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班级: 考号: 姓名: 得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得分第卷(选择题 共45分)一、 精挑细选(本题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2.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原始人遗址是(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 d.陕西蓝田人遗址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4.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5.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定居生活 建造房屋 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使用打制石器 用耒耜耕地a b c d6. 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a.黄帝、蚩尤部落 b.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部落 d. 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7.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8.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9下列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a周天子分封亲属功臣,让他们到各地做诸侯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保卫周天子c各个诸侯必须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外族入侵d诸侯要按受封土地数量向天子定期纳税10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11.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 b c d1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使用的铁农具最多 b使用牛耕最普遍 c兴修水利工程最多 d商鞅变法最彻底13.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14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c后来,他用卖粮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d四十岁后,他卖掉所有的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15. 下列成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a老马识途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尊王攘夷第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材料解析(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共6分)“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阅读材料回答:(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3分)(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3分) 17比较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共6分)18.读图回答问题:(共9分)(1)根据图示,说明黄帝对中华文明所作的贡献。(3分)(2)你认为上述发明是否都是黄帝发明的?为什么?(4分)(3)黄帝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还有哪些贡献?(2分)19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回答问题:(1)文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4分)(2)文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2分)(3)文中的议论代表哪个阶级?结果如何?(4分)20阅读材料:(共9分)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请回答:(1)材料中的“天府”应为何地?(2分)(2)为何出现“水旱从人”的情况?(2分)(3)为此工程的修建做出巨大贡献的是谁?此工程的名称是什么?(2分)(4)此工程有哪些主要的组成部分?(3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材料一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材料二 “当仁不让于师。”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材料一、二、三是谁所言,他生活在什么时期?(2分)(2)上述材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4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朝农民每年要将三分之二以上的收获物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材料二: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折、车裂等,还有“族诛”和“连坐”等。人们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惩治。材料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 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3分)(2)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说的?他讲这句话是为了什么?(3分)(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何联系?(3分)七年级历史期中检测题答案16(1)证明北京人已经使用火。(2)火可以烧烤、照明、御寒、保护自身安全等,火的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