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立之初,文思30%的股权只换回了10万元的天使投资。IPO期间,文思又将融资额度从1.3亿美元调整到6500万美元。13年来,秉承“三要三不要”的文思,一直在不断的放弃中成长。文思:放弃的理由 文/李 彤,商界传媒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商界融信投资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2007年12月12日,有两家中国公司在纽交所挂牌。一个是主要业务集中在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鑫苑置业,另一家是IT技术服务企业文思信息。前者IPO规模达2.82亿美元、后者只有6500万美元,现在它们都在发行价以下徘徊。有意思的是鑫苑和文思分别是蓝山和红杉在中国的首个成功案例,而这两家海外基金的“中国分舵”分别由e龙的唐越和携程的沈南鹏持掌,两个传奇人物的竞争从创业延伸到了创投。 与鑫苑置业截然相反,文思所在的软件外包产业属于技术密集而非资金密集。所以原计划融资1.3亿美元的文思,由于美国资本市场不景气将募集资金骤降至6500万美元。扣除各项费用,公司实际所得仅4580万美元。这么一点资金文思也没有明确的投向,估计除去改善办公条件、人员待遇就是收购兼并了。 文思首次发售765万股中的135万股为旧股东套现,陈淑宁等五董事抛出少量股票,合计涉及金额1150万美元。IPO后总股本从2975万股上升到3605万股,旧股东分别做出180540天内不以任何方式减持的承诺。文思765万股票由花旗、美林等五家国际大行联手承销。 上市前陈淑宁、红杉、DCM和联想投资分别持有423.6万、743.6万、632.4万和486.9万股(四家财务投资人的普通股由A、B类优先股自动转换而来)。首次公司上市抛售股份及摊薄后,陈淑宁仅持有文思10.9%的股权,居第四位。红杉、DCM和联想投资分列前三位,合计持有49.3%。西行漫记 1995年,已在长城计算机集团做了6年程序员的陈淑宁创立了文思。13年弹指一挥间,陈淑宁团队将这家原本为承接IBM一款软件协助测试工作而成立的项目公司,打造成了中国第一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软件外包商。 公司创立的头两年是做Windows的中文外挂,但Windows95使中文外挂失去了市场。技术背景深厚、人脉丰富的陈淑宁,及时领导公司转向互联网应用方向,并维持住与IBM的紧密合作关系。幸运的文思只有一家用户,但却是IT世界里最顶级的。为IBM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文思逐步拥有了“特别能战斗”的本土化软件开发团队。它的用户名单随着微软、惠普、西门子们的加入越来越长、越来越有分量。跟在IBM身后的豪客其实很精明:老大为我们做了测试,文思错不了! 衡量软件外包公司分量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数人头。印度前十名外包商规模早已超过10万人!文思2004年员工人数200名,2005年、2006年相继突破1000人、2000人,2007年更是连破3000、4000大关。上市后的2008年将达到1万人,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IT服务商。 文思在众多为生存挣扎的同业中脱颖而出,与其果断放弃的能力是分不开的。文思创立之初的一批10万元的天使投资就换取了文思30%的股权!此后,文思一直靠内部融资(以经营利润)“滚动”发展。软件外包行业天然的国际化基金在人才和资金方面也体现了出来,渐渐地文思管理层中“海归”与“土鳖”的比例达到1:1,来自印度、菲律宾、日本、韩国、美国的外籍员工占到10%,标准的期权制度也实施了。 到2004年,文思引进风险投资已是水到渠成。年初,创业团队在BVI注册成立了“文思信息”。6月,外商独资企业“文思北京”落户,随后对“老文思”所有业务进行全面收购。这是一套旨在优化股权结构,为私募及海外上市扫清道路的标准动作。为配合上述重组,文思向Inno Global, Team Dragon和Button Software等三家海外机构发售普通股募集300万美元(180万美元作为收购国内业务的对价)。代表文思创始人利益的Button以极低的价格获得4.9万股;实际控制人为朱保国(太太药业掌门人)的Inno Global认购了2.5万股。美中不足的是重组中的瑕疵成为法律上的后遗症。2007年12月3日,陈淑宁在文思上市前9天收到律师函,原因是文思原有业务股东(Octiga,在文思原来业务框架中占有40%权益)认为获得对价不公。 2005年3月,为方便融资,文思进行了股票分拆,三家原始股东的持股数量被放大了115倍,比例不变。紧接着,文思向联想投资、和DCM出售700万A类优先股融资700万美元,两家VC各投350万美元。另外,财务顾问Harper Capital获得17.5万股。首轮私募中VC给文思的估值为1850万美元(含注入的700万美元),市盈率超过10倍(相对于2004年业绩)。 2006年5月,文思进行了第二轮私募通过发行937万B类优先股和权证筹集2510.66万美金,DCM和联想投资分别追加投资60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红杉系基金则以超过1500万美元的投入成为这轮私募的主力。