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治ppt课件 (2).ppt_第1页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治ppt课件 (2).ppt_第2页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治ppt课件 (2).ppt_第3页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治ppt课件 (2).ppt_第4页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治ppt课件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治 2 PD相关腹膜炎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 PD 的首要并发症可导致技术失败和住院 与患者高发病率甚至死亡相关严重和迁延不愈的腹膜炎还会导致腹膜衰竭发生率1次 0 23 0 29病人年 多数1次 1 1 5年腹膜炎相关退出率25 60 住院率33 3 PD相关腹膜炎 在国际腹膜透析学会 ISPD 的主持下 腹膜炎治工作委员会 发表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方案指南1983年首次发表1989 1993 1996和2000年进行了修订最初的焦点集中在腹膜炎的治疗上 但最近的指南中增加了腹膜炎预防部分 4 腹膜炎的诊断 5 腹膜炎的表现 透出液混浊腹痛 反跳痛出口处 隧道的检查其他 发热 实验室流出液白细胞总数大于100个 ul 多形核白细胞至少50 可能是腹膜炎革兰氏染色多数情况下为阴性结果可发现真菌感染 6 实验室检查 透出液微生物培养培养阴性的腹膜炎不应该大于腹膜炎发生事件的20 标准培养技术用血培养瓶把50ml透出液离心沉淀物培养培养呈阳性结果 24 72h 7 标本处理技术 8 结语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 PD 的首要并发症规范化的预防和治疗对于提高PD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9 PD相关腹膜炎 诱因操作错误 腹透液和管路污染近期出口处感染最近一次腹膜炎发生情况便秘 腹泻腹腔脏器感染 妇科疾患 营养不良 全身免疫机能降低 内窥镜检查 牙科治疗 10 透出液混浊的鉴别诊断 病原体培养阳性的腹膜炎病原体培养阴性的感染性腹膜炎化学性腹膜炎透出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性腹水恶性肿瘤 罕见 乳糜腹水 罕见 干腹时取样 11 腹膜炎患者评估和实验室检查 评估 腹透引流液混浊和 或腹痛 评估出口处和皮下隧道 腹透引流液细胞计数 分类 G染色 培养 腹透引流液细胞计数 100mm3WBC s poly 50 开始经验治疗 0小时步骤1 步骤2 12 腹膜炎患者评估和实验室检查 步骤3 13 腹膜炎经验性治疗 在明确致病菌之前就开始治疗 14 经验性抗生素的选择 经验性抗生素的抗菌谱必须覆盖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抗生素留腹时间至少要求6小时中心个体化依据各中心既往腹膜炎致病菌的药敏选择经验性抗生素 15 腹膜炎经验性治疗 步骤1 步骤2 16 经验性抗生素选择 17 腹透液中抗生素的稳定性 18 无尿CAPD腹腔内用抗生素推荐剂量经肾脏清除的药物在有残余肾功能患者 定义为尿量大于100ml 天 按经验药物剂量应增加25 19 腹膜炎的后续治疗 20 腹膜炎的后续治疗 一旦得到培养和药敏结果 抗生素使用应作适当调整初次治疗48小时内 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出现较大改善如48小时后无改善再做细胞计数和分类微生物培养采用抗生素清除技术清除透出液中的抗生素以放大培养结果 21 腹膜炎的后续治疗 22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23 肠球菌 链球菌腹膜炎治疗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24 金葡菌腹膜炎治疗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25 假单孢菌性腹膜炎治疗 步骤2 步骤1 26 其他单 G 菌腹膜炎治疗 步骤1 步骤2 单一G 感染 接触污染 出口处感染或经肠壁移行 便秘 结肠炎等有关 27 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腹膜炎治疗 步骤2 若有腹透管感染 拔管 步骤2 G 接触污染或腹透管感染 G 腹腔内病变 28 培养阴性腹膜炎的治疗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29 培养阴性腹膜炎的原因 抗生素的使用特殊培养技术的应用依靠脂肪酵母菌缓慢生长细菌分枝杆菌军团菌真菌其他 弧形杆菌 支原体 脲原体 肠道病毒 30 真菌性腹膜炎的治疗 31 腹膜炎的治疗时间 轻症 2w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腹膜炎培养阴性腹膜炎重症 3w金葡菌腹膜炎G 菌腹膜炎肠球菌腹膜炎 32 腹膜炎术语 33 难治性腹膜炎的治疗 34 难治性腹膜炎 定义经合适抗生素治疗5天症状不改善处理拔管保护腹膜以备以后使用防止合并症和死亡率 35 复发性腹膜炎定义 上一次腹膜炎抗生素治疗结束4w内 再发相同致病菌属引起的腹膜炎 36 腹膜炎时腹透管拔除 ISPD指南拔管指征 复发性腹膜炎难治性腹膜炎真菌性腹膜炎难治性腹透管感染目的保护腹膜而非保护腹透管 37 腹膜炎时腹透管再置 同期再置指征难治性出口处感染复发性腹膜炎使用抗生素透出液清后期再置指征难治性腹膜炎 2 3w真菌性腹膜炎 2 3w 38 腹膜炎的预防 39 PD相关感染的预防 每个PD中心应该尽力预防腹膜炎以改善PD预后 