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开放性试题专题复习.ppt_第1页
古诗鉴赏开放性试题专题复习.ppt_第2页
古诗鉴赏开放性试题专题复习.ppt_第3页
古诗鉴赏开放性试题专题复习.ppt_第4页
古诗鉴赏开放性试题专题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古诗鉴赏开放性试题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 成龙 分析高考试题获取复习信息 2010年高考江西卷古诗鉴赏试题的暗示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京师 指北宋都城汴梁 陈与义 南宋初年爱国诗人 河南洛阳人 2 诗中 故园便是无兵马 与 犹有归时一段愁 是否矛盾 为什么 4分 分析高考试题获取复习信息 2010年高考江西卷古诗鉴赏参考答案 不矛盾 因为在诗人看来 即便故园没有战火 但国土沦丧 南北分裂 所以送友人归京时 触景生情 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分析高考试题获取复习信息 2010年高考江西卷古诗鉴赏试题分析 理解诗句内容是否矛盾 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试题 一般来说 一首完整的诗歌 其内容本身是和谐统一的 并无矛盾之处 因此 不宜将此种类型的试题纳入开放性试题的范畴中 但由于这类试题的题干表述有一定的迷惑性 考生容易误以为是开放性试题 从而做出错误的解答 近几年共有2010年江西卷 辽宁卷 重庆卷 2005年重庆卷 2004年全国乙卷等命制了相应的试题 分析 考试说明 获取复习启示 江西省2011年高考 考试说明 中2010年天津卷古诗鉴赏题的印证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按要求作答 6分 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飞花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友人 送蜀客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3 有人认为 峡口送友人 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 送蜀客 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 你是否同意 请说明理由 分析 考试说明 获取复习启示 2010年天津卷古诗鉴赏题参考答案 同意 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 以乐景写哀 不同意 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 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分析 考试说明 获取复习启示 探究题出现具有了可能性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语文新课标高考命题也将加大对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具体到古诗鉴赏命题中 开放性试题是较为理想的考查题型 探究题在古诗鉴赏中存在的方式 开放性试题 分析 考试说明 获取复习启示 古诗鉴赏探究题的常见类型 一 理解有关评论观点 中国诗论非常丰富 不少名作都会有诗论家进行评议 况且 诗无达诂 对诗的评论往往是见仁见智 这也就为古诗鉴赏命制开放性试题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既然对诗歌的评议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观点 那么 对评论观点进行评价时 也就自然可以赞同或反对 这类试题的开放性程度很高 一 理解有关评论观点 高考真题 2009年全国I卷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 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 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 石湖 南宋诗人范成大 1126 1193 晚年去职归隐石湖 在今江苏苏州 自号石湖居士 姜夔 1155 1221 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 今江西波阳 人 浪迹江湖 一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 1187 夏 曾去拜见范成大 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有人说 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 第三句中的 人 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说明 一 理解有关评论观点 高考真题 参考答案 观点一 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 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 人 是指势利小人 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 范氏却不以为意 反而享受田园之乐 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 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 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 人 只是泛指 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 不是写范氏失事后的世态炎凉 一 理解有关评论观点 仿真训练 阅读下面的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 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 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 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改火 指年度的更替 筠 竹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句 有人认为豪放达观 有人认为失意惆怅 你的看法呢 请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1 是豪放达观 意在劝慰他人 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 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 自当随遇而安 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 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 2 是失意惆怅 意在感伤自身 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 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 对身世飘零的慨叹 3 如说既有豪放达观 又有失意惆怅 心境复杂 言之成理亦可 分析 考试说明 获取复习启示 古诗鉴赏探究题的常见类型 二 体会不同版本用词用句的妙处 古代诗歌作品在流传过程中 出现不同版本是常有之事 古代不同版本之间难以区分何为权威版本 其实 从鉴赏的角度来看 是否权威 并不重要 关键要看改动是否合理 是否与全诗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 只要在全诗中有合理的存在 就可以视为巧妙 二 体会不同版本用词用句的妙处 高考真题 200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 回答问题 出关 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 