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我的母亲-胡适》公开课优秀ppt课件.pptx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我的母亲-胡适》公开课优秀ppt课件.pptx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我的母亲-胡适》公开课优秀ppt课件.pptx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我的母亲-胡适》公开课优秀ppt课件.pptx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我的母亲-胡适》公开课优秀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这样一位母亲 23岁就守了寡 她没有读过书 却千方百计地送儿子读书 儿子留学美国 她独立撑持门户 一切亲戚庆吊往来 人情南北 负担委实不轻 乃至靠抵当首饰过年 恰巧这时 族中有个人因家庭败落 愿将 图书集成 一部大书减价出售 母亲知道儿子想得到这部书 便借钱买下了 这位宁肯自己遭受困窘 却处处为儿子设想的母亲是谁呢 她就是现代诗人 著名学者胡适的母亲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 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我的母亲 胡适 教学目标 1 了解胡适其人其事2 理解文意 概括 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 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 特点 3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掌握生字词 并了解作者其人2 理清文章结构3 概括文章事件并从中概括母亲品性 胡适 1891 1962 现代诗人 学者 原名嗣穈 学名洪骍 x n 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 曾提倡文学改革 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 尝试集 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 1927年获博士学位 后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 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 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他一生获得36个博士学位 胡适 a 关于作者胡适 1891一1962 现代诗人 学者 文学家 历史学家 哲学家 原名嗣穈 mei 学名洪骍 xing 字适之 笔名天风 藏晖等 安徽绩溪人 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 幼时就读于家塾 习四书五经 9岁起熟读多种中国古典小说 一生取得35个博士 包括名誉博士 学位 是中国取得学位最多的 我父初娶冯氏 结婚不久便遭太平天国之乱 同治二年 1863 死在兵乱里 次娶曹氏 生了三个儿子 三个女儿 死于光绪四年 1878 我父亲因家贫 又有志远游 故久不续娶 到光绪十五年 1889 他在江苏候补 生活稍稍安定 才续娶我的母亲 我母亲结婚后三天 我的大哥嗣稼也娶亲了 那时我的大姊已出嫁生了儿子 大姊比我母亲大七岁 大哥比她大两岁 二姊是从小抱给人家的 三姊比我母亲小三岁 二哥三哥 孪生的 比她小四岁 这样一个家庭里忽然来了一个17岁的后母 她的地位自然十分困难 她的生活自然免不了苦痛 胡适 九年的家乡教育 其父胡传是清末贡生 母亲冯顺弟比其父小32岁 是一个乡村女子 胡适三岁时 父亲就病故了 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庭的主母 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 遵夫遗嘱 令他读书 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才 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 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 9年的乡村生活 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无以替代的影响 绰号文绉绉眼翳抽屉管束轻薄庶祖母吹笙摹画舔去 chu zh u y t sh b sh sh ng m ti n 一 字词检测 翳 y 责罚 管束 气量 广漠 宽恕 质问 文绉绉 zh u 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处罚 加以约束 使不越轨 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 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大空旷 宽容饶恕 责问 形容人谈吐 举止文雅的样子 e 母亲名言 世界上只有一个最好的女人 便是我的母亲 成吉思汗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 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 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我们回忆母亲的时候 莫泊桑 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读一读 想一想全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 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 1 4 写童年的身体 性格特点和印象深刻的往事 1 文绉绉 性格形成的原因2 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3 两次失去了 发展的机会 第二部分 5 12 作者对母亲的回忆 分三层 第一层 5 7 母亲对我 教之严 爱之慈 慈母兼任严父 第二层 8 11 母亲在 当家 的艰难处境中所表现出的宽容隐忍的性格品质 第三层 12 母亲 很有刚气 的一面 第三部分 13 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并感谢母亲 二 初读感知 全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 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 1 4 作者对自己童年往事的回忆第二部分 5 12 作者对母亲的回忆 分三层 第一层 5 7 母亲对我 教之严 爱之慈 慈母兼任严父 第二层 8 11 母亲在 当家 的艰难处境中所表现出的宽容隐忍的性格品质 第三层 12 母亲 很有刚气 的一面 第三部分 13 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并感谢母亲 研讨探究 课文标题为 我的母亲 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 其他内容似与 母亲 无关 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前三段表明 作者的童年生活 除了看书之外 是贫乏的 是有缺憾的 是母亲 给了我做人的训练 这不仅弥足珍贵 铭记永久 而且影响巨大 2 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与文末相呼应 3 选自 四十自述 写母亲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历程 把母亲当作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 恩师 来写 2 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 并且因为是新年 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我母亲的气量大 性子好 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 她更事事留心 事事格外容忍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 最温和 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 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慈严 自由阅读 批注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 思考 1 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 概括至具体 2 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 试用 母亲是一个的人 的形式组织语言 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勾 画 圈 点 写 三 再读体悟 A 叫我早起 聆听教诲 催 去上学 谆谆教导 严格督学B 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教子有方C 我说了不该说的话 她重重责罚我 责罚严厉 教我做人D 新年之际 债主来要债 她从不骂一声 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能忍能让 宽以待人 品性善良 E 受了两嫂子的气 她只忍耐着 忍到不可再忍时 悲哭一场 以解心中之苦 宽厚 和善 容忍 从来没有一句伤感情的话 F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 表现出刚气 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正直 认真 刚烈 毫不马虎 从不受一点侮辱母亲的性格 她是一位恩师 对我谆谆教诲 对我要求严格 却从不拿孩子出气 气量大 性情好 事事留心 事事格外容忍 待人仁慈 温和 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A 叫我早起 聆听教诲 催 去上学 慈祥 严格 宽容善良 容忍温和 正直刚烈 B 我说了不该说的话 她重重责罚我 C 新年之际 债主来要债 她从不骂一声 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 受了两个嫂子的气 她只忍耐着 忍到不可再忍时 悲哭一场 以解心中之苦 E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 当面质问 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体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 朗读最后一段 母亲对我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有哪些 学得了好脾气 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 能宽容人 体谅人 在学习上勤奋 守时 做人上能反省 吾身 让作者养成了宽容 善待 体谅的品性 1 