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诸葛亮第二次分裂国家的铁证公元229年,割据东南的孙权称帝。诸葛亮闻讯,立即予以承认,派陈震前往祝贺,并与孙权订立了东西平分中国的盟约。盟约规定,共同伐魏,事成后,以鄂西为界,东西永久平分中国。盟约把分裂中国作为了各自的最高奋斗目标,最高的建国纲领,并且规定永不反悔。这个盟约的订立,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个盟约以书面形式出现,是“政府”间具有“法律效力”的盟约。盟约授受两个分裂国家具有合法地位,这是盟约政治核心所在。盟约宣告了大汉王朝的法理上的彻底灭亡,诸葛亮扯下了“三分天下,先分裂,再统一,兴复汉室”的面具和旗号。幸好诸葛亮没有得逞,否则,中国多了一个东西朝;万幸,天佑中华,南北朝式的分裂局面没有出现。中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最高原则,违背这个原则就是汉奸。有人可能认为诸葛亮签订这个盟约是权宜之计,如果这样的话,汪精卫也是千古伟人,他强调的是“曲线救国”。原文见于三国志:平分天下:“徐、豫、幽、青属吴;并、凉、冀、兖属蜀。司州则以函谷关为界平分之”。两国关系:“剖判土宇,各有所归,各守分土,无相侵犯。传之后叶,克终若始。凡百之约,皆如载书。于尔大神,其明鉴之!”在三国演义的误导下,曹操在民间的形象低到了极点,他被描述成了一个凶神恶煞的魔鬼,而诸葛亮却成为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偶像。公元207年,曹操讨乌桓取得胜利,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184年黄巾起义以来的中国北方内战基本上结束了。三国时代,北方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的中心地区,占有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口。全国十三个州,其中有九个州都在中国北方。曹操在“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情况下,继续“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以绝对强大于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实力,积极准备着进行一场统一全国,消灭南方荆州刘表、扬州孙权两个主要的割据势力的战争。中国统一的曙光,经过曹操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出现了!曹操要坚决地通过统一战争,消灭南方地方割据势力,结束内战,实现国家统一。公元207年,诸葛亮于在隆中向刘备提出了“先三分后统一”的分裂方针。公元208年爆发的赤壁之战,是国家是尽快实现统一、结束战争,还是继续长期分裂,长期内战下去这一命运的的战争。赤壁之战的结果,使得中国统一的进程遭到了严重阻碍分裂使得战争更加频繁,人民继续为之生灵涂炭。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09年至公元 222年三国鼎立正式形成期间,国内战争达36次之多;三国鼎立形成后至公元280年晋灭吴、三国鼎立结束的59年间,国内战争达110次之多。据三国食货志记载:东汉末年,全国人口5648万,公元263年魏灭蜀时,全国人口仅存767万,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人口丧失,为历朝历代之最。曹操发动统一战争的是正义的,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得到了朝廷百官的拥护,是汉丞相奉天子之命,顺应统一的历史潮流发动的全国统一战争;顽固抗拒统一的割据势力是非正义的,是逆统一的历史潮流而动的,应当予以彻底否定。 三分天下,天下多了几十年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天下两分,妄图制造一个东西朝,永久分裂国家。诸葛亮的罪恶,罄竹难书,天下无二。(二)诸葛亮何以分裂一个国家关于隆中对和赤壁之战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集团提出了明确的政治路线,可以说是一部蜀汉建国的纲领性文件。赤壁之战则是三国鼎立的关键性战役。无论如何,隆中对和赤壁之战都可以作为三国史研究的重点。于是,有人举起了手中的大刀,砍向了它们,以及和它们相关的重要人物诸葛亮。遭遇上纲上线诸葛亮成为国家分裂主义者?诸葛亮不明不白地就被扣上了“国家分裂主义者”的帽子!因为胡教授认为隆中对制定了分裂华夏的蓝图。不知道胡教授是否认真阅读了隆中对,诸葛亮这次谈话得核心意义是和根本目的在于为刘备制定建国之路,最终实现“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目标。也就是,先与曹孙两家三分天下,最终实现全国统一。既然隆中对的最终目标是统一全国,为何成了“分裂华夏的蓝图”?看来胡教授根本没有深入理解隆中对的涵义,更不要说了解其在策略和战略上的价值意义了。所谓“断章取义”,估计就是拿来形容这种学术研究的吧!从黄巾起义开始,军阀割据,群雄并起,东汉中央政权已经名存实亡。老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曹操明白只有实现国家统一,才能救万民于水火,所以写下了著名的蒿里行。由此,曹操“下天子以令诸侯”,讨袁术、伐吕布、征张绣、灭袁绍,统一了黄河流域。可是,想要实现国家统一的不只曹操一人。在东吴,鲁肃早已向孙权提出了江东版“隆中对”,制定了统一全国的政治路线。而寄人篱下的刘备此时遇到了诸葛亮,于是所谓的正版隆中对在两人的对话中出炉。由此可见,曹操、刘备和孙权三方都希望实现国家统一,但是它们都希望这个愿望由自己这一方来实现。抛开三国演义的“尊刘贬曹”思想,从历史研究角度出发,我们没有理由将他们中的哪一个划分为“正义”或者“非正义”。用一句共产党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他们都代表了“统一”的“先进思想”和“先进方向”。而不可否认的是,要实现统一必定要经过分裂的阶段没有分裂的局面,又谈何统一呢?这是一个逻辑问题!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国家已经分裂得不成样子了,各地大大小小的军阀数不胜数!