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_第1页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_第2页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_第3页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_第4页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 1 2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 大气吸收 反射 散射等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辐射 射向地面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讨论 1 在晚秋和寒冬 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2 在寒冬 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因为晴朗的夜晚 天空少云或无云 大气逆辐射弱 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 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 容易出现霜冻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 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所以可防御霜冻 冰 热水 烟 现象观察 2 空气运动原因 1 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1 气压 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2 气压的影响因素 3 等压面 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上升 气压减小 下沉 气压增大 随海拔升高气压减小 温度高形成低压 温度低形成高压 温度 海拔 空气运动 假设地表均一 A B C三地受热均匀 近地面 高空 等压面平行于地面 近地面 高空 受热 冷却 冷却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低气压 近地面 高空 受热 冷却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低气压 冷却 D 1 温压相反 高温低压 低温高压2 在垂直方向上 气压总是随高度递减3 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4 高压 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 5 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 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高高低低 G G D D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请你当导演 某编剧写到这样一个场景 她 一个人 静静地踱步到了海边 望向满是忧郁的海 任由海风吹起她的裙角 撩过她的发丝 如果你是导演 这么一个场景你要在白天还是晚上拍呢 为什么 海陆风 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陆地增温快 温度高 形成低压 白天海洋增温慢 温度低 形成高压 海风 高压 低压 海水降温慢 温度高 形成低压 陆地降温快 温度低 形成高压 陆风 高压 低压 海陆风的意义使得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小 降水多 海风 陆风 市区 郊区 多 小 水泥 柏油路面多 水泥 柏油路面少 少 多 汽车数量多 汽车数量少 高楼林立 分布集中 低矮民房 分布稀疏 散热少 排热多 大 少 大量烟尘 气体污染物 较好 活动探究 城市风的形成 城郊间的热力环流 市区 郊区 郊区 高压 低压 高压 由于城市风的出现 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 笼罩在城市上空 并从高空流向郊区 到达郊区后下沉 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回市中心 并将郊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也带回了城市 致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为了减轻城市的空气污染 在城市规划中 一定要研究城市上空的风到郊区下沉的距离 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 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 另一方面 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 避免相互污染 1 城市风对城市大气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 2 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讨论 问题研究 1 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 B C中的地 2 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最好在地进行植树造林 C B 唐代李商隐在他的 夜雨寄北 中写道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为什么巴山会多夜雨呢 这与大气的运动又有什么关系呢 白天吹风 夜晚吹风 谷坡间的热力环流 谷 山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1 2 3 4 5四点中气压值相等的是 海拔高度相等的是 3 5两点 点气压高 点气压低 A B两点 点气流上升 点气流下沉 用 画出图中A B 3 5四点热力环流 A B两点 点受热 点冷却 地面 等高面 等压面 1 2 4 2 3 4 5 5 3 A B B A 练一练 3000m 4 下面四幅图中 不符合热力学原理环流的是 D 反馈练习 D 3 关于大气运动的正确叙述是A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的长波辐射B 水平气压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C 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地转偏向力 D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D 读图 判断5 6题 5 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 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 温度 a b c dB 气压 d a b cC 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D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6 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 处为绿地 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 净化 增温B 净化 增湿C 增温 增湿D 减温 减湿 C B 等压线 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反映的是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 一般看俯视图 等压面 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一般看侧视图 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气压梯度 同一水平面上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 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 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 等压线越密集 力越大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 风向 1理想状态下的风 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 等压线越密 气压梯度力越大 风速越大 地转偏向力 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 不影响风速 风向在高空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2 高空的风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3 近地面的风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和近地面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压定律 背风而立 左前低压 右后高压 北半球 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形成风的原动力 决定风向和风速 地转偏向力 只影响风向 不改变风速 始终与风向垂直 北半球右侧垂直 南半球左侧垂直 摩擦力 只影响风速 不改变风向 始终与风向相反 高空的风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 气压系统的判读 凡等压线闭合 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叫做高气压 凡等压线闭合 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叫做低气压 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叫做高压脊 脊的最高部分的连线称为脊线 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叫做低压槽 槽的最低部分的连线称为槽线 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 在图中上画出甲 乙两地的风向 甲地吹西北风 乙地吹东南风 2 判读 风向判读 明确高低压 确定气压梯度力再判断偏向的方向 注意北半球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