电力工业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等7个方面,并形成一个分层分级的自动化系统。区域调度中心、区域变电站和区域性电厂组成最低层次;中间层次由省(市)调度中心、枢纽变电站和直属电厂组成,由总调度中心构成最高层次。而在每个层次中,电厂、变电站、配电网络等又构成多级控制。电网调度现代的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包括实时信息收集和显示系统,以及供实时计算、分析、控制用的软件系统。信息收集和显示系统具有数据采集、屏幕显示、安全检测、运行工况计算分析和实时控制的功能。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收集信息部分称为远动端,位于调度中心的部分称为调度端。软件系统由静态状态估计、自动发电控制、最优潮流、自动电压与无功控制、负荷预测、最优机组开停计划、安全监视与安全分析、紧急控制和电路恢复等程序组成。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项目包括:厂内机、炉、电运行设备的安全检测,包括数据采集、状态监视、屏幕显示、越限报警、故障检出等。计算机实时控制,实现由点火至并网的全部自动起动过程。有功负荷的经济分配和自动增减。母线电压控制和无功功率的自动增减。稳定监视和控制。采用的控制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计算机输出通过外围设备去调整常规模拟式调节器的设定值而实现监督控制;另一种是用计算机输出外围设备直接控制生产过程而实现直接数字控制。水力发电需要实施自动化的项目包括大坝监护、水库调度和电站运行三个方面。大坝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计算分析、越限报警和提供维护方案等。水库水文信息的自动监控系统:包括雨量和水文信息的自动收集、水库调度计划的制订,以及拦洪和蓄洪控制方案的选择等。厂内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包括全厂机电运行设备的安全监测、发电机组的自动控制、优化运行和经济负荷分配、稳定监视和控制等。发展过程编辑20世纪50年代以前,电力系统容量在几百万千瓦左右,单机容量不超过10万千瓦,电力系统自动化多限于单项自动装置,且以安全保护和过程自动调节为主。例如,电网和发电机的各种继电保护,汽轮机的危急保安器,锅炉的安全阀,汽轮机转速和发电机电压的自动调节,并网的自动同期装置等。5060年代,电力系统规模发展到上千万千瓦,单机容量超过20万千瓦,并形成区域联网,在系统稳定、相关设备相关设备经济调度和综合自动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厂内自动化方面开始采用机、炉、电单元式集中控制。系统开始装设模拟式调频装置和以离线计算为基础的经济功率分配装置,并广泛采用远动通信技术。各种新型自动装置如晶体管保护装置、可控硅励磁调节器、电气液压式调速器等得到推广使用。7080年代,以计算机为主体配有功能齐全的整套软硬件的电网实时监控系统 (SCADA)开始出现。20万千瓦以上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开始采用实时安全监控和闭环自动起停全过程控制。水力发电站的水库调度、大坝监测和电厂综合自动化的计算机监控开始得到推广。各种自动调节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中广泛采用微型计算机。参考资料1. 电力系统自动化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16-11-212. 远动系统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16-11-213. 电厂运行巡检条码系统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16-11-21词条标签:科学百科信息科学分类 , 科学 , 建筑术语 , 学科 , 书籍 电力系统自动化图册科普中国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本词条认证专家为张海霞教授审核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V百科往期回顾 相关书籍纠错电力系统基础第二版电力系统基础第二版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电力自动化设备电力自动化设备智能变电站设计与应用智能变电站设计与应用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电气应用电气应用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机与控制应用电机与控制应用博士生导师纠错毕天姝毕天姝赵晋泉赵晋泉胡家兵胡家兵卫志农卫志农焦晓红焦晓红邱关源邱关源科技类书籍纠错电力系统基础电力系统基础电力系统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电力系统控制与调度自动化供电技术第4版供电技术第4版 权威合作编辑权威编辑“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科普中国”是为我国科普信息化建设塑造的全.什么是权威编辑 查看编辑版本词条统计浏览次数:183934次编辑次数:32次历史版本最近更新:2017-04-19创建者:dianliying1 结构1.1 传输系统1.2 事故装置2 内容3 电力系统自动化分类3.1 电网调度3.2 火力发电3.3 水力发电4 发展过程 猜你关注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电力系统自动化网电气自动化培训学校腾讯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