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军事理论期末重点归纳.doc_第1页
厦门大学军事理论期末重点归纳.doc_第2页
厦门大学军事理论期末重点归纳.doc_第3页
厦门大学军事理论期末重点归纳.doc_第4页
厦门大学军事理论期末重点归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军事科学研究对象:战争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军事科学性质: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属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军事科学体系:中国大百科全书 军事在军事理论科学以下,又分为军事思想和军事学术两大门类,并分别形成若干学科。 (1)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2)军事学术是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总称。军事科学的主要功能: (1)为国家制定军事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 (4)为国家准备与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5)为其他社会领域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 (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 (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 (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基本方法: (1)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 (2)研究战例,借鉴历史 (3)善于“合成”,融会贯通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寄去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本质特征: (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深厚中华文化沃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 (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5)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初步形成:1927-1935 支部建在连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原则,积极防御的原则方针,诱敌深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共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大表大会决议案 (2)科学体系建立:1935-1945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联合政府人民战争、军队 (3)丰富发展:抗战后 大规模阵地战、正规化现代化建军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 (1)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 (2)人民军队思想 (3)人民战争思想 (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5)国防建设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军事思想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2)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 (3)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人们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态度,主要回答战争是什么基本性质及对战争应采取的态度): (1)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起源是私有财产和阶级,战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解决阶级民族国家政治集团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2)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与政治一致性政治的延续,差别性不是一般的政治,是无产阶级战争观的理论基石 (3)战争是经济的竞赛:经济是政治基础也是战争基础,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没有强大经济实力后盾不行 (4)用正义的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战争性质取决于政治目的(正义非掠夺某解放,非正义掠夺)、阶级本质、历史作用。拥护正义反对非,终极目标是消灭一切战争实现永久和平研究和指导战争的方法论: (1)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认识战争规律(Why) (2)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Why) (3)研究和指导战争,要关照全局,把握关节(Why) (4)研究和指导战争,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Why)积极防御:是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战胜进攻之敌的防御消极防御:是单纯为了挡住敌人进攻的防御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 (1)充分准备:物质精神,平时临战 (2)后发制人:基本指导原则,由革命战争的政治性质决定防御性,政治上有理 (3)攻防结合:防中有攻,适时将战略防御导向反攻进攻 (4)持久胜敌:敌强我弱革命战争客观实际情况决定的,必须坚持战役战斗速决战战争与政治经济关系一致性: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差别性:不等于一战的政治是政治的特手段; 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因此也是战争的基础无产阶级对待持久战态度 根据战争的不同性质而有区别的对待,用户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最终目的是消灭一切战争,实现永久和平第六章:侦察监视技术侦察监视技术的基本概念:现代侦察监视技术是指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影响侦察的基本因素: (1)目标的特征信息 (2)地形地物(3)气象条件高技术侦察特点: (1)空间上的立体化:现代武器射程急剧增加,部队机动能力徐速提高,大纵深立体战争 (2)速度上的实时化:情报价值取决时效性 (3)手段上的综合化:首先是信息总体战,单一侦查手段难以完成情报保障任务 (4)侦察与攻击一体化:具有高技术武器装备部队实现情报指挥控制打击一体化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主要种类 (1)照相侦察技术:可见光、红外(配合黑白照相、绿色、烟雾)、紫外(雪中白色)、多光谱、微博、激光 (2)无线电侦察技术: (3)传感器侦察技术:地面(震动、磁性、红外)、水下 (4)雷达侦察技术:预警、中近程对空、炮位侦查、海岸侦察 (5)其他侦察技术:窃听、电视、炮位声测现代侦察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1)地面侦察 (2)海上侦察 (3)航空侦察 (4)航天侦察伪装技术: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措施,是军事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天然、迷彩、植物、人工遮障、烟雾)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综合性技术 (外形、结构、材料)第七章:精确制导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的基本概念: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在50%以上的武器 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特点:(1)直接命中率高 (2)具有自主制导能力 (3)作战效能好制导技术的基本概念:制导技术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控制武器(含导弹)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战斗部准确(通常单发命中率在50%以上)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又称精确制导技术制导技术的种类:(1)自主式制导:自主式制导是根据导弹内部或外部固定参考基准,导引和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的技术。惯性、星光、多普勒、程序和图像匹配制导等都属于自主式制导。(2)寻的制导:寻的制导是由弹上的导引头(或称目标跟踪器)感受来自目标的辐射或反射能量,自动跟踪目标并形成知道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的技术。(寻的制导分为主动寻的制导,半主动寻的制导和被动寻的制导)(3)遥控制导:遥控制导是由设在导弹以外的指导站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的技术。