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使用不当后引起的皮肤病.doc_第1页
化妆品使用不当后引起的皮肤病.doc_第2页
化妆品使用不当后引起的皮肤病.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妆品使用不当与皮肤病徐铭彬广东药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医学智能处理10(1)班(学号:1007505151)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用化妆品使用不当后引起的瘙痒、皮炎、湿疹、色素沉着、痤疮、毁容等型的皮肤病和防治。关键词:化妆品,皮肤病,防治 引言化妆品皮肤病是由于应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病。人类应用化妆品的历史悠久,古书中记载我国自商代起,宫廷就开始使用多种天然物质涂布人体表面以改善颜色、纠正缺陷、改变气味等。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审美水平的提高,人类越来越广泛使用化妆品。自然就离不开化妆品,诸多效果的化妆品层出不穷,如保养系列、彩妆系列、防晒系列、活肤系列、美白系列、抗皱系列和男士系列等等,而化妆品的品牌竞争也很激烈,如SK-、欧泊莱、欧莱雅、兰寇、玫琳凯、羽西、雅芳、碧柔、小护士等等不胜枚举。人们在从化妆品中获益的同时,化妆品也带来了多种皮肤损害。随着化妆品迅速普及千家万户,化妆品皮肤病的报告也随之增加。化妆品的发展迅速,但是,人们对化妆品的知识还很少。导致人们滥用化妆品,比如频繁更换品种、多种化护肤品重叠使用,或长期浓妆艳抹,不注意皮肤清洁等。不仅如此,因为人们对过敏的认识不够,使用化妆品出现轻度皮肤反应是,往往不就诊,仅仅换一个化妆品了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确切统计化妆品皮肤病的发病率。1979年,英国消费者协会报告了1022个使用化妆品的人,化妆品不良反应的调查结果表明共有85人(8.3%)对化妆品有过敏反应。1998年荷兰一项研究调查了982个美容院的顾客,发现254人(26%)有过化妆品不良反应。1同时,化妆品相关法律还没出台,很多化妆品企业生产不合格的化妆品,也是导致化妆品皮肤病的原因之一。1、 化妆品皮炎化妆品皮炎是指应用化妆品后导致的皮肤或黏膜的急慢性炎症反应。2此型最多见,包括原发性刺激、变态反应及光敏感反应性皮炎,约占化妆品皮肤病的60%70%,基本损害为红斑、丘疹、丘疱疹,重症病人局部红肿,有较大的水泡或糜烂和渗液。伴明显瘙痒或灼热、疼痛。停止使用化妆护肤品并做适当处理3,然后,使用抗组胺类药,皮疹瘙痒明显且较广泛者可选12种抗组胺药口服,但注意尽量避免口服有光敏性药物。还有就是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严重者给予5%葡萄糖溶液加维生素C34g,静脉注射,每天1次。6一周左右课逐渐消退,重者约两周才能恢复。32、 化妆品使用不当的后果。人们使用化妆品的时候不理会自身皮肤的特性而滥用化妆品,比如油性皮肤者和干燥者擦药性保养品,由于皮肤的自身特性它会产生不同的皮肤病,油性者会产生面疱、暗疮,干燥者的皮肤会变的更干燥,而特干燥的皮肤会形成色斑。皮肤脆弱者使用刺激性保养品易引起药物过敏严重时会出现红肿,微细血管扩张的症。而皮肤健康者长期使用含银的保养品时,由于银沉淀在皮肤内,会使微细血管萎缩,产生皱纹。面部皮肤最好不要使用含强力药性成分的化妆品。如果出现问题,我们因立即停用,并予清理,检查原因:1.劣质产品所造成,因不再使用该产品。2.产品合格,使用方法不当造成。如果是否根据自己皮肤的性质使用化妆品,用于特定部位的化妆品是否用于它处了,是否根据季节特特点调整化妆品使用等等。如属这种情况,应查阅有关书籍,掌握一些美容、护肤常识予以调整。3.产品合格,使用也正确,却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多是个体差异。4三、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皮肤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6是由于接触致敏所致的化妆品皮炎,仅发生于少数对化妆品中某一成分过敏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渗液及结痂,伴瘙痒。5治疗主要以止痒、脱敏为主。可内服抗组胺药、维生素C;静脉注射10%葡萄糖钙酸溶液。严重者可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雷公藤等治疗。6四、色素性化妆品皮炎。 色素性化妆品皮炎发病率约占化妆品皮肤病的15%20%.3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有大量日本妇女使用化妆品后,在面部发生网状或弥漫性棕灰色色素沉着斑。经过组织病理及详细斑贴试验研究,证明该色素斑是由化妆品中某些成分过敏引起的故命名为色素性化妆品皮炎.5色素性化妆品皮炎初期皮肤仅有轻度潮红、微痒,以后颜色加深。结论化妆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导致化妆品的滥用,是人民的皮肤受苦。所以掌握化妆品的使用和治疗的基础知识是很有用的。只要我们使用得当化妆品是会带给我们好处的,谨慎使用,防范于未然。让化妆品为我所用。参考文献1De Groot AC,et al.Cosmetics and skin care products.In:Rycroft RJG,et al.eds.Textbook of contact dermatitis. Berlin:Springer Verlag,1992:459472.2郑荃.美容皮肤治疗技术.科学出版社.2006.8.53.3向雪岑 张其亮.美容皮肤科学.科学出版社.2003.6,210211.4周学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