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_第1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_第2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_第3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_第4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作人 柏亚芝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二章 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 胞体 树突 轴突 突起 髓鞘 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 神经元 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反射 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二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先天性反射 后天性反射 三 兴奋 结论 反射过程是兴奋传导的过程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感受器 传出神经 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学习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如 狗听到铃声流口水 人听到叫声回头 望梅止渴等 动物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就有的反射 如 吮吸反射 膝跳反射 眨眼反射等 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 多次结合 食物 铃声 无关刺激变成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建立 条件反射的建立 神经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 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 神经元 神经纤维与神经 三 兴奋的传导 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在神经系统中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三 兴奋的传导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状态 未受到刺激时 兴奋状态 受到刺激后 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局部电流 兴奋部位与末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 传导与恢复 外正内负 电位差 局部电流 兴奋向前传导 外负内正 刺激 未受刺激时 兴奋部位 形成 产生 导致 过程 特点 双向传导 三 兴奋的传导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传导的详细过程分析 1 未受到刺激时 静息状态 的膜电位 2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3 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4 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 这样就形成了 5 电流方向在膜外由 流向 在膜内由 流向 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外正内负 电位差 局部电流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6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双向 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基本单位 神经元 二 神经调节基本方式 反射 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三 兴奋的传导方式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特点 双向传导 反射弧 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二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3 突触种类 轴突 树突轴突 胞体 图二 单向传递 解释原因 传递方式 传递特点 电信号 电信号 化学信号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原因 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 你了解多少 1 产生 2 分泌结构 3 受体 4 种类 5 作用 6 去向 由内质网 高尔基体产生 线粒体参与供能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上糖蛋白 按功能分为两种 使后膜兴奋或抑制 作用后被分解 讨论1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至少需要几个 在整个反射活动中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什么结构传递的 不能 2个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完成的 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 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 突触小体 1 什么是突触呢 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 树突等相接触 共同形成突触 下图是根据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突触结构绘制的模式图 2 突触 结构 信息是怎样由前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后一个神经元的呢 4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A神经元轴突兴奋 神经递质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 B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为什么突触小体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 为兴奋传导或递质分泌等提供能量 5 神经递质 你了解多少 1 产生 2 分泌结构 3 受体 4 种类 5 作用 由内质网 高尔基体产生 线粒体参与供能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上糖蛋白 按功能分为两种 使后膜兴奋或抑制 作用后被分解 6 去向 神经递质为什么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呢 神经递质按其与受体作用后对突触后神经元的效应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类 分别对突触后神经元起兴奋和抑制的作用 如常见的乙酰胆碱 Ach 羟色胺 等都是兴奋性神经递质 而多巴胺 氨基丁酸 等都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有些神经递质的作用很难用简单的 兴奋 或 抑制 来描述 例如 去甲肾上腺素 究竟是抑制性还是兴奋性的递质 可能随部位不同而异 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是指突触后神经元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变成了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那么突触后神经元抑制时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突触后神经元抑制时其膜电位仍是外正内负 而且是内外电位差更大了 这种情况下神经元更不容易转化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了 因此称为抑制 单向传递 解释原因 7 兴奋经过突触的传递方式 6 兴奋经过突触的传递特点 电信号 电信号 化学信号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原因 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1 不同的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2 不同的神经中枢相互联系 相互调节 3 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四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五 人脑的高级功能 1 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运动性言语区 听觉性言语区 视觉性言语区 书写性言语区 失写症 运动失语症 失读症 听觉性失语症 2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受到刺激 获得新的行为 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三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人脑大脑皮层 左半球 的言语区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听懂话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讲话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看懂文字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写字 脑 脊髓 1 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 四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大脑 小脑 脑干 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 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颅腔 灰质 皮层 白质 大脑最高中枢 下丘脑调节体温 血糖 水平衡 小脑维持平衡 脑干维持呼吸 心跳等基本生命 灰质 白质 五 人脑的高级功能 1 大脑皮层的功能 四个区 人类特有 在左半球 2 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3 学习与记忆 书写性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视觉性语言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 H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