每一中心要监测感染率 至少每年一次PD中心的腹膜炎发生率应不超过18个患者月一次 每0 67患者年一次 40 腹膜炎发生率 1 ZelenitskyS AmJKidneyDis 2000 36 1009 10132 PaniaguaR etal JAmSocNephrol 2002 13 1307 202 LiPK AmJKidneyDis 2002 40 373 3803 庞慧华 钱家麒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 20 6 406 409 41 仁济与多伦多比较研究 FangW etal 2007 Unpublisheddata 42 PD相关感染的预防 持续质量提高 ContinuousQualityImprovement PD相关感染感染的原因学分析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43 感染的原因学分析 操作错误 腹透液和管路污染近期出口处感染最近一次腹膜炎发生情况便秘 腹泻腹腔脏器感染 妇科疾患 营养不良 全身免疫机能降低 内窥镜检查 牙科治疗 44 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监控所有PD相关感染 包括出口处感染和腹膜炎 的可能致病原因和培养结果调查腹膜炎复发的频率针对每一次腹膜炎的发生 进行根本的病因分析来确定病原学尽可能进行必要的干预以防再一次腹膜炎的发生包括回顾患者的操作技术 必要时对患者重新培训 45 检查PD相关感染 腹膜炎 出口感染 的方法 感染率 计算所有感染和所有微生物 一段时间的微生物感染数除以透析年划分 用次 每年表示透析月除以腹膜炎发作次数 用两次腹膜炎发作的间隔月表示一段时间没有腹膜炎的患者百分比透析中心腹膜炎发生率的中位数计算每个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获得这些率的中位数 46 导管放置与PD相关性感染 在预防腹膜炎方面 尚不能证实有任何导管较标准Tenckhoff硅胶管更具优越性置管同时给予预防性抗生素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第一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 47 出口处护理与PD相关性感染 出口处护理的首要目的是预防导管感染和由此引起的腹膜炎针对金葡菌的抗生素治疗方案能有效减少金葡菌导管感染的风险围手术期出口处护理无菌换药 保持干燥常规出口处护理抗菌皂和水 碘伏 洗必太 腹透管固定 48 出口处感染的抗生素预防 表皮葡萄球菌出口处预防性用莫匹罗星鼻腔用莫匹罗星每天2次 用5 7天一旦患者确定为鼻腔带菌 用药一月只对鼻腔培养阳性者铜绿假单孢菌出口周围预防性用庆大霉素乳膏出口周围预防性环丙沙星 49 连接方法与PD相关性感染 透析袋的穿刺可能导致PD相关腹膜炎使用CAPD双联系统 并尽可能避免手工穿刺 50 培训与PD相关性感染 培训方法影响PD感染的风险成功的培训和再培训可降低腹膜炎发生率在PD中心随机把患者分成强化培训 n二246 和标准培训 n二374 两组 追踪了418个患者年 强化培训组外出口感染 每31 8个患者月一次 明显低于标准培训组 每18个患者月一次 腹膜炎的发生也明显减少 分别为36 7个患者月一次和28 2患者月一次 51 培训与PD相关性感染 教会患者无菌技术 尤其是正确的洗手技术如果洗手用水菌落计数较高 应鼓励患者用酒精擦手 意见 洗手后要用干净毛巾完全擦干手才能开始交换交换环境干净 不要有动物毛发 灰尘和通风机宣教 教会所有患者什么是污染 以及对污染作出恰当的反应如果腹透管的末端污染 要到中心来更换导管如果不慎将污染的腹透液灌入腹腔 或导管的开关开着暴露较长的时间 应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一个明确的不慎操作 可给两天疗程的抗生素 52 操作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侵入性操作可造成PD患者的腹膜炎所有牙科操作前两小时口服一次阿莫西林 2g 经结肠镜行息肉切除术的患者有肠源性腹膜炎的风险 可能是由干细菌穿过肠壁进入腹腔中 在操作之前 经静脉用氨苄西林 1g 加1个氨基糖甙类药物单次给药 加或不加甲硝唑 可能会降低腹膜炎的风险ISPD指南推荐在涉及所有腹部或盆腔操作 如结肠镜 肾移植或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 之前排空腹透液 53 肠源性感染的预防 严重的便秘与肠炎和肠道细菌引起的腹膜炎之间有关联便秘 低动力性肠病胃肠道溃疡或出血药物作用 如 口服铁剂 口服钙剂 一些止痛药 低钾血症腹泻 结肠炎病原体跨粘膜移动经手污染饮食不洁 54 真菌性腹膜炎的预防 发生之前多有抗生素使用史在有较高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的中心 使用抗生素期间预防性的抗真菌治疗可能防止假丝酵母菌腹膜炎的发生在抗生素治疗期间 口服制霉菌素或氟康唑预防真菌性腹膜炎 结果并不确定对真菌性腹膜炎发生率较高的中心用这种方法较有益 但发生率较低的中心用这种方法未发现益处各中心应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55 56 出口和隧道感染 出口处排出脓性分泌物提示存在感染 红斑不一定代表感染出口处感染是通过出口处脓性分泌物来确定的 伴或不伴导管和表皮接触面的皮肤红斑 导管周围有红斑而没有脓性分泌物有时是早期感染的征象 也可能是普通的皮肤反应 特别是置管或导管损伤后 临床医生需要判断是否开始治疗或仔细随访出口评分系统 监测出口处的有用方法 57 出口评分系统 58 隧道感染 隧道感染可能出现红斑 水肿或皮下隧道上方的触痛 临床症状隐匿 需通过超声波检查才能显示常与出口感染并存而非单独出现出口和隧道感染统称导管感染金葡菌和绿脓杆菌出口感染常伴同种细菌的隧道感染 且导致导管感染相关的腹膜炎 因此 对于这些细菌要积极的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