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背影教学设计 寇婷一、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2. 学习文章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3. 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体会父爱的深沉。2、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把握这篇文章的内容并不难,但是文章的写作年代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文中所写的父亲奔丧、在家赋闲等生活经历,对学生来说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不能很好地体会文中父亲、儿子的心境。并且他们接触到的记叙性散文并不多,领会散文的能力是不足的,加上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对于日常生活细节中渗透出来的爱,常常熟视无睹。因此,抓住散文的线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对于爱的思索。三、教学重难点:1. 品味语言,深入体会情感,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2. 触动学生心灵,感悟身边的爱。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文章重点词语:祸不单行 满院狼藉 惨淡赋闲 踌躇 蹒跚 颓唐情不能自已 琐屑情郁于中 大去之期1. 从这些词语中读到了什么?2. 作者为什么想起要写这篇文章呢?PPT展示: 朱自清:“我写背影,就是因为文中所引得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把握文章整体基调)(二)品读父亲背影1.由父亲来信引出作者那难忘的背影。提问:是父亲的一封信来信引发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所引的信中的那句话,在文中的哪里?请在文中画出来。追问:读一读,这段文字里,包含了父亲怎样的心愿? 2.重点分析“望父买橘”中父亲的背影。提问: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作者是在哪里看到的呢?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第6段:“父亲爬月台”一段1) 找出有关描写“背影”的文字。2) 齐读,并思考本段运用了什么描写?(动作、外貌描写)3) 你认为文中哪一个细节特别打动你,找出来,并用你的朗读感染其他同学。动作:蹒跚,探,攀,缩,倾(a. 年级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b. 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 “探”:体胖动作不便,下铁道小心翼翼; “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 “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 “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 【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外貌: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家里境况不好,心情忧伤 (穿着朴素,心情沉重,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 【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动作描写 蹒跚的背影 艰难的背影外貌描写 沉重的背影4) 再次齐读这段,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 对学生记叙文写作中细节描写的指导,及如何用朗读感染人的指导。5)小结:小帽、棉袍、马褂,可以说是当时男人的正装。可是父亲不顾这些,去为儿子买橘子,一门心思在儿子身上。父亲爬月台之艰难,甚至是狼狈的,都可以说是一种父爱的深沉3. 体味“父子分手 ”中的语言描写 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繁琐细小的小事以外,还以什么方式表达这种关爱? 语言父亲对儿子的体贴,不舍,不放心4. 体会“别后思念”中儿子对父亲隐隐的痛与爱 1)作者见到此时父亲的背影,关爱的语言,不住的回头望,有怎样的反应? 流泪(三次):望父买橘,艰难背影 父子分别,惜别背影 含泪读信,再现背影 自责:“聪明过头”;“太聪明了”追问:细细读,还会发现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父亲(布衣) 我(紫毛大衣)父爱之重与“我”的不谙世事之轻,就形成了鲜明对照。小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子从不理解到理解、体谅、感动、思念。2) 你认为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普通吗?为什么儿子会多次流泪?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对于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可能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那为何此时,会有如此感动呢? 特定的环境:家境惨淡,祸不单行。 祖母去世,满院狼藉,变卖典质,父亲失业,失去亲人,内心悲痛。失业,借债内心忧愁,日渐衰老的父亲,还要承担家庭重担,而父亲并不怨天尤人,还宽慰儿子,亲自送儿子上火车,艰难买橘。此刻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 因此,在“别后思念”中儿子对父亲有隐隐的痛与爱。(3) 追问父爱 李密陈情表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这里的“背”原意是离开,离别的意思,引申为去世。所以很多人认为,“背影”的“背”字,其本义就有离别之意,大家同意吗?1. 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矣”,对作者而言不是一种将要到来的诀别吗?文章开头作者淡淡地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不相见”是不能见?还是不愿见?引出:材料一:王君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再读(PPT展示)“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原来,父亲来信的背后,遮遮掩掩之间,隐藏着父子之间的一场“情感战争”。这封信,父亲是在干什么?现在想想是求和。父亲能主动求和,作者这个做儿子的却不能,真是要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吗?引出父子矛盾2. 材料二:倪文尖:何以成为经典(PPT展示) “朱自清是怀着羞愧、伤悲、感恩等复杂的情感写作背影的,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短短一篇背影里有悠长的朱自清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背影背后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真实的一面。作者的忏悔是很沉重的,沉重到每思及此,就流下眼泪。” 8年之后,作者也已为人父了,重新再看父亲的时候,作者就多了一份理解。分析(第七段开头部分)感悟作者隐隐的痛以及父亲的爱。3. 材料三: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回忆(PPT展示) “1928年,朱自清的父亲读到了这篇文章。据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回忆说,当父亲一字一句读完背影时,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父子和解了。” 父子和解 也许,我们真正读懂这篇文章,也要在为人父母之后了。PPT展示: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两个感叹号)反复读,感悟作者的担忧,愧疚从不相见 何时才能相见不理解理解体谅、感动、思念4. 材料四:龙应台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珍惜现在拥有的父爱、母爱。5. 总结: 父爱是不加修饰、深沉的,严厉的,但他也会为我们默默撑出一片天,教会我们坚强、成长。可这种爱也是有限的,我们终究会面临如朱自清、龙应台一样的与父母亲的离别,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在,不要想朱自清这样,人到中年,才来遗憾、内疚。4、 作业 今晚回家,用心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把它写成一个片段,重点要有细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图书发行合同3篇
- 预交保证金租房合同2篇
- 琵琶课件教学课件
- 甘孜建设工程检测方案(3篇)
- 福州净化工程方案(3篇)
- 理想信念课件
- 电网工程签证方案实例(3篇)
- 安全整改教育培训课件
- 农业温室智慧农业技术在国际市场的应用与发展研究报告
- 地质工程策划方案模板(3篇)
- 口腔科消毒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煤炭洗选设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DB31/T 1052-2017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防护与检测评价规范
- 货币互换协议书
- 航运企业船员安全培训及宣传制度
- 高校教师命题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
- 粪菌移植技术进展
- GB 14930.2-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剂
- 《食品专业英语》课件-1 Food+Processing-+An+Overview
- 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