募集资金中的一部分用于以2.2美元/股的单价向Team Dragon回购并注销其持有的全部299万普通股。综合算来,第二轮融资市盈率高达15.3倍(相对于2005年业绩)。 两轮私募后,文思获得3000多万美元资金,同时治理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五名董事中除陈淑宁外全部代表资本:陈浩代表联想投资、卢蓉代表DCM、周奎代表红杉投资、钟山则代表太太药业。在资本的强力推进下,文思利用募集到的资金陆续兼并了9家软件企业,共花去1530万美元现金外加257.7万普通股。 文思13年创业之路的前十年较为平淡。获得风投注资的后三年却是高歌猛进,通过系列并购迅速做大,营业额从2004年的820万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910万美元。2007年前6个月营业额和净利润分别达到2540万美元和360万美元。2007年末,公司员工超过4000名。 2007年6月底,向董事、高管授出441万份期权(另有421.7万份期权待授)。其中,2006年上半年授出181万份执行价仅为0.3美元的期权。而2007年10月授出的37.2万份期权执行价高达9美元。到上市前,授出期权总数达到521.8万股。持股比例仅为10.9%的陈淑宁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享受股权激励的职业经理人。 文思招股章程还披露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2004年三四月间,文思向关联方出借540万美元,其中300万美元的偿还期迟至2008年。2005年3月,文思再次向Button和Team Dragon放贷180万美元。根据文思的股权结构,管理层不可能恶意占款,唯一的可能是公司的资金的确存在闲置。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文思的运营模式不需大量的流动资金;二是文思选择并购对象相当慎重,不会随意撒钱。文思模式 文思的成功得益于资本的青睐,但资本的眼光是最“毒”的。若不是从文思身上发现独到的模式,资本是不会一掷千金的。 文思60%以上的收入来自“研发服务”,承接各类IT企业的软件研发业务。例如,文思信息全程、深度参与TIBCO(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逾30款软件的研发。文思第二大收入来源是ADM,占总收入的1/8。ADM的实质是微软、IBM、NEC把售后服务外包给文思信息,以节约成本。由文思为它们的用户提供系统维护、技术支持、升级服务。文思也向企业客户提供ERP(企业资源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2007年前6个月此项收入所占份额达到8.9%。Adidas从2006年起就是文思这方面的客户。文思还为诸如花旗银行等企业提供IT系统测试等服务。文思信息收入类别、地域分布(2007.16月)美国78%欧洲7%日本7%中国8%研发外包61%ADM13%企业解决方案9%系统测试9%其他8% 2007年前六个月,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文思总收入的60%,其中微软和IBM分别为文思信息贡献了20%和15%的收入。好在文思来自以上两家的收入已从2005年的57.8%降到了现在的35%。在这些IT巨头面前,文思的议价能力并不乐观。 2006年,中国软件外包业总销售额为14亿美元。文思信息的份额仅为1.8%仍能跻身三甲,仅次于东软和中软(2004年4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融资1亿港元)。可见该行业分散度之高。实际上绝大多数中国软件外包企业都是项目公司:某个“能人”拉来个单子,成立公司不过是为了收支票、开发票之便。这样的公司有名无实,技术人员仍然是各自为战,项目完了、钱一分人就散了。这样的公司根本不可能获得主流IT企业的信任。据预测,中国软件外包收入有可能在2011年达到69亿美元。大蛋糕不可能从天而降,需要中国成长起一批强大的企业去争取。成功于纽约上市的文思无疑被寄予厚望。 文思的成功可以概括为三要三不要:要爱尔兰模式、不要印度模式;要专注IT服务外包,不要业务流程外包;要面向美国、不要面向日本。由于印度以英语为母语,他们的企业做业务流程外包有天然的优势;而国内软件巨头东软、中软等早已陷入对日外包的激烈竞争。文思扬长避短,放弃了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的常规模式,转而面向美国展开软件开发、测试及验证服务。 中国软件外包企业订单多数来自日本,即便接到欧美企业的单子也多半来自其日本分公司。这种曲折路线回避了与强大的印度同行正面竞争,但甘居“食物链”的最底层,从“抠门”的日本企业那里能得到多少肥美的食物呢?文思通过与IBM的渊源为契机,直接从微软、惠普、西门子这样的欧美巨头拿单,不仅获利丰富,而且更接近国际IT的前沿。这是文思被VC相中并最终拔得纽交所上市头筹的根本原因。 海外上市对文思的意义远远大于募集6500万美元资金。