请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慈祥 教子严而有方 气量大 性情好 待人仁慈 和善 容忍 对大事又不失刚气 是我的恩师 慈母 严父 说一说 2 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怀念 感激 敬爱之情 主题思想 课文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表现了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 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意 九年的读书生活 母亲是 母亲对 我 做人的教育 一 对 我 的管教 谆谆教诲 严格督学 严厉责罚 正确教导 二 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宽厚容忍 从不给人脸色看 正直刚烈 从不受一点侮辱 慈母给 我 的极大影响 学得了好脾气 待人接物的和气 能宽恕人 体谅人 学习勤奋 守时 我的母亲 三 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慈母 严师 恩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2 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3 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思考研讨 1 文章的主题部分是第二部分 题目是 我的母亲 那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第一部分 内容似乎与 母亲 无关 为什么 提示 先看看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1 身体弱 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2 装 先生样子 3 喜欢看书 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生活 4 失掉了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 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一是对 我 的管教 学习上的督促 做人上的训导 5 6 7 言传 如何与 我 的大嫂 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8 9 11 身教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 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12 身教 参考 因为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单调 贫乏 有缺憾的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是母亲 给了我做人的训练 这显得弥足珍贵的 让我永铭于心 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 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联想到 另一个原因 这篇文章选自 四十自述 是一部自传 写母亲的同时 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 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一位恩师来写的 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2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 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 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其实往往主要不是指母亲如何训导我们 批评我们 更多的是指母亲的人生态度 性格特点 待人接物等方面对我们有巨大的影响 本文中也是如此 胡适写他的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 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 以身示范 对胡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研读与赏析 阅读这篇文章 我们不仅会为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染 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 感激之情所感染 但文中却极少抒情的句子 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的呢 请你认真读课文 找出这些饱蘸感情的句子 谈谈你的体会 1 每天天刚亮时 我母亲就把我喊醒 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 如实道来 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2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 有一夜她把我叫醒 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母亲爱子之深 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 又是当家的后母 这种生活的痛苦 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作者是掏出 心灵 来写母亲的 真诚倾吐 如实道来 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小结 文章质朴 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 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品味本文极有分寸的语言 1 我在这九年 1895 1904 之中 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 看文章 的方面 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用双重否定 表达了作者对 打了一点底子 的肯定 既表明了态度 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 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说明了母亲给 我 的教益之大 品味语言 3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 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 如果我能宽恕人 体谅人 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事实上 作者的 好脾气 待人接物的和气 宽恕人 体谅人 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 如果 只是一种假设的词语 而不是具备了这些美德 表现了作者不溢美 不自夸的品格 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合作探究 1 课文前四语段 只有一句提及母亲 而其他内容似与作为课文内容鲜明精练概括的文题无关 作者这样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 点明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 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而且与文末呼应 2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 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 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 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 言教 更写了母亲对我的 身教 母亲之花 康乃馨 知道吗 中国的母亲花 萱草 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 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 它就是萱草花 萱草 在我国一向有 母亲花 的美称 远在 诗经 卫风 伯兮 里载 焉得谖 xuan 忘 草 言树之背 谖草就是萱草 背 北 指母亲住的北房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我到那里弄到一支萱草 种在母亲堂前 让母亲乐而忘忧呢 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 以萱草代替母爱 另一称号忘忧 忘忧草 来自 博物志 中 萱草 食之令人好欢乐 忘忧思 故曰忘忧草 诗经疏称 北堂幽暗 可以种萱 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 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 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 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 忘却烦忧 唐朝孟郊 游子诗 写道 萱草生堂阶 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 不见萱草花 年轻的心总是装载着太多的事情 事业 爱情 理想 而父母永远只是静静的藏在一个角落里 一个声音总是在说 现在还早 等我实现了这个再去对父母尽孝也不迟 只是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往而不可得见者 亲也 我们有太多的抱负要去施展 而不知不觉间曾经是我们避风港的父母却已经老了 缓慢却不可逆转 敲响警钟 结束的话 让我们用行动来 报得三春晖 吧 1 给妈妈一个拥抱2 和妈妈换位 用妈妈的心态 对你自己唠叨几句 课后作业 文章结尾写道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 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这 极大极深的影响 表现在哪些方面 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 回忆一下 并与同学交流 然后写一个片段 拓展延伸 1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 教子方式 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2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 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