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在“读”中理解诗所表达的感情。2、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重点提示: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 学习十五夜望月。领会诗中美好的意境和委宛的别离思聚的情思,以及由己推人的思想境界。一、导入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月诗篇:“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可怜九月初三日,露似真珠月似弓。”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共同学习三首中秋咏月诗词。二、中秋常识介绍1、 “中秋节”别称:“中秋节”,“仲秋节”;“秋节”、“八月节”;“团圆节”、“女儿节”。“月节”“月夕”;在唐朝,被称为“端正月”。2、中秋节的起源1、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2、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3、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3、中秋传说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里砍月桂,但月亮中的月桂随砍随合,砍伐不尽,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玉兔捣药:相传月亮中一兔,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月饼的传说:相传当时中原人不甘受蒙古人的统治,有志之士皆思起义抗元, 然欲整合反抗的力量,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刘伯温便想一计策散布将有瘟疫的流言,要人们于中秋节买月饼来吃以避祸。大家买了月饼回家后切开一看,里面藏了纸条写着“八月十五夜起义”,于是民众纷纷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三、简介作者 王建(约767-830),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 唐代宗大历十年(775)进士。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穆宗长庆初,由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后归居咸阳原上。一生困顿,晚景尤为凄凉。为官在外,常与家人别离。 四、朗读指导 1、听朗读,明确节奏,韵脚。 2、自由朗读2遍; 3、集体朗读五、分析诗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刺眼的惊扰,先后进入了梦乡。“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白月光,联想李白的静夜思。“树栖鸦”三字,简洁、朴实,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况,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这也让人联想到满月中的桂树。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思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诗人无声望月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 冷露无声浸润了桂花,那么月中的白免呢,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注目明月,神驰意远呢?诗人由已推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诗人由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想思。诗人没有直说自己的情思,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语气,不知那饱含相思的清辉洒在哪一家。欲说不尽,委婉动人。 六、小组讨论 1、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特征是什么? 秋月秋思 2、诗人通过这种景色表达何种情感? 诗人通过联想,由已推人,在这出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中,表达出别离思聚的情感。 3、“落”字最妙,妙在何处?(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动的形象,仿佛秋思随着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赏析:在唐代咏月诗中,这是比较著名的一篇。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广寒宫中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更显得悠远,耐人寻味。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发了入骨的思念,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形象地语言,渲染了中秋望月、思深情长的意境,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的委婉动人。七、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唐诗; 2、收集更多咏月诗句; 3、朗读并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领悟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从写月或月光的诗句入手,进入新课。 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二、检查预习1、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才华横溢,散文、诗、词、书、画等都有很高成就。他的词一洗柔弱宛转之风,扩大了词的题材,新人耳目,又不拘格律的束缚,在词的发展史上创立了豪放一派,有苏东坡集传世。但苏轼在仕途上却几经浮沉,不能得志,多次被贬。然而此人生性豁达、乐观,不论处于何种逆境总能以积极的态度勉励自己,只这一点便足以令人敬服。2、写作背景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水调歌头是作者任密州知州时写的。这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离开朝廷,来到“寂寞山城”密州,已经整整5年了。政治失意,妻子亡故,弟弟远他乡,词人心中十分苦闷,于是借询天问月排遣愁绪。3、掌握字音:宫阙( ) 琼楼( ) 绮户( )婵娟( ) 不胜寒( ) 丙辰( )4、了解词义把: 朱阁: 不胜寒: 绮户:无眠: 何似: 婵娟:三、朗读指导1、录音范读2、学生一齐朗读这首词。四、把握词义生说-展示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多好的日子啊。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清寒。 那么,就让我在人间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也随着人在舞动,此情此景,什么地方能比得上人世间呢?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那没有睡意的人。月亮啊,你跟人们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又亮又圆呢!人世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样的事从古以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的。只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得平安长久,那么虽然相隔千里,也都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了。五、思考讨论1、词前小序有何作用? 交待写作背景及缘由:怀恋子由。2、这首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 上阕-望月(写景) 下阕呢? (抒发了什么感情?) 下阕-怀人(抒情) 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找出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那些词句上?你如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样的事从古以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的。5、“转朱阁,低绮户”中的“低”能否改为“照” ,为什么?不能。“低”的含义比“照”更丰富,它表达了月已西斜,夜已深这一含义;且下句有“照无眠”,此处换“照”用词又显得重复.6、这首词的基调是抑郁的还是乐观的?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乐观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8、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 宫阙 - 琼楼玉宇 ( 联想和想象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下面,让我们通过训练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9、词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由怨月到感悟人生 ,最后以共赏人间美景作结。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豁达胸襟。六、总结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七、欣赏歌曲八、全词赏析苏轼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而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然也有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并没有脱离现实,也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所称赞的名作。九、感受名家面对皓月当空,你对月怀人;面对伤离别怨,你以理遣情;面对宦海浮沉, 你胸襟豁达,你的一生虽然屡遭贬谪,仕途艰难坎坷,但却处之泰然,历经人世沧桑,但仍乐观向上,你将一己愁怀的释然,推向对整个人类的共同祝愿,真切的手足之情感人至深,豪迈高洁的情怀撼人心魄.十、积累咏月诗词李白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李白把酒问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十一、布置作业背诵水调歌头板书设计 感伤乐观思念亲人怀才不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情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景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 我的思念是圆的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诗中表露出来的浓郁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二、了解艾青。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人。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著名诗篇。他的一生曲折坎坷。1929年,中学毕业后的第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有感于中国的民族危机回国,开始画画和诗歌创作,1932年7月,被诬陷为阴谋颠覆政府,判刑6年,1935年10月出狱。在狱中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解放后,1959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一直蒙受冤屈,直到20年后的1979年才得以洗雪。 三、朗读这首诗 听录音-学生个人朗读自由朗读,读出感情,注意节奏 四、分析全诗1、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由诗人创作背景入手分析。 “我的思念是圆的”,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的语言中包含着许许多多情感上的东西,诗人渴望团圆,渴望美满。 “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圆最亮的”诗人由思念到圆月,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月儿常圆吗?不圆时又是如何的一番情感啊?人们在看月的时候常常会想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激起人们对个人命运的遐思。 诗人由眼前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联想到团聚的欢乐和“骨肉被分割的痛苦”,引出自己渴望亲朋团聚的情感。 2、说说你所理解的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历年外科考试真题及答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同步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反射》同步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财经考试真题及答案
- 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专题攻克试卷(附答案详解)
- 重难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质的物理属性》同步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医师定考考试过程模拟题及答案
- 晋城市护理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地理期中考试题库及答案
- 护理专业技能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学生入队必须掌握的“六知六会一做”
- 2025年中级制图员《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含新版解析)
- 小学教师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范
- 腹痛科普课件
- 惊恐障碍课件
- 视频监控巡查管理办法
- 银行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房地产渠道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除尘布袋更换应急救援预案(3篇)
- 2025年广西桂林生态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糖尿病患者抗感染管理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