首先,获得在纽交所这个“世界500强俱乐部”的上市资格,对面向欧美的文思获得订单意义非凡;其次,文思可利用海外上市公司融资、增发方面的灵活性,大刀阔斧地并购国内外同行。优秀的公司都有成熟的团队和忠诚的客户,但要走到上市那一步还很遥远。对这些公司的创业者来讲,加入文思是有诱惑力的捷径。聚众放弃上市被分众并购的一幕会在文思导演下不断上演。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对人才的凝聚力。对软件外包企业来说,人才可以说是唯一的财富,据说早年陈淑宁每逢春节长假后都盼望着员工回来上班,但总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辞而别。 文思的成功首先在于选对了路。锁定目标客户、确立业务方向、融资、并购、上市面对歧路一再做出正确选择的人,其成功就不是偶然的。另外,陈淑宁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和与外来资本的协同能力都相当出众。文思的未来 2006年全球软件外包行业总收入为173亿美元,其中14亿美元来自中国大陆。预计2010年全球和中国软件外包收入将分别达到332亿美元和53亿美元。以2006年收入为基数全球增长91.9%,而中国将达278.5%。中国增长率远高于世界的原因有三:一是跨国公司基于风险分散理念,有意识地将外包业务从印度分流。二是,由于地理和文化方面的相近性,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在日本、韩国市场的潜力高于印度。三是中国内地市场的繁荣,预计到2011年中国IT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16.2%。 但是,在国际软件外包业,中国要扭转弱势地位还是任重道远。首先,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印度相比,中国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是拾遗补缺的角色;其次,人民币升值、通胀和人员工资的大幅提高,将大大抵消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网络的便捷使来自印度和中国的软件外包公司的竞争变得近在咫尺,而大公司内部软件部门近水楼台的优势更无法企及。东南亚、拉丁美洲和东欧的低工资高素质“网络苦力”,也将以其成本优势危及中国软件外包企业。 在这多事之秋,人们希望成功上市后的文思能对中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整合有所贡献。2007年11月,文思告别伴随12年风雨的英文名称“worksoft”,启用新的英文商号和国际化标识“VanceInfo”由Advance后半部分与Information前半部组合而成。从微软的Soft 改为Info,寓意着文思的定位从单纯的“软件服务”向全方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津市和平区面向甘肃白银会宁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湖北恩施州恩施市福牛物业有限公司招聘1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广西柳州市港航发展中心招聘编外合同制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常州市钟楼金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第一批人员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人民医院原位新膀胱术构建技术考核
- 2025安徽合肥长虹美菱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招聘技术支持岗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大学酚课件教学课件
- 张家口市人民医院护理管理沟通协调考核
- 上海市中医院肌肉骨骼系统手术编码考核
- 2025第二人民医院疼痛规范化管理考核
- 2025年“10.13建队日”分批入队活动总结: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 2024年服装时装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施工三方协议7篇
- 2025年数字娱乐行业数字化娱乐内容与虚拟现实体验研究报告
- 水生产处理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外科学考试大纲
- 3D打印简介课件
- 2025年贵州省贵阳市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电厂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
- 自然分娩的好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