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做法.doc_第1页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做法.doc_第2页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做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做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综合学科。在课改中,新课程标准贯彻的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加之初中生的好动、好奇心等特点,在教学中如何根据教材的课程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下面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自制教具,直观教学在新教材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较多地采用了各种图形,有演示图、实验图、探究性图等,图形多而文字少。很多教学内容往往用几幅图形代替表示,结论则需要学生从探究中得知,而教材中配套的相关仪器和课件几乎为零。如何处理好上述问题呢?我采用的方法是自制教具,改抽象为直观。如在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试验中,用激光电笔照射装有少许奶粉的矿泉水瓶子及果冻等,演示光在空气中或固体中的传播,效果非常好。又如在探究凹、凸透镜对光的发散、会聚作用时,在一个长方体的玻璃槽中放入凹透镜,点燃小半节蚊香,并盖上报纸。过一会儿,打开报纸,将两支平行放置的激光小手电的光射向凹透镜,让学生观察,经凹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发散光线。接着将凹透镜换成凸透镜,演示两条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会聚光线。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比以前在黑板上画图分析两种透镜对光的折射现象,更加生动、直观,也更容易掌握,而且不会混淆两种镜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变废为“宝”很多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经过简单的处理或改装变成“教具”。例如,1.利用平底烧瓶和半个玻璃球(跳棋子)自制近视眼模型。具体做法:在烧瓶中加入适量清水,滴入少许牛奶,把玻璃球用透明胶粘贴在烧瓶外侧,用两支激光手电便可演示近视眼的模型试验,使学生明白近视的眼球较凸,聚光能力较强,使像无法呈现在视网膜上,导致眼睛看不清楚远处物体的道理。2.利用一块砖和沙发中的废旧海绵垫,可以探究压力产生的效果:将砖块分别平放、侧放、竖放于同一块海绵上,观察海绵凹陷的程度,分析比较,明白当压力一定时,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3.利用牙膏皮挖空成圆柱形放入水中,演示物体漂浮,然后将它压平成团再放入水中,看它在水中所处的状态,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4.利用1.5l的饮料瓶,在瓶壁上的不同位置打几个小孔,用透明胶带封住小孔,将瓶内装满水后,将封住小孔的胶带打开,观察各个小孔水流的射程,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5.利用塑料挂衣钩演示大气压的存在实验:将塑料挂衣钩轻放于黑板上,挂衣钩会掉在地上,再将塑料挂衣钩紧压于黑板上,让学生用力拉挂衣钩,体验大气压的大小及存在。以上实验,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改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生动直观,可以促使学生思考、发现和总结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很有帮助。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仪器,使他们掌握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及用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例如:用橡皮筋和纸板自制测力计,可测量物体的重力;用筷子和细金属丝自制密度计,可测量水的密度;用筷子和细线、瓶盖自制秤杆,硬币做砝码,可称小物体的质量。通过上述做法,贯彻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