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 关 指居庸关 旆 p i 旌旗 诗的前两句 有版本作 将军此去必封侯 士卒何心肯逗留 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 请简要说明理由 二 体会不同版本用词用句的妙处 高考真题 参考答案 1 更喜欢本诗 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 景物描写鲜明生动 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 将军 两句缺乏形象感 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 更喜欢 将军 二句 将军 二句很好地表达出了将士立志报国 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虽然全诗后两句表达了一定的思乡之情 但豪迈之情与思乡之情融于一诗 更显真实 而本诗两句仅为写景 使全诗少了豪壮之气 二 体会不同版本用词用句的妙处 仿真训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 回答问题 闻砧孟郊杜鹃声不哀 断猿啼不切 月下谁家砧 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 客闻发自白 杵声不为衣 欲令游子悲 全诗最后一个词 有的版本写作 归 你认为哪个词更好 请结合全诗分析 参考答案 1 悲 字更好 诗歌主要表达游子思乡的感情 首句 哀 啼 二字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感情基调 中间两联描写的捣衣声 让游子想到故乡的亲人也可能在捣衣 头发不禁为之愁白 进而想到这令人肠断的捣衣声 也许并不是为了捣衣 而是专门捣给游子听的 使游子油然而生悲伤之情 全诗以 哀 啼 开篇 以捣衣声贯穿 以 悲 结尾 首尾呼应 浑然一体 2 归 字更好 全诗主要表达游子思乡之情 那让游子头发不禁为之愁白的捣衣声 自然会使游子心生悲伤之情 但如果仅悲却不思归 情感层次太过于单一 而 归 字前面着一 令 字 更显出游子思归而不得归的深层悲伤 3 两字各有其妙 理由如上 分析 考试说明 获取复习启示 古诗鉴赏探究题的常见类型 三 在对比阅读中考查开放性思维 对比阅读是近年来古诗鉴赏命题的热点之一 通过对比阅读 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句 将开放性试题纳入对比阅读中 既可以考查考生比较鉴赏的能力 又能较好地考查考生深入探究的能力 三 在对比阅读中考查开放性思维 高考真题 2005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 其三 宋 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 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 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宋 方维深客船收浦月黄昏 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 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末句 一用 应有 一用 犹有 哪个更好 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三 在对比阅读中考查开放性思维 高考真题 参考答案可以有三种答案 1 应有 更好 应有 二字蕴含丰富 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 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 也有失意与怅惘 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 可谓传神之笔 犹有 二字则无此意趣 2 犹有 更好 犹有 二字 自然道出 却出人意料 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 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 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 而 应有 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3 二者各有其妙 理由见上 三 在对比阅读中考查开放性思维 仿真训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 回答问题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同是评论项羽乌江自刎一事 两位诗人却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你认为哪首诗写得更好 请结合全诗内容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 1 杜诗好 杜诗能够正确看待兵家胜败之常事 指出包羞忍辱的必要性 在对项羽王业功败垂成的批评 惋惜 讽刺之余 点明 卷土重来 的人生哲理 给人积极的启示 催人奋进 2 王诗好 王诗以冷峻的思考 分析了项羽大势已去的形势 指出了失去民心的可悲与失败的必然 并指出了连年战乱使得将士疲惫厌战 百姓渴望安定的生活 使诗歌主旨思想上更高一筹 分析 考试说明 获取复习启示 古诗鉴赏探究题的常见类型 四 理解诗句内容是否矛盾 一般来说 一首完整的诗歌 其内容本身是和谐统一的 并无矛盾之处 因此 不宜将此种类型的试题纳入开放性试题的范畴中 但由于这类试题的题干表述有一定的迷惑性 考生容易误以为是开放性试题 从而做出错误的解答 近几年共有2010年江西卷 辽宁卷 重庆卷 2005年重庆卷 2004年全国乙卷等命制了相应的试题 四 理解诗句内容是否矛盾 高考真题 2010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京师 指北宋都城汴梁 陈与义 南宋初年爱国诗人 河南洛阳人 诗中 故园便是无兵马 与 犹有归时一段愁 是否矛盾 为什么 四 理解诗句内容是否矛盾 仿真训练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元好问今古北邙山 下路 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 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 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 未要论穷通 北邙山 及邙山 古称郏山 王公贵胄多葬于此 亦为兵家要地 词中的 黄尘老尽英雄 与 浩歌一曲酒千钟 是否矛盾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词分析 参考答案 不矛盾 作者以北邙山下的累累坟冢表达了时光无情 世事沧桑的感慨与功业难就 壮志未酬的幽怨悲愤 以 远目送归鸿 表达了独立苍茫 英雄末路的悲慨 以貌似旷达的 浩歌一曲酒千钟 未要论穷通 表达了无可奈何 自我解脱的悲抑苍凉 全词在这种相反相成中深化了情感意蕴 古诗鉴赏开放性试题解题技巧 一 加强阅读理解训练 夯实基础 鉴赏诗歌 理解是基础 只有读懂了诗句意思 才谈得上鉴赏 探究 平时要多进行理解诗歌意思的训练 要多进行诗句 意译 训练 要有类型意识 选取怀古类 思乡类 爱国类 述志类等等类型中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阅读理解 建立起联系 以更快地把握考试中诗句的内容 为进一步探究打好基础 古诗鉴赏开放性试题解题技巧 二 认真审读题干 获取答题信息 开放性试题的题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以 是否同意 能否换成 等问句形式进行设问 分值一般比较高 具体的答题中 我们还需增强判别能力 明确问题的开放程度 以此确定答题角度 2011年江西卷古诗鉴赏试题的开放性程度可能很高 要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古诗鉴赏开放性试题解题技巧 三 增强文本意识 做到有据可依 不论是哪一种考查点 也不管是怎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