(有线指令制导,无线指令制导和波束制导)(4)复合制导:复合制导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导方式,或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制导方式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种类: (1)导弹: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2)制导炸弹:制导炸弹是指投放后能对其弹道进行控制并导向目标的航空炸弹 (3)制导炮弹:制导炮弹是指弹丸上装有末段制导系统和空气动力系统装置,发射后能自动捕获目标并自动导向攻击目标的炮弹 (4)制导地雷:制导地雷是指具有自动辨认目标能力,能主动攻击一定范围内活动装甲目标的新型地雷 (5)制导鱼雷:指导鱼雷是进攻性水中兵器,通常由潜艇或水面舰艇发射,执行反潜和反舰任务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 (1)进一步提高命中率 (2)提高抗干扰能力和突防能力 (3)增加精确制导武器的射程 (4)实现人工智能化 (5)精确制导武器的系列化、通用化第十二章: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含义: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国际战略格局的构成要素:国际战略力量,国际关系中能独立发挥作用对国际形势国际战略运用和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家或国家集团,行为能力与其拥有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或综合国力紧密相关国际行为主体 国际战略格局的本质:国际战略格局本质上就是一种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关系。 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1)单极格局(2)两极格局(3)多极格局(4)多元交叉格局:一种由两级向多级或由多级向两极的过渡性格局 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 (1)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 (2)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适应,并以经济格局为基础 (3)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4) 国际战略格局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过程: (1)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从根本上说,是决定这种格局的国际战略力量及其相互关系的重大改变(2)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过程,反映了国际战略力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发展过程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规律性特点: (1)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 (2)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量变到质变过程 (3)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渐变和突变方式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 (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另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 (2)冷战时期的安全结构已经解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加紧协调,试图形成一个以它们为主的安全结构 (3)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上升,但军事手段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手段仍然为各国所重视 (4)随着世界大战危险的进一步下降,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相应突出 (5)发达国家向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大量倾销先进的常规武器装备,有可能对这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十三章: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中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1)中国是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2)中国周边地区人口众多,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俄日印打过,美国在周边长期部署军事力量,在台湾问题上存在分歧(3)中国周边国家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 (4)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缘战略区的交接处,既受其他大国关系的影响,又影响其他大国关系:海洋地缘战略区、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 威胁分析:威胁分析就是对周边国家或地区客观存在的以军事行动危害本国安全的状态进行判定判断安全环境面临威胁的理论分析:(1)威胁的要素:实力:客观要素政治外交经济科技等;企图:主要要素,构成威胁一看力量二看企图;环境、时机和方式:国际环境对威胁制约(2)威胁的类型:现实威胁;潜在威胁;全面威胁;局部威胁;主要威胁;次要威胁;核威胁;常规威胁;军事威胁;综合威胁(3)威胁的转化:转化有条件,分析威胁的目的在于人情国家所出的安全环境,有针对性的加强国防建设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祖国统一面临复杂形势:台独危险依然存在,台当局防范大陆军备加强,敌对势力,国民党赢得大选两岸关键期 (2)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东海大陆架钓鱼岛南海海域诸岛 (3)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中印边界 (4)影响边疆地区安全的其他不稳定因素十五章:国防概述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的基本要素: (1)国防的主体:国家 (2)国防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3)国防的手段: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4)国防的对象:指国防需要防备抵抗制止的行为。国防要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应该把武装颠覆作为制止的对象。国防历史的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现代国防的概念内涵更丰富 (2)现代国防是多种手段、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3)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4)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更加密切第十七章: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威胁,采取非常措施将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使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而进行的准备、实施及其他相关活动 国防动员的意义: (1)动员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迅速把战争潜力转变被战争实力 (2)动员是增强国防威慑力的有效手段 (3)动员动员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保障国防动员的分类:总动员、局部动员国防动员的内容: (1)武装力量动员:解放军现役预备役、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相应武器装备物资 (2)国民经济动员:国家将经济部门、经济活动和相应的体制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措施。工农交通财政金融邮政通信医疗卫生 (3)科学技术动员: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史诗战争或应对其他军事危机,统一组织科学技术力量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的活动。 (4)人民防空动员:主要任务:依法动员社会力量进行防控设施建设等.国家展示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气所采取的措施,也可简称人防动员,有的国家称为民防动员。 (5)政治动员: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实施战争或应对其他军事危机,在政治和思想方面采取的紧急行动。现代国防动员的要求(1)动员速度要快 (2)动员数量要充分 (3)动员质量要高 (4)动员的范围要广 (5)动员要力求隐蔽安全 国防动员方针: (1)平战结合 (2)军民结合 (3)寓军于民 国防动员原则:(1)统一领导(2)全民参与(3)长期准备(4)重点建设(5)统筹兼顾(6)有序高效 国防动员的准备: (1)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打牢动员的思想基础 (2)发展国家经济建设,打牢动员的物质基础 (3)搞好后备兵员储备,打牢动员的兵员基础 (4)健全和完善动员体系,打牢动员的组织基础 动员的实施: (1)动员实施的时机 (2)动员实施的程序:发布动员令,调整和加强动员机构,修订战时动员计划大学一入学,我们就进行了军训并学习了军事训练课程,军事理论课程是又一次的国防教育。通过学习军事理论课程,让我们更好对军事科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本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监视侦察技术、精确制导武器、军事航天技术、电子对抗技术,了解了当前的国际战略格局和中国周边的局势。强化了对国防和国防动员的认识与了解。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