估计胡教授把这个情况给忘了,他还以为当时天下太平国家昌盛呢!所以在隆中对中的“三分天下”就成了“分裂华夏的蓝图”。隆中对提出统一的思想,只是在统一之前必须经过“三分天下”这一阶段。因此,如果说诸葛亮隆中对里的“三分天下”是在构建分裂华夏的蓝图,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因为这只是实现国家统一的一个必要步骤,而不是最终目的。因此,胡教授的说法师完全不合逻辑的。其次,以胡教授的“判定重大历史事件的功过是非,必须有客观公正的准尺墨绳,这就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普通劳苦百姓的利益”来说,难道隆中对里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思想不符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普通劳苦百姓的利益”吗?再者,就算是“三分天下”,与当时那种“军阀割据,群雄并起”的情况相比,孰优孰劣?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当然,也不排除胡教授这种逻辑混乱的人不明白。可怜一心实现国家统一的诸葛亮,在胡教授这里被上纲上线,成了一位“国家分裂主义者”。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莫须有”吧。莫不是胡教授在文革时期的那段经历留下了心理阴影,于是把自己曾经的遭受转嫁到一个不会说话的死人身上!可惜,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尊重的历史人物,我们可不允许任何人在他身上乱扣帽子!这一回,是英雄创造了历史从胡教授的分裂华夏,难辞其咎一文中,可以感觉得到,好像当时国家分裂局面是由诸葛亮一个人造成的!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前文已经做出了阐述:诸葛亮在提出隆中对之前,国家已经分裂得不成样子了!难道要把这种前事的责任推到后世者的身上?太不合逻辑了!胡教授还认为,之所以说诸葛亮是“国家分裂主义者”,是因为没有隆中对就没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没有赤壁之战也就不会有“三分天下”!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胡教授一点治学精神都没有,完全是在用戏谑式的假设来发表一个看似严肃的观点!因为历史是不容假设的!而且,就算没有诸葛亮的隆中对和赤壁之战,同样会出现“三分天下”的局面!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如果没有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也会有另一个人物提出*对为刘备制定建国路线;如果孙刘联军不在赤壁和曹操激战,也会有另一场“*之战”发生来奠定“三分天下”的局面。既然这种“三分天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怎么能说是诸葛亮造成了国家分裂的局面呢?莫非胡教授要抛弃一直以来作为杀手锏的“奴隶史观”,认为是诸葛亮这么一个“英雄”创造了历史?如果是的话,那胡教授就是在打自己的嘴巴事实也的确如此!诸葛亮三分天下,以及孙权和刘备算不算是分裂国家的罪人? 当曹操挥动大军,进行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的时候,诸葛亮设计三分天下,以及袭取西川的刘备、据东吴六郡悍然自立而和曹操对峙的孙权算不算是分裂中国的分裂分子?早几年看了施狼大将军,再结合我国现在的主流历史观,明白了台湾的郑氏是分裂势力;今又看了赤壁,偶突然晕乎了。这刘、张、关再加上赵云诸葛亮的集团,活脱脱就是分裂势力嘛。东吴就更不要说了,妄图以江东和中国对峙,分明就是抗拒国家统一。他们要是不抵抗曹操,中国当时不就统一了吗?他们这一抵抗,中国竟然陷入了长期分裂的状态。两大集团以自身利益为主,不顾天下渴望统一的愿望,不愿投降曹操,甲士死伤无数,百姓生灵涂炭。那象爱国将领蔡瑁、张允,不以个人名节为重,毅然和决然地献荆州之地与曹操,并甘愿为曹操攻打东吴的出力出汗出血,这是什么精神啊,这是爱国将领洪承筹的精神啊,这是爱国将领吴三桂的精神啊,这是爱国将领尚可喜的精神啊!这个赤壁啊,没有突出伟大的爱国将领蔡瑁、张允的为了国家统一的凛然大义之举,竟然帮一些分裂分子讴歌。太不象话了,建议中宣部立即封杀此片,自己拍一部新“赤壁”。在剧中,应充分体现出爱国将领蔡瑁、张允光辉和伟大的气节;献荆州之地的爱国将领蔡瑁、张允难道还不如吴三桂、洪承筹、尚可喜之流吗?坚决要求为爱国将领蔡瑁、张允平反,并且要建蔡公祠堂和张公祠堂,建立蔡瑁、张允的纪念馆,好让我国广大人民包含深情地缅怀他们,象爱戴吴三桂、洪承筹、尚可喜那样地去爱戴他们,尊重他们,学习他们!再说多点吧,你说那个四川钓鱼城吧,顽固抗拒我们伟大的蒙哥可汗进行的统一中国的事业,居然还把鞑靼可汗给打死了!当时的将领是谁,给找出来,把他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支持国家统一就罢了,居然还阻挡国家的统一,岂非我国罪大恶极之人?应该拍部片子就叫做“钓鱼城”,片中要充分体现鞑靼可汗忧国忧民、爱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调解员管理办法
- 协会业务用管理办法
- 委托加工单管理办法
- 江苏省公墓管理办法
- 外国人就医管理办法
- 汽车消费向管理办法
- 医院待岗人管理办法
- 无记名债券管理办法
- 敦煌市供水管理办法
- 回收旧黄金管理办法
- 2016年高考英语(江苏卷)(含答案)
- 野外常见围岩蚀变
- JJF 1189-2008测长仪校准规范
- GB/T 3737.1-1983卡套式直通管接头
- 医院财务科招聘考试题目含答案
- 吉利3824报告范例(适合3824整改报告)
- 实验室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附表
- 视频短片制作毕业论文
- 精选芭蕾舞男女演员之间的潜规则汇总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 2019人教版新教材全册课文与翻译
- 《网店运营与管理》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